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跑道上缓缓滑行时,林晚星关掉了平板电脑上正在修改的纪录片脚本。十二小时的航程让她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载而归的充实感。法国美食峰会的成功远超预期,她演示的那道陈皮慢炖契安尼娜牛肉不仅征服了慢食协会的马里奥会长,更在业内引起了关于东西方烹饪哲学的热烈讨论。
师傅,国内媒体已经把您在法国的演示视频顶上热搜第一了。周晓一边整理随身行李一边兴奋地说,特别是马里奥会长当场表示要重新审视中式调味料那段,简直可以载入教科书!
林晚星微微一笑,抚摸着颈间那把已经带着体温的钥匙。这次法国的经历让她更加确信,美食的确是跨越文化的最佳桥梁。
取完行李走出接机口,她意外地发现陆时衍亲自来接机。他站在人群中,手捧着一束别致的香料花束——迷迭香、百里香、罗勒扎成的花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欢迎回来。陆时衍接过她的行李,目光落在她颈间的钥匙上,眼神温柔,农庄的香料已经开始发芽了。
林晚星接过花束,深深吸了一口那熟悉的香气:这才一周多,这么快?
托斯卡纳的阳光从不辜负期待。陆时衍微微一笑,自然地接过她的随身包,就像你从不辜负美食。
坐进车内,林晚星正要系安全带,陆时衍却递过来一个牛皮纸文件夹:在回家前,有个邀请可能需要你优先考虑。
林晚星打开文件夹,映入眼帘的是中华厨艺大师赛的烫金logo。这是一档在国内餐饮界享有盛誉的专业赛事,以评审严格、标准苛刻着称,往届评委都是国宝级的烹饪大师。
他们邀请我担任评委?林晚星有些惊讶地翻看邀请函,这一届的评委名单里可是有陈永昌大师这样的泰斗级人物。
陆时衍平稳地转动方向盘:峰会上的表现让你完全够格站在这个位置。而且,这次他们特别设立了创新与传统融合专项评审,指名希望你能主导。
林晚星继续阅读文件,眼神越来越专注。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不仅能与业内顶尖大师交流,更能亲身参与制定中餐创新的标准。
但这也意味着,我将要评判的可能有很多是我的前辈。她轻声说。
以你现在的成就和理念,完全有资格。陆时衍语气坚定,记得你说过,美食的进步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定义标准。
回到家,林晚星第一时间视频连线了她在法国的团队,确认后续事宜。刚结束通话,另一个视频请求就接了进来——是陈永昌大师的助理发来的。
屏幕那端,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陈大师正坐在他那间着名的茶室中。
林小姐,法国的那道牛肉,做得很好。陈大师开门见山,声音洪亮,用陈皮解西洋牛肉的腻,想法很妙。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你处理松露的手法——为什么选择切丝而不是传统刨片?
林晚星稍稍坐直身体:陈大师,松露切丝后受热更均匀,能更好地释放香气,同时不会抢走牛肉的本味。
聪明。陈大师满意地点头,这次大师赛,我特意推荐你做创新专项的评审长。希望你能给那些墨守成规的年轻人一点震撼。
这个突如其来的支持让林晚星既惊讶又感动:感谢您的信任,我一定不负所托。
别高兴得太早。陈大师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可是很严格的。你要是评判得不好,我第一个批评你。
结束通话后,林晚星在窗前站了很久。夜色中的城市灯火璀璨,她手中的钥匙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从穿越之初那个被全网黑的十八线小艺人,到如今被业内泰斗认可的评委,这条路她走得不易。
第二天清晨,她早早来到工作室,周晓已经将大师赛的详细资料整理好放在她的桌上。
师傅,这届选手阵容很强。周晓指着选手名单,有来自百年老字号的后人,也有海外归来的新派厨师,还有几位是您当年的...竞争对手。
林晚星顺着她的手指看去,果然在名单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其中就包括曾经在《中餐厅》中与她有过节的张主厨。
看来这次评委工作不会太轻松。林晚星淡淡一笑,不过,公正评判是对所有选手的尊重。
在接下来的准备工作中,林晚星仔细研究了每位选手的背景和烹饪风格。她要求组委会提供选手们的过往作品资料,甚至找到了他们参加其他比赛时的录像。
陆时衍来看她时,她正对着一份菜单笔记凝神思考。
遇到难题了?他将一杯刚煮好的咖啡放在她手边。
林晚星抬头,揉了揉眉心:这位从法国蓝带毕业的选手,技术很完美,但总觉得缺少灵魂。
陆时衍俯身看向她标注的笔记:你指的是过于追求形式?
