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京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唯有西市的聚贤楼还亮着一盏孤灯,如同黑暗中蛰伏的眼睛,默默注视着街巷里的暗流涌动。
三楼“听风阁”内,凌策手持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指尖轻轻拂过暗红色的火漆印,印鉴上刻着“赵府私印”,正是三公主赵灵月母家的印章。
暖炉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
“公子,这封密信是‘青雀’在三公主府信使的必经之路截获的。”老周掌柜站在一旁,声音压得极低。
“信使打扮成普通商贩,连夜出城,看方向是要送往镇北王府。‘青雀’趁他歇脚时,用特制的工具打开了信封,抄录副本后又原样封好,信使至今没有察觉。”
凌策缓缓拆开密信,展开信纸,上面的字迹娟秀却透着阴狠,正是赵灵月的笔迹。
信中内容让他瞳孔微微收缩,三公主与镇北王世子萧煜密谋,诬陷户部侍郎李嵩“私通北齐,克扣北疆军饷”,信中不仅详细写了诬陷的“证据”伪造计划,还提及要借此次诬陷,牵连凌英,理由是“凌英与李嵩交好,恐有同谋”。
户部侍郎李嵩是朝堂上少有的清官,更是凌英在文官中的坚定支持者。
北疆军饷的调度、粮草的运输,都离不开李嵩的鼎力相助。
三公主和萧煜选择诬陷李嵩,不仅是为了铲除忠良,更是想通过李嵩牵连凌英,一举切断北疆军的后勤补给,为夺取兵权铺路。
“好狠的手段。”凌策低声自语,指尖攥紧信纸,指节泛白。
若是这封密信顺利送到镇北王府,萧煜定会立刻联合党羽,将伪造的“证据”呈给天启帝。
李嵩一旦被定罪,凌英也会被牵连其中,到时候北疆军群龙无首,后勤断绝,萧煜便可趁机接管北疆兵权,实现他的狼子野心。
“公子,要不要立刻将密信呈给陛下,揭穿他们的阴谋?”老周掌柜眼中满是焦急。
“李侍郎是忠臣,若是被诬陷定罪,后果不堪设想!”
凌策摇了摇头,将密信仔细折好,放回信封:“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抬头看向老周,眼神清明而冷静,“这封密信虽然是关键证据,但只有这一封,证据链并不完整。”
“我们不知道他们伪造的‘通敌书信’藏在何处,也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被他们收买。”
“若是现在贸然呈给陛下,萧煜和赵灵月定会矢口否认,甚至反咬一口,说我们伪造密信,陷害忠良。”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算计:“天启帝本就对世家势力心存猜忌,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他未必会相信我们。”
“更何况,陛下一直想借世家之争削弱各方势力,说不定会坐视李嵩被诬陷,再坐收渔利。”
“到时候,不仅救不了李嵩,还会打草惊蛇,让萧煜和赵灵月提前动手,反而陷入被动。”
老周掌柜恍然大悟,心中对凌策的敬佩又深了几分。
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危机,却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考量。
眼前的少年,心思之缜密,远超同龄人。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老周问道。
“按原计划行事。”凌策将密信递给老周。
“你立刻让人将副本抄录三份,一份留给我,一份送往凌将军府,让阿姐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份妥善保管,作为日后反击的证据。”
“原件让‘青雀’按原路线送去镇北王府,不能让他们察觉任何异常。”
“另外,加派人手盯着李侍郎府和镇北王府。”凌策补充道。
“一方面保护李侍郎的安全,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杀人灭口。”
“另一方面,查清他们伪造‘通敌书信’的地点和人证,收集完整的证据链。”
“等时机成熟,我们再将他们的阴谋彻底揭穿,让他们无从辩驳。”
“是,老奴明白!”老周躬身领命,接过密信,快步走出“听风阁”,安排人手去了。
凌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夜色。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像极了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局势。
他知道,截获这封密信,只是对抗萧煜和赵灵月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收集足够的证据,然后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就在这时,凌英的声音从门口传来:“阿策,情况如何?”
