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朝堂战斗-《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

  突然,一只狐妖从侧面偷袭,弯刀直指吴浩然的胸口。

  吴浩然此时正与另一只狐妖缠斗,根本来不及躲闪。

  他心中一凉,以为自己这次必死无疑。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玉佩突然发出一道耀眼的金光,金光形成一道屏障,挡住了狐妖的弯刀。

  狐妖被金光震得后退几步,口吐鲜血,倒在地上,没了声息。

  吴浩然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这枚玉佩是祖母出发前给他的,说是护身符,能挡一次致命攻击。

  他摸了摸怀中的玉佩,玉佩依旧温润,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他知道,是这枚玉佩救了他的命。

  “少校尉,你没事吧?”王小五跑了过来,担心地问道。

  “我没事。”吴浩然摇摇头,“快,继续战斗!”

  有了玉佩的保护,吴浩然的信心更足了。

  他挥舞着佩刀,像一道旋风般穿梭在狐妖之间,每一刀都能斩杀一只狐妖。

  士兵们看到少校尉如此英勇,士气也越来越高。

  厮杀持续了半个时辰。

  当最后一只狐妖倒在地上时,整个戈壁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狂风呼啸的声音。

  吴浩然拄着佩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的身上沾满了鲜血和尘土,铠甲也被狐妖的利爪抓出了好几道划痕,脸上还有一道浅浅的伤口,正在流血。

  “少校尉,我们赢了!我们把狐妖都杀了!”王小五跑了过来,兴奋地大喊道。

  吴浩然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他看向队伍,五十名轻骑只剩下四十一人,有九名士兵永远地倒在了这片戈壁上。

  他走到那些牺牲的士兵身边,默默地为他们合上了眼睛。

  这些士兵,都是他的兄弟,都是为了守护漠西、守护大雍而牺牲的英雄。

  “把牺牲的兄弟们好好安葬,立个墓碑,等我们回到黑风口,再把他们的遗体接回去,交给他们的家人。”

  吴浩然沉声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是,少校尉。”士兵们齐声应道,开始动手安葬牺牲的战友。

  吴浩然走到一只狐妖的尸体旁,蹲下身,仔细检查起来。

  他发现,这只狐妖的腰间挂着一枚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个“安”字。

  这个令牌,他见过,是当年安王叛军的令牌。

  “安王余孽……”吴浩然喃喃自语,心中一沉。

  祖母的担心果然是对的,安王余孽又出现了。

  他们派狐妖来漠西,恐怕不只是为了捣乱,更是为了牵制漠西的兵力,好让他们在京城顺利得手。

  他立刻让人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传回黑风口,告诉祖母。

  同时,他决定加快行程,尽快将粮草送到戍堡,然后返回黑风口,协助祖母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就在吴浩然安排后续事宜时,京城的皇宫里,一场关于沈炼失踪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

  乾清宫内,当今陛下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今年才三十多岁,登基不过几年,根基尚未稳固。

  沈炼是他最信任的大臣,也是他用来牵制朝堂上那些老臣的重要力量。

  如今沈炼失踪,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陛下,沈大人失踪前,曾带人去京郊探查妖族踪迹,据他的亲兵回报,他们最后一次联系是在山神庙附近。”

  户部尚书李嵩站在殿中,恭敬地说道。他的脸上满是担忧,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妖族踪迹?”赵启皱起眉头,“上次不是被杨老夫人清缴过了?怎么京城附近还会有妖族?”

  “陛下有所不知,妖族狡猾得很,这会儿潜入了京城附近肯定有阴谋。”

  “沈大人一心为国,恐怕是遇到了妖族,才会失踪的。”李嵩回答道

  站在一旁的大将军秦岳皱了皱眉。

  “陛下,臣认为此事有蹊跷。沈大人武功高强,又带着亲兵,就算遇到妖族,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连个消息都传不出来。”“臣怀疑,沈大人的失踪,恐怕和近期的妖族作乱有关。”

  秦岳是开国功臣之后,手握京畿大营的兵权,是朝堂上为数不多忠于陛下的老臣。

  他一直怀疑安王余孽还在暗中活动,只是苦于没有证据。

  李嵩立刻反驳道:“秦将军,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

  “安王余孽早在十年前就被斩草除根了,怎么可能还存在?你这是在危言耸听!”

  “是不是危言耸听,查一查就知道了。”

  秦岳冷声道,“臣请求陛下允许臣带人去京郊搜查,一定要找到沈大人的下落。”

  赵启犹豫了。

  他知道秦岳忠心耿耿,但京畿大营的兵权掌握在他手里,若是让他带人去京郊搜查。

  万一他趁机扩大势力,对自己不利怎么办?

  而且,李嵩是户部尚书,掌管着国家的财政,自己登基以来,很多事情都需要他的支持。

  “陛下,臣认为秦将军的提议不妥。”

  李嵩看出了赵启的犹豫,连忙说道。

  “祭天大典还有三天就要举行了,京畿大营的兵力需要用来守卫京城,不能轻易调动。”

  “而且,沈大人失踪的消息若是传出去,恐怕会引起百姓恐慌,对祭天大典不利。”

  “不如先派人暗中调查,等祭天大典结束后,再大举搜查也不迟。”

  赵启想了想,觉得李嵩说得有道理。

  祭天大典是他巩固皇权的重要仪式,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好吧,就按李尚书说的办。派青城司卫暗中调查沈炼的下落,京畿大营的兵力继续守卫京城,不得轻易调动。”

  “臣遵旨。”李嵩和秦岳齐声应道。只是秦岳的脸上满是失望,而李嵩的眼中则闪过一丝得逞的笑容。

  走出乾清宫,李嵩叫住了秦岳。“秦将军,你还是太心急了。陛下登基也才几个年头,最担心的就是兵权旁落,你这个时候提出调动京畿大营,不是明摆着让陛下怀疑你吗?”

  秦岳冷眼看着李嵩,说道:“李尚书,沈大人是朝廷重臣,他的失踪事关重大,难道在你眼里,还比不上一场祭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