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的最后一个字落下,江衍几乎是立刻松了背脊,指尖刚触到门框,想趁着午后再去找找沈念欢的下落。
身后内侍低眉顺目的声音便追了上来:“三殿下,时辰到了,该去偏殿练两个时辰的字与丹青了。”
江衍脚步一顿,回头时眼底已漫开几分无奈。
他望着廊下挂着的鎏金宫灯,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皇子活得也太身不由己了,白日里要温书习礼,还要被笔墨丹青绑着,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还没有太监,侍女自由。
正烦闷着,他忽然想起自己那“嚣张跋扈、不受管束”的人设,眼神顿时一凛,周身散漫的气息瞬间收了大半。
他转过身,慢悠悠晃了晃袖摆,故意拖长了语调,对着候在一旁的内侍挑眉:“本殿今日没兴致,练字丹青之事,明日再议也不迟。”
见那内侍愣在原地没动,江衍眉峰微挑,语气添了几分故作的不耐:“怎么?本殿的话,你听不到?”
“喏、喏!奴才记下了!”内侍被他这副模样唬住,连忙屈膝应下,连头都不敢抬。
“算你识相。”江衍丢下这句话,转身便朝宫门走去。
身后跟着的小厮阿福见状,连忙拎着主子的外袍快步跟上,连大气都不敢喘。
接下来的近两个时辰,江衍竟真的带着阿福在皇宫里漫无目的地晃荡。
两人从飘着饭香的御膳房外路过,江衍只是瞥了一眼便挪开了脚步;又绕到御花园,看了会儿池子里嬉戏的锦鲤,便又转身往别处去。
最后,他们竟走到了皇室子女读书的尚书房外,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江衍站在窗下听了片刻,目光却若有似无地往廊下偶尔经过的宫女身上扫去,停驻片刻,又若无其事地移开。
阿福跟在后面,腿都快遛软了,终于忍不住硬着头皮上前,小声提醒:“殿下,日头都偏西了,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辰,再不走,御膳房该把菜撤了。”
他心里满是疑惑,往日殿下最是不耐烦逛这些地方,今日却绕着皇宫瞎转,还总在有女子经过的地方停下,难不成是在寻人?
可这话他哪敢问出口,只能把疑惑咽进肚子里。
江衍“嗯”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未尽兴的随意:“走吧,回去。”
回到寝殿时,午膳已经摆好了。
白玉盘里的燕窝鸭子炖得酥烂,用银勺轻轻一舀就能分开骨肉,汤汁浓得泛着琥珀色;旁边一盘东坡肉更是油亮诱人,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江衍吃得兴起,连桌上那碗冰镇过的牛乳酥酪都喝了个精光,冰凉甜润的口感滑过喉咙,他忍不住眯起眼。
好久没这么痛快地吃东西了,在副本里不用花积分就能吃到满桌的菜,真爽啊。
刚放下玉碗,门外就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随后便是早春温顺的声音:“奴婢早春,给殿下问安。”
江衍靠在软榻上,一手揉着肚子消食,语气懒洋洋的:“起来吧。”
“喏。”早春依言起身,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态,双手交叠在身前,恭敬地回话。
“殿下,您昨日让奴婢查的那位姑娘,奴婢已经查到了。”
“哦?说说。”江衍的目光落在早春脸上,看着她始终挂着的温和笑脸。
心里忍不住腹诽。
难怪能做到掌事宫女,这假笑都比其他宫女笑得自然,看着也顺眼些。
“回殿下,此女名唤苏鸢婉,今年十四岁,是松阳县令的嫡女。”早春语速不快,条理清晰,“三个月前皇上颁旨广选秀女,苏姑娘通过复选后,于一个半月前随其他秀女一同抵达皇城,暂居储秀宫。五天前,皇上瞧着她品性温婉,便提前将她挪去了长乐宫。”
说到这儿,早春顿了顿,又补充道:“当时与她一同被选入长乐宫的,还有松阳县县丞之女与青州刺史的嫡次女,只是那两位姑娘性子桀骜,多次不听长乐宫的规矩,前些日子已被皇上赐死了。”
江衍指尖在软榻扶手上轻轻敲了敲,沉吟片刻,抬眼问道:“她醒了吗?”
“回殿下,苏姑娘尚未醒转。”早春抬头看了他一眼,又迅速低下头,“需要奴婢现在去让人叫醒她吗?”
