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救人-《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

  她们的瞳孔泛着淡淡的碧色,正是冷锋所说的“迷魂眼”。杨清妮示意冷锋潜伏不动,自己则捡起一块石子,朝着不远处的灌木丛掷去。

  “谁在那里?”左侧的狐女立刻警觉,碧色的瞳孔收缩如针。两人同时站起身,手中出现了闪烁着寒光的利爪。

  就在她们转身的瞬间,杨清妮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袖中的透骨钉精准地射向两名狐女的膝盖。

  透骨钉淬过特制的麻药,狐女惨叫一声跪倒在地.

  还没来得及施展妖术,冷锋已从暗处冲出,用沾了雄黄的布团堵住了她们的嘴。

  “密道通向地牢的通风口,下去后左转就是沈大人的牢房。”

  冷锋快速解开狐女的腰带,将她们捆在树上,“内院的狐妖每半个时辰巡逻一次,我们只有一刻钟的时间。”

  密道狭窄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淡淡的血腥气。

  杨清妮率人沿着石阶下行,刚走到转角,就听到地牢深处传来沉重的铁链拖地声。

  透过通风口的缝隙望去,只见沈炼被吊在石壁上,身上的铠甲早已被打碎.

  露出的皮肤上布满了鞭痕和灼伤,鲜血顺着锁链滴落在地上,形成一个个深色的血斑。

  “沈炼!”杨清妮低声喊道。

  沈炼艰难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看到杨清妮时骤然亮了起来,他想开口,却只能发出嘶哑的气音。

  在他身边的柱子上,绑着一个约莫十岁的孩童,正是沈文,孩子的脸上还挂着泪痕,却死死咬着嘴唇不肯哭出声。

  “老夫人快走!”沈炼的声音如同破旧的风箱,“这是陷阱,赵珩在牢外布了‘锁妖阵’,专门等着……”

  话未说完,地牢外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铃铛声,紧接着,一阵娇笑声如银铃般传来。

  “杨老夫人果然好本事,竟能找到这里来。”

  石壁突然亮起血色符文,符文组成的锁链从地面升起,朝着杨清妮等人缠来。

  “是狐族的血咒!”冷锋脸色大变,“快用雄黄粉!”

  士兵们立刻将雄黄粉撒向符文锁链,金色的粉末与血色符文接触,发出“滋滋”的声响,锁链瞬间变得黯淡。

  杨清妮趁机拔出“断妖”剑,剑气如一道白光,劈开了牢门的铁锁。

  “你以为这点小伎俩就能困住我?”

  杨清妮扶起沈炼,将一瓶金疮药塞进他手中,“你的狐族巢穴,三年前我就踏平过一次,难道忘了?”

  狐族弟子同时发起攻击,粉色的迷香弥漫开来。

  杨清妮早有准备,高声道:“屏住呼吸!用艾草熏鼻!”

  她挥剑迎上青媚,“断妖”剑与狐爪碰撞,发出刺耳的金属声。

  沈炼靠着石壁,撕开自己的衣袍,将金疮药敷在伤口上。

  他看到沈昭被一名狐女抓住,立刻捡起地上的断刀,朝着狐女掷去。

  断刀精准地刺中狐女的肩膀,沈文趁机咬了狐女一口,挣脱束缚跑到父亲身边。

  “文儿,躲到柱子后面!”沈炼将儿子护在身后,尽管浑身是伤,依旧挺直了脊梁。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铜制的虎符,塞进沈文手中。

  “拿着这个,去找京畿大营的周副将,告诉他‘惊蛰’的暗号,让他立刻出兵。”

  杨清妮与青媚斗得难分难解,“断妖”剑的剑气不断削弱着狐妖的妖力。

  狐妖的狐尾已有三条被剑气斩断,鲜血染红了她的纱裙。

  忽然狐妖为了突围拼命的将灵气转到利爪。

  “老夫人小心!”冷锋大喊着扑上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这致命一击,狐爪深深刺入他的胸膛。

  “冷锋!”杨清妮怒喝一声,回身一剑刺穿了青媚的肩膀。

  青媚惨叫一声,化作一道红光逃走。

  赵珩见势不妙,率领死士发起猛攻,“守住出口!一个都别放跑!”

  “老夫人,你们快走!”冷锋咳出一口鲜血,死死抱住一名死士的腿。

  “我来断后!”他拔出腰间的信号弹,朝着通风口射去,红色的信号弹在清晨的天空中格外醒目。

  杨清妮知道不能再拖延,背起受伤的沈炼,拉着沈文,率领士兵朝着密道深处退去。

  密道尽头连接着一条小河,张勇留下的接应船只正停靠在岸边。

  “沈炼,你带文儿先走,从水路去京城,通知秦岳将军加强戒备。”

  杨清妮将船桨塞给沈炼,“我去接应张勇,午时前必定赶到皇宫。”

  沈炼看着杨清妮坚毅的眼神,点了点头。

  “老夫人保重,青城司的密探都在城南的悦来客栈,见到‘青竹’暗号就能调动。”

  他抱着沈文跳上船,奋力划向河心。

  杨清妮刚上岸,就看到张勇率领着残兵赶来,两千轻骑只剩下不到五百人。

  “老夫人,叛军的援军太多,我们……”张勇的铠甲上全是刀痕,左臂无力地垂着。

  “无妨。”杨清妮从怀中掏出一面虎符。

  “这是先帝赐我的调兵符,可调动京郊的三千屯田兵。你立刻带人与他们汇合,从北门攻入京城,直扑西华门。”

  她将“断妖”剑交给张勇。

  “这把剑能克制狐妖,关键时刻用得上。”

  安排好张勇,杨清妮带着剩下的士兵,乔装成赶集的百姓,朝着京城东门而去

  夜色如墨,泼洒在大雍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西郊庄园的青瓦屋顶上,赵珩的身影如孤鹰般挺拔,却又透着蛇蝎般的阴鸷。

  他身着玄色劲装,腰间佩着一柄镶嵌着墨玉的弯刀,那是当年父亲安王谋反时的随身之物。

  刀鞘上还留着一道深可见骨的砍痕,是当年平叛将领沈炼留下的印记。

  目光越过层层叠叠的屋舍,最终落在皇城深处。

  太和殿的琉璃瓦在夜色中泛着冷光,殿内烛火通明,像一颗被重兵守护的夜明珠,诱惑着每一个觊觎它的人。

  赵珩抬手抚摸着弯刀的刀柄,指腹划过那道砍痕,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十年了,沈炼,皇上,你们欠我安家的,今晚就该还了。”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像磨过砂石的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