凌策回头,只见凌英身着夜行衣,显然是收到消息后,连夜从将军府赶来。
她的脸上带着几分焦急,眼中满是担忧,李嵩不仅是她的支持者,更是她的挚友,若是李嵩被诬陷,她绝不能坐视不管。
“阿姐,你来了。”凌策将密信副本递给她,“你先看看这个。”
凌英接过副本,快速浏览一遍,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握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他们竟敢如此肆无忌惮!诬陷忠良,牵连无辜,简直是丧心病狂!”
“阿姐,别冲动。”凌策连忙拉住她。
“现在我们已经截获了密信,掌握了他们的阴谋。”
“只要我们收集到完整的证据,就能揭穿他们的真面目,还李侍郎一个清白。”
“可万一……万一他们提前动手怎么办?”凌英眼中满是担忧。
“李侍郎为人正直,没有防备之心,若是萧煜他们突然发难,我们怕是来不及反应。”
“我已经加派人手保护李侍郎了。”凌策安慰道。
“另外,我让老周将密信原件送回镇北王府,萧煜和赵灵月以为计划顺利,不会立刻动手,这就给了我们收集证据的时间。”
“阿姐,你那边也要做好准备,密切关注北疆军的动向,防止萧煜借故调动京畿军,对我们不利。”
凌英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她知道凌策说得对,现在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冷静应对,才能抓住反击的机会。
她看着凌策,眼中满是欣慰:“幸好有你,阿策。”
“若是没有你建立的情报网,我们现在还被蒙在鼓里,等着他们上门来陷害。”
“我们是一家人,本就该互相守护。”凌策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坚定。
“阿姐,你放心,我绝不会让李侍郎被诬陷,也绝不会让你和北疆军陷入险境。”
“萧煜和赵灵月的阴谋,我们一定会彻底揭穿!”
【检测到关键证据成功截获!副本留存完成,原件已按原路线送达,未引起敌方怀疑!】系统7576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兴奋。
【根据情报推演,萧煜和赵灵月计划在三日后的早朝发难,呈递伪造的“通敌书信”!当前证据链完成度60%,建议尽快收集伪造书信的物证和人证!】
凌策心中一凛。
三日后的早朝,就是这场交锋的关键节点。
他必须在三日内,找到萧煜和赵灵月伪造书信的证据,否则李嵩和阿姐都将陷入险境。
“阿姐,我们时间不多了。”凌策语气凝重。
“萧煜和赵灵月计划在三日后的早朝发难,我们必须在这三天内,找到他们伪造‘通敌书信’的证据。”
凌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好。我立刻让人去查镇北王府的书房和李侍郎府周围的动静,你这边继续通过情报网打探,我们双线并行,一定要在三日内找到证据!”
姐弟二人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坚定。
夜色渐深,聚贤楼的灯光依旧明亮,映着两人并肩而立的身影。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三天,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与阴谋的较量。而他们,必须赢。
凌策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新的宣纸,提笔写下“三日后早朝”几个字,旁边标注着“关键节点”。
他看着纸上的字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萧煜,赵灵月,你们的阴谋,该结束了。
老周掌柜这时匆匆回来,躬身道:“公子,‘玄鹤’传来消息,镇北王府的书房近日有专人看守,不许任何人靠近,疑似藏有伪造的书信。”
“另外,‘青雀’发现,三公主府的侍女近日频繁出入一家字画店,那家字画店的老板,正是赵嵩的旧部。”
“字画店……”凌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看来他们伪造书信的纸张和墨迹,都是从那家字画店弄来的。”
“老周,让‘青雀’盯紧那家字画店,找到他们购买纸张和墨迹的证据。”
“让‘玄鹤’想办法潜入镇北王府书房,找到伪造的‘通敌书信’。”
“是,老奴这就去安排!”老周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凌英看着凌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心中感到非常地踏实。
她知道,有阿姐在,有这张情报网在,他们一定能在三日内找到证据,揭穿萧煜和赵灵月的阴谋。
夜色渐浓,聚贤楼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坚定。
凌策和凌英并肩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王府的方向,眼中满是决绝。
