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鏖战后定策 休养生息谋-《靖康逆转:易枫传》

  河间府的城头,硝烟尚未完全散尽,血腥味与尘土混杂在风中,却被将士们的欢呼声冲淡了大半。金军撤退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北方的地平线,城墙上的血迹与刀痕依旧清晰,却已不再让人感到压抑,反而透着一股劫后余生的畅快与激昂。韩世忠手持染血的镔铁大刀,刀身还在滴着血珠,他却毫不在意,一把将大刀往城垛上一拄,发出“当”的一声脆响。他脸上满是硝烟与汗水,却咧开嘴哈哈大笑,声音震得周围的空气都在颤抖,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痛快!真是痛快!完颜宗翰这老贼,再来十次也是输!”他猛地一拍大腿,目光灼灼地望向易枫,语气中满是迫不及待:“易帅!如今金军连败两场,三十五万大军折损过半,十万残兵又被我们打退,已是强弩之末!河间府固若金汤,下一步,咱们必然是直取燕云十六州啊!”“燕云十六州!”这五个字像是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周围将士们的情绪。城头上不少将士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对!拿下燕云十六州!那可是咱们中原的门户!”“当年石敬瑭割让燕云,让中原百姓受了多少委屈,如今也该夺回来了!”“有易帅和各位将军坐镇,拿下燕云,指日可待!”岳飞、宗泽、朱伯材等人也纷纷看向易枫,眼中带着期待。燕云十六州地势险要,物产丰饶,是北方的战略要地,更是中原王朝心中的一块心病。收复燕云,不仅能将防线推至长城以北,更能洗刷百年国耻,无论对军事还是民心,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朱琏、邢秉懿、赵福金三人站在不远处,脸上也带着几分憧憬。她们虽是女子,却也深知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若能收复此地,中原的和平便多了一层保障,她们与将士们的付出,也算是有了更大的回报。然而,面对众人的期待,易枫却缓缓摇了摇头,脸上没有丝毫兴奋,反而带着一丝沉稳的凝重:“不,我们下一个目标,不是燕云十六州。”此言一出,城头上瞬间安静下来,欢呼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愣住了,疑惑地看向易枫。韩世忠更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追问道:“易帅?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金军如今已是兵败如山倒,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为何不打燕云?”岳飞眉头微蹙,心中虽有不解,却没有立刻发问,只是目光专注地看着易枫,等待着他的解释。宗泽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朱伯材则面带困惑,轻声道:“易帅,莫非是有什么顾虑?”朱琏、邢秉懿、赵福金三人也相互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她们知道易枫素来深谋远虑,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大好时机,必然有他的道理,却一时猜不透他的心思。易枫走到城垛边,目光望向北方的天际,那里正是燕云十六州的方向,眼神深邃而悠远。他伸手拂去城垛上的尘土,声音沉稳地说道:“诸位,金人也很清楚,燕云十六州对他们意味着什么。”“燕云是金国南下的屏障,更是他们抵御我们北伐的门户。一旦丢失燕云,金国便无险可守,我们的军队可以长驱直入,直捣上京。”易枫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凝重,“他们比谁都明白,丢失燕云,等待他们的便是灭国的打击。”他顿了顿,声音中带上了一丝冰冷的锐利:“更重要的是,靖康之耻中,他们对我大宋宗室、百姓犯下的罪孽,罄竹难书。牵羊礼的屈辱,汴京的烧杀抢掠,无数女子被掳掠凌辱,无数百姓死于非命……这些血海深仇,他们自己比谁都清楚。”“一旦金国灭国,他们这些当年参与其中的宗室、将领,乃至普通士兵,会面临什么样的待遇?他们心中比谁都害怕。”易枫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这份恐惧,会化为他们最后的战斗力。届时,他们在燕云十六州的每一座城池,都会拼尽全力死守,会用不要命的打法来抵抗我们。”“我们若此时强攻燕云,即便最终能够收复,也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易枫的目光落在岳飞身上,“岳将军,你麾下的岳家军勇猛善战,可你忍心看着将士们为了速胜,白白牺牲在燕云的坚城之下吗?”岳飞心中一震,想起了这些年征战中牺牲的将士们,想起了他们家人期盼的眼神,缓缓摇了摇头,眼中的期待渐渐被凝重取代。易枫继续说道:“战争,不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国力的比拼。这两年,我们与金军连年征战,中原大地早已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粮草短缺。将士们也已疲惫不堪,连续两场恶战,伤亡不小,急需休整。”“所以,我们下一个目标,是恢复生产,恢复国力。”易枫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让流离失所的百姓回到家乡,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让工坊恢复运转,打造军械,修缮城池;让将士们得到充分的休整,补充兵源,训练新兵。待我们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国力远超金国之时,再挥师北上,收复燕云,灭亡金国,便会事半功倍,将士们也能少流许多鲜血。”话音落下,城头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细细思索着易枫的话。韩世忠脸上的兴奋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认同的凝重。他虽然性格急躁,渴望建功立业,却也深知将士们的不易,更明白国力的重要性。岳飞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敬佩,缓缓点了点头:“易帅所言极是。