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当“规则”成为流行文化-《飞升仙界,我搞职场KPI》

  姜明主导的规则体系,在经历了初期的阵痛、博弈、漏洞修补和人性化调整后,不仅没有像某些保守派预言的那样崩溃,反而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深深嵌入了仙界的肌理,甚至……开始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语言上。

  仙官们和编外人员们的日常交流中,开始频繁出现各种规则术语。

  “你那个方案,‘规则影响评估’跑分多少?”

  “这次合作,‘协作难度系数’肯定低不了,得提前申请‘风险保险’。”

  “老兄,你这话说得不够‘标准化’,容易产生歧义啊!”

  “放心,流程绝对‘合规’,挑不出毛病。”

  甚至连仙界坊间流传的笑话和段子里,都开始带上规则的影子。

  “听说有个剑仙练剑走火入魔,不是因为心魔,是因为纠结自己的剑招不符合最新版《御剑飞行安全操作规范》……”

  “两个仙童吵架,一个说:‘你违规了!’另一个立马反驳:‘你才违规!你全家都违规!我有‘信誉积分’为证!’”

  更让姜明有些无语的是,平台上开始出现大量以“规则”为主题的衍生内容。

  有技术流UP主开设专栏《深度解读姜首席规则体系背后的逻辑之美》,逐条分析重要规则的设计思路和预期效果,粉丝众多。

  有考据党发表长文《从古仙律到现代仙规:论仙界规则体系的演变与姜明新政的历史地位》,引经据典,把姜明的规则和上古天条相提并论,引发了广泛讨论。

  还有文艺创作者,以规则博弈为背景,创作了《我在仙界搞合规》、《规则顾问之路》等小说、漫画,甚至有人编排了名为《规则颂》的仙乐,在平台上小范围流传。

  最离谱的是,有精明的商家嗅到了商机,推出了“合规仙子/仙君”系列虚拟道侣服务,主打“熟知规则,助您仙途无忧”,居然生意火爆。甚至出现了“姜首席同款眼镜”(毫无特殊功能的普通水晶片)之类的周边产品,销量居然还不错。

  小灵把这些奇葩现象当笑话讲给姜明听,姜明听完,只是推了推自己那副引起风潮的眼镜,面无表情地评价了一句:“无聊。”

  然而,这种“规则文化”的盛行,带来的并非全是闹剧。

  它客观上极大地普及了规则知识,降低了规则执行的成本。当大家都以熟知规则为荣,以违规为耻时,整体的合规意识自然就上去了。很多潜在的矛盾和误解,在萌芽阶段就能通过规则框架得到沟通和解决。

  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群体监督力量。任何试图挑战规则底线或者利用规则漏洞的行为,都会立刻暴露在无数“规则爱好者”的放大镜下,被反复审视和讨论。这使得钻空子的风险和难度呈指数级上升。

  就连之前那些对规则体系颇有微词的老派仙官,在这种无处不在的规则氛围熏陶下,也不得不开始主动学习和适应。毕竟,谁也不想在公开场合因为不懂规则而出丑,或者被贴上“落后于时代”的标签。

  **当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种新的“规则原教旨主义”苗头开始出现。部分极端规则爱好者,开始死抠规则字眼,对任何偏离规则字面意思的行为进行猛烈的抨击,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例如,某个小仙童在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用仙术帮异宇宙小朋友找回走失宠物的暖心小事,因为报告中某个数据填写格式与《影响力报告撰写规范》稍有出入,就被一群“规则卫道士”围攻,指责其“态度不端”、“破坏规则严肃性”,差点把仙童骂到自闭。

  还有人对“规则例外通道”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破坏了规则的绝对权威,是“开历史倒车”,要求取消通道,恢复规则的“纯粹性”。

  这种极端倾向,虽然目前还是少数,但其造成的破坏性和对创新氛围的压制,不容小觑。

  姜明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下场与这些“规则卫道士”辩论,那只会抬举他们。他授意“规则语言规范化小组”发布了一份《关于规则精神与执行灵活性的指导说明》,强调规则是服务于价值和目标的工具,其核心在于“精神”而非“字句”,鼓励大家在理解和执行规则时,把握其“鼓励创新、保障公平、控制风险”的核心原则,避免本末倒置。

  同时,平台算法也进行微调,适当降低那些纯粹咬文嚼字、缺乏建设性内容的“规则批判”帖子的推荐权重。

  潜移默化中,这种极端的风气被稍稍压制,规则的执行重新回到了更加务实、灵活的轨道上。

  焚夜某次路过姜明的办公室,看到他又在审阅一份关于“规则文化对仙界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调研报告,忍不住笑道:“你现在不光是规则首席,都快成文化部长了。连仙界下一代的思想动态都要操心。”

  姜明头也不抬,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规则推行到最后,本就是文化的较量。如果不能让大多数仙从内心认同,再精密的规则也只是一纸空文。”

  他放下报告,揉了揉眉心:“没想到,制定规则麻烦,推广规则麻烦,连规则太受欢迎了……也麻烦。”

  焚夜哈哈大笑:“能者多劳嘛!我看你这‘麻烦’,还得继续下去。”

  姜明看着光幕上源源不断涌来的、与规则相关的各种议题,无声地叹了口气。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