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妮站在粮仓中央、指尖还残留着新粮的触感,守仓官垂手立在旁边、大气不敢出、暗卫甲无声地靠近,目光扫过堆积如山的粮袋。
“京城运来的粮草,可曾开袋查验?”杨清妮突然发问。
守仓官急忙回答:“每袋都抽查过,都是上好的新粮。”
杨清妮走到最近的粮堆前、手指插入麻袋、麦粒从指缝间滑落,在月光下泛着不同寻常的暗红色光泽,她捻起几粒放入口中,眉头骤然蹙紧。
“取灯来。”
守仓官连忙递上油灯、杨清妮将几粒麦粒放在掌心仔细端详,发现其中混杂着细碎的草籽、她用手指沾了点唾沫、轻轻擦拭草籽表面、暗红色顿时变得鲜艳刺目
“赤磷草。”她声音陡然转冷,“北境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守仓官茫然摇头:“这批粮食从入库到现在,从未发现异常……”
暗卫甲突然拔剑挡在杨清妮身前、粮堆后方传来细微的响动,像是有人不小心踩碎了草屑、三个穿着运粮工服饰的人从阴影中走出、手中短刀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为首那人袖口翻动、隐约露出东宫特有的云纹刺绣,杨清妮冷笑一声、软剑从袖中滑出、剑身震颤着发出低鸣。
“东宫的手伸得太长了。”她手腕轻抖,剑尖直指对方咽喉。
刺客并不答话、三人同时扑来,刀光交错间、杨清妮侧身避开第一击、软剑如毒蛇般缠上第二人的手腕、骨头碎裂声清晰可闻,短刀应声落地。
第三把刀已到面前、杨清妮不退反进,左手二指精准夹住刀背、右脚踏碎对方膝盖,惨叫声中、她旋身挥剑、剑柄重重击在最后那名刺客的后颈。
整个过程不过呼吸之间、守仓官目瞪口呆地看着地上抽搐的三人,暗卫甲的剑才刚出鞘一半。
“捆起来。”杨清妮甩净剑上血珠、软剑重新缩回袖中,她蹲下身检查那名袖带云纹的刺客,发现对方齿间藏着毒囊。
暗卫甲利落地卸掉三人下巴、用绳索捆结实,守仓官这才回过神、颤声问道:“老太君,这些人是?”
“东宫死士。”杨清妮用剑尖挑开刺客衣领,露出锁骨处的烙印,“三十年前边关粮仓大火,现场也找到过这种烙印。”
暗卫甲脸色骤变:“您是说当年那场烧光十万石军粮的大火……”
“不是意外。”杨清妮踢了踢地上的赤磷草,“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是天灾,现在看来是人为。”
她走到粮堆前抓起一把粮食,任由掺杂着赤磷草的麦粒从指间流泻。“若两军交战之时粮仓失火,前线将士饿着肚子打仗,后果不堪设想。”
守仓官扑通跪地:“末将失职!这就让人把所有粮袋都打开检查!”
“不必。”杨清妮拦住他,“打草惊蛇反而坏事。你且说说,这批粮食经过哪些人之手?”
守仓官擦着汗回忆:“从京城运来时由兵部押送,入库时经过三位粮官清点,平日有十二名士兵轮流看守……”
暗卫甲突然打断:“押运官里可有个左眉带疤的人?”
“确实有!您怎么知道?”
杨清妮与暗卫甲对视一眼。三十年前那个失踪的粮官,左眉也有一道疤。
“看好这三个活口。”杨清妮朝外走去,“暗卫甲,随我去见一个人。”
粮草营西侧的营帐里、老粮官正在整理账册,见杨清妮进来、他慌忙起身行礼。
“认识这个吗?”杨清妮将赤磷草撒在账册上。
老粮官瞳孔收缩,手指微微发抖:“这是……北蛮的毒草……”
“三十年前、你在边关粮仓当值。”杨清妮逼近一步,“那场大火之后,为什么突然辞官?”
