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
他开口时,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冰投入沸水中,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为首的博士梗着脖子,再次叩首:
“臣等所言,句句肺腑!求陛下释放淳于博士,重议分封之制!”
始皇帝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暖意,听得人脊背发凉:
“肺腑?朕看是腐心!”他猛地站起身,龙袍的褶皱如波浪般散开,“尔等捧着几卷发霉的竹简,便以为洞悉天下?
朕告诉你,周室的分封救不了七国的战乱,你们口中的‘古道’,埋着的是六国旧贵族的复辟之心!”
他向前迈了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那几位博士,眼神如刀:
“朕统一天下,车同轨、书同文,不是为了让你们回头去学周天子如何拆自己的江山!
淳于越前车之鉴在前,尔等偏要撞上来——”
说到这里,他猛地顿住,目光扫过全场:“李斯,”
“臣在!”
李斯立刻躬身,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懑,
“此等儒生,借‘复古’之名行‘惑乱’之实,若不严惩,新法难行,人心难定!”
“陛下!”赵高这时轻步上前,袍角几乎擦着地面,姿态谦卑到了极致,“博士们虽言语过激,但其心或有可原。
如今天下初定,正需招揽士人……”他话没说完,偷眼瞥了下始皇帝的脸色,见对方眸色未变,才继续道,
“不如罚其俸禄,令其入太庙思过三月,既显陛下宽仁,亦让他们知敬畏……”
他说着,额头几乎贴到地面,双手拢在袖中,指节却悄悄蜷缩
——他知道,此刻的进言如走钢丝,既要显得顾全大局,又不能真的触怒盛怒中的帝王。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上那道身影上,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空气里弥漫着无形的压力,仿佛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来人!”
始皇帝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再无丝毫转圜余地,“将这几名狂悖之徒,拖下去!
与淳于越等一并,以‘妖言惑众、非议朝政、图谋不轨’之罪,处以极刑!
枭首示众!其家族,尽数徙边!”
“陛下!!!”
几声绝望的惊呼响起,随即被如狼似虎的殿前卫士粗暴地扼断。
那几位博士面无人色,被拖死狗般拖出大殿,求饶声、哭喊声迅速远去。
血腥味,仿佛已经提前弥漫在了庄严的章台宫中。
所有大臣,包括李斯,都深深埋着头,大气不敢出。
他们再次清晰地认识到,这位皇帝陛下的意志,是绝对的,不容任何质疑和挑战,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赵高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后颈的冷汗已经浸湿了朝服内衬,黏糊糊地贴在皮肤上,像有条冰冷的蛇在爬。
方才那一眼,简直要把他的魂儿剜出来!
陛下那眼神,哪是看臣子,分明是看一只不知死活、敢在龙榻边聒噪的蚊子
——还是欠拍死的那种。
他心里头肠子都快悔青了,跟揣了只乱撞的兔子似的:
“哎哟我的天爷,这趟浑水趟得真是没眼看!
老规矩想当个和事佬,谁知道今儿个陛下是吃了枪药还是咋的?
那几位酸儒是作死,可我这不是想给陛下递个台阶,顺便在博士堆里落个好名声吗?”
“这下可倒好,台阶没递成,差点把自己的腿给砸断!”
他偷偷用眼角余光瞟了眼御座,见始皇帝的怒火全撒在了那几个倒霉博士身上,才敢悄悄松口气,后背却又冒起一层新汗,
“李斯那老狐狸,就知道煽风点火,刚才看我出列时,嘴角那笑藏都藏不住,指定在心里骂我多管闲事呢!”
殿外传来博士们断断续续的哭喊,很快又被拖拽声淹没。
赵高把脑袋埋得更低,恨不得钻进金砖缝里:
“早知道今儿个陛下火气这么旺,我就该装哑巴!啥话不说,站着当柱子多好?
