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玉佩之迷-《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

  没有丝毫耽搁,两人沿着来时的路径,以更快的速度、更谨慎的姿态,悄无声息地穿过花园,翻过院墙,重新融入外面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回到镇国公府书房,吴浩然正焦躁地踱步,看到她们安然返回,悬着的心才重重落下。 “如何?可有发现?”他急切地问。

  李婉儿从怀中取出那方油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那枚刻着荆棘盘蛇印记的白玉。 “这是……”吴浩然的目光瞬间被那诡异的印记吸引,眉头紧锁,“从王家石狮里找到的?这印记……从未见过!”

  杨清妮拿起玉佩,指尖感受着玉质的温润和那阴刻线条的冷硬。烛火下,那荆棘盘蛇的图案显得更加狰狞。

  “没错,王家石狮暗格所得。这印记,必是‘蝰蛇’标识无疑!” “可这玉佩本身……”李婉儿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它并未刻有王太傅的名讳或任何王家标记。

  我们找到了印记,却……似乎离‘蝰蛇’的真身更远了?”

  吴浩然也反应过来:“祖母的意思是,这玉佩并非王太傅之物?那它为何会藏在王家石狮里?难道是‘蝰蛇’故意放在别家,混淆视听?还是说……王家只是‘蝰蛇’存放信物的一个地点?”

  一个个疑问接踵而至。本以为找到印记就能锁定目标,没想到线索反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枚玉佩的出现,如同在浓雾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让他们窥见了“蝰蛇”存在的铁证,却又瞬间引向了更加幽深、更加错综复杂的迷宫。

  杨清妮将玉佩紧紧攥在掌心,那冰凉的触感仿佛直透心底。她凝视着烛火,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眼前的重重迷雾。“

  蝰蛇”的身份确实初现端倪,但这端倪之后,是更深、更险的谜局。

  她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这玉佩,就是‘蝰蛇’的信物。它出现在王家,王家就脱不了干系!但‘蝰蛇’老谋深算,绝不会轻易留下把柄。这枚玉佩,或许是关键,也或许是陷阱。”

  “浩然,立刻动用我们所有的暗线,秘密彻查这枚玉佩的来历!任何一丝线索都不能放过!它的玉料、雕工、这种奇特的印记……所有细节!同时,盯紧名单上其余几家,尤其是王家,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她的目光转向李婉儿,落在她仍带着一丝后怕和困惑的脸上:“婉儿,你做得很好。今夜虽险,但我们拿到了至关重要的东西。这枚玉佩,就是撕开‘蝰蛇’伪装的利刃。只是,”

  她顿了顿,语气沉凝,“这利刃指向的,恐怕不只是王家一处。” 李婉儿看着老太君掌中那枚在烛光下泛着幽光的玉佩,那荆棘盘蛇的印记仿佛活了过来,带着冰冷的审视。她忍不住轻声问出心底最深的困惑:“老太君,这印记……到底代表什么?”

  杨清妮的指尖缓缓摩挲着那枚温润的白玉。烛光下,荆棘盘蛇的印记线条冷硬,透着阴鸷。书房内一片沉寂,只有灯芯偶尔爆开的细微声响。

  李婉儿和吴浩然的目光都紧紧锁在那枚玉佩上,屏息等待着她的决断。

  “‘蝰蛇’……”杨清妮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种淬过寒冰的冷静,“这印记是铁证,但它本身却像一团迷雾。没有标记,没有出处,只凭它出现在王家石狮暗格里,就断定王延年是‘蝰蛇’,太过武断,也太过危险。

  ‘蝰蛇’行事缜密狠辣,这玉佩,可能是钥匙,也可能是诱我们踏入死局的饵。”

  她抬起眼,目光锐利地扫过李婉儿和吴浩然:“不能只看它出现在哪里,更要看清它本身来自何处!婉儿,天亮之前,将府中所有关于玉料、玉器、雕刻名家的卷宗,无论新旧,全部整理出来。”

  “是,老太君!”李婉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领命而去,身影消失在书房门外。

  吴浩然上前一步,眉头紧锁:“祖母,您是怀疑这玉佩的材质或工艺能指向源头?”

  “不错。”杨清妮将玉佩轻轻放在书案上。

  “玉有产地,工有流派。如此奇特的印记,如此精湛的阴刻手法,绝非寻常匠人可为。浩然,动用我们在京城和南边玉器行当的所有暗线。

  查这玉料,是产自南疆暖玉矿,还是北地冰玉坑,或是其他隐秘矿脉?

  查这雕工,尤其是这种荆棘盘蛇的阴刻技法,京城内外,乃至大梁各地,有哪位大师擅长此道,或者,曾接过类似的隐秘活计?

  她的手指重重点在荆棘盘蛇的印记上,“查这图案本身!翻遍所有典籍、秘档、图腾记录,看看这阴冷诡谲的东西,究竟源出何处,代表什么!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行动务必隐秘,绝不可打草惊蛇。”

  “孙儿明白!”吴浩然眼中燃起斗志,“我这就去安排,启动‘地网’和‘天听’两条线,双管齐下!”

  他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书房,脚步声迅速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