账册从老粮官手中滑落、他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坐下:“那天晚上我本该值夜,却被人灌醉,醒来时粮仓已经烧红半边天……”
暗卫甲递上一卷发黄的档案:“火灾次日,你账户里多了五百两银子。”
老粮官浑身一颤,突然激动起来:“那钱我分文未动!就埋在帐后枣树下!我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杨清妮按住他肩膀:“当年给你钱的人,是不是左眉有道疤?”
老粮官猛地抬头:“您怎么……不错,那人虽然蒙面、但皱眉时左眉的疤痕会特别明显,他让我谎称醉酒误事、承诺事后给我安家费。”
帐外突然传来喧哗。暗卫甲闪身出去查看,很快带着副将回来。副将脸色难看:“老太君,那三个刺客……死了。”
杨清妮眼神一厉:“不是卸了下巴?”
“看守的士兵被调虎离山。”副将递上一枚银针,“等人回来时,发现他们颈后插着这个。”
银针尾部刻着细小的云纹,与刺客袖口图案如出一辙。杨清妮捻动针尖,闻到淡淡的苦杏仁味。
“灭口的人还没走远。”她突然转身,“暗卫甲、带人封锁粮草营所有出口、副将、你去查今晚所有轮值记录。”
命令刚出口,帐外突然响起号角声。三人冲出营帐,只见粮仓方向腾起浓烟。
“调虎离山!”暗卫甲拔剑就往粮仓冲。
杨清妮却拉住他:“来不及了。你带人去西北角,那边有条鲜为人知的小路。”
她又对副将道:“你守好主营,尤其看住少帅的帐篷。”
两人领命而去。老粮官颤巍巍跟出来:“老太君,那我……”
“你跟我来。”杨清妮带着他走向相反方向的军械库,“既然对方想烧粮仓,我们就送他个更好的目标。”
军械库守卫见到老太君急忙行礼。杨清妮径直走进库房,取出三支响箭递给老粮官:“去最高那处哨塔,看到信号就放箭。”
老粮官迟疑道:“这响箭是示警用的……”
“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惊醒。”杨清妮眼底闪过冷光,“既然要乱,不如乱个彻底。”
她亲自点燃库房前的火把,跳动的火光映照着脸庞。远处粮仓的火势渐大,救火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暗卫甲突然出现在她身后:“人抓到了。果然想从西北小路逃走,身上搜出东宫令牌。”
杨清妮点头:“带去地牢。你亲自审问。”
“那粮仓的火……”
“烧不掉多少。”杨清妮望向火光冲天处,“我早让人把掺了赤磷草的粮袋换到最外围。”
老粮官恍然大悟:“您白天让我清点粮袋数量,原来是为了……”
突然,主营方向传来刀剑碰撞声。杨清妮脸色微变,立即朝主帅营帐赶去。
吴浩然的帐篷外、三名黑衣人与守卫战作一团、暗卫甲率先冲入战局、剑光闪过,一名黑衣人应声倒地。
杨清妮却停在帐外、目光扫过地面、她弯腰捡起半块摔碎的玉佩,玉佩背面刻着丞相府印记。
帐内传来吴浩然虚弱的咳嗽声。杨清妮握紧玉佩,眼神逐渐结冰。
“祖母……”吴浩然挣扎着想坐起来。
杨清妮按住他肩膀、将玉佩收入袖中,“没事了。”她替孙儿掖好被角,“睡吧。”
帐外打斗声渐渐平息。暗卫甲掀帘进来,身上带着血腥气:“活口服毒了。”
杨清妮似乎早有所料。她坐在榻边,轻轻拍着孙儿的手背:“看来有人很怕你醒来。”
吴浩然艰难开口:“粮仓……”
“烧了些无关紧要的。”杨清妮语气平静,“倒是帮我们清掉了隐患。”
暗卫甲低声问:“接下来?”