偏要逞那点小聪明,现在好了,陛下指定觉得我跟那些酸儒穿一条裤子了……”
他手指在袖摆里飞快地掐算着,心里头碎碎念:
“得亏陛下没深究,不然我这颗脑袋,怕是还没那几位博士的结实。
以后可得记住了,陛下敲桌子的时候不能说话,陛下眯眼睛的时候不能进言,陛下说‘尔等’的时候,最好连喘气都匀着点……”
直到卫士拖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殿内只剩下死寂,赵高才敢暗暗咽了口唾沫,喉咙干得像冒了烟:
“这皇帝的心思,比邯郸城里最会勾人的歌姬还难猜。
以后啊,咱还是少说话,多磕头,安安稳稳当我的‘哑巴’郎中令吧……”
皇帝的怒火并未因处死几名博士而平息,反而如同被点燃的野火,迅速蔓延。
焚书令的旨意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整个咸阳宫都在发颤。
始皇帝站在殿外的丹陛上,望着远处博士宫的方向,龙袍的衣摆在风中猎猎作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指尖捏着一卷刚搜来的《诗经》,竹简上“关关雎鸠”的字样在他眼中刺目得很,仿佛那不是诗句,而是六国旧贵族暗藏的嘲讽。
“安邦良策?修身至理?”
他低声嗤笑,声音里带着冰碴,“周室靠这些诗三百,挡得住犬戎的马蹄?孔孟周游列国,救得了礼崩乐坏?”
他猛地将竹简掷在地上,玉珏般的简片摔得四分五裂,“乱世用重典,治世靠法度!
这些书留着,只会让那些酸儒继续嚼舌根,让六国遗民念着旧主——朕的天下,不需要这些绊脚石!”
身后的内侍吓得大气不敢出,连呼吸都调成了细若游丝的节奏。
他们太清楚,此刻陛下心中燃烧的不仅是怒火,更是一种要将所有“不同”彻底碾碎的偏执。
自统一六国后,陛下的眼神越来越深,深到能吞噬一切质疑,只剩下“朕即天下”的绝对意志。
扶苏在偏殿外徘徊了许久,锦袍的下摆被夜露打湿了一角。
他手里攥着一枚玉佩,那是幼时父皇亲手为他系上的,如今指尖的温度却暖不透玉的冰凉。
他想起太傅讲过的“苛政猛于虎”,想起书房里那些从齐鲁带回来的孤本,那些字里行间的温柔与悲悯,难道真的该化为灰烬?
“大哥,要不……还是算了吧?”
身后的弟弟怯生生地开口,声音发颤,“父皇正在气头上……”
他开口时,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冰投入沸水中,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为首的博士梗着脖子,再次叩首:
“臣等所言,句句肺腑!求陛下释放淳于博士,重议分封之制!”
始皇帝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暖意,听得人脊背发凉:
“肺腑?朕看是腐心!”他猛地站起身,龙袍的褶皱如波浪般散开,“尔等捧着几卷发霉的竹简,便以为洞悉天下?
朕告诉你,周室的分封救不了七国的战乱,你们口中的‘古道’,埋着的是六国旧贵族的复辟之心!”
他向前迈了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那几位博士,眼神如刀:
“朕统一天下,车同轨、书同文,不是为了让你们回头去学周天子如何拆自己的江山!
淳于越前车之鉴在前,尔等偏要撞上来——”
说到这里,他猛地顿住,目光扫过全场:“李斯,”
“臣在!”
李斯立刻躬身,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懑,
“此等儒生,借‘复古’之名行‘惑乱’之实,若不严惩,新法难行,人心难定!”
“陛下!”赵高这时轻步上前,袍角几乎擦着地面,姿态谦卑到了极致,“博士们虽言语过激,但其心或有可原。
如今天下初定,正需招揽士人……”他话没说完,偷眼瞥了下始皇帝的脸色,见对方眸色未变,才继续道,
“不如罚其俸禄,令其入太庙思过三月,既显陛下宽仁,亦让他们知敬畏……”
他说着,额头几乎贴到地面,双手拢在袖中,指节却悄悄蜷缩
——他知道,此刻的进言如走钢丝,既要显得顾全大局,又不能真的触怒盛怒中的帝王。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上那道身影上,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空气里弥漫着无形的压力,仿佛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来人!”
始皇帝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再无丝毫转圜余地,“将这几名狂悖之徒,拖下去!
与淳于越等一并,以‘妖言惑众、非议朝政、图谋不轨’之罪,处以极刑!
枭首示众!其家族,尽数徙边!”
“陛下!!!”