末将只顾着报仇雪恨,却忽略了百姓与将士们的承受能力。恢复生产,休养生息,确实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只有国力强盛,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百战百胜,才能彻底驱逐金狗,收复失地。”宗泽也捋着胡须,欣慰地说道:“易帅深谋远虑,老臣佩服。乱世之中,百姓是根本,粮草是命脉。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有根基,军队才有后劲。收复燕云固然重要,但若因此耗尽国力,即便成功,也难以守住。”朱伯材也点头附和:“易帅考虑周全,我等不及。恢复生产,不仅能补充粮草军械,更能安抚民心,让天下人看到我们收复中原、开创太平的决心,到时候,必然会有更多的人投奔我们。”朱琏、邢秉懿、赵福金三人脸上的疑惑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佩。她们看着易枫的身影,心中愈发坚定,这个男人,不仅有杀伐果断的军事才能,更有体恤百姓、着眼长远的治国之道,跟着他,必然能迎来真正的和平。人群中,耶律余里衍静静地听着,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她一直担忧金国灭亡后,易枫会立刻将矛头指向西辽。可按照易枫的计划,接下来要做的是恢复生产,休养生息,而非继续征战。恢复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至少需要一年半载,甚至更久。“这么说来,金国灭亡,还需一年的时间。”耶律余里衍在心中默默想道,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年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却也给了西辽喘息的机会。或许,西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防御,联络周边部落,积蓄力量。更重要的是,她也有了足够的时间,想办法与易枫拉近关系,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或许在未来,能为西辽争取一线生机。想到这里,耶律余里衍的眼中闪过一丝轻松与坚定。之前的焦虑与失眠,似乎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她抬头看向易枫的背影,那个沉稳而挺拔的身影,此刻在她眼中,不再仅仅是令人畏惧的强者,更像是西辽唯一的希望。她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更加清晰了。她要继续留在河间府,尽自己所能为易枫、为中原百姓做些事情,无论是照顾伤员,还是协助恢复生产,她都要全力以赴。只有这样,才能让易枫注意到她,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有机会为西辽说上一句话。城头上的风渐渐柔和了许多,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每个人的身上,带来一丝暖意。将士们的脸上虽还有疲惫,却多了几分从容与坚定。他们明白了易枫的良苦用心,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易枫看着众人的反应,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诸位能够理解,甚好。恢复生产,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所有人齐心协力。”他转向宗泽,说道:“宗老,百姓安置与农业恢复之事,便劳烦您多费心。请您组织人手,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分发种子、农具,帮助他们开垦荒地,重建家园。”“老臣遵命!”宗泽拱手应道,眼中满是责任感。易枫又看向朱伯材:“朱先生,工坊与军械修缮之事,便交给您。请您尽快组织工匠,恢复军械制造,修缮城池防御,确保我们的后勤补给与城池安全。”“易帅放心,老夫定不辱使命!”朱伯材沉声应道。随后,易枫又对岳飞、韩世忠等人吩咐道:“岳将军、韩将军,你们率领将士们,一方面负责边境防御,防止金军再次来犯;另一方面,组织将士们轮流休整,同时加强训练,提升军队战斗力。另外,也要协助宗老与朱先生,保护百姓生产,维护地方秩序。”“末将遵命!”岳飞、韩世忠等人齐声应道,声音铿锵有力。朱琏、邢秉懿、赵福金三人走上前,朱琏柔声说道:“易郎,我们也会带领女子们,尽力协助宗老与朱先生,照顾百姓生活,为恢复生产出一份力。”易枫点了点头,目光温柔地看着她们:“辛苦你们了。”耶律余里衍也走上前,对着易枫微微躬身,声音坚定地说道:“易帅,我也想为恢复生产尽一份力。我曾在辽宫学习过农事与纺织之术,或许能帮上忙。”易枫看向耶律余里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了点头:“好,多谢耶律姑娘。你便协助朱皇后她们,一同照顾百姓生活吧。”“是,易帅。”耶律余里衍心中一喜,连忙应道。她知道,这是她靠近易枫、展现自己价值的第一步,她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城头上,众人各司其职,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将士们开始清理战场,掩埋尸体;有的则跟着岳飞、韩世忠下去休整训练;宗泽与朱伯材则召集手下,商议恢复生产的具体事宜;朱琏、邢秉懿、赵福金、耶律余里衍等人则带着女子们,准备前往周边村庄,安抚百姓,分发物资。阳光洒满了河间府的每一个角落,驱散了战争的阴霾,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虽然收复燕云、灭亡金国的道路依旧漫长,但所有人都坚信,只要按照易枫的计划,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假以时日,他们必然能够驱逐金狗,收复失地,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耶律余里衍跟在朱琏等人身后,走下城头,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她抬头望向远方的天空,仿佛看到了西辽的未来。她知道,这一年的时间,是西辽的希望,也是她的机会。她必须全力以赴,为了西辽,也为了自己,在这片中原大地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