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林晚星工作室的灯还亮着。
她刚结束与节目组的视频会议,指尖在平板电脑上滑动,浏览着今晚的舆情数据。 #林晚星创意腐乳红烧肉# 的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三亿,相关视频片段在各大平台疯狂传播。
评论区呈现两极分化的热闹景象。
“用变质食材做出这等美味,这才是真厨神!”
“明明就是节目效果吧?变质肉能吃?太假了!”
“只有我注意到苏软那盒肉有问题吗?细思极恐...”
林晚星的目光在一条高赞评论上停留片刻:“如果这是真的,那林晚星的厨艺已经超出了常规认知范畴。她不是在烹饪,而是在创造。”
她轻轻抿了一口陆时衍送来的庐山云雾,茶汤清冽,回甘悠长。那个男人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候,送上最合适的东西。
手机震动,是《烟火小厨》总导演王磊的私人号码。
“晚星啊,还没休息吧?”王导的声音带着难得的热情,“今晚的数据你看到了吗?爆了,彻底爆了!”
“刚在看。”林晚星语气平静。
“台里刚开完紧急会议,决定把你的单期合同升级为季度合作。”王导顿了顿,加重语气,“而且是特级嘉宾待遇,薪酬翻三倍,创意自主权,还有...”
林晚星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边缘画着圈。这一切都在她预料之中——从她决定接受那盒变质猪肉开始,她就知道这会是个转折点。
“合同明天一早送到你工作室。”王导最后说,“晚星,你这次可是真正站稳脚跟了。”
挂断电话,她打开邮箱,里面已经塞满了合作邀请。食品代言、厨具推广、美食节目评委...其中一封邮件引起了她的注意。
“国际美食节筹备委员会邀请函”。
她点开邮件,是陆时衍公司的官方邮箱发来的,附件里是详细的行程安排和活动介绍。这个美食节在业界地位崇高,往年受邀的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厨。
陆时衍的动作比她想象的还要快。
她回复了邮件,约对方明天面谈细节,然后关掉电脑。
窗外,城市的灯火如星河般璀璨。她想起穿书前,自己在米其林餐厅后厨日夜奋战的日子,想起第一次获得星级评价时的激动。如今,她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又一次站在了起飞的边缘。
但这一次,她不再只是一个厨师。
***
第二天清晨,林晚星准时出现在工作室。
助理小雨已经将整理好的合作邀约放在她桌上,最上面是《烟火小厨》的季度合同。
“林姐,王导亲自送来的,说等你签字。”小雨难掩兴奋,“台里还特地派了专人来对接后续合作细节,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
林晚星翻开合同,条款确实优厚,不仅薪酬大幅提升,还给了她相当大的创作自由——可以自主决定每期节目主题和菜品,节目组必须全力配合。
她仔细阅读每一条细则,在某个条款处停顿片刻:“这一条,加上去。”
小雨凑近一看,是要求节目组保证食材质量和安全的附加条款,明确规定了食材采购和检验流程。
“好的,我这就去沟通。”
半小时后,修改后的合同重新打印出来。林晚星确认无误,签下自己的名字。
送走电视台的人,她开始处理其他邀约。大多数商业合作都被她婉拒了,只留下几个与美食理念相符的品牌。
中午时分,她准时抵达与陆时衍助理约定的餐厅。
这是一家隐于巷弄的私房菜馆,环境清幽,包厢里只有他们两人。
“陆总临时有个国际会议,特地让我向您致歉。”助理递上一个文件夹,“这是美食节的详细资料和合作方案。”
林晚星接过文件,第一页就是美食节的评委名单——清一色的国际名厨和美食评论家。
“陆氏集团是这次美食节的主要赞助商之一,我们有一个推荐名额。”助理解释道,“陆总认为您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继续翻看,合作方案比之前那份更加具体。陆时衍计划打造的高端餐饮品牌名为“星辰厨房”,定位是融合创新与传统的高端餐饮体验。
“为什么取名星辰?”她随口问道。
助理微笑:“陆总说,好的美食应该如星辰般璀璨夺目。”
林晚星挑眉,这不太像那个冷峻男人会说的话。
合作条件依然优厚:她将以首席美食顾问的身份参与品牌创建,享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和高额分红,同时不影响她现有的工作。
“我需要带律师详细研究合同。”她说。
“当然。”助理递上一张名片,“这是陆氏集团的法律顾问,随时为您服务。”
午餐后,林晚星直接回了工作室。接下来的半天,她都在研究美食节的相关资料和往届视频。
傍晚,她正准备离开,前台通知有访客。
来人是顾言琛。
他今天穿着休闲,戴着墨镜和帽子,但依然掩不住那股顶流明星的气场。
“有事?”林晚星站在门口,没有让他进来的意思。
顾言琛摘下墨镜,眼神复杂:“恭喜你,拿到了季度合同。”
“谢谢。”
一阵尴尬的沉默。
“晚星,我们能不能好好谈谈?”他最终开口,“以前的事,可能有些误会...”
