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突发危机:海外供应商的“跑路”暴击-《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

  周五下午,林宇正带着团队核对物料生产进度,准备下周向品牌方提交样品确认,电脑屏幕突然弹出一封海外供应商的邮件,发件人是合作方负责人汤姆。

  标题赫然写着“不可抗力通知”,林宇心里咯噔一下,点开邮件的手都快没了力气。果然,正文只有短短几句话:“因原材料供应短缺,贵司订单无法按期完成,预计延期至少一个月,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啪”的一声,林宇的拳头砸在桌子上,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团队成员们面面相觑,小张凑过来一看邮件内容,当场哀嚎:“不是吧?还有两周就要提交样品了,现在说延期一个月?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

  小李也急得直跺脚:“这个汤姆之前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我们还特意多留了一周缓冲期,结果还是掉链子!现在重新找供应商,时间根本来不及啊!”

  项目进度表就贴在会议室墙上,物料生产是关键环节,一旦延期,后续的宣传投放、市场推广都会跟着推迟,不仅要支付品牌方违约金,还可能影响公司的行业口碑。林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慌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立刻启动应急预案。”

  他迅速分工:“小李,联系汤姆,明确告知他延期的违约责任,同时问清楚到底是真的原材料短缺,还是有其他原因;小张,整理我们之前备选的供应商名单,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的,全部列出来;我来对接行业协会,看看有没有靠谱的紧急供应商资源。”

  团队成员立刻行动起来,办公室里只剩下敲击键盘和打电话的声音。林宇点开超能力,大脑瞬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筛选着脑海里所有关于物料供应商的信息——之前做项目调研时积累的行业数据、朋友推荐的靠谱厂商、甚至是展会见过的潜在合作方,都被一一调取出来。

  半小时后,小李挂了电话,脸色难看地说:“老大,汤姆那边联系不上了,电话不接,消息不回,估计是故意躲着我们。我托海外的朋友打听了一下,这家供应商根本不是原材料短缺,而是接了更大的订单,把我们的单子给优先级下调了!”

  “简直是欺人太甚!”小张气得脸都红了,“当初签合同的时候说得多好听,说我们是重要客户,结果转头就把我们甩了,这也太没职业道德了!”

  林宇咬了咬牙,心里清楚现在追究责任没用,当务之急是找到替代供应商。他打开小张整理的备选名单,一共只有三家,两家海外的回复说产能饱和,一家国内的资质不够,品牌方肯定不认可。

  “老大,怎么办?备选名单都不靠谱,难道真的要跟品牌方申请延期?”小张的声音带着哭腔,“可刘总之前特意交代,这个项目不能出任何纰漏,延期的话,我们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林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打开行业协会的供应商数据库,激活超能力开始筛选。瞬间,上百家供应商的信息在他脑海里分类排序,产能、报价、交货周期、资质认证、过往案例,甚至是客户评价,都被精准分析。

  “有了!”林宇突然眼前一亮,指着屏幕上一家名为“创艺智造”的国内供应商,“这家公司之前做过国际品牌的物料生产,资质齐全,而且他们有紧急生产通道,承诺48小时内响应,10天内完成样品制作。”

  小张凑过来一看,皱起眉头:“可是老大,这家是国内供应商,我们之前考虑到品牌方要求‘国际生产标准’,所以才选了海外的,他们能达到要求吗?”

  “我查过他们的过往案例,去年给某国际美妆品牌做过同款物料,质量评分比我们之前的供应商还高。”林宇调出详细数据,“而且他们的工厂有国际认证,原材料都是进口的,跟我们之前的要求完全匹配。更重要的是,报价比海外供应商低15%,性价比更高。”

  话虽这么说,但毕竟是紧急更换供应商,风险还是有的。林宇立刻拨通了“创艺智造”负责人王总的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他直接开门见山:“王总您好,我是林宇,有个紧急订单需要跟您对接,我们需要在10天内完成500套样品生产,符合国际标准,您这边能接吗?”

  电话那头的王总沉默了几秒,问道:“林总,冒昧问一下,为什么这么急?是之前的供应商出问题了吗?”

