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朝大阵升级初步完成,内部关系在磨合中渐趋缓和,李无劫自身的状态也调整至当前最佳。他深知,对抗太霄天,非一人一力可为之,需凝聚举国信念,上下同心。而统一思想、坚定道心,莫过于“讲道”。
这一日,神都中央广场,那座刻画着巨大吞噬旋涡徽记的白玉广场之上,早已人山人海。不仅是神都子民,更有通过水镜法术远程观礼的各地修士。文臣武将,各部精英,学院学子,乃至寻常踏上修行路的民众,皆翘首以盼。
高台之上,李无劫并未身着帝袍,仅是一袭简单的玄色常服,负手而立。他气息内敛,却自然流露出一股统御八荒、执掌乾坤的威严。其目光扫过下方无数炽热而崇敬的面孔,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生灵的耳中,直抵心神。
“今日,不论尊卑,不谈修为,只论‘道’。”
开场一句,便定下了基调,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太霄天以‘天道’自居,言万物需循其规,逆者当诛。然,何为天道?”李无劫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指本质的力量,“若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视苍生如棋子,此等‘道’,不循也罢!”
此言一出,下方微微骚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说中心声的激动与认同。
“吾辈修行,夺天地造化,逆命运长河,求的是大自在,大逍遥,求的是掌控自身命运,护佑所想守护之人!”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股不屈的意志,“故而,本王之道,非顺天,非逆天,而是——‘我道’!”
“我道即我心,我心即我途!不依外物,不假天命,只凭手中之力,心中之念,于万丈红尘中争渡,于浩瀚星海中开疆!信我者,信自身之力;从我者,从内心之志!”
他阐述的“我道”,并非狂妄的自大,而是一种对自身力量、意志、责任的绝对自信与担当。他讲述修行路上的艰难险阻,讲述面对强敌时的无畏抉择,讲述对伙伴、对子民、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责任。他将个人的道与神朝的命运、与众生对自由的渴望紧密相连。
没有玄之又玄的天道至理,只有朴实而坚定的信念——力量源于自身,道路由己开创,未来靠双手争夺!
广场之上,寂静无声,唯有李无劫的话语在回荡。无数修士眼中光芒越来越亮,体内的灵力甚至因此产生共鸣,隐隐与中央那气运光柱中的金龙虚影呼应。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那不是来自外界的赐予,而是源于自身信念的点燃!
在人群稍外围,一处视野极佳的回廊下,云梦瑶静静地站立着,听着那传遍广场的每一个字。李无劫的“我道”理念,如同洪钟大吕,猛烈地撞击着她的心神。
在太霄天,“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冰冷而绝对的规则,是必须遵循的铁律。修行者需“感悟天道”,“契合天心”,最终目标是“化身天道”,成为这庞大规则体系的一部分,失去自我,融入那冰冷的“永恒”。她过去所修所学,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贴近天道”、“承载天命”。
而李无劫却说,“我道即我心”!
将“我”置于“道”之前?将个人的意志、情感、责任,视为修行的根本与源头?
这简直是离经叛道,是对她过往认知的全盘颠覆!
然而,奇怪的是,这“离经叛道”之言,并未让她感到排斥,反而像是一道撕裂黑暗迷雾的闪电,让她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广阔无垠的可能性。
她回想起自己在太霄天的迷茫与窒息,那种无论如何修行、如何贴近天道,都无法填补的内心的空洞与不自由。她也回想起,自斩天命那一刻,虽然道基受损,前途未卜,但灵魂深处却有一种挣脱枷锁、重获新生的颤栗与畅快!
那种感觉……不就是李无劫所说的“我道”的萌芽吗?
不是去契合一个外部的、冰冷的“道”,而是去发掘、去坚定、去践行属于“我”的“道”!
她的道是什么?是继续背负着过往的枷锁,在愧疚与彷徨中挣扎?还是如李无劫所言,正视自己的选择,承认内心的渴望(自由、真实、或许还有一丝对温暖的向往),并以之为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全新道路?
高台上,李无劫的讲道已近尾声,他没有传授任何具体的功法秘诀,通篇都在阐述理念,坚定信念。但就是这看似“空泛”的讲道,却让整个广场的气氛沸腾到了顶点,无数人热泪盈眶,气息勃发,道心前所未有的稳固。
“星海无垠,前路漫漫!太霄伪道,绝非不可撼动!只要信念不灭,只要我道长存,这浩瀚乾坤,必有我等立足之地,必有众生自由呼吸之天!”
“神朝万胜!”