林晚星点头,美食最重要的是打动人心,而不仅仅是技术展示。这是我评判的重要标准。
就在大赛开始前三天,林晚星接到了一个意外来电。来电显示是顾言琛的经纪人。
林小姐,听说您这次担任大师赛评委,我们言琛投资的餐厅也有选手参赛。经纪人的声音客气中带着试探,不知可否在赛前指点一二?
林晚星语气平静:为保证比赛公正,赛前与选手接触不符合规定。请转告顾先生,大赛评审会保证公平公正。
挂断电话后,她轻轻蹙眉。顾言琛此举显然别有用心,要么是想试探她的态度,要么是想设下什么圈套。
她立即接通内线:晓晓,把顾言琛投资的那位选手的所有资料调出来,重点查一下他们最近的动态。
果然,调查发现那位选手最近频繁出入高级会所,与几位美食评论家有过接触。林晚星将情况如实向大赛组委会汇报,并建议加强对评委与选手接触的监管。
这一举动在组委会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陈永昌大师亲自致电表示支持:做得好!就是要这样刚正不阿。餐饮界这股歪风邪气,是该好好整顿了。
大赛前夜,陆时衍带来一个消息:农庄的第一批香料已经可以采摘了。要不要在评审结束后去休息几天?
林晚星靠在他肩上,把玩着颈间的钥匙:等这次大赛结束吧。我答应你,不管结果如何,都去农庄住几天。
那就这么说定了。陆时衍轻轻握住她的手,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那里永远是你的避风港。
大赛当天,林晚星选择了一套干练的深蓝色西装,颈间的钥匙藏在衣领下。在评委入场时,她能感受到来自各方审视的目光——有好奇,有质疑,也有期待。
陈永昌大师在她身边低语:准备好了吗,小姑娘?今天这场合,可不比你在法国的演示轻松。
林晚星微笑颔首:我一直相信,真诚是评判最好的标准。
当选手们依次入场时,她注意到那位顾言琛投资的选手投来的复杂目光。林晚星坦然回望,目光清明而坚定。
第一轮比赛的主题是传统的现代诠释,选手们需要在三小时内完成一道传统菜的创新版本。
林晚星在选手间巡视,不时停下脚步观察他们的处理手法。当她走到那位海归选手的操作台前时,对方正在用分子料理的技术处理一道经典的红烧肉。
能解释一下你的创作理念吗?林晓星温和地问。
选手略显紧张:我想用现代技术解构传统味道,让红烧肉呈现出全新的口感体验。
林晚星仔细观察了他的操作过程,轻轻摇头:技术很精湛,但你是否考虑过,这样的处理会不会失去红烧肉最打动人的那份温暖?
选手怔住了,随即陷入思考。
在最后的评审环节,林晚星对这道菜的评价既肯定了技术的创新,也指出了情感的缺失:美食创新不能忘记初心。最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份能够唤起共鸣的温度。
她的点评赢得了陈永昌大师赞许的目光。
比赛进行到中途,一个意外发生了。一位老字号出身的选手在处理食材时不小心割伤了手,鲜血顿时染红了操作台。现场一阵骚动。
林晚星立即起身,示意工作人员保持秩序,自己则快步走到选手身边。
别慌,让我看看。她冷静地检查伤口,同时吩咐助手取来医药箱。在工作人员赶来前,她已经利落地为选手做了初步包扎。
对不起,林评委,我...选手愧疚地低下头。
林晚星温和地拍拍他的肩:意外难免。如果你愿意,组委会可以给你延长比赛时间。
这个决定引起了其他选手的窃窃私语。林晚星环视全场,声音清晰而坚定:美食大赛比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食物的尊重和热爱。我相信,给每一位选手公平的机会,才是对比赛最大的尊重。
她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一阵掌声。
第一天的比赛结束时,林晚星已经声音沙哑。回到休息室,她发现桌上放着一个保温盒,里面是陆时衍让人送来的冰糖炖梨汤,旁边还有一张字条:记得照顾好那个最重要的——你的嗓子。
她喝着温润的梨汤,忍不住微笑。这时,手机响起,是陆时衍发来的农庄新照片——香料园里,新发的嫩芽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等你回来。简短的四个字,却让她一整天的疲惫都消散了。
窗外,华灯初上。林晚星站在落地窗前,望着这座她曾经差点无法立足的城市。如今,她不仅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更成为了定义行业标准的人。
她轻轻握住颈间的钥匙,知道无论前方的路还有多少挑战,她都有了最坚实的后盾。
明天,比赛还将继续。而她,已经准备好了。
师傅,国内媒体已经把您在法国的演示视频顶上热搜第一了。周晓一边整理随身行李一边兴奋地说,特别是马里奥会长当场表示要重新审视中式调味料那段,简直可以载入教科书!
