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林晚星的战略调整-《穿成炮灰后我靠美食爆红了》

  暮色渐沉,林晚星站在工作室的落地窗前,指尖轻抚着窗框。远处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在夜幕中的星辰。农庄纪录片的意外成功让她意识到,是时候重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了。

  “师傅,数据报告整理好了。”周晓推门而入,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纪录片预告片的点击量已经突破千万,三家卫视都在接洽转播事宜。”

  林晚星转过身,目光落在报告封面的数字上。这些光鲜的数据背后,隐藏着新的挑战。顾言琛的疯狂反扑让她明白,单一领域的发展已经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

  “通知团队,明早九点开会。”林晚星轻轻合上报告,“我们需要重新制定发展策略。”

  周晓敏锐地察觉到师傅语气中的变化:“是要调整方向吗?”

  “是时候让我们的美食理念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现了。”林晚星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关键词:美食传承、影视拓展、公益回馈。

  次日清晨,团队成员齐聚会议室。林晚星站在白板前,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

  “过去我们专注于美食内容创作,这让我们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她顿了顿,“但现在,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美食文化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她首先转向周晓:“晓晓,你准备好接手更多的直播企划了吗?”

  周晓坐直身子,眼神坚定:“我可以的,师傅。”

  “好。”林晚星在白板上划出第一条线,“从下个月开始,直播频次调整为每周三次,其中两次由晓晓独立主持。内容要升级,不仅要教做菜,更要传递美食文化。”

  她接着看向运营总监:“我们需要拓展影视领域。纪录片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要筹备美食文化系列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故事。”

  会议室里响起细碎的讨论声。这个转变来得突然,却也在情理之中。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陆时衍不请自来。他今日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气质冷峻,却在看向林晚星时眼神柔和。

  “听说你们在调整战略?”他很自然地在林晚星身旁坐下,“正好,我有个提议。”

  陆时衍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我注意到,农庄纪录片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大反响,不仅因为内容精彩,更因为它触动了观众对纯天然食材的渴望。”

  他调出一组数据:“如果我们将这个模式复制到更多领域——比如传统手工艺、地方特产,或许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文化传播平台。”

  林晚星仔细审视着数据,眼中闪过赞许:“这正是我在考虑的。不过,这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资源不是问题。”陆时衍唇角微扬,“重要的是,这个方向与你一直倡导的美食理念不谋而合。”

  会议结束后,林晚星与陆时衍并肩走在工作室的花园里。初夏的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顾言琛最近很安静。”陆时衍突然说道,“这不像他的风格。”

  林晚星摘下一片薄荷叶,在指尖轻轻揉搓:“他在等待时机。不过,这正是我们加快布局的好机会。”

  “需要我做什么?”

  “帮我联系几家老字号。”林晚星停下脚步,“我想组建一个传统美食保护联盟。”

  陆时衍略显惊讶:“你要主动出击?”

  “不是出击,是建设。”林晚星目光深远,“最好的防守,就是建立起别人无法轻易撼动的根基。”

  接下来的两周,林晚星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奔波。她先是拜访了八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从老字号的传承人那里汲取智慧;接着又与影视公司洽谈,策划一档融合美食与人文的纪录片系列;最后,她开始着手筹建美食文化基金会,旨在扶持贫困地区的特色美食传承。

  这天下午,林晚星正在审阅基金会的章程草案,周晓兴冲冲地跑进来:“师傅,您看这个!”