“神帝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冲天而起,信仰之力前所未有的凝聚,汇入气运光柱,那其中的金龙虚影仿佛都凝实了几分,发出震彻灵魂的欢愉龙吟。
云梦瑶置身于这片沸腾的信念海洋中,感受着那纯粹而炽热的力量,看着高台上那道虽不雄伟却仿佛能支撑起整片天地的身影,心中那层关于“道”的迷障,轰然破碎。
她的眼神,从最初的震撼、思索,逐渐变得清明而坚定。
或许,她无法立刻完全明晰自己的“我道”具体为何,但她知道,那条回归太霄天、重新戴上天命枷锁的路,已经彻底断了。而前方,这条看似艰难、却充满无限可能与生机的“我道”之路,正等待着她去探索,去开创。
李无劫的这次讲道,不仅激励了神朝万民,更如同一盏明灯,为在道途上陷入迷茫的云梦瑶,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她的归属感,从对环境的认同,开始向对核心理念的认同深化。这无疑,将使她与神朝的联结,变得更加牢不可破。
这一日,神都中央广场,那座刻画着巨大吞噬旋涡徽记的白玉广场之上,早已人山人海。不仅是神都子民,更有通过水镜法术远程观礼的各地修士。文臣武将,各部精英,学院学子,乃至寻常踏上修行路的民众,皆翘首以盼。
高台之上,李无劫并未身着帝袍,仅是一袭简单的玄色常服,负手而立。他气息内敛,却自然流露出一股统御八荒、执掌乾坤的威严。其目光扫过下方无数炽热而崇敬的面孔,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生灵的耳中,直抵心神。
“今日,不论尊卑,不谈修为,只论‘道’。”
开场一句,便定下了基调,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太霄天以‘天道’自居,言万物需循其规,逆者当诛。然,何为天道?”李无劫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指本质的力量,“若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视苍生如棋子,此等‘道’,不循也罢!”
此言一出,下方微微骚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说中心声的激动与认同。
“吾辈修行,夺天地造化,逆命运长河,求的是大自在,大逍遥,求的是掌控自身命运,护佑所想守护之人!”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股不屈的意志,“故而,本王之道,非顺天,非逆天,而是——‘我道’!”
“我道即我心,我心即我途!不依外物,不假天命,只凭手中之力,心中之念,于万丈红尘中争渡,于浩瀚星海中开疆!信我者,信自身之力;从我者,从内心之志!”
他阐述的“我道”,并非狂妄的自大,而是一种对自身力量、意志、责任的绝对自信与担当。他讲述修行路上的艰难险阻,讲述面对强敌时的无畏抉择,讲述对伙伴、对子民、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责任。他将个人的道与神朝的命运、与众生对自由的渴望紧密相连。
没有玄之又玄的天道至理,只有朴实而坚定的信念——力量源于自身,道路由己开创,未来靠双手争夺!
广场之上,寂静无声,唯有李无劫的话语在回荡。无数修士眼中光芒越来越亮,体内的灵力甚至因此产生共鸣,隐隐与中央那气运光柱中的金龙虚影呼应。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那不是来自外界的赐予,而是源于自身信念的点燃!
在人群稍外围,一处视野极佳的回廊下,云梦瑶静静地站立着,听着那传遍广场的每一个字。李无劫的“我道”理念,如同洪钟大吕,猛烈地撞击着她的心神。
在太霄天,“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冰冷而绝对的规则,是必须遵循的铁律。修行者需“感悟天道”,“契合天心”,最终目标是“化身天道”,成为这庞大规则体系的一部分,失去自我,融入那冰冷的“永恒”。她过去所修所学,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贴近天道”、“承载天命”。
而李无劫却说,“我道即我心”!
将“我”置于“道”之前?将个人的意志、情感、责任,视为修行的根本与源头?
这简直是离经叛道,是对她过往认知的全盘颠覆!
然而,奇怪的是,这“离经叛道”之言,并未让她感到排斥,反而像是一道撕裂黑暗迷雾的闪电,让她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广阔无垠的可能性。
她回想起自己在太霄天的迷茫与窒息,那种无论如何修行、如何贴近天道,都无法填补的内心的空洞与不自由。她也回想起,自斩天命那一刻,虽然道基受损,前途未卜,但灵魂深处却有一种挣脱枷锁、重获新生的颤栗与畅快!
那种感觉……不就是李无劫所说的“我道”的萌芽吗?
不是去契合一个外部的、冰冷的“道”,而是去发掘、去坚定、去践行属于“我”的“道”!
她的道是什么?是继续背负着过往的枷锁,在愧疚与彷徨中挣扎?还是如李无劫所言,正视自己的选择,承认内心的渴望(自由、真实、或许还有一丝对温暖的向往),并以之为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全新道路?
高台上,李无劫的讲道已近尾声,他没有传授任何具体的功法秘诀,通篇都在阐述理念,坚定信念。但就是这看似“空泛”的讲道,却让整个广场的气氛沸腾到了顶点,无数人热泪盈眶,气息勃发,道心前所未有的稳固。
“星海无垠,前路漫漫!太霄伪道,绝非不可撼动!只要信念不灭,只要我道长存,这浩瀚乾坤,必有我等立足之地,必有众生自由呼吸之天!”
“神朝万胜!”
“神帝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冲天而起,信仰之力前所未有的凝聚,汇入气运光柱,那其中的金龙虚影仿佛都凝实了几分,发出震彻灵魂的欢愉龙吟。
云梦瑶置身于这片沸腾的信念海洋中,感受着那纯粹而炽热的力量,看着高台上那道虽不雄伟却仿佛能支撑起整片天地的身影,心中那层关于“道”的迷障,轰然破碎。
她的眼神,从最初的震撼、思索,逐渐变得清明而坚定。
或许,她无法立刻完全明晰自己的“我道”具体为何,但她知道,那条回归太霄天、重新戴上天命枷锁的路,已经彻底断了。而前方,这条看似艰难、却充满无限可能与生机的“我道”之路,正等待着她去探索,去开创。
李无劫的这次讲道,不仅激励了神朝万民,更如同一盏明灯,为在道途上陷入迷茫的云梦瑶,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她的归属感,从对环境的认同,开始向对核心理念的认同深化。这无疑,将使她与神朝的联结,变得更加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