林晚星微微一笑,抚摸着颈间那把已经带着体温的钥匙。这次法国的经历让她更加确信,美食的确是跨越文化的最佳桥梁。
取完行李走出接机口,她意外地发现陆时衍亲自来接机。他站在人群中,手捧着一束别致的香料花束——迷迭香、百里香、罗勒扎成的花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欢迎回来。陆时衍接过她的行李,目光落在她颈间的钥匙上,眼神温柔,农庄的香料已经开始发芽了。
林晚星接过花束,深深吸了一口那熟悉的香气:这才一周多,这么快?
托斯卡纳的阳光从不辜负期待。陆时衍微微一笑,自然地接过她的随身包,就像你从不辜负美食。
坐进车内,林晚星正要系安全带,陆时衍却递过来一个牛皮纸文件夹:在回家前,有个邀请可能需要你优先考虑。
林晚星打开文件夹,映入眼帘的是中华厨艺大师赛的烫金logo。这是一档在国内餐饮界享有盛誉的专业赛事,以评审严格、标准苛刻着称,往届评委都是国宝级的烹饪大师。
他们邀请我担任评委?林晚星有些惊讶地翻看邀请函,这一届的评委名单里可是有陈永昌大师这样的泰斗级人物。
陆时衍平稳地转动方向盘:峰会上的表现让你完全够格站在这个位置。而且,这次他们特别设立了创新与传统融合专项评审,指名希望你能主导。
林晚星继续阅读文件,眼神越来越专注。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不仅能与业内顶尖大师交流,更能亲身参与制定中餐创新的标准。
但这也意味着,我将要评判的可能有很多是我的前辈。她轻声说。
以你现在的成就和理念,完全有资格。陆时衍语气坚定,记得你说过,美食的进步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定义标准。
回到家,林晚星第一时间视频连线了她在法国的团队,确认后续事宜。刚结束通话,另一个视频请求就接了进来——是陈永昌大师的助理发来的。
屏幕那端,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陈大师正坐在他那间着名的茶室中。
林小姐,法国的那道牛肉,做得很好。陈大师开门见山,声音洪亮,用陈皮解西洋牛肉的腻,想法很妙。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你处理松露的手法——为什么选择切丝而不是传统刨片?
林晚星稍稍坐直身体:陈大师,松露切丝后受热更均匀,能更好地释放香气,同时不会抢走牛肉的本味。
聪明。陈大师满意地点头,这次大师赛,我特意推荐你做创新专项的评审长。希望你能给那些墨守成规的年轻人一点震撼。
这个突如其来的支持让林晚星既惊讶又感动:感谢您的信任,我一定不负所托。
别高兴得太早。陈大师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可是很严格的。你要是评判得不好,我第一个批评你。
结束通话后,林晚星在窗前站了很久。夜色中的城市灯火璀璨,她手中的钥匙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从穿越之初那个被全网黑的十八线小艺人,到如今被业内泰斗认可的评委,这条路她走得不易。
第二天清晨,她早早来到工作室,周晓已经将大师赛的详细资料整理好放在她的桌上。
师傅,这届选手阵容很强。周晓指着选手名单,有来自百年老字号的后人,也有海外归来的新派厨师,还有几位是您当年的...竞争对手。
林晚星顺着她的手指看去,果然在名单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其中就包括曾经在《中餐厅》中与她有过节的张主厨。
看来这次评委工作不会太轻松。林晚星淡淡一笑,不过,公正评判是对所有选手的尊重。
在接下来的准备工作中,林晚星仔细研究了每位选手的背景和烹饪风格。她要求组委会提供选手们的过往作品资料,甚至找到了他们参加其他比赛时的录像。
陆时衍来看她时,她正对着一份菜单笔记凝神思考。
遇到难题了?他将一杯刚煮好的咖啡放在她手边。
林晚星抬头,揉了揉眉心:这位从法国蓝带毕业的选手,技术很完美,但总觉得缺少灵魂。
陆时衍俯身看向她标注的笔记:你指的是过于追求形式?
