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习菱紫日益频繁且清晰的噩梦,玉珏意识到,单纯的言语安慰如同隔靴搔痒。他那些关于算计、关于风险、关于真相的复杂思绪,在面对她最原始的恐惧时,显得苍白无力。他需要采取更直接、更贴近的行动。
于是,玉珏调整了自己的作息和工作安排。每当深夜降临,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沉浸于书房处理无尽的事务,而是会留意习菱紫房间的动静。
起初,他只是坐在客厅,凭借过人的听力捕捉她房间里的声响。当听到那压抑的、带着哭腔的梦呓或突然加重的呼吸声时,他会起身,悄无声息地走到她的房门外,静静站立片刻,确认她是否惊醒。
几次之后,他发现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安抚她。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连自己都觉得有些逾越的举动——轻轻推开她的房门,走到床边。
第一次这样做时,习菱紫正被梦魇纠缠,眉头紧锁,额头上沁出冷汗,双手无意识地攥紧被角,嘴里含糊地念着“冷……好黑……”。玉珏站在床边,沉默地看了她几秒,然后伸出手,动作有些僵硬地、轻轻拍着她的背,就像安抚一个受惊的孩子。
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尽管他本人气质冰冷),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或许是感受到了外界的安抚,或许是拍背的节奏带来了安全感,习菱紫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呼吸也变得平稳,重新沉入睡眠,虽然没有完全摆脱噩梦,但至少不再剧烈挣扎。
从那以后,这成了他们之间一种无言的默契。
玉珏会在深夜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她的房间。有时只是坐在床边的扶手椅上,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处理一些不紧急的邮件或阅读资料,用这种安静的陪伴告诉她“我在这里”。有时,如果她梦魇得厉害,他会像第一次那样,轻轻拍抚她的背,或者用极低的声音说一句:“没事,是梦。”
他很少说话,更多的是用行动传递着安全感。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座沉默而坚固的堡垒,将那些可怕的梦境隔绝在外。
习菱紫虽然睡得昏沉,但潜意识里似乎能感知到这份守护。她开始不再那么害怕入睡,甚至会在半梦半醒间,无意识地朝着他所在的方向靠近,仿佛雏鸟寻求温暖。有一次,玉珏正准备离开时,她的手突然从被子里伸出来,准确无误地抓住了他的衣角,嘟囔了一声模糊不清的“别走……”,然后又睡了过去。
玉珏的身体僵在原地,看着那只紧紧攥着自己衣角的小手,最终还是没有挣脱,而是在床边坐了下来,任由她抓着,直到天际泛白。
这种深夜的守候,悄然化解了之前因过度保护而产生的小小隔阂。习菱紫虽然白天依旧会觉得保镖跟着不自由,但对玉珏本人的依赖和信任,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她知道,无论白天他多么霸道、管得多么宽,夜晚当她害怕时,他总会出现。这种认知,抵消了所有的不满。
她不再问他关于梦境含义的深刻问题,也不再纠结自己为什么“独特”。在她简单的心灵里,建立起一个更直接的逻辑:做噩梦 -> 玉珏会来 -> 就不怕了。
而玉珏,在这一次次的守夜中,心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看着她在自己安抚下渐渐安宁的睡颜,一种强烈的、超越算计和责任的保护欲油然而生。这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查清真相,更像是一种本能——一种不愿看到这缕纯净的光被任何阴影沾染的本能。
系统SD250偶尔会跳出提示:【宿主对目标人物投入情感资源超标…行为模式偏离最优效率路径…】但玉珏每次都直接无视。效率?最优?在他此刻的认知里,确保她能安睡,比任何所谓的“效率”都重要。
一天夜里,习菱紫难得地没有做噩梦,睡得香甜。玉珏像往常一样进来查看,正准备离开时,却听到她在梦中发出一声极轻的、带着笑意的呓语:
“玉珏……亮晶晶……”
玉珏的脚步顿住,回头看向床上那个蜷缩的身影,冰冷的嘴角,在黑暗中,几不可查地向上弯起了一个极小的弧度。