杨清妮看向帐外渐亮的天色。“等,等该跳出来的人都跳出来。”
晨光透过帐帘缝隙,照在她袖中的玉佩上。那半块碎玉泛起冷光,像极了当年老国公棺椁上的寒霜。
“京城运来的粮草,可曾开袋查验?”杨清妮突然发问。
守仓官急忙回答:“每袋都抽查过,都是上好的新粮。”
杨清妮走到最近的粮堆前、手指插入麻袋、麦粒从指缝间滑落,在月光下泛着不同寻常的暗红色光泽,她捻起几粒放入口中,眉头骤然蹙紧。
“取灯来。”
守仓官连忙递上油灯、杨清妮将几粒麦粒放在掌心仔细端详,发现其中混杂着细碎的草籽、她用手指沾了点唾沫、轻轻擦拭草籽表面、暗红色顿时变得鲜艳刺目
“赤磷草。”她声音陡然转冷,“北境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守仓官茫然摇头:“这批粮食从入库到现在,从未发现异常……”
暗卫甲突然拔剑挡在杨清妮身前、粮堆后方传来细微的响动,像是有人不小心踩碎了草屑、三个穿着运粮工服饰的人从阴影中走出、手中短刀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为首那人袖口翻动、隐约露出东宫特有的云纹刺绣,杨清妮冷笑一声、软剑从袖中滑出、剑身震颤着发出低鸣。
“东宫的手伸得太长了。”她手腕轻抖,剑尖直指对方咽喉。
刺客并不答话、三人同时扑来,刀光交错间、杨清妮侧身避开第一击、软剑如毒蛇般缠上第二人的手腕、骨头碎裂声清晰可闻,短刀应声落地。
第三把刀已到面前、杨清妮不退反进,左手二指精准夹住刀背、右脚踏碎对方膝盖,惨叫声中、她旋身挥剑、剑柄重重击在最后那名刺客的后颈。
整个过程不过呼吸之间、守仓官目瞪口呆地看着地上抽搐的三人,暗卫甲的剑才刚出鞘一半。
“捆起来。”杨清妮甩净剑上血珠、软剑重新缩回袖中,她蹲下身检查那名袖带云纹的刺客,发现对方齿间藏着毒囊。
暗卫甲利落地卸掉三人下巴、用绳索捆结实,守仓官这才回过神、颤声问道:“老太君,这些人是?”
“东宫死士。”杨清妮用剑尖挑开刺客衣领,露出锁骨处的烙印,“三十年前边关粮仓大火,现场也找到过这种烙印。”
暗卫甲脸色骤变:“您是说当年那场烧光十万石军粮的大火……”
“不是意外。”杨清妮踢了踢地上的赤磷草,“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是天灾,现在看来是人为。”
她走到粮堆前抓起一把粮食,任由掺杂着赤磷草的麦粒从指间流泻。“若两军交战之时粮仓失火,前线将士饿着肚子打仗,后果不堪设想。”
守仓官扑通跪地:“末将失职!这就让人把所有粮袋都打开检查!”
“不必。”杨清妮拦住他,“打草惊蛇反而坏事。你且说说,这批粮食经过哪些人之手?”
守仓官擦着汗回忆:“从京城运来时由兵部押送,入库时经过三位粮官清点,平日有十二名士兵轮流看守……”
暗卫甲突然打断:“押运官里可有个左眉带疤的人?”
“确实有!您怎么知道?”
杨清妮与暗卫甲对视一眼。三十年前那个失踪的粮官,左眉也有一道疤。
“看好这三个活口。”杨清妮朝外走去,“暗卫甲,随我去见一个人。”
粮草营西侧的营帐里、老粮官正在整理账册,见杨清妮进来、他慌忙起身行礼。
“认识这个吗?”杨清妮将赤磷草撒在账册上。
老粮官瞳孔收缩,手指微微发抖:“这是……北蛮的毒草……”
“三十年前、你在边关粮仓当值。”杨清妮逼近一步,“那场大火之后,为什么突然辞官?”