“不必。”江衍摆了摆手,语气多了几分郑重,“去请个太医来,给她瞧瞧。”
“喏,奴婢这就去办。”
“嗯,你先下去吧。”江衍重新靠回软榻,故意露出几分不耐烦的神色,挥了挥手。
早春见状,不再多言,屈膝行礼后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只留下江衍一人在殿内,眼神渐渐沉了下来。
还是要尽快找到沈念欢,在这里,身份低虽然也有好处,但太容易死。身份高只要符合人物本身的设定一般来说问题不大。
问题就是现在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身份。
江衍正打算去其他地方寻沈念欢,阿福却小跑着追上来,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提醒:“三殿下,演武场那边都备妥了,将军说今日该您精进骑射了。”
江衍脚步猛地顿住,回头时嘴角抽了抽。
演武场上劲风猎猎,江衍换上玄色骑装,腰束玉带。
刚走到场边,就见一位身披铠甲的威猛将军已立在那里。
那将军见他过来,立刻抱拳行礼:“末将参见殿下。”
江衍目光扫过对方。
这位将军虎背熊腰,满脸虬髯,分明是沙场征战的铁血模样,此刻却硬是挤出几分笑意,脸颊的肌肉都绷得发僵。
他心里暗自嘀咕:瞧这硬扯出来的笑容,真是别扭得让人移开眼,皇帝果然心理变态。
“嗯。”江衍淡淡应了一声,算是领了礼。
将军见状,立刻招手让马夫牵过一匹白马。
那马刚被牵到近前,就不安分地刨了刨蹄子,脑袋直往江衍身上蹭,满眼亲昵。
“殿下这三日没来演武场,白龙可是天天盼着您呢。”将军看着这情景,脸上的笑容总算自然了些,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
江衍看着白龙那热情的样子,心里有点无奈。
他不会骑马呀!
要么硬着头皮上,怕是要被摔得鼻青脸肿;要么装病躲懒,但是今天已经没有练字练丹青了,要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就麻烦了。
白龙见他迟迟不上前摸自己的鬃毛,渐渐有些急躁,打了个响鼻,尾巴甩得更欢了。
江衍望着它矫健的身姿,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虽然不会,但骑马看着倒也有趣,不如趁机学两手?
念头一转,他立刻换上副倨傲的神情,慢悠悠开口:“本殿前几日听闻,将军近日要奉旨教导皇弟学骑马?”
他话锋一转:“今日骑射便先搁着,本殿倒要先考较考较你的教学本事。”
将军被他说得一愣,连忙拱手:“回殿下,末将并未接到教导其他殿下的旨意啊?”
“哦?你这是在质疑本殿的话?”江衍眼睛一眯,周身瞬间透出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连声音都沉了几分。
将军心里一凛,哪敢再辩,连忙躬身抱拳:“末将不敢!”
“既不敢,便将你的教学法子演练一遍。”江衍扬了扬下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殿且看看,你这将军的本事,够不够教皇子。”
“喏!”将军不敢再多言,立刻应下。
于是这一个时辰,演武场上没了往日的骑射操练,反倒成了江衍的“骑马小课堂”。
将军从如何抓缰绳、踩马镫教起,江衍学得极快,悟性更是惊人。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他竟已能稳稳地骑在白龙背上,在场上小跑半圈。
好不容易挨到骑射课结束,刚下马解了骑装,就有贤妃宫里的侍女来通传。
“殿下,娘娘请您晚上去长乐宫用晚膳呢。”
江衍正好也想去后宫嫔妃居住的地方找找,就点头答应了。
正想着总算能喘口气,眼角余光就瞥见阿福又颠颠地跑了过来。
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别过来!这家伙一靠近,准没好事!
果然,阿福跑到近前,脸上堆着笑:“殿下,阁老在偏殿候着呢,您快准备准备。”
江衍一愣:“准备什么?”
阿福眨了眨眼,一脸理所当然:“阁老是奉皇上之命来查问您功课的呀,连今日的骑射训练也要一一回禀呢。”
江衍心里叹气,面上却不动声色。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偏殿里只见他引经据典,时而说骑射要“意在箭先”,时而论兵法要“灵活应变”,把今日学骑马的过程包装成“探究御马之术与兵法相通之理”。
一番话听得阁老连连点头,到最后竟抚着胡须赞道:“殿下悟性非凡,骑射精进之余还能有此见解,实乃难得!”
