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勇猛不够。”杨清妮直视着他的眼睛,声音低沉而有力,“记住,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无数将士的性命。遇敌,要狠!临阵,要稳!更要学会看,看天时,看地利,更要看人心!
特别是……”她微微凑近,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留意军中是否有异动,是否有不该出现的指令或信号!若有,不必声张,记在心里,飞马报我!”
吴浩然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祖母话中的深意和肩头更重的责任,他用力点头:“孙儿谨记!”
夜色深沉,镇国公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杨清妮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北疆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黑石堡的位置,目光幽深如寒潭。
窗外,府中各处仍有灯火和人声,那是大军出征前最后的忙碌与准备。次日清晨,天色微明。镇国公府正门大开,披坚执锐的甲士肃立两侧,铁甲在晨曦中泛着冷硬的光泽。
一辆辆装载着辎重的马车已经排列整齐,马车前面的战马全身套着黑色的玄甲,一种无形的肃杀压退街道两边看热闹的人群。
杨清妮再次出现,她没有再穿那身沉重的朝服,也没有穿昨日那身劲装软甲,而是换上了一身玄色为主、镶着暗金纹路的贴身战袍,外面罩着一件同样玄色的半身软甲。
花白的头发用一根古朴的玉簪紧紧束起,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那双锐利依旧的眼睛。腰间,悬着一柄样式古朴的佩剑。 她一步步走出府门,踏上早已备好的战马,动作利落,丝毫不见老态。
吴浩然一身亮银甲胄,手持长枪,护卫在她身侧。李婉儿和吴忠站在府门台阶上,目送着他们。 “出发!”杨清妮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沉重的号角声撕裂清晨的宁静。马蹄声由缓至急,如同闷雷般响起,踏碎了京城的安静。玄色的吴字大旗在队伍最前方猎猎展开,迎着晨风,指向北方。
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他们看着这支沉默而肃杀的军队,看着那面熟悉的、象征着守护与荣耀的吴字旗,看着马背上那位白发如雪、脊梁挺得笔直的老太君,眼神复杂,有期盼,有担忧,也有久违的激动。
低低的议论声在人群中蔓延。 “是老太君!她亲自挂帅了!” “吴家军又出征了!” “老天保佑,一定要打胜仗啊!” “镇国公府……还是有顶梁柱在的……”
队伍穿过长街,抵达京城北门,高大的城门缓缓开启,门外是通向未知战场与凛冽北风的官道。
城楼上,几道身影隐在垛口之后。为首一人,紫袍玉带,正是丞相赵无极。他面无表情地俯视着下方浩浩荡荡开拔的军队,目光最终定格在马背上那个玄色的身影上,眼神阴鸷深沉,如同伺机而动的毒蛇。
杨清妮似有所感,在即将穿过城门洞的那一刻,勒住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她猛地抬头,目光如两道冰冷的闪电,精准地刺向城楼垛口后的阴影。隔着一箭之地,两道目光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轰然相撞, 没有只言片语只有看不见的硝烟在弥漫。
杨清妮嘴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仿佛在说:我来了。 随即,她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率先冲出了高大的城门。身后,黑色的铁流滚滚向前,玄色的大旗在风中烈烈招展,义无反顾地没入北方苍茫的地平线。
北风卷着沙砾抽打在脸上,杨清妮勒马立在黑石堡残破的城头。城下,蛮兵如同潮水般的退去,留下狼藉的战场和冲天的血腥气息。
