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祖父的秘密-《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

  吴浩然将虎符小心收进怀中,祖父的远见和深谋远虑让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窗外的雨敲打在屋檐上发出连绵不断的声响越来越密。

  杨清妮吹灭书案上的烛火,只留下角落里一盏小灯。

  室内昏黄的光线将她的身影拉长投在墙上,“今夜的雨声能掩盖很多事情、要小心今夜”她低声说。

  “等一下有可能会有老鼠上门。”

  吴浩然立刻会意、手按在剑柄上,侧耳倾听外面的动静。

  现在除了雨声、外面好像没有什么、但杨清妮刚才的话让他不敢大意。

  老人在黑暗中走动、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她示意吴浩然留在原地、自己则悄无声息地走到窗边,袖口微动、几枚银针已经滑入指间。

  书房外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响声、像是屋顶上的瓦片被踩裂的细碎声响,又很快被雨声盖过。

  吴浩然屏住呼吸、看向祖母,杨清妮微微点头、手指轻抬往上还有指向房门方向。

  一道黑影从窗外翻入、动作迅猛如电,但另一道身影更快从梁上一跃而下,双剑交叉架住了黑衣人的去路。

  “什么人!”吴浩然的剑已经出鞘,剑尖直指黑衣人咽喉。

  黑衣人显然没料到房间有人。

  这时候月光从云层缝隙中透了出来、光线照亮了来人的腰间、腰间出现了一块玉佩、玉佩随着他的动作晃动,上面清晰地刻着东宫纹样。

  杨清妮冷笑一声、手指轻弹、手中的银针破空而去,精准地刺入黑衣人曲池穴。

  黑衣人传出闷哼一声,整个人瘫软下去、只剩下两只眼睛在滴溜溜的转动。

  李婉儿立即上前框住黑衣人、卸了他的下巴防止服毒自尽,又仔细搜查全身一遍。

  吴浩然捡起掉在地上的短刀,发现刀身泛着幽蓝的光泽。

  “祖母这看起来是东宫的人。”吴浩然看着手上的玉佩、“这动手挺快的、我还以为要好几天。”

  杨清妮走近、俯身查看黑衣人。

  “这位不是冲着虎符来的。”

  “这是专门用来偷取物品的工具。”她指着黑衣人袖口暗藏的钩索。

  李婉儿从黑衣人衣服里面搜出几张牛皮纸,打开一看、发现竟是镇国公府的房间布局图,看到几个房间还被特别标注。

  “老太君、世子你们看、这个莫非他们是在找什么东西?”

  吴浩然接过图纸,眉头越皱越紧。

  “祖母你看这些标注的房间,都是存放祖父旧物的房间。”他看向杨清妮。

  杨清妮没有立即回答、她示意李婉儿将黑衣人捆结实,然后取过那块玉佩仔细检查、发现玉佩的质地和雕工都很精致,不过在边缘处有一处不明显的缺口。

  “婉儿,把你之前找到的捡到的那块玉佩拿出来看看。”

  李婉儿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前些日子在国公府书房暗格里发现的那块玉佩。

  两块玉佩放在一起、发现无论是材质、大小还是纹路都跟这块一样,边缘的缺口竟然能合在一起。

  “还真是一对、为了虎符东宫这次是下了血本。”

  吴浩然接过两块玉佩进行比对时,发现在拼合后的背面露出一个极小的孔洞。“这里面有东西。”他小心地用针尖探入,取出一卷细如发丝的绢帛。

  绢帛上写满了文字、字迹小得几乎难以辨认。

  杨清妮拿到灯光细看,越看手越抖、脸色渐渐沉了下去。

  “这是之前军械案的账目。”她将绢帛递给吴浩然。

  “这上面记录了送往北疆的军械数量和实际接收到的数量,这一出一收、中间的数量有很大的差距、这里还有经手人的代号。”

  吴浩然仔细辨认着内容,突然倒吸一口凉气。“这个代号……像是东宫詹事府的人。”

  李婉儿在一旁守着昏迷的黑衣人、闻言低声道:“东宫莫非与军械案有关?可太子殿下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杨清妮示意她噤声、走到窗户边仔细听外面的动静,雨声中似乎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她轻轻推开一条缝隙向外看去。

  远处墙头上,有几个黑影正在快速移动,看衣服和走路的姿势,看来与地上的黑衣人是一伙的

  “今晚来的不止一个。”杨清妮关上窗,语气清冷,“浩然,你去通知府上的护卫队加强戒备、不要打扰到边上的邻居。

  婉儿,你守着这个活口,问出他们的计划。”

  吴浩然立即起身,却又有点迟疑道:“祖母,留您一个人在这里……”

  “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打。”杨清妮从书架暗格中取出一把短剑,“快去快回。”

  吴浩然闪身出门,很快消失在雨幕中。

  李婉儿将黑衣人拖到角落,更加仔细搜查线索。

  杨清妮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但那些黑影移动时溅起的细微水声逃不过她的耳朵。她数了数,至少还有五个人在府外。

  “老太君,这人身上还有这个。”李婉儿递过来一枚铜牌,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通行令牌。”