  “实不相瞒,海外供应商临时违约,我们也是没办法才紧急找替代。”林宇坦诚道,“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苛刻,但我们可以接受适当提高报价,而且后续还有大批量订单,希望能跟贵司建立长期合作。”

  王总又问了几个关于物料材质、工艺要求的问题,林宇凭借超能力,精准报出所有参数,甚至指出了之前供应商的工艺短板,以及他们希望优化的细节。王总听后,爽快地说:“林总,看您这么专业,而且需求明确,我这边愿意接这个单子。我们正好有一条生产线刚完成调试,现在启动紧急生产,应该能按时交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挂了电话,林宇长舒一口气,办公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小张拍着胸口说:“老大,你也太牛了!这么短时间就找到靠谱的供应商,还搞定了紧急生产,简直是救星下凡!”

  “别高兴得太早。”林宇笑着泼了盆冷水,“现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确认样品工艺、签订补充协议、跟进生产进度,每一步都不能出错。今晚我们加班,把所有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整理清楚,明天一早就派小李去工厂对接,全程跟进生产。”

  当晚,团队全员留下来加班,林宇带着大家逐一核对物料的技术细节,从材质厚度到印刷工艺,从包装设计到环保标准,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超能力再次发挥作用,他能精准预判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在协议里注明解决方案,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第二天一早,小李带着详细的技术文件赶往“创艺智造”的工厂,林宇则留在公司对接品牌方,如实告知供应商更换的情况,并提交了“创艺智造”的资质文件和过往案例。品牌方一开始有些犹豫,但看到详细的质量保障方案和紧急应对措施后,最终同意先看样品再做决定。

  接下来的几天,林宇每天都要和小李通好几次电话,了解生产进度。王总也非常给力,每天发生产视频和质检报告,让他们随时掌握情况。没想到第四天,小李突然打来电话,语气焦急:“老大,出问题了!印刷工艺有点偏差,颜色比我们要求的深了一点,王总说可以调整,但需要多花一天时间。”

  林宇的心又提了起来,现在时间已经非常紧张,多花一天就意味着样品交付要推迟一天。他立刻说:“让王总接电话。”

  “林总,实在抱歉,是我们的印刷机校准出了点问题。”王总的声音带着歉意,“如果现在调整,确实要多一天,但我们会加班加点,保证不影响最终交付。”

  林宇思考了几秒,果断决定:“调整!质量不能打折扣,我相信你们能按时完成。另外,我今天下午过去一趟,现场确认调整后的效果。”

  下午,林宇驱车赶往工厂,看到调整后的样品,颜色偏差已经修正,质量完全符合要求,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王总握着他的手说:“林总,您放心,我们一定按时交货,不会让您失望。”

  一周后,“创艺智造”按时交付了样品。当林宇把样品送到品牌方面前时,对方代表仔细检查后,满意地点点头:“这个质量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没想到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供应商问题,专业度值得肯定。”

  拿到样品确认函的那一刻,团队成员们再也忍不住,在办公室里欢呼起来。小张抱着林宇的胳膊说:“老大,你也太神了!要是没有你,我们这次肯定栽了!这个‘创艺智造’不仅靠谱,报价还低,以后咱们就跟他们长期合作了!”

  林宇笑着说:“这次也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不管找什么供应商,都要留好后手,而且不能只看海外的,国内也有很多优质资源。”

  他拿起手机,给汤姆发了最后一封邮件,告知对方解除合作,并保留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然后直接把对方拉黑。做完这一切,他伸了个懒腰,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感慨万千——职场就像打怪升级,总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但只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小张突然凑过来,贱兮兮地说:“老大,这次化解危机,是不是又要感谢苏瑶姐的好运加持?晚上要不要请我们吃顿好的,庆祝一下死里逃生?”

  林宇笑着踹了他一脚:“就你嘴馋,没问题,今晚火锅管够!”办公室里再次响起欢声笑语,这场突如其来的供应商危机,不仅没有打垮团队,反而让大家更加团结,也让林宇的应变能力和行业资源,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