吴浩然浑身浴血,拄着长枪,胸膛剧烈起伏,年轻的脸上混杂着疲惫与初战得胜的亢奋。“祖母!幸不辱命,蛮兵退了!” 杨清妮的目光扫过战场,并未停留于眼前的惨胜。
蛮兵退得过于迅速,阵型虽乱却不溃散,更像是有序后撤。“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加固城防。蛮兵不会善罢甘休。”她的声音冷静,穿透呼啸的风声,“周猛!” “老太君!末将听令” 斥候营统领周猛应声上前,脸上带着战斗留下的血污。
“派出所有斥候,盯死蛮兵主力动向。他们退往何处,后续兵力如何,有无援兵迹象,我要确切消息。”
“得令!”周猛领命,转身疾步而去。
“祖母,蛮兵已败退,何不乘胜追击?”吴浩然喘息稍平,眼中战意未消。
“败退?”杨清妮转头看他,眼神锐利,“你仔细看!他们丢下的多是老弱伤兵和破损辎重,精锐何在?撤退路线可有混乱?这是诱敌,绝非溃败。你身为先锋,当学会看透表象。”
吴浩然心头一震,凝神望向远方烟尘中的蛮兵背影,果然发觉其退而不乱,秩序井然。他脸上掠过一丝愧色:“孙儿鲁莽,谢祖母教诲。”
“无妨。记住今日所见。”杨清妮语气稍缓,“传令下去,各部严守岗位,不得懈怠。今夜,堡内加强巡哨,多置暗桩火把。蛮兵惯用夜袭,不可不防。”
夜幕很快笼罩了残破的黑石堡,白日厮杀的喧嚣沉寂下来,只余风声呜咽和伤兵的呻吟。堡墙之上,火把摇曳,映照着吴家军将士警惕的面容。
杨清妮没有回营房休息,她披着大氅,立在城楼最高处,目光沉沉地投向北方无垠的黑暗。寒风掀起她花白的鬓发,身形却如磐石般稳固。
“老太君,夜寒露重,您……”亲卫上前,递过一个暖手炉。
杨清妮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她的心神全在堡外那片沉寂的黑暗里。时间一点点流逝,当堡内大部分人都开始因疲惫而精神松懈时,杨清妮的耳朵捕捉到一丝异样的声响——极其轻微,混杂在风声里,像是无数沙砾被小心翼翼地踩踏滚动。
“来了。”她低语,声音冷冽。 几乎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堡墙外数十丈远的黑暗中,骤然亮起无数火把!火光跳跃,映照出密密麻麻如同鬼魅般匍匐前进的蛮兵身影!他们趁着夜色掩护,无声无息地潜行到了如此近的距离!
特别是……”她微微凑近,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留意军中是否有异动,是否有不该出现的指令或信号!若有,不必声张,记在心里,飞马报我!”
吴浩然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祖母话中的深意和肩头更重的责任,他用力点头:“孙儿谨记!”
夜色深沉,镇国公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杨清妮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北疆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黑石堡的位置,目光幽深如寒潭。
窗外,府中各处仍有灯火和人声,那是大军出征前最后的忙碌与准备。次日清晨,天色微明。镇国公府正门大开,披坚执锐的甲士肃立两侧,铁甲在晨曦中泛着冷硬的光泽。
一辆辆装载着辎重的马车已经排列整齐,马车前面的战马全身套着黑色的玄甲,一种无形的肃杀压退街道两边看热闹的人群。
杨清妮再次出现,她没有再穿那身沉重的朝服,也没有穿昨日那身劲装软甲,而是换上了一身玄色为主、镶着暗金纹路的贴身战袍,外面罩着一件同样玄色的半身软甲。
花白的头发用一根古朴的玉簪紧紧束起,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那双锐利依旧的眼睛。腰间,悬着一柄样式古朴的佩剑。 她一步步走出府门,踏上早已备好的战马,动作利落,丝毫不见老态。
吴浩然一身亮银甲胄,手持长枪,护卫在她身侧。李婉儿和吴忠站在府门台阶上,目送着他们。 “出发!”杨清妮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沉重的号角声撕裂清晨的宁静。马蹄声由缓至急,如同闷雷般响起,踏碎了京城的安静。玄色的吴字大旗在队伍最前方猎猎展开,迎着晨风,指向北方。
