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梧桐叶落了满地,像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日子如潺潺溪流,在向家悄然的变化里悠悠淌过。
向牧尘在父母那逐渐浓厚的关注中,恰似久旱后逢甘露的嫩苗,不再仅仅满足于角落的安静,开始试探着舒展自己的枝叶。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向牧晨这个曾经独占所有宠爱的“小太阳”,如今却成了哥哥最忠实的小尾巴,那份深厚的依赖与日俱增。
某个周六的清晨,家属区的公告栏前围了不少人。一张崭新的彩色海报格外醒目——“向阳家属区首届少儿知识竞赛”!一等奖的奖品图示,是一套装帧精美的《儿童百科绘本》,色彩斑斓的封面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
向牧尘被奶奶牵着路过时,脚步像被钉住了。他松开了奶奶的手,小小的身子挤进人群前面,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套绘本,黑亮的眼珠里映着海报的色彩,仿佛整个世界就剩下了那套书。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蜷缩起来,紧紧攥住了自己的衣角,连呼吸都放轻了。
晚上,饭桌上的气氛因为向牧尘一句罕见的话而凝滞了片刻。
“爸、妈,”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区里……有个知识小比拼。赢了,能得一套百科绘本。”他说完,就低下头,用筷子无意识地拨弄着碗里的米饭,像是在等待一个审判。
向志学愣了一下,和张秀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才放下筷子,语气温和地问:“牧尘,你想参加?”
向牧尘轻轻“嗯”了一声,头垂得更低了,耳根微微发红,声音也更小了:“就是……有些地方,我还不太明白。”这几乎是他第一次明确地表达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和渴望。
“哥哥要去比赛!我也要去!给哥哥加油!”向牧晨立刻挥舞着勺子嚷嚷起来,米饭粒都溅到了桌上,瞬间打破了刚才那点微妙的紧张。
一直默默观察的向奶奶这时放下了碗,用粗糙却温暖的手掌摸了摸向牧尘的头,语气笃定地说:“咱家牧尘想学,这是天大的好事。别怕,从明儿起,奶奶天天教你认新字。那套书,准是我大孙子的。”
她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向牧尘忐忑的心瞬间安定了不少,他抬起头,看向奶奶,眼睛里重新聚起了光。
从第二天起,清晨的向家便多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天刚蒙蒙亮,向牧尘就已经坐在窗边的小板凳上,就着晨光翻看那些已经卷边的识字卡片。向牧晨醒来后,总会光着脚丫,抱着自己的小枕头,迷迷瞪瞪地挤到哥哥身边,把小脑袋靠在哥哥肩膀上,奶声奶气地问:“哥,你今天又学啥了?”
“牧晨,你看,这是‘雨’字,像不像天上掉下来的小雨点?”向牧尘指着卡片,耐心地解释。
向牧晨似懂非懂地点头,也拿起一张卡片,学着哥哥的样子,一本正经地“念”起来,那认真的小模样,逗得刚起床的张秀忍不住发笑。
然而,理解抽象的常识对年幼的向牧尘来说并非易事。当他在为“为什么会有四季”这个问题绞尽脑汁时,小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仿佛遇到了天大的难题。
“哥哥,你不会吗?”向牧晨敏锐地察觉到哥哥的困扰,立刻化身小通讯员,趿拉着拖鞋“噔噔噔”跑到厨房,扯着张秀的围裙,“妈妈!妈妈!哥哥被难题困住啦!你快去救他!”
张秀正在准备午饭,听到小儿子的“求救”,擦了擦手走出来。她第一次没有因为被打扰而显出不耐烦,而是蹲在向牧尘面前,接过他手中那张画着春夏秋冬的卡片,声音是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哪里不明白?告诉妈妈。”
她看着大儿子困惑又渴望的眼神,心头一软,顺手拿起手边的蔬菜:“你看,就像这黄瓜,是夏天吃的;这白菜,是冬天长的。天气冷了,就是秋天、冬天,天气热了,就是春天、夏天……”
她用最生活化的例子,一点点拆解着那个对孩童来说过于庞大的概念。向牧尘依偎在妈妈身边,专注地听着,眼睛随着妈妈的讲解一点点亮了起来,仿佛有星星落了进去。
傍晚,向奶奶兑现了她的承诺。她搬来一个小马扎,坐在向牧尘身边,拿出一本边角磨损的老黄历。她的手指布满老茧,却极其轻柔地拂过上面的图画和字迹。
“牧尘,来,奶奶给你讲点老黄历。”她翻开一页,指着“立春”两个字,“你看,这是立春,就是说春天要来了,地底下的虫子都睡醒了。”
又翻到“大雪”,“等到这个节气,天上就会下鹅毛大雪,到时候啊,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
向牧尘依偎在奶奶温暖的怀里,听得入了神。
而向牧晨起初还好奇地凑过来,但听了不到十分钟,就觉得枯燥无味,开始摆弄自己的玩具小汽车,在地板上推得“呜呜”响。
向奶奶看着性格迥异的两个孙子,无奈又了然地笑了笑,继续用她那带着岁月痕迹的嗓音,为大孙子描绘着天地轮转的奥秘。
比赛的日子终于在期待中到来。那天,向家像过节一样。向志学特意跟车间主任请了半天假,换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的确良衬衫。
张秀给两个儿子都换上了最干净整洁的衣服,连向牧晨的头发都用湿梳子抿得服服帖帖。
向奶奶则从她的木头匣子里,拿出了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小的、绣着“平安”二字的香囊,悄悄塞进向牧尘的上衣口袋,拍了拍:“我大孙子带着这个,准能行。”
比赛设在区里的小礼堂,来了不少孩子和家长,闹哄哄的。向牧尘坐在指定的参赛区,小手平放在膝盖上,背挺得笔直。当戴着红领巾的主持人阿姨问道:“请说出,一年中哪个季节我们会看到雪花?”
