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深陷谣言二-《向光而生,向尘而安》

  很快,一股新的暗流在红星厂内部悄然涌动,如同初春的冰面下暗涌的潜流。流言不再局限于向志学的技术问题,而是像藤蔓一样缠绕上了他的家庭和作风,在车间的每个角落悄然蔓延。

  听说了吗?向工的爱人居然在街上摆摊卖东西!

  真的假的?他一个工程师,工资还不够养家?这得多贪心啊!

  我看啊,这就是骨子里的资本家做派,就爱钻钱眼儿!

  难怪他那么积极搞技术革新,怕不是想多捞奖金吧?心思根本没用在正道上!

  这些议论如同车间里永远扫不尽的金属碎屑,无处不在。午休时分,食堂的角落里,几个老工人凑在一起,一边扒拉着饭盒里的饭菜,一边压低声音议论着。其中一个老师傅摇着头说:我早就觉得不对劲,一个外来的工程师,哪来那么大本事?原来是把心思都用在歪门邪道上了。

  资本家做派——这五个字如同一枚烧红的烙铁,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带着灼人的温度。它已经不单是对个人品德的诋毁,更是试图从根本上否定一个人的阶级立场,动摇他在这个以工人阶级为荣的集体中的立足之地。

  这股风潮在车间里迅速发酵,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周一一早,向志学像往常一样提前到岗,却发现自己工具箱上被人用红色油漆歪歪扭扭地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符号。

  那鲜红的印记在灰扑扑的工具箱上格外醒目,像一道狰狞的伤疤。他默默地掏出抹布,蘸上机油,一点点擦拭着,手上的动作机械而麻木。

  更让人心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每当他走近机器,原本聚在一起讨论的工人们就会默契地散开;他召集的技术研讨会,参会者寥寥无几,空荡的会议室里只能听见他自己的回声在墙壁间碰撞。

  就连平日里最爱向他请教问题的小王,现在见了他也总是低着头匆匆走过,仿佛他身上带着什么传染病。

  工作彻底陷入停滞。一种混合着心寒、愤怒与孤独的疲惫,像无形的蛛网将他紧紧缠绕。这天下午,他独自站在轰鸣却与他无关的车间中央,望着那些刻意回避的目光,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浮现:也许,这里从来就不是我能扎根的地方……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伸手扶住身边的机床才稳住身形。

  与此同时,在厂长办公室里,陈海正面临着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

  秘书小张战战兢兢地站在办公桌前,声音发颤地汇报着车间几近停摆的现状。他每说一句,陈海的脸色就阴沉一分,最后化作一片死灰。

  陈海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由于动作太急,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冲到窗前,双手死死抓住窗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窗外,落日的余晖将厂区的红砖墙染成了温暖的金色,几个下早班的工人正有说有笑地走向厂门。

  这熟悉的景象让陈海突然想起老厂长退休时拍着他的肩膀说的话:海子啊,当领导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为了面子一错再错!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在时隔多年后狠狠砸在陈海心上。他这才惊觉,自己为了维护那点可怜的面子,竟眼睁睁看着一个难得的技术人才被逼到绝境!

  寒了老同志们的心?陈海在心底无声地咆哮,太阳穴突突直跳。直到此刻,他才痛彻心扉地醒悟:为了维护一部分人的,他差点碾碎了最该珍视的!这不仅是对向志学个人的不公,更是对红星厂未来的不负责任!

  积压已久的愧疚、愤怒与悔恨在这一刻轰然爆发。他猛地转身,眼中燃烧着决然的光芒,对着惶恐不安的秘书斩钉截铁地说:

  立刻通知下去!明天早晨八点,全体职工大礼堂集合!所有科室、车间,包括后勤、保卫,一个都不能少!谁敢迟到、谁敢缺席——他重重一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盖都跳了起来,按渎职论处!

  夜色深沉,月光透过筒子楼斑驳的窗户,在水泥地上投下模糊的光影。向志学拖着灌了铅般的双腿回到家中,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灶台上,一盏昏黄的灯还在执着地亮着,那是张秀特意为他留的灯。

  张秀就着那点微弱的光亮,小心翼翼地清点着这几日摆摊的收入。零零散散的毛票和硬币在她手中仿佛是什么稀世珍宝,被她仔细地抚平、分类。

  旁边的小本子上,她用向志学送的那支钢笔,工工整整地记录着每一笔来之不易的进项:三月十五日,尼龙袜两双,收入一元五角;棉纱手套一副,收入五角……连续几日不错的生意,让她疲惫的脸上不自觉地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

  然而,这笑意在听到开门声的瞬间凝固了。她抬头看见向志学的样子,心里猛地一沉。

  向志学沉默地脱下沾满油污的外套,甚至顾不上洗漱,就直直地跌坐在炕沿上。他佝偻着背,深深埋着头,整个人仿佛被一层浓得化不开的阴霾笼罩。这副模样,比上次被告知可能要失业时还要消沉。

  张秀心中的喜悦瞬间被担忧取代。她轻轻放下手中的钱票,小心翼翼地走到他身边,挨着他坐下。

  志学?她柔声唤道,手指轻轻碰了碰他紧握的拳头,触手一片冰凉,厂里......出什么事了?

  向志学没有立即回答,只是反手将她的手掌紧紧攥住,力道大得几乎让她吃痛。良久,他才用沙哑得几乎听不清的声音说:

  秀儿......他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我......我可能......又要失业了。

  这句话像一把冰锥,猝不及不觉地刺进张秀的心口。刹那间,她明白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人心的问题。她想起白天在小巷里感受到的那些异样目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

  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没有流露出丝毫惊慌。她用力回握住他冰冷的手,另一只手轻柔地抚上他紧绷的脊背,感受着他微微的颤抖。

  哎呀,我当是什么大事呢!她故意让声音听起来轻松明快,还带着几分娇嗔的意味,轻轻晃了晃他的胳膊,失业就失业呗!有什么好怕的?天还能塌下来不成?

  向志学终于抬起头,昏黄的灯光下,他眼底布满了血丝,写满了茫然与不甘。这副模样让张秀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她迎着他困惑的目光,脸上绽开一个灿烂的、带着几分骄傲的笑容,那笑容如此明亮,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

  你忘了?你老婆我现在可能挣钱了!

  她说着,伸手拿过那个记账的小本子,在他面前晃了晃:你看看,这才几天,我就挣了这么多!往后啊,咱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你放心,以后啊——

  她故意拖长了语调,然后一字一顿,清晰而有力地说:

  我养你呀!

  这句话,像一道温暖的阳光,骤然照进了向志学冰冷的心湖。

  他怔怔地望着妻子,看着她明明满心担忧却强装笑颜的模样,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支持,看着她因为连日操劳而略显憔悴却依然明亮的眼睛。

  一股混杂着酸楚、温暖与无尽愧疚的热流汹涌地冲撞着他的胸腔,让他瞬间哽噎,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再也抑制不住,伸出双臂,将眼前这个瘦弱却蕴含着无穷力量的身躯,紧紧地、紧紧地拥入怀中,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张秀感受着他身体的颤抖,轻轻拍着他的背,像安抚一个受尽委屈的孩子。在向志学看不见的角度,她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切的忧虑与不容动摇的决心。

  她知道,丈夫面临的绝不仅仅是失业那么简单。那些流言蜚语,那些刻意排挤,都像一把把软刀子,在一点点消磨着他的意志。

  但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会和他并肩而立,用自己单薄的肩膀,为他撑起一片天。

  窗外,月色正好。在这个普通的夜晚,两个普通的人,在生活的重压下选择了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前路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