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凝的伤势趋于稳定,王磐的成长也步入正轨,无劫宫的运转日渐顺畅。李无劫的目光,终于从内部事务,投向了更为广阔的青云宗内门。
道子之名,虽已确立,但真正的掌控力,并非仅靠一纸册封和太上长老的支持就能获得。内门盘根错节的势力,尤其是昔日赵长老留下的庞大派系残余,依旧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放任不管,迟早会成为隐患;若能整合收编,则能极大增强他自身的根基。
李无劫决定主动出击。
他没有选择大刀阔斧的强硬手段,那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弹。他采用的是更为精准、也更为考验手腕的策略——分化、拉拢、威慑、收编。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那些并非赵家核心、更多是依附于赵长老权势以求生存或发展的内门执事、普通长老,以及他们麾下的弟子。这些人,对赵家的忠诚度有限,更多是利益结合。
李无劫让王磐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名单,上面罗列了这些人的背景、修为、负责的职务、以及可能的诉求。
随后,他或以道子的名义,召见其中一些关键人物;或让王磐带着无劫宫的“善意”与资源,前去接触那些地位稍低但有潜力者。
对待这些人,李无劫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面。
对于识时务、愿意归顺者,他毫不吝啬。或是给予他们之前难以企及的修炼资源配额,或是在职务晋升上提供便利,或是承诺保障他们及其门下弟子的利益不受原赵家核心势力的清算。他让王磐管理的无劫宫,俨然成了一个新的、更具吸引力的利益分配中心。
例如,一位负责宗门某处药园管理的金丹初期执事,在赵嵩倒台后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被清算。王磐代表李无劫前去,非但没有追究,反而肯定了他管理药园的能力,并承诺只要他尽心为无劫宫(实质是为李无劫)办事,不仅位置稳固,未来还能获得更多高阶灵草的培育机会。这位执事感激涕零,立刻表态效忠。
而对于那些首鼠两端、或是依旧对赵家抱有幻想、暗中搞些小动作的,李无劫则毫不手软。
他没有亲自出手,而是借力打力。
他利用道子权限,稍微调整了一些宗门任务的分配和资源审核的流程。几个跳得最欢、暗中串联试图恢复赵家影响力的中层执事,很快发现他们及其麾下弟子能接取到的油水任务锐减,申请修炼资源时也屡屡受挫,理由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错处,却实实在在掐住了他们的命脉。
更有甚者,李无劫将一些赵派残余暗中阻挠无劫宫事务、或是克扣本该分配给无劫宫资源的证据,直接甩到了刑罚殿殿主厉沧海的面前。
“厉殿主,宗门法度森严。此等行径,不知按宗规,该当何罪?”李无劫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厉沧海脸色铁青,看着那些确凿的证据,在太上长老和宗主的注视下,他根本无法包庇,只能硬着头皮,依照宗规,将那几名撞在枪口上的执事严惩,或剥夺职务,或罚入寒狱。
雷霆手段与怀柔政策并举。
李无劫甚至亲自出面了一次。
那是在内门每月一次的讲法堂上。按照惯例,道子有资格在此宣讲自身对道的理解。那一日,李无劫并未讲述高深功法,而是围绕着“力量与责任”、“宗门与个人”的关系,阐述了他的理念。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弟子耳中。他没有刻意释放威压,但当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原本属于赵派、此刻神色各异的弟子时,一股混合着斩杀元婴的煞气与道子威严的无形气场弥漫开来,让许多人心神剧震,不敢直视。
他并未点名,但话语中隐含的警告与招揽之意,不言自明。
“……青云宗,是所有人的青云宗,而非某一姓某一派的私产。追随强者,依附大势,本是常情。但需明辨,何为真正的大势,何为值得追随的强者。是固守过往,抱残守缺,还是放眼未来,与宗门共进?”
讲法结束后,效果立竿见影。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赵派残余弟子,开始主动向无劫宫靠拢,或是通过王磐,或是通过其他途径,表达投诚之意。就连几位原本中立的、手握实权的内门长老,在权衡利弊后,也开始释放出善意的信号,在与无劫宫相关的事务上,给予了更多的配合。
李无劫来者不拒,但并非照单全收。他让王磐建立了一套初步的考察机制,对这些投靠者进行背景调查和忠诚度评估,根据其能力和态度,给予不同的待遇和职位。
整合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依旧有少数赵家的死硬分子,或是转投了厉沧海等其他实权长老,或是转入地下,潜伏起来,伺机而动。
但大势已定。
昔日盘踞内门、显赫一时的赵家派系,在李无劫一系列精准而有力的操作下,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瓦解、消融。其大部分势力、资源和人脉,被李无劫以无劫宫为核心,逐步吸纳、整合。
无劫宫的影响力,如同水银泻地,迅速渗透到内门的各个角落。虽然还远未达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但已然成为了内门中举足轻重、无人敢轻易招惹的一极。
李无劫站在无劫宫之巅,感受着体内愈发凝实的金丹,以及那通过整合内门势力而隐隐汇聚而来的、更加磅礴的宗门气运加持。
经营自身势力,绝非易事,耗费心神。但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多琐事无需他再亲力亲为,情报来源更加广泛,能够调动的资源也远超以往。这为他接下来的修炼和救治师尊,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内门的整合,初步完成。
接下来,便是将这股力量,真正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更具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体。一个只属于他李无劫的,能够随他征战四方的——无劫盟!
