相比之下,站在嬴政和赵高身旁的刘邦,就显得格外尴尬。
不少官员拜完嬴政和赵高后,目光扫过刘邦时,要么只是随意拱拱手,
敷衍一句“淮阴侯安好”,要么干脆视而不见,仿佛他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陪衬。
刘邦自己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依旧笑嘻嘻地看着热闹,时不时还跟夏侯婴打趣两句,可他带来的樊哙早已按捺不住。
这位“狗屠”出身的壮汉瞪着铜铃般的大眼,死死盯着那些无视刘邦的官员,喉咙里发出不满的咕噜声,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好几次都想上前理论,却被身旁的周勃死死拉住。
周勃压低声音,在他耳边急声道:
“休得放肆!此地非同小可,莫要给刘季惹祸!”
樊哙虽混不吝,却也知晓嬴政、赵高的分量,更怕给刘邦添麻烦,终究是强压下了火气,只是那不满的眼神依旧像要喷火。
日上中天,寿宴的气氛正酣,丝竹之声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时,庄园外突然传来一声高亢的唱喏:“皇帝陛下驾到——!”
一瞬间,满园的喧嚣戛然而止。
所有宾客,无论身份高低,连同嬴政、赵高、刘邦等人,全都下意识地转向门口,齐刷刷地跪伏下去,齐声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耳欲聋,久久回荡在庄园上空。
扶苏身着一身月白色常服,虽未穿冕旒龙袍,却难掩天生的帝王威仪。
他面色平和,步伐稳健,在丞相赵成的陪同下缓步而入,赵成紧跟在他身后,双手低垂,眼神恭敬,不敢有丝毫逾越。
“平身。”扶苏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是赵公寿辰,诸位不必多礼,尽兴即可。”
他走到赵高面前,亲自送上一方雕琢精美的玉如意,温声道:
“赵公劳苦半生,今日福寿安康,朕敬你一杯。”
随后,他又转向嬴政,躬身行了一道家礼:
“父亲身体康健,便是大秦之福。”
嬴政看着他,眼神复杂,有欣慰,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你做得好。”场面庄重而和谐,没有人敢有丝毫懈怠。
寿宴在一种微妙而热闹的气氛中缓缓落幕,杯盘撤下后,庭院里只剩下淡淡的酒香与花香。
赵高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向扶苏和嬴政提议:
“陛下,政哥,今日难得高兴,不如我们去城里最繁华的西市走走?看看如今咸阳的市井之气,也算是与民同乐了。”
扶苏心情似乎不错,他看了一眼嬴政,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便点头应允:“准。”
于是,咸阳街头出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奇景:
大秦帝国现任的皇帝、隐退的始皇帝、退休的权宦丞相、日后的开国之君刘邦,再加上以赵成为首的一众朝廷重臣,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如同寻常富家翁出游一般,步行走进了熙熙攘攘的西市。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行人如织,摩肩接踵。
百姓们见这支衣着华丽、气势不凡的队伍,纷纷好奇地避让到两旁,窃窃私语,猜测着他们的身份。
队伍中,不少官员开始见缝插针地拍马屁,对着扶苏高声赞道:“陛下治理有方,才有如今咸阳的繁荣景象,百姓安乐,市井兴旺,实乃大秦之幸!”
也有一些清流官员暗自交换眼色,眉头微蹙,觉得如此兴师动众地招摇过市,实在有失帝王与大臣的体统,眼神中带着几分对赵高的暗讽——
即便退了休,也不忘借着圣眷炫耀。
刘邦倒是看得兴致勃勃,一会儿探头去看街边小贩的糖人,
一会儿又对着西域商人售卖的珠宝玉器指指点点,活脱脱一副市井小民的模样,樊哙跟在他身后,也跟着起哄,
时不时还想掏钱买些吃食,被萧何悄悄拉住。
嬴政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市井景象,眼神渐渐柔和,仿佛想起了当年尚未统一天下时,微服出行的日子。
扶苏则一路沉默,仔细观察着百姓的生活,时而驻足询问小贩的生意,时而叮嘱身旁的官员要体恤民情,眉宇间满是仁君的气度。
众人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然降临。
华灯初上,西市被点亮的灯笼映照得如同白昼,就在这时,西市广场中央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赵高安排的压轴好戏,终于要上演了。
“嘭!嘭!嘭!”