待阁老满意离去,江衍才松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还好他反应快,这关总算又糊弄过去了。
江衍从书房出来时,天边已染了层淡淡的橘红,晚风吹散了白日的燥热,也吹软了他眉宇间的几分不耐。
他顺着宫道带着内侍往咸福宫走。
进了咸福宫院门,最先撞入眼帘的是满院一直在缸里的荷花,粉白的花瓣被吹的在晚风里舒展,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花香。
这里和其他殿宇不同 没有繁复的鎏金装饰,只在廊下挂着几盏素色宫灯,灯穗垂着细碎的珍珠,风一吹便轻轻晃动,映得青砖地上落满细碎的光。
侍女见他来了就过来引着他进入内殿,还没等江衍踏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轻柔的女声:“是皇儿来了吧?快进来。”
江衍推门进去,就见贤妃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身上穿着件月白色的宫装,领口绣着几枝淡雅的兰草,乌发松松挽着,只簪了支羊脂玉簪。
她手中还拿着半块未绣完的帕子,见江衍进来,连忙放下针线,眼底瞬间漾开温柔的笑意,起身时裙摆轻晃,像极了院中清丽婉约的荷花。
“母妃。”江衍走上前,语气不自觉软了几分。
贤妃伸手拉过他的手腕,指尖温软,轻轻替他理了理微皱的衣领:“今日练骑射累着了吧?我让小厨房炖了你爱喝的冰糖雪梨羹,刚温好,快坐下喝一碗。”
说着,她便引着江衍到桌边,亲自盛了碗羹递过去,目光落在他身上时,满是化不开的疼爱。
江衍捧着温热的瓷碗,看着贤妃坐在对面,侧脸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咸福宫的陈设简单却雅致,墙上挂着的字画是贤妃亲手所书,案上摆着的青瓷瓶里插着几枝新鲜的晚香玉。
食案上早已摆得满满当当,水晶盘里盛着油润的松鼠鳜鱼,白玉碗中是慢炖了三个时辰的佛跳墙。
席间,贤妃几乎没怎么动筷,一双眼睛始终落在江衍身上,手里的银筷不停往他碗里夹菜,软声道:“衍儿多吃些,这鳜鱼是御膳房特意按你的口味做的,刺都挑干净了。”
说着,又舀了一勺佛跳墙里的花胶:“补身子的,你近来课业重,别累着。”
江衍一边应着“母妃也吃”,一边将碗里的菜慢慢咽下,听贤妃絮絮叨叨问起他近日的授课、骑射。
聊到尽兴处,贤妃忽然话锋一转,指尖轻轻点了点江衍的手背,带着几分嗔怪:“昨天听宫人说,你从长乐宫带了个女子回殿?那姑娘是松阳县令之女吧?身份未免太低微了些。”
见江衍要开口,她又放缓了语气,眼底满是纵容:“不过你若是真心喜欢,往后纳为侍妾也无妨,母妃替你料理妥当。”
“母妃不必担心。”江衍放下筷子,语气坦然,“儿子不过是一时新鲜,并未做他想。”
贤妃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拿起帕子擦了擦唇角:“你能有这番分寸就好。”
她顿了顿,目光里添了几分郑重:“只是你生辰也近了,过了生辰就要出宫建府,府里没个女主人主持中馈,终究不是回事。”
江衍夹菜的动作猛地一顿,像是才反应过来般,轻声感叹:“时间过得竟这么快,转眼就快到我生辰了。”
贤妃见他这副恍然的模样,忍不住捂嘴笑了,眼角的细纹都透着温柔:“你这孩子,连自己的生辰都记不住?八月初七不就是吗?我跟你父皇已经商议过了,生辰那日便会册封你为平阳王,建府的规制也都定好了。”
“平阳王”三个字入耳,江衍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轻松瞬间淡了几分。
一旦被册封亲王、出宫建府,便要遵守“无召不得入宫”的规矩。
可他面上不敢显露半分,只能垂着眼,轻轻点了点头:“儿臣知道了,谢父皇母妃恩典。”
贤妃将他眼底的细微变化看在眼里,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这孩子越大,心思越重,许多事都不愿跟自己多说了。
她没有点勺,又给江衍盛了碗鸽子汤:“趁热喝,补气血。”
就在贤妃暗自神伤时,江衍忽然抬眼,轻声唤道:“母妃。”
“皇儿怎么了?”贤妃立刻回神,关切地看着他。
江衍手指轻轻摩挲着碗沿,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儿臣方才想起,祖母的大寿也快到了,只是儿臣不知祖母喜欢什么,想问问母妃,也好提前备下贺礼。”
贤妃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她沉吟片刻,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太后常年居于寿康宫,深居简出,母妃入宫这几年,也很少有机会见到她,倒是真不清楚她偏爱什么。”
身后内侍低眉顺目的声音便追了上来:“三殿下,时辰到了,该去偏殿练两个时辰的字与丹青了。”
江衍脚步一顿,回头时眼底已漫开几分无奈。
他望着廊下挂着的鎏金宫灯,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皇子活得也太身不由己了,白日里要温书习礼,还要被笔墨丹青绑着,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还没有太监,侍女自由。
正烦闷着,他忽然想起自己那“嚣张跋扈、不受管束”的人设,眼神顿时一凛,周身散漫的气息瞬间收了大半。
他转过身,慢悠悠晃了晃袖摆,故意拖长了语调,对着候在一旁的内侍挑眉:“本殿今日没兴致,练字丹青之事,明日再议也不迟。”
见那内侍愣在原地没动,江衍眉峰微挑,语气添了几分故作的不耐:“怎么?本殿的话,你听不到?”