道子之名,虽已确立,但真正的掌控力,并非仅靠一纸册封和太上长老的支持就能获得。内门盘根错节的势力,尤其是昔日赵长老留下的庞大派系残余,依旧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放任不管,迟早会成为隐患;若能整合收编,则能极大增强他自身的根基。
李无劫决定主动出击。
他没有选择大刀阔斧的强硬手段,那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弹。他采用的是更为精准、也更为考验手腕的策略——分化、拉拢、威慑、收编。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那些并非赵家核心、更多是依附于赵长老权势以求生存或发展的内门执事、普通长老,以及他们麾下的弟子。这些人,对赵家的忠诚度有限,更多是利益结合。
李无劫让王磐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名单,上面罗列了这些人的背景、修为、负责的职务、以及可能的诉求。
随后,他或以道子的名义,召见其中一些关键人物;或让王磐带着无劫宫的“善意”与资源,前去接触那些地位稍低但有潜力者。
对待这些人,李无劫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面。
对于识时务、愿意归顺者,他毫不吝啬。或是给予他们之前难以企及的修炼资源配额,或是在职务晋升上提供便利,或是承诺保障他们及其门下弟子的利益不受原赵家核心势力的清算。他让王磐管理的无劫宫,俨然成了一个新的、更具吸引力的利益分配中心。
例如,一位负责宗门某处药园管理的金丹初期执事,在赵嵩倒台后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被清算。王磐代表李无劫前去,非但没有追究,反而肯定了他管理药园的能力,并承诺只要他尽心为无劫宫(实质是为李无劫)办事,不仅位置稳固,未来还能获得更多高阶灵草的培育机会。这位执事感激涕零,立刻表态效忠。
而对于那些首鼠两端、或是依旧对赵家抱有幻想、暗中搞些小动作的,李无劫则毫不手软。
他没有亲自出手,而是借力打力。
他利用道子权限,稍微调整了一些宗门任务的分配和资源审核的流程。几个跳得最欢、暗中串联试图恢复赵家影响力的中层执事,很快发现他们及其麾下弟子能接取到的油水任务锐减,申请修炼资源时也屡屡受挫,理由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错处,却实实在在掐住了他们的命脉。
更有甚者,李无劫将一些赵派残余暗中阻挠无劫宫事务、或是克扣本该分配给无劫宫资源的证据,直接甩到了刑罚殿殿主厉沧海的面前。
“厉殿主,宗门法度森严。此等行径,不知按宗规,该当何罪?”李无劫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厉沧海脸色铁青,看着那些确凿的证据,在太上长老和宗主的注视下,他根本无法包庇,只能硬着头皮,依照宗规,将那几名撞在枪口上的执事严惩,或剥夺职务,或罚入寒狱。
雷霆手段与怀柔政策并举。
李无劫甚至亲自出面了一次。
那是在内门每月一次的讲法堂上。按照惯例,道子有资格在此宣讲自身对道的理解。那一日,李无劫并未讲述高深功法,而是围绕着“力量与责任”、“宗门与个人”的关系,阐述了他的理念。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弟子耳中。他没有刻意释放威压,但当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原本属于赵派、此刻神色各异的弟子时,一股混合着斩杀元婴的煞气与道子威严的无形气场弥漫开来,让许多人心神剧震,不敢直视。
他并未点名,但话语中隐含的警告与招揽之意,不言自明。
“……青云宗,是所有人的青云宗,而非某一姓某一派的私产。追随强者,依附大势,本是常情。但需明辨,何为真正的大势,何为值得追随的强者。是固守过往,抱残守缺,还是放眼未来,与宗门共进?”
讲法结束后,效果立竿见影。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赵派残余弟子,开始主动向无劫宫靠拢,或是通过王磐,或是通过其他途径,表达投诚之意。就连几位原本中立的、手握实权的内门长老,在权衡利弊后,也开始释放出善意的信号,在与无劫宫相关的事务上,给予了更多的配合。
李无劫来者不拒,但并非照单全收。他让王磐建立了一套初步的考察机制,对这些投靠者进行背景调查和忠诚度评估,根据其能力和态度,给予不同的待遇和职位。
整合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依旧有少数赵家的死硬分子,或是转投了厉沧海等其他实权长老,或是转入地下,潜伏起来,伺机而动。
但大势已定。
昔日盘踞内门、显赫一时的赵家派系,在李无劫一系列精准而有力的操作下,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瓦解、消融。其大部分势力、资源和人脉,被李无劫以无劫宫为核心,逐步吸纳、整合。
无劫宫的影响力,如同水银泻地,迅速渗透到内门的各个角落。虽然还远未达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但已然成为了内门中举足轻重、无人敢轻易招惹的一极。
李无劫站在无劫宫之巅,感受着体内愈发凝实的金丹,以及那通过整合内门势力而隐隐汇聚而来的、更加磅礴的宗门气运加持。
经营自身势力,绝非易事,耗费心神。但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多琐事无需他再亲力亲为,情报来源更加广泛,能够调动的资源也远超以往。这为他接下来的修炼和救治师尊,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内门的整合,初步完成。
接下来,便是将这股力量,真正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更具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体。一个只属于他李无劫的,能够随他征战四方的——无劫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