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中招-《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

  他早就成了刀下亡魂。是青城司卫指挥使,沈炼。

  青媚在供桌后轻轻扯了扯赵珩的衣袖,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枚绣着狐纹的香囊,对着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赵珩会意,屏住了呼吸。

  青媚指尖捏着香囊,轻轻一捻,一股极淡的异香从香囊中飘出,顺着庙内的气流弥漫开来。

  这是她炼制的“醉魂香”,比普通迷香更隐蔽,吸入片刻便会昏迷,且不易留下痕迹。

  沈炼带着那名年轻士兵走进庙门,刚一踏入,就皱起了眉头。

  他常年办案,对各种迷香毒药极为敏感,这股若有似无的异香,让他立刻警觉起来。

  “屏住呼吸!这香味有问题!”他大喝一声,同时伸手去捂身边士兵的口鼻。

  可已经晚了。那名士兵吸入的迷香已够剂量,身体一软,就倒在了地上。

  沈炼强忍着头晕目眩的感觉,迅速拔出腰间的绣春刀,刀身映着月光,泛出冷冽的寒光。

  “谁在里面?出来!”他大喝一声,声音震得庙内的尘土簌簌落下。

  青媚轻笑一声,从供桌后走了出来。

  月光洒在她身上,将她的红衣染成了暗紫色,显得愈发妖异。“沈大人,别来无恙啊。”

  沈炼看到青媚,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他当年曾参与过围剿妖族的战役,对这只断了一条尾巴的狐妖印象极深。“妖狐青媚!你竟敢潜入京城!”

  “京城这么大,凭什么我不能来?”

  青媚一步步走向沈炼,裙摆扫过地面,留下一串细碎的声响,“倒是沈大人,不好好待在锦衣卫衙门里审案,跑到这荒郊野岭来,难道是在找我?”

  “妖物作祟,危害百姓,本官自然要管。”

  沈炼握紧绣春刀,警惕地盯着青媚的动作。

  “你与安王余孽勾结,意图不轨,今日休想脱身!”

  青媚掩唇轻笑,笑声像银铃般清脆,却透着一股寒意。

  “就凭你?沈大人,三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不自量力。当年你师父都没能留住我,你以为你能行?”

  她说着,身形突然一晃,像一道红影般向沈炼扑去。她的速度极快,快到沈炼只看到一道残影。

  沈炼心中一紧,立刻挥刀格挡。

  绣春刀与青媚的利爪碰撞在一起,发出“当”的一声脆响。

  沈炼只觉得手臂发麻,虎口隐隐作痛。

  他知道自己不是青媚的对手,这只狐妖的修为比三十年前更胜一筹。

  但他身为青城司卫指挥使,肩负守护京城安危的重任,绝不能退缩。

  “妖物休走!”沈炼大喝一声,再次挥刀向青媚砍去。

  他使出师父传给他的“破妖刀法”,刀招刚猛凌厉,专克妖族的妖术。

  青媚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身形灵活地避开沈炼的攻击,同时伸出利爪,向沈炼的后颈抓去。

  沈炼察觉身后的劲风,立刻侧身躲闪,可还是慢了一步。

  青媚的利爪擦着他的后颈划过,留下三道浅浅的血痕。

  一股麻痹感瞬间从后颈传遍全身,沈炼知道自己中了妖毒,眼前开始发黑。

  他咬紧牙关,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绣春刀插进地面,支撑着不让自己倒下。

  “沈大人,何必这么固执呢?”

  青媚走到沈炼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只要你交出先帝的密诏,我就放你一条生路。否则,你就只能死在这里了。”

  沈炼抬起头,眼中满是鄙夷。“妖物休要痴心妄想!先帝密诏,岂会落入你等奸人之手?”

  他说着,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倒在了地上,彻底昏迷过去。

  赵珩从供桌后走出来,看着昏迷的沈炼,皱了皱眉。

  “这沈炼怎么办?杀了他,一了百了。”

  “别杀他。”青媚摇摇头,蹲下身检查了一下沈炼的脉搏。

  “沈炼是先帝亲信,手里握着先帝的密诏,密诏里藏着兵符的秘密。”

  “杀了他,我们就找不到兵符了。不如把他绑起来,带到我们的据点去,慢慢拷问,我就不信,他的骨头能有多硬。”

  赵珩想了想,觉得青媚说得有道理。“好,就听你的。”

  他招了招手,从庙外走进两个穿着黑衣的汉子——这是他培养的死士。

  “把沈炼和他的手下绑起来,装进马车里,带回西郊的庄园。记住,路上不许出任何差错。”

  “是,世子。”两个死士齐声应道,走上前将沈炼和那名昏迷的士兵绑了起来,扛着走出了山神庙。

  青媚看着他们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世子,沈炼被抓的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京城。”

  “到时候,陛下一定会派人追查。”

  “我们得加快速度了,祭天大典只有三天了。”

  赵珩点点头,脸色凝重。

  “我知道,已经让人通知李嵩,让他在祭天大典上配合我。”

  “只要拿到兵符,调动京畿大营的兵力,京城就是我们的了。”他走到庙门口,望着京城的方向,眼中充满了贪婪的光芒。

  “父亲,您等着,儿子一定会为您报仇,夺回属于我们安王府的一切。”

  青媚走到赵珩身边,轻轻靠在他的肩上。

  “世子放心,我会助你一臂之力。等你登基称帝,我就是大雍的皇后,到时候,我们一起统治这个天下。”

  两人相视一笑,笑容里都透着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只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庙外的一棵老槐树上,一只通体乌黑的乌鸦正静静地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当赵珩和青媚转身离开山神庙时,乌鸦扑棱着翅膀,向京城的方向飞去——它是沈炼派来的信鸽,专门负责传递消息。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漠西戈壁上,吴浩然正带着五十名轻骑和一队驼队,艰难地前行着。

  漠西的风沙比京城的湿冷更让人难以忍受,狂风卷着沙砾,像刀子一样刮在人的脸上,生疼。

  枣红马的鬃毛被风沙染成了土黄色,不停地打着响鼻,似乎也在抱怨这恶劣的天气。

  “少校尉,前面就是‘鬼见愁’沙丘了,过了这道沙丘,再走五十里就能到戍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