一场关乎忠良安危、关乎北疆兵权、关乎侯府存亡的较量,即将在三日后的早朝,正式拉开序幕。
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三楼“听风阁”内,凌策手持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指尖轻轻拂过暗红色的火漆印,印鉴上刻着“赵府私印”,正是三公主赵灵月母家的印章。
暖炉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
“公子,这封密信是‘青雀’在三公主府信使的必经之路截获的。”老周掌柜站在一旁,声音压得极低。
“信使打扮成普通商贩,连夜出城,看方向是要送往镇北王府。‘青雀’趁他歇脚时,用特制的工具打开了信封,抄录副本后又原样封好,信使至今没有察觉。”
凌策缓缓拆开密信,展开信纸,上面的字迹娟秀却透着阴狠,正是赵灵月的笔迹。
信中内容让他瞳孔微微收缩,三公主与镇北王世子萧煜密谋,诬陷户部侍郎李嵩“私通北齐,克扣北疆军饷”,信中不仅详细写了诬陷的“证据”伪造计划,还提及要借此次诬陷,牵连凌英,理由是“凌英与李嵩交好,恐有同谋”。
户部侍郎李嵩是朝堂上少有的清官,更是凌英在文官中的坚定支持者。
北疆军饷的调度、粮草的运输,都离不开李嵩的鼎力相助。
三公主和萧煜选择诬陷李嵩,不仅是为了铲除忠良,更是想通过李嵩牵连凌英,一举切断北疆军的后勤补给,为夺取兵权铺路。
“好狠的手段。”凌策低声自语,指尖攥紧信纸,指节泛白。
若是这封密信顺利送到镇北王府,萧煜定会立刻联合党羽,将伪造的“证据”呈给天启帝。
李嵩一旦被定罪,凌英也会被牵连其中,到时候北疆军群龙无首,后勤断绝,萧煜便可趁机接管北疆兵权,实现他的狼子野心。
“公子,要不要立刻将密信呈给陛下,揭穿他们的阴谋?”老周掌柜眼中满是焦急。
“李侍郎是忠臣,若是被诬陷定罪,后果不堪设想!”
凌策摇了摇头,将密信仔细折好,放回信封:“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抬头看向老周,眼神清明而冷静,“这封密信虽然是关键证据,但只有这一封,证据链并不完整。”
“我们不知道他们伪造的‘通敌书信’藏在何处,也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被他们收买。”
“若是现在贸然呈给陛下,萧煜和赵灵月定会矢口否认,甚至反咬一口,说我们伪造密信,陷害忠良。”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算计:“天启帝本就对世家势力心存猜忌,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他未必会相信我们。”
“更何况,陛下一直想借世家之争削弱各方势力,说不定会坐视李嵩被诬陷,再坐收渔利。”
“到时候,不仅救不了李嵩,还会打草惊蛇,让萧煜和赵灵月提前动手,反而陷入被动。”
老周掌柜恍然大悟,心中对凌策的敬佩又深了几分。
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危机,却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考量。
眼前的少年,心思之缜密,远超同龄人。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老周问道。
“按原计划行事。”凌策将密信递给老周。
“你立刻让人将副本抄录三份,一份留给我,一份送往凌将军府,让阿姐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份妥善保管,作为日后反击的证据。”
“原件让‘青雀’按原路线送去镇北王府,不能让他们察觉任何异常。”
“另外,加派人手盯着李侍郎府和镇北王府。”凌策补充道。
“一方面保护李侍郎的安全,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杀人灭口。”
“另一方面,查清他们伪造‘通敌书信’的地点和人证,收集完整的证据链。”
“等时机成熟,我们再将他们的阴谋彻底揭穿,让他们无从辩驳。”
“是,老奴明白!”老周躬身领命,接过密信,快步走出“听风阁”,安排人手去了。
凌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夜色。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像极了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局势。
他知道,截获这封密信,只是对抗萧煜和赵灵月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收集足够的证据,然后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就在这时,凌英的声音从门口传来:“阿策,情况如何?”