向牧尘几乎脱口而出:“冬天!”他脑海里瞬间闪过妈妈拿着白菜的样子。
主持人阿姨赞许地点点头,又问:“那谁能告诉我,‘立春’这个节气,代表着什么呢?”
向牧尘再次举起手,声音清脆而自信:“立春代表春天开始了,万物复苏!”他想起了奶奶黄历上那些生动的图画和温暖的故事。
观众席上,向牧晨比台上的哥哥还要紧张,他攥着小拳头,手心都是汗。每当向牧尘准确答出一道题,他就忍不住从座位上蹦起来,挥舞着小胳膊大喊:“哥哥加油!哥哥最棒!”
被张秀轻声呵斥着按回座位后,他还在下面兴奋地跺着脚。向奶奶则一直稳稳地坐着,脸上带着笃定而欣慰的微笑,仿佛早就预见了这个结果。
当主持人最终宣布:“本届少儿知识竞赛第一名——向牧尘!”时,整个小礼堂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向牧晨像一颗小炮弹一样第一个冲上台,紧紧抱住哥哥的腿,仰着小脸,兴奋得语无伦次:“赢了!哥哥赢了!绘本是哥哥的了!”
向牧尘站在台上,怀里抱着那套沉甸甸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绘本,小脸因为激动和喜悦涨得通红,眼眶也有些湿润。他望向台下的家人,看到了爸爸骄傲的笑容,妈妈眼里的光,还有奶奶那默默擦拭眼角的动作。
那天晚上的向家,弥漫着一种久违的、纯粹的欢快气氛。向志学高兴得把大儿子举过头顶,在并不宽敞的客厅里转了好几个圈,爽朗的笑声震得窗户都在响:“好小子!真给我老向家长脸!”
张秀看着被举高的向牧尘,看着他脸上那毫无阴霾的、灿烂的笑容,心里某个角落被轻轻触动了——她忽然意识到,这个总是安静待在角落的儿子,原来可以笑得这样明亮,这样好看。
向奶奶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和面包了向牧尘最爱吃的韭菜鸡蛋馅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她一个劲儿地往大孙子碗里夹:“多吃点,多吃点,我大孙子今天用脑子了,得补补。”
她的目光扫过围坐在饭桌前的每一个家人,最后落在向牧尘身上,语气里是满满的笃定和骄傲:“咱们牧尘啊,是块读书的料,将来准有出息。”
而更细微的变化,发生在夜深人静时。向牧晨抱着自己最宝贝的那辆红色合金小汽车,敲开了哥哥的房门。
他把小汽车郑重地放在那套崭新的百科全书旁边,语气带着忍痛割爱的不舍:“哥哥,这个,送给你。你赢了比赛,是英雄。”
虽然,这个“慷慨”的举动在第二天早晨,随着向牧晨的睡醒而迅速反悔,他哼哼唧唧地又想把自己的小汽车要回去。
但那个夜晚,他主动分享最心爱之物的瞬间,和他眼中纯粹的崇拜,已经深深烙在了向牧尘的心里,比任何奖品都更让他感到温暖。
月光如水,温柔地洒在兄弟俩的小床上。向牧尘侧躺着,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手指轻轻抚摸着百科绘本光滑的封面,舍不得睡去。
向牧晨则早已抱着哥哥的一条胳膊,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进入了梦乡。向奶奶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为两个孩子掖好踢乱的被角,俯下身,在向牧尘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了一个轻柔的、带着慈爱温度的吻。
在这个收获的秋夜里,成长的种子已然破土,沐浴着爱的微光,悄然生长。向奶奶站在门口,回头望着床上相依相偎的两个小孙儿,脸上每一道皱纹里,都盛满了欣慰与满足的笑意。
窗外的梧桐树在夜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个家的新生,轻声吟唱着祝福。
向牧尘在父母那逐渐浓厚的关注中,恰似久旱后逢甘露的嫩苗,不再仅仅满足于角落的安静,开始试探着舒展自己的枝叶。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向牧晨这个曾经独占所有宠爱的“小太阳”,如今却成了哥哥最忠实的小尾巴,那份深厚的依赖与日俱增。
某个周六的清晨,家属区的公告栏前围了不少人。一张崭新的彩色海报格外醒目——“向阳家属区首届少儿知识竞赛”!一等奖的奖品图示,是一套装帧精美的《儿童百科绘本》,色彩斑斓的封面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
向牧尘被奶奶牵着路过时,脚步像被钉住了。他松开了奶奶的手,小小的身子挤进人群前面,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套绘本,黑亮的眼珠里映着海报的色彩,仿佛整个世界就剩下了那套书。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蜷缩起来,紧紧攥住了自己的衣角,连呼吸都放轻了。
晚上,饭桌上的气氛因为向牧尘一句罕见的话而凝滞了片刻。
“爸、妈,”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区里……有个知识小比拼。赢了,能得一套百科绘本。”他说完,就低下头,用筷子无意识地拨弄着碗里的米饭,像是在等待一个审判。
向志学愣了一下,和张秀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才放下筷子,语气温和地问:“牧尘,你想参加?”