几名赤膊的匠人将烧得通红的铁汁舀入特制的容器中,随后双手紧握木杆,猛地将铁汁用力击打向空中。
灼热的铁汁在夜幕中瞬间炸开,化作万千绚烂的金色火花,如流星疾雨般坠落,又似金菊怒放般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也映红了底下仰望着的一张张面孔。
扶苏微微睁大了眼睛,眼中满是真切的惊叹——他久居深宫与朝堂,从未见过如此壮丽的景象;
嬴政望着漫天火花,眼神悠远,仿佛在追忆那些金戈铁马、一统天下的峥嵘岁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高站在一旁,脸上依旧是那副淡然的笑容,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掌控感;
刘邦看得眉飞色舞,忍不住拍手叫好,脸上写满了不加掩饰的快活;
赵成始终保持着恭谨的姿态,目光落在扶苏身上,时刻留意着他的反应;
而群臣的神情各异,有人沉醉于眼前的美景,有人暗自揣测赵高的用意,有人则趁机再次向扶苏称颂盛世。
铁树银花,璀璨夺目,在夜空中绽放出极致的光芒,也将这盛大而诡异的一日,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金色火花还在夜空肆意绽放,人群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谁也没料到,意外会在这一刻突然发生——
一名匠人挥杆时,常年受力的木杆突然松动,半瓢灼热的铁汁没能尽数飞向高空,反倒斜斜泼向广场边缘,带着刺耳的“滋滋”声坠向人群!
距离最近的几个百姓吓得脸色惨白,尖叫着向后退去,慌乱中有人撞倒了身边的货摊,竹筐滚落,瓜果散了一地,原本热闹的场面瞬间陷入短暂的混乱。
“护着刘季!”
樊哙反应最快,几乎是本能地张开双臂,将刘邦死死挡在身后,铜铃大的眼睛瞪得溜圆,警惕地盯着周围,喉咙里发出凶狠的低吼,生怕再有意外波及。
周勃也立刻绷紧了神经,目光扫过混乱的人群,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萧何则显得冷静许多,他没有上前,只是迅速扫视四周,悄悄记下那些趁乱涌动的人影,眼神里透着几分审慎。
赵成脸色一变,不等扶苏开口,立刻高声吩咐身旁的护卫:“快!维持秩序!检查有无伤者,速速救治!”
他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走到扶苏身边,躬身道:“陛下勿忧,臣已安排妥当,绝不会让意外扩大。”
语气恭敬,动作却干脆利落,既展现了丞相的职责,也透着急于掌控局面的心思。
周青臣等几位清流官员脸色凝重,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满。
周青臣上前一步,对着扶苏拱手道:
“陛下,如此危险的表演,事先未曾妥善安排防护,险些伤及百姓,实乃失察!赵高公虽一片好意,却未免太过张扬,有失体统。”
不少官员拜完嬴政和赵高后,目光扫过刘邦时,要么只是随意拱拱手,
敷衍一句“淮阴侯安好”,要么干脆视而不见,仿佛他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陪衬。
刘邦自己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依旧笑嘻嘻地看着热闹,时不时还跟夏侯婴打趣两句,可他带来的樊哙早已按捺不住。
这位“狗屠”出身的壮汉瞪着铜铃般的大眼,死死盯着那些无视刘邦的官员,喉咙里发出不满的咕噜声,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好几次都想上前理论,却被身旁的周勃死死拉住。
周勃压低声音,在他耳边急声道:
“休得放肆!此地非同小可,莫要给刘季惹祸!”
樊哙虽混不吝,却也知晓嬴政、赵高的分量,更怕给刘邦添麻烦,终究是强压下了火气,只是那不满的眼神依旧像要喷火。
日上中天,寿宴的气氛正酣,丝竹之声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时,庄园外突然传来一声高亢的唱喏:“皇帝陛下驾到——!”
一瞬间,满园的喧嚣戛然而止。
所有宾客,无论身份高低,连同嬴政、赵高、刘邦等人,全都下意识地转向门口,齐刷刷地跪伏下去,齐声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耳欲聋,久久回荡在庄园上空。
扶苏身着一身月白色常服,虽未穿冕旒龙袍,却难掩天生的帝王威仪。
他面色平和,步伐稳健,在丞相赵成的陪同下缓步而入,赵成紧跟在他身后,双手低垂,眼神恭敬,不敢有丝毫逾越。
“平身。”扶苏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是赵公寿辰,诸位不必多礼,尽兴即可。”
他走到赵高面前,亲自送上一方雕琢精美的玉如意,温声道:
“赵公劳苦半生,今日福寿安康,朕敬你一杯。”
随后,他又转向嬴政,躬身行了一道家礼:
“父亲身体康健,便是大秦之福。”
嬴政看着他,眼神复杂,有欣慰,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你做得好。”场面庄重而和谐,没有人敢有丝毫懈怠。
寿宴在一种微妙而热闹的气氛中缓缓落幕,杯盘撤下后,庭院里只剩下淡淡的酒香与花香。
赵高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向扶苏和嬴政提议:
“陛下,政哥,今日难得高兴,不如我们去城里最繁华的西市走走?看看如今咸阳的市井之气,也算是与民同乐了。”
扶苏心情似乎不错,他看了一眼嬴政,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便点头应允:“准。”
于是,咸阳街头出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奇景:
大秦帝国现任的皇帝、隐退的始皇帝、退休的权宦丞相、日后的开国之君刘邦,再加上以赵成为首的一众朝廷重臣,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如同寻常富家翁出游一般,步行走进了熙熙攘攘的西市。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行人如织,摩肩接踵。
百姓们见这支衣着华丽、气势不凡的队伍,纷纷好奇地避让到两旁,窃窃私语,猜测着他们的身份。
队伍中,不少官员开始见缝插针地拍马屁,对着扶苏高声赞道:“陛下治理有方,才有如今咸阳的繁荣景象,百姓安乐,市井兴旺,实乃大秦之幸!”