“喏、喏!奴才记下了!”内侍被他这副模样唬住,连忙屈膝应下,连头都不敢抬。
“算你识相。”江衍丢下这句话,转身便朝宫门走去。
身后跟着的小厮阿福见状,连忙拎着主子的外袍快步跟上,连大气都不敢喘。
接下来的近两个时辰,江衍竟真的带着阿福在皇宫里漫无目的地晃荡。
两人从飘着饭香的御膳房外路过,江衍只是瞥了一眼便挪开了脚步;又绕到御花园,看了会儿池子里嬉戏的锦鲤,便又转身往别处去。
最后,他们竟走到了皇室子女读书的尚书房外,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江衍站在窗下听了片刻,目光却若有似无地往廊下偶尔经过的宫女身上扫去,停驻片刻,又若无其事地移开。
阿福跟在后面,腿都快遛软了,终于忍不住硬着头皮上前,小声提醒:“殿下,日头都偏西了,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辰,再不走,御膳房该把菜撤了。”
他心里满是疑惑,往日殿下最是不耐烦逛这些地方,今日却绕着皇宫瞎转,还总在有女子经过的地方停下,难不成是在寻人?
可这话他哪敢问出口,只能把疑惑咽进肚子里。
江衍“嗯”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未尽兴的随意:“走吧,回去。”
回到寝殿时,午膳已经摆好了。
白玉盘里的燕窝鸭子炖得酥烂,用银勺轻轻一舀就能分开骨肉,汤汁浓得泛着琥珀色;旁边一盘东坡肉更是油亮诱人,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江衍吃得兴起,连桌上那碗冰镇过的牛乳酥酪都喝了个精光,冰凉甜润的口感滑过喉咙,他忍不住眯起眼。
好久没这么痛快地吃东西了,在副本里不用花积分就能吃到满桌的菜,真爽啊。
刚放下玉碗,门外就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随后便是早春温顺的声音:“奴婢早春,给殿下问安。”
江衍靠在软榻上,一手揉着肚子消食,语气懒洋洋的:“起来吧。”
“喏。”早春依言起身,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态,双手交叠在身前,恭敬地回话。
“殿下,您昨日让奴婢查的那位姑娘,奴婢已经查到了。”
“哦?说说。”江衍的目光落在早春脸上,看着她始终挂着的温和笑脸。
心里忍不住腹诽。
难怪能做到掌事宫女,这假笑都比其他宫女笑得自然,看着也顺眼些。
“回殿下,此女名唤苏鸢婉,今年十四岁,是松阳县令的嫡女。”早春语速不快,条理清晰,“三个月前皇上颁旨广选秀女,苏姑娘通过复选后,于一个半月前随其他秀女一同抵达皇城,暂居储秀宫。五天前,皇上瞧着她品性温婉,便提前将她挪去了长乐宫。”
说到这儿,早春顿了顿,又补充道:“当时与她一同被选入长乐宫的,还有松阳县县丞之女与青州刺史的嫡次女,只是那两位姑娘性子桀骜,多次不听长乐宫的规矩,前些日子已被皇上赐死了。”
江衍指尖在软榻扶手上轻轻敲了敲,沉吟片刻,抬眼问道:“她醒了吗?”
“回殿下,苏姑娘尚未醒转。”早春抬头看了他一眼,又迅速低下头,“需要奴婢现在去让人叫醒她吗?”