林晚星点头,美食最重要的是打动人心,而不仅仅是技术展示。这是我评判的重要标准。
就在大赛开始前三天,林晚星接到了一个意外来电。来电显示是顾言琛的经纪人。
林小姐,听说您这次担任大师赛评委,我们言琛投资的餐厅也有选手参赛。经纪人的声音客气中带着试探,不知可否在赛前指点一二?
林晚星语气平静:为保证比赛公正,赛前与选手接触不符合规定。请转告顾先生,大赛评审会保证公平公正。
挂断电话后,她轻轻蹙眉。顾言琛此举显然别有用心,要么是想试探她的态度,要么是想设下什么圈套。
她立即接通内线:晓晓,把顾言琛投资的那位选手的所有资料调出来,重点查一下他们最近的动态。
果然,调查发现那位选手最近频繁出入高级会所,与几位美食评论家有过接触。林晚星将情况如实向大赛组委会汇报,并建议加强对评委与选手接触的监管。
这一举动在组委会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陈永昌大师亲自致电表示支持:做得好!就是要这样刚正不阿。餐饮界这股歪风邪气,是该好好整顿了。
大赛前夜,陆时衍带来一个消息:农庄的第一批香料已经可以采摘了。要不要在评审结束后去休息几天?
林晚星靠在他肩上,把玩着颈间的钥匙:等这次大赛结束吧。我答应你,不管结果如何,都去农庄住几天。
那就这么说定了。陆时衍轻轻握住她的手,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那里永远是你的避风港。
大赛当天,林晚星选择了一套干练的深蓝色西装,颈间的钥匙藏在衣领下。在评委入场时,她能感受到来自各方审视的目光——有好奇,有质疑,也有期待。
陈永昌大师在她身边低语:准备好了吗,小姑娘?今天这场合,可不比你在法国的演示轻松。
林晚星微笑颔首:我一直相信,真诚是评判最好的标准。
当选手们依次入场时,她注意到那位顾言琛投资的选手投来的复杂目光。林晚星坦然回望,目光清明而坚定。
第一轮比赛的主题是传统的现代诠释,选手们需要在三小时内完成一道传统菜的创新版本。
林晚星在选手间巡视,不时停下脚步观察他们的处理手法。当她走到那位海归选手的操作台前时,对方正在用分子料理的技术处理一道经典的红烧肉。
能解释一下你的创作理念吗?林晓星温和地问。
选手略显紧张:我想用现代技术解构传统味道,让红烧肉呈现出全新的口感体验。
林晚星仔细观察了他的操作过程,轻轻摇头:技术很精湛,但你是否考虑过,这样的处理会不会失去红烧肉最打动人的那份温暖?
选手怔住了,随即陷入思考。
在最后的评审环节,林晚星对这道菜的评价既肯定了技术的创新,也指出了情感的缺失:美食创新不能忘记初心。最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份能够唤起共鸣的温度。
她的点评赢得了陈永昌大师赞许的目光。
比赛进行到中途,一个意外发生了。一位老字号出身的选手在处理食材时不小心割伤了手,鲜血顿时染红了操作台。现场一阵骚动。
林晚星立即起身,示意工作人员保持秩序,自己则快步走到选手身边。
别慌,让我看看。她冷静地检查伤口,同时吩咐助手取来医药箱。在工作人员赶来前,她已经利落地为选手做了初步包扎。
对不起,林评委,我...选手愧疚地低下头。
林晚星温和地拍拍他的肩:意外难免。如果你愿意,组委会可以给你延长比赛时间。
这个决定引起了其他选手的窃窃私语。林晚星环视全场,声音清晰而坚定:美食大赛比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食物的尊重和热爱。我相信,给每一位选手公平的机会,才是对比赛最大的尊重。
她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一阵掌声。
第一天的比赛结束时,林晚星已经声音沙哑。回到休息室,她发现桌上放着一个保温盒,里面是陆时衍让人送来的冰糖炖梨汤,旁边还有一张字条:记得照顾好那个最重要的——你的嗓子。
她喝着温润的梨汤,忍不住微笑。这时,手机响起,是陆时衍发来的农庄新照片——香料园里,新发的嫩芽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等你回来。简短的四个字,却让她一整天的疲惫都消散了。
窗外,华灯初上。林晚星站在落地窗前,望着这座她曾经差点无法立足的城市。如今,她不仅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更成为了定义行业标准的人。
她轻轻握住颈间的钥匙,知道无论前方的路还有多少挑战,她都有了最坚实的后盾。
明天,比赛还将继续。而她,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