或许,守护这份“亮晶晶”,就是他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了。
---
于是,玉珏调整了自己的作息和工作安排。每当深夜降临,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沉浸于书房处理无尽的事务,而是会留意习菱紫房间的动静。
起初,他只是坐在客厅,凭借过人的听力捕捉她房间里的声响。当听到那压抑的、带着哭腔的梦呓或突然加重的呼吸声时,他会起身,悄无声息地走到她的房门外,静静站立片刻,确认她是否惊醒。
几次之后,他发现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安抚她。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连自己都觉得有些逾越的举动——轻轻推开她的房门,走到床边。
第一次这样做时,习菱紫正被梦魇纠缠,眉头紧锁,额头上沁出冷汗,双手无意识地攥紧被角,嘴里含糊地念着“冷……好黑……”。玉珏站在床边,沉默地看了她几秒,然后伸出手,动作有些僵硬地、轻轻拍着她的背,就像安抚一个受惊的孩子。
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尽管他本人气质冰冷),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或许是感受到了外界的安抚,或许是拍背的节奏带来了安全感,习菱紫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呼吸也变得平稳,重新沉入睡眠,虽然没有完全摆脱噩梦,但至少不再剧烈挣扎。
从那以后,这成了他们之间一种无言的默契。
玉珏会在深夜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她的房间。有时只是坐在床边的扶手椅上,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处理一些不紧急的邮件或阅读资料,用这种安静的陪伴告诉她“我在这里”。有时,如果她梦魇得厉害,他会像第一次那样,轻轻拍抚她的背,或者用极低的声音说一句:“没事,是梦。”
他很少说话,更多的是用行动传递着安全感。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座沉默而坚固的堡垒,将那些可怕的梦境隔绝在外。
习菱紫虽然睡得昏沉,但潜意识里似乎能感知到这份守护。她开始不再那么害怕入睡,甚至会在半梦半醒间,无意识地朝着他所在的方向靠近,仿佛雏鸟寻求温暖。有一次,玉珏正准备离开时,她的手突然从被子里伸出来,准确无误地抓住了他的衣角,嘟囔了一声模糊不清的“别走……”,然后又睡了过去。
玉珏的身体僵在原地,看着那只紧紧攥着自己衣角的小手,最终还是没有挣脱,而是在床边坐了下来,任由她抓着,直到天际泛白。
这种深夜的守候,悄然化解了之前因过度保护而产生的小小隔阂。习菱紫虽然白天依旧会觉得保镖跟着不自由,但对玉珏本人的依赖和信任,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她知道,无论白天他多么霸道、管得多么宽,夜晚当她害怕时,他总会出现。这种认知,抵消了所有的不满。
她不再问他关于梦境含义的深刻问题,也不再纠结自己为什么“独特”。在她简单的心灵里,建立起一个更直接的逻辑:做噩梦 -> 玉珏会来 -> 就不怕了。
而玉珏,在这一次次的守夜中,心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看着她在自己安抚下渐渐安宁的睡颜,一种强烈的、超越算计和责任的保护欲油然而生。这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查清真相,更像是一种本能——一种不愿看到这缕纯净的光被任何阴影沾染的本能。
系统SD250偶尔会跳出提示:【宿主对目标人物投入情感资源超标…行为模式偏离最优效率路径…】但玉珏每次都直接无视。效率?最优?在他此刻的认知里,确保她能安睡,比任何所谓的“效率”都重要。
一天夜里,习菱紫难得地没有做噩梦,睡得香甜。玉珏像往常一样进来查看,正准备离开时,却听到她在梦中发出一声极轻的、带着笑意的呓语:
“玉珏……亮晶晶……”
玉珏的脚步顿住,回头看向床上那个蜷缩的身影,冰冷的嘴角,在黑暗中,几不可查地向上弯起了一个极小的弧度。
或许,守护这份“亮晶晶”,就是他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