  杨清妮接过铜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这是宫内密探的身份牌。”她语气说不出的凝重,“看来我们的太子动用了宫里的暗线。”

  就在这时,躺在地上的黑衣人突然抽搐了一下,嘴角溢出黑血。

  李婉儿急忙上前查看,脸色微变:“他中毒了!可刚才明明已经卸了下巴……”

  杨清妮蹲下身,掰开黑衣人的嘴仔细查看,在牙缝最深处发现一个极小的毒囊。

  黑衣人艰难地睁开眼,目光涣散,却死死盯着杨清妮,嘴唇蠕动似乎想说些什么。

  杨清妮俯身靠近,只听他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玉佩……钥匙……密室……”

  话未说完,黑衣人便断了气。

  李婉儿摸了他的颈脉,“没救了。”

  杨清妮站起身,看着地上的尸体,眼神复杂。

  “这东宫的死士,拿着我们府上的布局图来告诉我们府上有密室?太子什么意思?”

  “婉儿,你去把之前捡到的那块玉佩取来。”杨清妮突然想到了什么。

  李婉儿很快取来另一块玉佩。杨清妮将两块合在一起,对着亮光仔细看、发现合在一起的玉佩在灯光下出现了一些细微的线条,就好像是一幅地图的轮廓。

  “看来这两块玉佩很有古怪。”杨清妮的手指沿着线条滑动,“最终的汇合点应该是指向某个地方,婉儿拿纸笔过来。”

  吴浩然返回身后跟着几名护卫。“祖母已经安排好了,国公府外面那些人都有人盯着。”看到地上的尸体时,“死了?”

  “咬毒囊自尽、没有想到还有一枚。”杨清妮将手上的玉佩递给他,“你看一下这两块玉佩。”

  吴浩然接过玉佩,就着灯光细看上面的线条。“这个轮廓、这个轮廓怎么那么像府里西苑。”

  “我想起来了、祖父生前最喜欢去西苑书斋,说那里看书清静。”

  雨声中突然传来一声急促的哨声、杨清妮抬手示意安静,哨声又响了一次这次更加急促。

  “这是护卫发出的信号,祖母有人试图潜入内院。”

  “浩然、你带人去西苑书斋查看,婉儿你留在这里、查看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线索。”

  吴浩然领命而去,护卫们紧随其后。

  杨清妮重新蹲下身,仔细查看黑衣人的衣物,翻开衣领内侧,她发现了一个特殊标记。

  “这个标记怎么像北蛮部落的标记、东宫的死士,怎么会用北蛮的标记?”

  李婉儿也凑近细看,突然低呼一声:“老夫人,您看这个针法的走向,绣出来的像不像字?”

  杨清妮仔细辨认,果然发现那些看似随意的针脚实际上组成了几个北蛮文。

  “监视……西苑……”她喃喃念出,突然站起身,“不好,我们中计了!”

  西苑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杨清妮脸色一变,抓起短剑就往外冲。

  李婉儿急忙跟上,两人迅速往西苑跑。

  快到西苑的时候、听到传来打斗声,两人加快速度很快便赶到西苑院外墙。

  看到书斋已经部分坍塌,吴浩然正带着护卫与几名黑衣人交战。

  那些黑衣人身手矫健、招式狠辣,显然都是军中高手。

  杨清妮观察片刻,突然发现这些黑衣人的攻击方向很特别——他们似乎不是在找东西,而是想将吴浩然引向书斋的某个特定位置。

  “浩然!小心脚下!”杨清妮高声提醒。

  但为时已晚、吴浩然追着一名黑衣人冲到书斋废墟中央时、地面突然塌陷,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几名黑衣人趁机跃入洞中,消失不见。

  吴浩然及时止步、险险停在离洞口一尺的边缘上,护卫们迅速围上来,警惕地盯着那个突然出现的洞口。

  杨清妮快步上前,拉住还要跳下去的孙儿。“不急,看下情况再说。”她仔细观察洞口周边的泥土,“这像是新挖的通道,不会太深。”

  洞口隐约飘来一股奇特的气味、杨清妮脸色微变:“是火油的味道。他们想烧掉下面的东西。”

  吴浩然立即下令:“取水龙和绳索来!快!”

  护卫们迅速行动。杨清妮却盯着洞口,若有所思。“东宫的人,北蛮的标记,还有这个密室……”她突然道,“浩然,你祖父可能还瞒着我们一些事。”

  下面突然传来一阵响动,像是有重物移动的声音,接着一股浓烟从洞口涌出,带着刺鼻的火油味。

  “他们放火了!”吴浩然急道,“必须尽快下去查看!”

  杨清妮却拉住他,摇头道:“等等。你看这烟的颜色和味道,不像是普通火灾。”

  浓烟中隐约带着一丝诡异的青色气味也更加刺鼻,这很可能是一种障眼法。

  果然,没有过多久,浓烟渐渐散去,下面竟然还透出微弱的光亮。一个声音从洞底传出来,带着几分得意笑道。

  “老太君果然谨慎、不过我们要的东西到手了、再见了老太君、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