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他们看着这支沉默而肃杀的军队,看着那面熟悉的、象征着守护与荣耀的吴字旗,看着马背上那位白发如雪、脊梁挺得笔直的老太君,眼神复杂,有期盼,有担忧,也有久违的激动。
低低的议论声在人群中蔓延。 “是老太君!她亲自挂帅了!” “吴家军又出征了!” “老天保佑,一定要打胜仗啊!” “镇国公府……还是有顶梁柱在的……”
队伍穿过长街,抵达京城北门,高大的城门缓缓开启,门外是通向未知战场与凛冽北风的官道。
城楼上,几道身影隐在垛口之后。为首一人,紫袍玉带,正是丞相赵无极。他面无表情地俯视着下方浩浩荡荡开拔的军队,目光最终定格在马背上那个玄色的身影上,眼神阴鸷深沉,如同伺机而动的毒蛇。
杨清妮似有所感,在即将穿过城门洞的那一刻,勒住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她猛地抬头,目光如两道冰冷的闪电,精准地刺向城楼垛口后的阴影。隔着一箭之地,两道目光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轰然相撞, 没有只言片语只有看不见的硝烟在弥漫。
杨清妮嘴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仿佛在说:我来了。 随即,她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率先冲出了高大的城门。身后,黑色的铁流滚滚向前,玄色的大旗在风中烈烈招展,义无反顾地没入北方苍茫的地平线。
北风卷着沙砾抽打在脸上,杨清妮勒马立在黑石堡残破的城头。城下,蛮兵如同潮水般的退去,留下狼藉的战场和冲天的血腥气息。
吴浩然浑身浴血,拄着长枪,胸膛剧烈起伏,年轻的脸上混杂着疲惫与初战得胜的亢奋。“祖母!幸不辱命,蛮兵退了!” 杨清妮的目光扫过战场,并未停留于眼前的惨胜。
蛮兵退得过于迅速,阵型虽乱却不溃散,更像是有序后撤。“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加固城防。蛮兵不会善罢甘休。”她的声音冷静,穿透呼啸的风声,“周猛!” “老太君!末将听令” 斥候营统领周猛应声上前,脸上带着战斗留下的血污。
“派出所有斥候,盯死蛮兵主力动向。他们退往何处,后续兵力如何,有无援兵迹象,我要确切消息。”
“得令!”周猛领命,转身疾步而去。
“祖母,蛮兵已败退,何不乘胜追击?”吴浩然喘息稍平,眼中战意未消。
“败退?”杨清妮转头看他,眼神锐利,“你仔细看!他们丢下的多是老弱伤兵和破损辎重,精锐何在?撤退路线可有混乱?这是诱敌,绝非溃败。你身为先锋,当学会看透表象。”
吴浩然心头一震,凝神望向远方烟尘中的蛮兵背影,果然发觉其退而不乱,秩序井然。他脸上掠过一丝愧色:“孙儿鲁莽,谢祖母教诲。”
“无妨。记住今日所见。”杨清妮语气稍缓,“传令下去,各部严守岗位,不得懈怠。今夜,堡内加强巡哨,多置暗桩火把。蛮兵惯用夜袭,不可不防。”
夜幕很快笼罩了残破的黑石堡,白日厮杀的喧嚣沉寂下来,只余风声呜咽和伤兵的呻吟。堡墙之上,火把摇曳,映照着吴家军将士警惕的面容。
杨清妮没有回营房休息,她披着大氅,立在城楼最高处,目光沉沉地投向北方无垠的黑暗。寒风掀起她花白的鬓发,身形却如磐石般稳固。
“老太君,夜寒露重,您……”亲卫上前,递过一个暖手炉。
杨清妮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她的心神全在堡外那片沉寂的黑暗里。时间一点点流逝,当堡内大部分人都开始因疲惫而精神松懈时,杨清妮的耳朵捕捉到一丝异样的声响——极其轻微,混杂在风声里,像是无数沙砾被小心翼翼地踩踏滚动。
“来了。”她低语,声音冷冽。 几乎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堡墙外数十丈远的黑暗中,骤然亮起无数火把!火光跳跃,映照出密密麻麻如同鬼魅般匍匐前进的蛮兵身影!他们趁着夜色掩护,无声无息地潜行到了如此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