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人间炼狱-《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

  如今虽年岁渐长,那份血性却半点未减。

  他翻身跳上乌骓马,弯刀直指西方,“出发!”

  两千骑兵踏着烟尘,朝着西域的方向疾驰而去。

  刚出粮草营不过十里,原本还算平坦的路面就变得崎岖起来。

  黄沙之下,偶尔能看到散落的箭簇和残破的衣物,那是属于汉族特有服饰的料子。

  粗麻布上沾着发黑的血渍,被马蹄踩得深陷进沙里。

  杨清妮勒住马,弯腰从沙中捡起一块破碎的玉佩。

  玉佩是普通的和田玉,雕着简单的平安扣纹样,边缘却有一道明显的刀痕,显然是主人遇害时被砍碎的。

  她摩挲着玉佩上的血痂,眉头拧得紧紧的,“这是关内来的流民常用的佩饰,看来颉利的人沿途没少劫掠。”

  吴浩然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不远处的沙丘后面,隐约露出了几间破败的土屋。

  土屋的屋顶已经塌了一半,墙壁上被烧得焦黑,门口躺着两具尸体。

  一具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另一具是个不过七八岁的孩子,孩子的小手还紧紧攥着半块发霉的饼子。

  “将军!”一名斥候策马奔来,声音带着哭腔,“前面的山坳里,有个被洗劫的村落!”

  吴浩然和杨清妮对视一眼,立刻催马赶去。

  山坳里的景象,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惨烈。

  整个村落被烧得面目全非,土屋化为焦土,袅袅的黑烟还在往上冒。

  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十具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多是被刀砍死的,还有些是被活活烧死的,尸体蜷缩着,面目狰狞。

  杨清妮翻身下马,一步步走进村落。

  她的脚步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些死去的人。

  在一间还没完全烧塌的土屋前,她停下了脚步——屋里的土炕上。

  躺着一个年轻的妇人,肚子高高隆起,显然是个孕妇。

  她的胸口插着一支突厥人的狼牙箭,鲜血染红了身下的破毡子,而她的手,还护在肚子上。

  “造孽啊……”杨清妮的声音微微颤抖,她伸手合上了妇人圆睁的眼睛,指尖触到的皮肤已经冰凉。

  吴浩然站在她身后,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芒,“颉利!我必诛你九族!”

  “浩然,”杨清妮转过身,看着他,“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这些人,都是因为我们来得太晚,才遭此横祸。“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快些追上颉利,不让他再害更多的人。”

  她顿了顿,指向村落西侧的脚印,“你看,这些脚印杂乱,方向是莫贺延碛,颉利的人应该刚走不久,最多不过一个时辰。”

  吴浩然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

  “留下十个人,将村民的尸体收殓安葬,立块木碑其余人,加速追击!”

  骑兵队再次出发,速度比之前更快了。

  黄沙被马蹄扬起,迷得人睁不开眼睛,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都变得滚烫。

  杨清妮的赤风马有些体力不支,呼吸越来越急促,吴浩然放慢速度,跟在她身边,“祖母,换我的马吧,乌骓脚力好。”

  “不用。”杨清妮摆了摆手,从腰间解下水囊,给赤风马灌了几口。

  “赤风跟了我这么多年,这点苦还受得住。“

  ”倒是你,别太心急,莫贺延碛里有很多流沙坑,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到时候追不上颉利,反而会折损兵力。”

  吴浩然点点头,他知道祖母说得对。

  莫贺延碛号称“八百里流沙”,是西域古道中最凶险的一段。

  白天烈日炎炎,夜晚寒风刺骨,更有流沙、戈壁和断水的风险。

  这里是西游行中的流沙河、当年的圣憎在这儿差点丢了性命,更别说带着两千骑兵追击敌人了。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片低矮的胡杨林。

  胡杨林里传来了隐约的哭声,吴浩然示意队伍停下,亲自带着几个斥候摸了过去。

  走近了才发现,胡杨林里藏着十几个汉人,有老有少,都被绑着双手,蜷缩在地上。

  他们的衣服破破烂烂,身上满是伤痕,看到吴浩然等人,吓得缩成一团,以为是突厥人的追兵。

  “别害怕,我们是大雍的军队,是来救你们的。”

  吴浩然摘下头盔,露出年轻却温和的面容。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颤抖着抬起头,看了看他身上的铠甲,又看了看他手中的唐刀,哆哆嗦嗦地问:“真……真的是大雍的兵?”

  “是。”杨清妮这时也走了过来,她的声音温和了许多,“我们是追击颉利的军队,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老者叹了口气,眼泪就流了下来。原来他们是从高昌国逃出来的汉人。

  高昌国被侯君集将军攻破后,麴文泰的残兵和颉利的人勾结在一起。

  在高昌境内劫掠汉人,他们的村落被洗劫,男人被抓去当苦力,女人和孩子则被当作奴隶,准备卖到西域诸国去。

  途中有几个男人试图反抗,都被突厥人杀了,他们是趁着看守不注意,偷偷逃到这片胡杨林里的。

  “那些突厥人……太狠了。”

  一个年轻的女子哭着说,“我丈夫就因为不肯给他们牵马,被他们用狼牙棒活活砸死了,孩子才刚满一岁,也被他们……”她说不下去了,捂着脸失声痛哭。

  杨清妮蹲下身,轻轻拍了拍女子的背,“别怕,现在安全了。我们会送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她回头看向吴浩然,“浩然,给他们分发些水和粮食,安排几个人护送他们去交河城,那里有侯君集将军的军队。”

  “可是祖母,我们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再分出去几个人……”吴浩然有些犹豫。

  “救人要紧。”杨清妮的语气很坚定。

  “我们追击颉利,是为了守护百姓,若是连眼前的百姓都护不住,那我们的仗,打得还有什么意义?”

  吴浩然心中一震,立刻点头,“是,孙儿明白了。”

  他吩咐手下给这些汉人松绑,分发水粮,又挑选了十个精干的士兵,护送他们前往交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