向牧尘轻轻“嗯”了一声,头垂得更低了,耳根微微发红,声音也更小了:“就是……有些地方,我还不太明白。”这几乎是他第一次明确地表达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和渴望。
“哥哥要去比赛!我也要去!给哥哥加油!”向牧晨立刻挥舞着勺子嚷嚷起来,米饭粒都溅到了桌上,瞬间打破了刚才那点微妙的紧张。
一直默默观察的向奶奶这时放下了碗,用粗糙却温暖的手掌摸了摸向牧尘的头,语气笃定地说:“咱家牧尘想学,这是天大的好事。别怕,从明儿起,奶奶天天教你认新字。那套书,准是我大孙子的。”
她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向牧尘忐忑的心瞬间安定了不少,他抬起头,看向奶奶,眼睛里重新聚起了光。
从第二天起,清晨的向家便多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天刚蒙蒙亮,向牧尘就已经坐在窗边的小板凳上,就着晨光翻看那些已经卷边的识字卡片。向牧晨醒来后,总会光着脚丫,抱着自己的小枕头,迷迷瞪瞪地挤到哥哥身边,把小脑袋靠在哥哥肩膀上,奶声奶气地问:“哥,你今天又学啥了?”
“牧晨,你看,这是‘雨’字,像不像天上掉下来的小雨点?”向牧尘指着卡片,耐心地解释。
向牧晨似懂非懂地点头,也拿起一张卡片,学着哥哥的样子,一本正经地“念”起来,那认真的小模样,逗得刚起床的张秀忍不住发笑。
然而,理解抽象的常识对年幼的向牧尘来说并非易事。当他在为“为什么会有四季”这个问题绞尽脑汁时,小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仿佛遇到了天大的难题。
“哥哥,你不会吗?”向牧晨敏锐地察觉到哥哥的困扰,立刻化身小通讯员,趿拉着拖鞋“噔噔噔”跑到厨房,扯着张秀的围裙,“妈妈!妈妈!哥哥被难题困住啦!你快去救他!”
张秀正在准备午饭,听到小儿子的“求救”,擦了擦手走出来。她第一次没有因为被打扰而显出不耐烦,而是蹲在向牧尘面前,接过他手中那张画着春夏秋冬的卡片,声音是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哪里不明白?告诉妈妈。”
她看着大儿子困惑又渴望的眼神,心头一软,顺手拿起手边的蔬菜:“你看,就像这黄瓜,是夏天吃的;这白菜,是冬天长的。天气冷了,就是秋天、冬天,天气热了,就是春天、夏天……”
她用最生活化的例子,一点点拆解着那个对孩童来说过于庞大的概念。向牧尘依偎在妈妈身边,专注地听着,眼睛随着妈妈的讲解一点点亮了起来,仿佛有星星落了进去。
傍晚,向奶奶兑现了她的承诺。她搬来一个小马扎,坐在向牧尘身边,拿出一本边角磨损的老黄历。她的手指布满老茧,却极其轻柔地拂过上面的图画和字迹。
“牧尘,来,奶奶给你讲点老黄历。”她翻开一页,指着“立春”两个字,“你看,这是立春,就是说春天要来了,地底下的虫子都睡醒了。”
又翻到“大雪”,“等到这个节气,天上就会下鹅毛大雪,到时候啊,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
向牧尘依偎在奶奶温暖的怀里,听得入了神。
而向牧晨起初还好奇地凑过来,但听了不到十分钟,就觉得枯燥无味,开始摆弄自己的玩具小汽车,在地板上推得“呜呜”响。
向奶奶看着性格迥异的两个孙子,无奈又了然地笑了笑,继续用她那带着岁月痕迹的嗓音,为大孙子描绘着天地轮转的奥秘。
比赛的日子终于在期待中到来。那天,向家像过节一样。向志学特意跟车间主任请了半天假,换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的确良衬衫。
张秀给两个儿子都换上了最干净整洁的衣服,连向牧晨的头发都用湿梳子抿得服服帖帖。
向奶奶则从她的木头匣子里,拿出了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小的、绣着“平安”二字的香囊,悄悄塞进向牧尘的上衣口袋,拍了拍:“我大孙子带着这个,准能行。”
比赛设在区里的小礼堂,来了不少孩子和家长,闹哄哄的。向牧尘坐在指定的参赛区,小手平放在膝盖上,背挺得笔直。当戴着红领巾的主持人阿姨问道:“请说出,一年中哪个季节我们会看到雪花?”