账册从老粮官手中滑落、他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坐下:“那天晚上我本该值夜,却被人灌醉,醒来时粮仓已经烧红半边天……”
暗卫甲递上一卷发黄的档案:“火灾次日,你账户里多了五百两银子。”
老粮官浑身一颤,突然激动起来:“那钱我分文未动!就埋在帐后枣树下!我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杨清妮按住他肩膀:“当年给你钱的人,是不是左眉有道疤?”
老粮官猛地抬头:“您怎么……不错,那人虽然蒙面、但皱眉时左眉的疤痕会特别明显,他让我谎称醉酒误事、承诺事后给我安家费。”
帐外突然传来喧哗。暗卫甲闪身出去查看,很快带着副将回来。副将脸色难看:“老太君,那三个刺客……死了。”
杨清妮眼神一厉:“不是卸了下巴?”
“看守的士兵被调虎离山。”副将递上一枚银针,“等人回来时,发现他们颈后插着这个。”
银针尾部刻着细小的云纹,与刺客袖口图案如出一辙。杨清妮捻动针尖,闻到淡淡的苦杏仁味。
“灭口的人还没走远。”她突然转身,“暗卫甲、带人封锁粮草营所有出口、副将、你去查今晚所有轮值记录。”
命令刚出口,帐外突然响起号角声。三人冲出营帐,只见粮仓方向腾起浓烟。
“调虎离山!”暗卫甲拔剑就往粮仓冲。
杨清妮却拉住他:“来不及了。你带人去西北角,那边有条鲜为人知的小路。”
她又对副将道:“你守好主营,尤其看住少帅的帐篷。”
两人领命而去。老粮官颤巍巍跟出来:“老太君,那我……”
“你跟我来。”杨清妮带着他走向相反方向的军械库,“既然对方想烧粮仓,我们就送他个更好的目标。”
军械库守卫见到老太君急忙行礼。杨清妮径直走进库房,取出三支响箭递给老粮官:“去最高那处哨塔,看到信号就放箭。”
老粮官迟疑道:“这响箭是示警用的……”
“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惊醒。”杨清妮眼底闪过冷光,“既然要乱,不如乱个彻底。”
她亲自点燃库房前的火把,跳动的火光映照着脸庞。远处粮仓的火势渐大,救火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暗卫甲突然出现在她身后:“人抓到了。果然想从西北小路逃走,身上搜出东宫令牌。”
杨清妮点头:“带去地牢。你亲自审问。”
“那粮仓的火……”
“烧不掉多少。”杨清妮望向火光冲天处,“我早让人把掺了赤磷草的粮袋换到最外围。”
老粮官恍然大悟:“您白天让我清点粮袋数量,原来是为了……”
突然,主营方向传来刀剑碰撞声。杨清妮脸色微变,立即朝主帅营帐赶去。
吴浩然的帐篷外、三名黑衣人与守卫战作一团、暗卫甲率先冲入战局、剑光闪过,一名黑衣人应声倒地。
杨清妮却停在帐外、目光扫过地面、她弯腰捡起半块摔碎的玉佩,玉佩背面刻着丞相府印记。
帐内传来吴浩然虚弱的咳嗽声。杨清妮握紧玉佩,眼神逐渐结冰。
“祖母……”吴浩然挣扎着想坐起来。
杨清妮按住他肩膀、将玉佩收入袖中,“没事了。”她替孙儿掖好被角,“睡吧。”
帐外打斗声渐渐平息。暗卫甲掀帘进来,身上带着血腥气:“活口服毒了。”
杨清妮似乎早有所料。她坐在榻边,轻轻拍着孙儿的手背:“看来有人很怕你醒来。”
吴浩然艰难开口:“粮仓……”
“烧了些无关紧要的。”杨清妮语气平静,“倒是帮我们清掉了隐患。”
暗卫甲低声问:“接下来?”
杨清妮看向帐外渐亮的天色。“等,等该跳出来的人都跳出来。”
晨光透过帐帘缝隙,照在她袖中的玉佩上。那半块碎玉泛起冷光,像极了当年老国公棺椁上的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