“不必。”江衍摆了摆手,语气多了几分郑重,“去请个太医来,给她瞧瞧。”
“喏,奴婢这就去办。”
“嗯,你先下去吧。”江衍重新靠回软榻,故意露出几分不耐烦的神色,挥了挥手。
早春见状,不再多言,屈膝行礼后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只留下江衍一人在殿内,眼神渐渐沉了下来。
还是要尽快找到沈念欢,在这里,身份低虽然也有好处,但太容易死。身份高只要符合人物本身的设定一般来说问题不大。
问题就是现在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身份。
江衍正打算去其他地方寻沈念欢,阿福却小跑着追上来,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提醒:“三殿下,演武场那边都备妥了,将军说今日该您精进骑射了。”
江衍脚步猛地顿住,回头时嘴角抽了抽。
演武场上劲风猎猎,江衍换上玄色骑装,腰束玉带。
刚走到场边,就见一位身披铠甲的威猛将军已立在那里。
那将军见他过来,立刻抱拳行礼:“末将参见殿下。”
江衍目光扫过对方。
这位将军虎背熊腰,满脸虬髯,分明是沙场征战的铁血模样,此刻却硬是挤出几分笑意,脸颊的肌肉都绷得发僵。
他心里暗自嘀咕:瞧这硬扯出来的笑容,真是别扭得让人移开眼,皇帝果然心理变态。
“嗯。”江衍淡淡应了一声,算是领了礼。
将军见状,立刻招手让马夫牵过一匹白马。
那马刚被牵到近前,就不安分地刨了刨蹄子,脑袋直往江衍身上蹭,满眼亲昵。
“殿下这三日没来演武场,白龙可是天天盼着您呢。”将军看着这情景,脸上的笑容总算自然了些,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
江衍看着白龙那热情的样子,心里有点无奈。
他不会骑马呀!
要么硬着头皮上,怕是要被摔得鼻青脸肿;要么装病躲懒,但是今天已经没有练字练丹青了,要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就麻烦了。
白龙见他迟迟不上前摸自己的鬃毛,渐渐有些急躁,打了个响鼻,尾巴甩得更欢了。
江衍望着它矫健的身姿,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虽然不会,但骑马看着倒也有趣,不如趁机学两手?
念头一转,他立刻换上副倨傲的神情,慢悠悠开口:“本殿前几日听闻,将军近日要奉旨教导皇弟学骑马?”
他话锋一转:“今日骑射便先搁着,本殿倒要先考较考较你的教学本事。”
将军被他说得一愣,连忙拱手:“回殿下,末将并未接到教导其他殿下的旨意啊?”
“哦?你这是在质疑本殿的话?”江衍眼睛一眯,周身瞬间透出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连声音都沉了几分。
将军心里一凛,哪敢再辩,连忙躬身抱拳:“末将不敢!”
“既不敢,便将你的教学法子演练一遍。”江衍扬了扬下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殿且看看,你这将军的本事,够不够教皇子。”
“喏!”将军不敢再多言,立刻应下。
于是这一个时辰,演武场上没了往日的骑射操练,反倒成了江衍的“骑马小课堂”。
将军从如何抓缰绳、踩马镫教起,江衍学得极快,悟性更是惊人。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他竟已能稳稳地骑在白龙背上,在场上小跑半圈。
好不容易挨到骑射课结束,刚下马解了骑装,就有贤妃宫里的侍女来通传。
“殿下,娘娘请您晚上去长乐宫用晚膳呢。”
江衍正好也想去后宫嫔妃居住的地方找找,就点头答应了。
正想着总算能喘口气,眼角余光就瞥见阿福又颠颠地跑了过来。
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别过来!这家伙一靠近,准没好事!
果然,阿福跑到近前,脸上堆着笑:“殿下,阁老在偏殿候着呢,您快准备准备。”
江衍一愣:“准备什么?”
阿福眨了眨眼,一脸理所当然:“阁老是奉皇上之命来查问您功课的呀,连今日的骑射训练也要一一回禀呢。”
江衍心里叹气,面上却不动声色。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偏殿里只见他引经据典,时而说骑射要“意在箭先”,时而论兵法要“灵活应变”,把今日学骑马的过程包装成“探究御马之术与兵法相通之理”。
一番话听得阁老连连点头,到最后竟抚着胡须赞道:“殿下悟性非凡,骑射精进之余还能有此见解,实乃难得!”