几声绝望的惊呼响起,随即被如狼似虎的殿前卫士粗暴地扼断。
那几位博士面无人色,被拖死狗般拖出大殿,求饶声、哭喊声迅速远去。
血腥味,仿佛已经提前弥漫在了庄严的章台宫中。
所有大臣,包括李斯,都深深埋着头,大气不敢出。
他们再次清晰地认识到,这位皇帝陛下的意志,是绝对的,不容任何质疑和挑战,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赵高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后颈的冷汗已经浸湿了朝服内衬,黏糊糊地贴在皮肤上,像有条冰冷的蛇在爬。
方才那一眼,简直要把他的魂儿剜出来!
陛下那眼神,哪是看臣子,分明是看一只不知死活、敢在龙榻边聒噪的蚊子
——还是欠拍死的那种。
他心里头肠子都快悔青了,跟揣了只乱撞的兔子似的:
“哎哟我的天爷,这趟浑水趟得真是没眼看!
老规矩想当个和事佬,谁知道今儿个陛下是吃了枪药还是咋的?
那几位酸儒是作死,可我这不是想给陛下递个台阶,顺便在博士堆里落个好名声吗?”
“这下可倒好,台阶没递成,差点把自己的腿给砸断!”
他偷偷用眼角余光瞟了眼御座,见始皇帝的怒火全撒在了那几个倒霉博士身上,才敢悄悄松口气,后背却又冒起一层新汗,
“李斯那老狐狸,就知道煽风点火,刚才看我出列时,嘴角那笑藏都藏不住,指定在心里骂我多管闲事呢!”
殿外传来博士们断断续续的哭喊,很快又被拖拽声淹没。
赵高把脑袋埋得更低,恨不得钻进金砖缝里:
“早知道今儿个陛下火气这么旺,我就该装哑巴!啥话不说,站着当柱子多好?
偏要逞那点小聪明,现在好了,陛下指定觉得我跟那些酸儒穿一条裤子了……”
他手指在袖摆里飞快地掐算着,心里头碎碎念:
“得亏陛下没深究,不然我这颗脑袋,怕是还没那几位博士的结实。
以后可得记住了,陛下敲桌子的时候不能说话,陛下眯眼睛的时候不能进言,陛下说‘尔等’的时候,最好连喘气都匀着点……”
直到卫士拖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殿内只剩下死寂,赵高才敢暗暗咽了口唾沫,喉咙干得像冒了烟:
“这皇帝的心思,比邯郸城里最会勾人的歌姬还难猜。
以后啊,咱还是少说话,多磕头,安安稳稳当我的‘哑巴’郎中令吧……”
皇帝的怒火并未因处死几名博士而平息,反而如同被点燃的野火,迅速蔓延。
焚书令的旨意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整个咸阳宫都在发颤。
始皇帝站在殿外的丹陛上,望着远处博士宫的方向,龙袍的衣摆在风中猎猎作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指尖捏着一卷刚搜来的《诗经》,竹简上“关关雎鸠”的字样在他眼中刺目得很,仿佛那不是诗句,而是六国旧贵族暗藏的嘲讽。
“安邦良策?修身至理?”
他低声嗤笑,声音里带着冰碴,“周室靠这些诗三百,挡得住犬戎的马蹄?孔孟周游列国,救得了礼崩乐坏?”
他猛地将竹简掷在地上,玉珏般的简片摔得四分五裂,“乱世用重典,治世靠法度!
这些书留着,只会让那些酸儒继续嚼舌根,让六国遗民念着旧主——朕的天下,不需要这些绊脚石!”
身后的内侍吓得大气不敢出,连呼吸都调成了细若游丝的节奏。
他们太清楚,此刻陛下心中燃烧的不仅是怒火,更是一种要将所有“不同”彻底碾碎的偏执。
自统一六国后,陛下的眼神越来越深,深到能吞噬一切质疑,只剩下“朕即天下”的绝对意志。
扶苏在偏殿外徘徊了许久,锦袍的下摆被夜露打湿了一角。
他手里攥着一枚玉佩,那是幼时父皇亲手为他系上的,如今指尖的温度却暖不透玉的冰凉。
他想起太傅讲过的“苛政猛于虎”,想起书房里那些从齐鲁带回来的孤本,那些字里行间的温柔与悲悯,难道真的该化为灰烬?
“大哥,要不……还是算了吧?”
身后的弟弟怯生生地开口,声音发颤,“父皇正在气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