凌策回头,只见凌英身着夜行衣,显然是收到消息后,连夜从将军府赶来。
她的脸上带着几分焦急,眼中满是担忧,李嵩不仅是她的支持者,更是她的挚友,若是李嵩被诬陷,她绝不能坐视不管。
“阿姐,你来了。”凌策将密信副本递给她,“你先看看这个。”
凌英接过副本,快速浏览一遍,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握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他们竟敢如此肆无忌惮!诬陷忠良,牵连无辜,简直是丧心病狂!”
“阿姐,别冲动。”凌策连忙拉住她。
“现在我们已经截获了密信,掌握了他们的阴谋。”
“只要我们收集到完整的证据,就能揭穿他们的真面目,还李侍郎一个清白。”
“可万一……万一他们提前动手怎么办?”凌英眼中满是担忧。
“李侍郎为人正直,没有防备之心,若是萧煜他们突然发难,我们怕是来不及反应。”
“我已经加派人手保护李侍郎了。”凌策安慰道。
“另外,我让老周将密信原件送回镇北王府,萧煜和赵灵月以为计划顺利,不会立刻动手,这就给了我们收集证据的时间。”
“阿姐,你那边也要做好准备,密切关注北疆军的动向,防止萧煜借故调动京畿军,对我们不利。”
凌英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她知道凌策说得对,现在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冷静应对,才能抓住反击的机会。
她看着凌策,眼中满是欣慰:“幸好有你,阿策。”
“若是没有你建立的情报网,我们现在还被蒙在鼓里,等着他们上门来陷害。”
“我们是一家人,本就该互相守护。”凌策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坚定。
“阿姐,你放心,我绝不会让李侍郎被诬陷,也绝不会让你和北疆军陷入险境。”
“萧煜和赵灵月的阴谋,我们一定会彻底揭穿!”
【检测到关键证据成功截获!副本留存完成,原件已按原路线送达,未引起敌方怀疑!】系统7576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兴奋。
【根据情报推演,萧煜和赵灵月计划在三日后的早朝发难,呈递伪造的“通敌书信”!当前证据链完成度60%,建议尽快收集伪造书信的物证和人证!】
凌策心中一凛。
三日后的早朝,就是这场交锋的关键节点。
他必须在三日内,找到萧煜和赵灵月伪造书信的证据,否则李嵩和阿姐都将陷入险境。
“阿姐,我们时间不多了。”凌策语气凝重。
“萧煜和赵灵月计划在三日后的早朝发难,我们必须在这三天内,找到他们伪造‘通敌书信’的证据。”
凌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好。我立刻让人去查镇北王府的书房和李侍郎府周围的动静,你这边继续通过情报网打探,我们双线并行,一定要在三日内找到证据!”
姐弟二人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坚定。
夜色渐深,聚贤楼的灯光依旧明亮,映着两人并肩而立的身影。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三天,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与阴谋的较量。而他们,必须赢。
凌策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新的宣纸,提笔写下“三日后早朝”几个字,旁边标注着“关键节点”。
他看着纸上的字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萧煜,赵灵月,你们的阴谋,该结束了。
老周掌柜这时匆匆回来,躬身道:“公子,‘玄鹤’传来消息,镇北王府的书房近日有专人看守,不许任何人靠近,疑似藏有伪造的书信。”
“另外,‘青雀’发现,三公主府的侍女近日频繁出入一家字画店,那家字画店的老板,正是赵嵩的旧部。”
“字画店……”凌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看来他们伪造书信的纸张和墨迹,都是从那家字画店弄来的。”
“老周,让‘青雀’盯紧那家字画店,找到他们购买纸张和墨迹的证据。”
“让‘玄鹤’想办法潜入镇北王府书房,找到伪造的‘通敌书信’。”
“是,老奴这就去安排!”老周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凌英看着凌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心中感到非常地踏实。
她知道,有阿姐在,有这张情报网在,他们一定能在三日内找到证据,揭穿萧煜和赵灵月的阴谋。
夜色渐浓,聚贤楼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坚定。
凌策和凌英并肩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王府的方向,眼中满是决绝。
一场关乎忠良安危、关乎北疆兵权、关乎侯府存亡的较量,即将在三日后的早朝,正式拉开序幕。
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