也有一些清流官员暗自交换眼色,眉头微蹙,觉得如此兴师动众地招摇过市,实在有失帝王与大臣的体统,眼神中带着几分对赵高的暗讽——
即便退了休,也不忘借着圣眷炫耀。
刘邦倒是看得兴致勃勃,一会儿探头去看街边小贩的糖人,
一会儿又对着西域商人售卖的珠宝玉器指指点点,活脱脱一副市井小民的模样,樊哙跟在他身后,也跟着起哄,
时不时还想掏钱买些吃食,被萧何悄悄拉住。
嬴政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市井景象,眼神渐渐柔和,仿佛想起了当年尚未统一天下时,微服出行的日子。
扶苏则一路沉默,仔细观察着百姓的生活,时而驻足询问小贩的生意,时而叮嘱身旁的官员要体恤民情,眉宇间满是仁君的气度。
众人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然降临。
华灯初上,西市被点亮的灯笼映照得如同白昼,就在这时,西市广场中央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赵高安排的压轴好戏,终于要上演了。
“嘭!嘭!嘭!”
几名赤膊的匠人将烧得通红的铁汁舀入特制的容器中,随后双手紧握木杆,猛地将铁汁用力击打向空中。
灼热的铁汁在夜幕中瞬间炸开,化作万千绚烂的金色火花,如流星疾雨般坠落,又似金菊怒放般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也映红了底下仰望着的一张张面孔。
扶苏微微睁大了眼睛,眼中满是真切的惊叹——他久居深宫与朝堂,从未见过如此壮丽的景象;
嬴政望着漫天火花,眼神悠远,仿佛在追忆那些金戈铁马、一统天下的峥嵘岁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高站在一旁,脸上依旧是那副淡然的笑容,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掌控感;
刘邦看得眉飞色舞,忍不住拍手叫好,脸上写满了不加掩饰的快活;
赵成始终保持着恭谨的姿态,目光落在扶苏身上,时刻留意着他的反应;
而群臣的神情各异,有人沉醉于眼前的美景,有人暗自揣测赵高的用意,有人则趁机再次向扶苏称颂盛世。
铁树银花,璀璨夺目,在夜空中绽放出极致的光芒,也将这盛大而诡异的一日,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金色火花还在夜空肆意绽放,人群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谁也没料到,意外会在这一刻突然发生——
一名匠人挥杆时,常年受力的木杆突然松动,半瓢灼热的铁汁没能尽数飞向高空,反倒斜斜泼向广场边缘,带着刺耳的“滋滋”声坠向人群!
距离最近的几个百姓吓得脸色惨白,尖叫着向后退去,慌乱中有人撞倒了身边的货摊,竹筐滚落,瓜果散了一地,原本热闹的场面瞬间陷入短暂的混乱。
“护着刘季!”
樊哙反应最快,几乎是本能地张开双臂,将刘邦死死挡在身后,铜铃大的眼睛瞪得溜圆,警惕地盯着周围,喉咙里发出凶狠的低吼,生怕再有意外波及。
周勃也立刻绷紧了神经,目光扫过混乱的人群,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萧何则显得冷静许多,他没有上前,只是迅速扫视四周,悄悄记下那些趁乱涌动的人影,眼神里透着几分审慎。
赵成脸色一变,不等扶苏开口,立刻高声吩咐身旁的护卫:“快!维持秩序!检查有无伤者,速速救治!”
他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走到扶苏身边,躬身道:“陛下勿忧,臣已安排妥当,绝不会让意外扩大。”
语气恭敬,动作却干脆利落,既展现了丞相的职责,也透着急于掌控局面的心思。
周青臣等几位清流官员脸色凝重,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满。
周青臣上前一步,对着扶苏拱手道:
“陛下,如此危险的表演,事先未曾妥善安排防护,险些伤及百姓,实乃失察!赵高公虽一片好意,却未免太过张扬,有失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