待阁老满意离去,江衍才松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还好他反应快,这关总算又糊弄过去了。
江衍从书房出来时,天边已染了层淡淡的橘红,晚风吹散了白日的燥热,也吹软了他眉宇间的几分不耐。
他顺着宫道带着内侍往咸福宫走。
进了咸福宫院门,最先撞入眼帘的是满院一直在缸里的荷花,粉白的花瓣被吹的在晚风里舒展,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花香。
这里和其他殿宇不同 没有繁复的鎏金装饰,只在廊下挂着几盏素色宫灯,灯穗垂着细碎的珍珠,风一吹便轻轻晃动,映得青砖地上落满细碎的光。
侍女见他来了就过来引着他进入内殿,还没等江衍踏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轻柔的女声:“是皇儿来了吧?快进来。”
江衍推门进去,就见贤妃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身上穿着件月白色的宫装,领口绣着几枝淡雅的兰草,乌发松松挽着,只簪了支羊脂玉簪。
她手中还拿着半块未绣完的帕子,见江衍进来,连忙放下针线,眼底瞬间漾开温柔的笑意,起身时裙摆轻晃,像极了院中清丽婉约的荷花。
“母妃。”江衍走上前,语气不自觉软了几分。
贤妃伸手拉过他的手腕,指尖温软,轻轻替他理了理微皱的衣领:“今日练骑射累着了吧?我让小厨房炖了你爱喝的冰糖雪梨羹,刚温好,快坐下喝一碗。”
说着,她便引着江衍到桌边,亲自盛了碗羹递过去,目光落在他身上时,满是化不开的疼爱。
江衍捧着温热的瓷碗,看着贤妃坐在对面,侧脸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咸福宫的陈设简单却雅致,墙上挂着的字画是贤妃亲手所书,案上摆着的青瓷瓶里插着几枝新鲜的晚香玉。
食案上早已摆得满满当当,水晶盘里盛着油润的松鼠鳜鱼,白玉碗中是慢炖了三个时辰的佛跳墙。
席间,贤妃几乎没怎么动筷,一双眼睛始终落在江衍身上,手里的银筷不停往他碗里夹菜,软声道:“衍儿多吃些,这鳜鱼是御膳房特意按你的口味做的,刺都挑干净了。”
说着,又舀了一勺佛跳墙里的花胶:“补身子的,你近来课业重,别累着。”
江衍一边应着“母妃也吃”,一边将碗里的菜慢慢咽下,听贤妃絮絮叨叨问起他近日的授课、骑射。
聊到尽兴处,贤妃忽然话锋一转,指尖轻轻点了点江衍的手背,带着几分嗔怪:“昨天听宫人说,你从长乐宫带了个女子回殿?那姑娘是松阳县令之女吧?身份未免太低微了些。”
见江衍要开口,她又放缓了语气,眼底满是纵容:“不过你若是真心喜欢,往后纳为侍妾也无妨,母妃替你料理妥当。”
“母妃不必担心。”江衍放下筷子,语气坦然,“儿子不过是一时新鲜,并未做他想。”
贤妃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拿起帕子擦了擦唇角:“你能有这番分寸就好。”
她顿了顿,目光里添了几分郑重:“只是你生辰也近了,过了生辰就要出宫建府,府里没个女主人主持中馈,终究不是回事。”
江衍夹菜的动作猛地一顿,像是才反应过来般,轻声感叹:“时间过得竟这么快,转眼就快到我生辰了。”
贤妃见他这副恍然的模样,忍不住捂嘴笑了,眼角的细纹都透着温柔:“你这孩子,连自己的生辰都记不住?八月初七不就是吗?我跟你父皇已经商议过了,生辰那日便会册封你为平阳王,建府的规制也都定好了。”
“平阳王”三个字入耳,江衍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轻松瞬间淡了几分。
一旦被册封亲王、出宫建府,便要遵守“无召不得入宫”的规矩。
可他面上不敢显露半分,只能垂着眼,轻轻点了点头:“儿臣知道了,谢父皇母妃恩典。”
贤妃将他眼底的细微变化看在眼里,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这孩子越大,心思越重,许多事都不愿跟自己多说了。
她没有点勺,又给江衍盛了碗鸽子汤:“趁热喝,补气血。”
就在贤妃暗自神伤时,江衍忽然抬眼,轻声唤道:“母妃。”
“皇儿怎么了?”贤妃立刻回神,关切地看着他。
江衍手指轻轻摩挲着碗沿,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儿臣方才想起,祖母的大寿也快到了,只是儿臣不知祖母喜欢什么,想问问母妃,也好提前备下贺礼。”
贤妃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她沉吟片刻,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太后常年居于寿康宫,深居简出,母妃入宫这几年,也很少有机会见到她,倒是真不清楚她偏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