向牧尘几乎脱口而出:“冬天!”他脑海里瞬间闪过妈妈拿着白菜的样子。
主持人阿姨赞许地点点头,又问:“那谁能告诉我,‘立春’这个节气,代表着什么呢?”
向牧尘再次举起手,声音清脆而自信:“立春代表春天开始了,万物复苏!”他想起了奶奶黄历上那些生动的图画和温暖的故事。
观众席上,向牧晨比台上的哥哥还要紧张,他攥着小拳头,手心都是汗。每当向牧尘准确答出一道题,他就忍不住从座位上蹦起来,挥舞着小胳膊大喊:“哥哥加油!哥哥最棒!”
被张秀轻声呵斥着按回座位后,他还在下面兴奋地跺着脚。向奶奶则一直稳稳地坐着,脸上带着笃定而欣慰的微笑,仿佛早就预见了这个结果。
当主持人最终宣布:“本届少儿知识竞赛第一名——向牧尘!”时,整个小礼堂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向牧晨像一颗小炮弹一样第一个冲上台,紧紧抱住哥哥的腿,仰着小脸,兴奋得语无伦次:“赢了!哥哥赢了!绘本是哥哥的了!”
向牧尘站在台上,怀里抱着那套沉甸甸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绘本,小脸因为激动和喜悦涨得通红,眼眶也有些湿润。他望向台下的家人,看到了爸爸骄傲的笑容,妈妈眼里的光,还有奶奶那默默擦拭眼角的动作。
那天晚上的向家,弥漫着一种久违的、纯粹的欢快气氛。向志学高兴得把大儿子举过头顶,在并不宽敞的客厅里转了好几个圈,爽朗的笑声震得窗户都在响:“好小子!真给我老向家长脸!”
张秀看着被举高的向牧尘,看着他脸上那毫无阴霾的、灿烂的笑容,心里某个角落被轻轻触动了——她忽然意识到,这个总是安静待在角落的儿子,原来可以笑得这样明亮,这样好看。
向奶奶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和面包了向牧尘最爱吃的韭菜鸡蛋馅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她一个劲儿地往大孙子碗里夹:“多吃点,多吃点,我大孙子今天用脑子了,得补补。”
她的目光扫过围坐在饭桌前的每一个家人,最后落在向牧尘身上,语气里是满满的笃定和骄傲:“咱们牧尘啊,是块读书的料,将来准有出息。”
而更细微的变化,发生在夜深人静时。向牧晨抱着自己最宝贝的那辆红色合金小汽车,敲开了哥哥的房门。
他把小汽车郑重地放在那套崭新的百科全书旁边,语气带着忍痛割爱的不舍:“哥哥,这个,送给你。你赢了比赛,是英雄。”
虽然,这个“慷慨”的举动在第二天早晨,随着向牧晨的睡醒而迅速反悔,他哼哼唧唧地又想把自己的小汽车要回去。
但那个夜晚,他主动分享最心爱之物的瞬间,和他眼中纯粹的崇拜,已经深深烙在了向牧尘的心里,比任何奖品都更让他感到温暖。
月光如水,温柔地洒在兄弟俩的小床上。向牧尘侧躺着,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手指轻轻抚摸着百科绘本光滑的封面,舍不得睡去。
向牧晨则早已抱着哥哥的一条胳膊,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进入了梦乡。向奶奶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为两个孩子掖好踢乱的被角,俯下身,在向牧尘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了一个轻柔的、带着慈爱温度的吻。
在这个收获的秋夜里,成长的种子已然破土,沐浴着爱的微光,悄然生长。向奶奶站在门口,回头望着床上相依相偎的两个小孙儿,脸上每一道皱纹里,都盛满了欣慰与满足的笑意。
窗外的梧桐树在夜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个家的新生,轻声吟唱着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