  那是一封来自山区小学的感谢信。原来,周晓在最近的直播中偶然提到想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提供营养餐食,竟意外引发了观众的捐赠热潮。短短一周,就筹集到了足以支持十所小学半年营养餐的费用。

  “我们是不是该把公益项目正式纳入规划?”周晓兴奋地问。

  林晚星抚摸着感谢信上稚嫩的笔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比任何商业成功都更有意义。”

  当晚,她重新修改了战略规划,将“美食公益”提升到与另外三个板块同等重要的位置。

  调整战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与一家老字号洽谈合作时,对方对林晚星的创新理念表示质疑。

  “林小姐,我们店传承了一百三十年的配方,不是说改就能改的。”第六代传人李老爷子板着脸说道。

  林晚星不慌不忙,从包里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用您家的招牌酱料为基础,加入天然香料调配的新版本。不敢说超越原版,但或许能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李老爷子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表情从严肃逐渐转为惊讶:“这味道...确实保留了老配方的精髓,但又多了几分层次感。”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传承中创新。”林晚星微笑,“我们可以合作推出限量版,收益的百分之三十将注入美食文化基金会,用于扶持像您这样的老字号。”

  这个提议打动了李老爷子。合作协议在三天后正式签署,成为林晚星战略调整后的第一个重要成果。

  与此同时,陆时衍引荐的国际美食组织也对林晚星的多元发展策略表现出浓厚兴趣。

  “林小姐,我们正在寻找亚洲区的合作伙伴。”组织负责人史密斯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道,“您的理念与我们不谋而合。”

  谈判持续了整整一下午。送走史密斯先生后,陆时衍与林晚星并肩站在会议室窗前,眺望着华灯初上的城市。

  “这个合作将让你的影响力扩展到国际舞台。”陆时衍轻声说。

  林晚星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但我最关心的,还是如何让美食真正服务于人。”

  “这就是我欣赏你的地方。”陆时衍转身面对她,“在商业利益面前,你从未忘记初心。”

  就在这时,林晚星的手机响起。接通后,周晓焦急的声音传来:“师傅,出事了。顾言琛刚刚宣布,要投资五亿打造一个‘超级美食平台’,主打概念与我们刚刚公布的战略高度相似。”

  林晚星与陆时衍交换了一个眼神。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收集所有相关资料,一小时后开会。”林晚星冷静地吩咐,挂断电话后,她对陆时衍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看来,有人迫不及待地想跟我们正面较量了。”

  陆时衍眼中闪过欣赏:“你似乎并不意外。”

  “我早就料到他会这么做。”林晚星走回会议桌旁,翻开笔记本,“不过,模仿永远只能是模仿。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别人偷不走的。”

  一小时后,核心团队齐聚会议室。气氛凝重,但没有人慌乱。

  “顾言琛的这一招,反而证明了我们战略方向的正确性。”林晚星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她站起身,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四象限图:“美食传承、影视拓展、公益回馈、商业运营——这四个板块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顾言琛可以模仿其中一个或两个板块,但无法复制整个生态系统。”

  她转向周晓:“晓晓,原定下个月启动的‘美食文化之旅’项目,提前到下周。我们要亲自去云南,寻找那些即将失传的民族美食。”

  接着她对运营团队说:“与老字号的合作计划全面提速。同时,发布基金会的第一批资助名单。”

  最后,她看向陆时衍:“至于国际合作,恐怕要请你加快谈判进度了。”

  会议室内重新充满活力,每个人都领到了明确的任务。当众人陆续离开后,陆时衍留了下来。

  “你处理危机的方式总是让我惊讶。”他说。

  林晚星整理着桌上的文件,唇角微扬:“不是处理危机,是把握机遇。顾言琛的跟风,恰好给了我们一个向外界展示真正实力的机会。”

  窗外,夜幕已经完全降临。玻璃窗上映出她清晰的身影——坚定,从容,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接下来会很辛苦。”陆时衍轻声说。

  “但只要方向正确,再辛苦也值得。”林晚星关上灯,与他一起走出会议室。

  走廊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分岔路口,林晚星突然停下脚步:“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

  陆时衍深深地看着她:“我早就说过,我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林晚星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有值得奋斗的事业,有忠诚的伙伴,还有默默守护的知己,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

  回到办公室,她打开电脑,开始撰写给团队的信。在信的结尾,她写道:“真正的成功,不是站在巅峰的那一刻,而是在攀登过程中,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也帮助他人找到了他们的方向。”

  点击发送的那一刻,她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了。而这一次,她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带领着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远处,黎明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