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生擒统叶护-《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

  统叶护看到杨清妮,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杨清妮,你我都是英雄,何必赶尽杀绝?”他喘着粗气说。

  “英雄?”杨清妮冷笑一声,“英雄不会为了自己的野心,让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你奴役西域部落,劫掠商队,双手沾满了鲜血,也配称英雄?”她举起铁枪。

  “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统叶护知道自己逃不掉了,他看着身边的亲信一个个倒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我统叶护纵横西域三十年,没想到最后会败在一个老妇人手里!“

  ”罢了,罢了!”

  他猛地举起弯刀,想要自刎,却被吴浩然一箭射穿了手腕。

  弯刀掉在地上,统叶护惨叫一声。

  “生擒统叶护!”杨清妮高声下令。

  唐军士兵立刻冲上去,将统叶护绑了起来。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风沙渐渐小了。

  夕阳下的戈壁滩上,到处都是尸体和兵器,鲜血染红了黄沙。

  杨清妮站在一片狼藉的战场上,看着远处欢呼的士兵们,突然感到一阵疲惫。

  吴浩然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壶水:“祖母,我们赢了。”

  杨清妮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水有些凉,但她的心却很暖。

  她看着战场上不同民族的士兵们互相搀扶着,有的大雍军士兵在帮于阗士兵包扎伤口,有的葛逻禄人在给粟特人分发干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是啊,我们赢了。”她顿了顿,“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胜利,也不是大唐的胜利,是所有渴望太平的人的胜利。”

  康玉郎也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了过来,他的甲胄上沾满了尘土和血迹,脸上却带着灿烂的笑容。

  “杨将军,吴将军,我们把西突厥的粮草营烧得干干净净!”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那个护身符,“您看,它真的保佑我平安回来了。”

  杨清妮看着他,眼中满是赞许:“玉郎,你长大了。从今天起,你就是真正的商路守护使了。”

  康玉郎激动得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多谢杨将军!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侯君集也率领亲兵赶了过来,他看到被生擒的统叶护和莫贺咄,哈哈大笑。

  “杨将军,吴小将军,康守护使,你们立了大功啊!这下西域可以彻底安定了!”

  杨清妮摇了摇头:“安定不是一时的,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守护的。”

  她指向远处的交河城,“你看,城里的百姓还在等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当晚,交河城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烤得香喷喷的羊肉、汉人蒸的馒头、粟特人的葡萄干和于阗国的葡萄酒。

  侯君集坐在主位上,举起酒杯:“今日这杯酒,敬所有为西域太平而战的英雄们!”

  “干杯!”众人齐声高呼,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杨清妮端着酒杯,走到吐火罗等粟特匠人面前:“多谢各位师傅,若不是你们的火油,我们也不会这么快取得胜利。”

  吐火罗连忙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回礼。

  “杨将军客气了。是您给了我们太平的希望,我们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我已经跟部落里的人商量好了,明天就带着匠人去流民堡,帮着汉人百姓修建房屋,还要教他们熬制火油,以后遇到敌人,也能自保。”

  杨清妮心中一暖:“好,我代表流民堡的百姓,谢谢你们。”

  吴浩然则和尉迟伏阇信、吐迷度等部落首领坐在一起,讨论着战后的治理。

  “尉迟国王,吐迷度首领,战后西域的商路需要重新规划,我们大唐愿意和各位部落合作,共同守护商路,互通有无。

  尉迟伏阇信点点头:“吴将军说得对。

  于阗国盛产玉石,我们可以通过商路运往长安,换取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这样我们的百姓日子也能好过些。”

  吐迷度也附和道:“葛逻禄人擅长养马,我们可以为大雍军提供战马,希望大唐能派农师来教我们种地,漠西的土地虽然贫瘠,但我们也想种出自己的粮食。”

  吴浩然立刻答应:“没问题!我明天就上书陛下,请求派农师和工匠来西域。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庆功宴一直持续到深夜,人们渐渐散去,只剩下杨清妮和吴浩然祖孙俩站在城楼上。

  月光洒在戈壁滩上,将战场的痕迹掩盖了几分。“祖母,您看,今晚的月亮真圆。”吴浩然说。

  杨清妮点点头:“是啊,月亮圆了,人也该团圆了。”

  她想起了远在长安的家人,想起了那些为了太平而牺牲的将士,眼眶有些湿润。

  “浩然,你知道吗?我年轻时打仗,总想着建功立业,让别人看得起我。“

  ”可现在我才明白,打仗不是为了名声,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像今天这样,安安稳稳地看着月亮,吃着热饭。”

  吴浩然握住祖母的手,她的手粗糙却温暖,布满了老茧——那是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

  “祖母,孙儿懂了。以后我会像您一样,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这里的百姓。”

  杨清妮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有人继承了。

  决战胜利后的一个月,长安的圣旨传到了交河城。

  陛下有旨,将统叶护和莫贺咄押往长安受审,同时正式设立安西都护府。

  以侯君集为都护,杨清妮为副都护,吴浩然为安西校尉,康玉郎为商路守护使,负责西域的治理和商路的安全。

  随着安西都护府的设立,西域的治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侯君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汉人与西域部落通婚通商,减免赋税,吸引了更多的汉人前来西域定居。

  杨清妮则在流民堡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新的城镇,取名“太平城”,寓意着天下太平。

  她还设立了学馆,邀请汉人和西域的学者来讲学,让不同民族的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彼此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