林晚星微微挑眉:“顾先生,我们之间没有什么需要谈的。如果你是来谈合作,请走正式渠道;如果是私事,那更没有必要。”
顾言琛脸色微变:“你就这么讨厌我?”
“不。”林晚星语气平静,“我只是对你没有兴趣。”
她清楚地看到顾言琛眼中闪过的错愕和恼怒。这个一向被粉丝追捧、被业界奉承的顶流,大概从未被人如此直白地拒绝过。
“是因为陆时衍吗?”他压低声音。
林晚星笑了:“顾先生,我的事业和人生,从来只与我自己有关。”
她礼貌地点点头,关上了门。
透过猫眼,她看到顾言琛在门口站了很久,最终愤然离去。
***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星进入了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烟火小厨》的季度合作正式开始,她不仅要准备每周的直播内容,还要参与节目策划。与此同时,她接受了两个符合她理念的品牌代言,还开设了个人美食专栏。
最耗费精力的是国际美食节的准备。她不仅要设计参赛菜品,还要研究往届获奖作品和评委偏好。
陆时衍偶尔会发来信息,都是关于美食节的实用建议和资料分享,从不逾矩。但每次他推荐的书目或资料,都恰好是她需要的。
这天,她正在试做为美食节准备的创新菜品——“翡翠虾饺”。
传统的虾饺皮是用澄粉制作,她则尝试加入菠菜汁和特制淀粉,使皮子呈现出半透明的翠绿色,且更加柔韧。馅料则在鲜虾基础上,加入了手工打制的鱼蓉和少许蟹黄,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正在调整馅料比例时,门铃响了。
监控画面里,陆时衍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保温箱。
她开门,有些诧异:“陆总?”
“刚从青岛回来,带了些当地的特产。”他将保温箱递过来,“觉得你可能用得上。”
林晚星打开箱子,里面是整齐排列的鲜活对虾,每一只都个头均匀,虾壳透亮,显然是精挑细选过的。
“这些是当地渔民当天捕捞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陆时衍说,“我想比你平时能买到的更新鲜些。”
确实,这种品质的虾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林晚星心中一动,她正在为虾饺的馅料发愁,总觉得市售的虾仁达不到她想要的口感。
“进来坐吧。”她让开身,“我正在试菜,有兴趣尝尝吗?”
陆时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头:“荣幸之至。”
厨房里,林晚星利落地处理着刚送来的对虾。去头、剥壳、挑虾线,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
陆时衍安静地站在一旁观看,没有打扰。
“陆总对美食很了解。”林晚星突然开口,“上次的庐山云雾,这次的活虾,都送得很精准。”
“略懂一二。”他语气平淡,“家母曾是厨师,从小耳濡目染。”
这倒是林晚星没想到的。她转头看了他一眼,男人站在厨房暖光下,冷峻的轮廓似乎柔和了几分。
虾饺很快蒸好,翠绿色的皮子透出里面粉嫩的馅料,精致得像艺术品。
林晚星夹起一个放在小碟里,递给他:“尝尝看。”
陆时衍接过,仔细端详片刻,才轻轻咬了一口。虾饺皮Q弹爽滑,馅料鲜美多汁,虾肉的甜味和蟹黄的香醇完美融合。
他吃完一个,停顿片刻,才开口:“皮子的配方可以再调整一下,淀粉比例稍高,影响了透明度。”
林晚星挑眉——这正是她刚才觉得不够完美的地方。
“你有什么建议?”
两人就虾饺的配方讨论了近半个小时,陆时衍的建议专业而精准,显示出深厚的美食功底。
“没想到陆总这么懂烹饪。”林晚星由衷地说。
“纸上谈兵而已。”他微微摇头,“尝过的菜多,实际动手能力远不如你。”
临走时,陆时衍在门口停下:“美食节初选下周开始,需要我安排人协助你准备材料吗?”
“不用,我可以搞定。”
他点头,又从西装内袋取出一个U盘:“这是往届获奖者的作品集,包括一些未公开的评委点评。”
这份资料比林晚星能找到的任何公开信息都要详细。
“这份人情我记下了。”她说。
陆时衍微微一笑:“我期待在美食节上看到你的作品。”
送走他后,林晚星回到厨房,看着那盒鲜虾和桌上的U盘,若有所思。
这个陆时衍,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
《烟火小厨》新一期直播当天,现场气氛明显不同往日。
林晚星抵达时,工作人员的态度更加恭敬,连导播都亲自过来打招呼。她的化妆间也换了更大的,桌上摆放着新鲜的花束。
苏软依然早早到了现场,但今天她只是远远地点头致意,没有像往常一样过来寒暄。倒是顾言琛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观众席,虽然做了伪装,但那气质在人群中依然醒目。
今天的主题是“街头小吃创新”,林晚星准备的是改良版的煎饼果子和糖葫芦。
直播开始,她熟练地摊开面糊,打入鸡蛋,撒上葱花和芝麻。与传统的煎饼果子不同,她的面糊中加入了杂粮粉,酱料也是特调的,降低了咸度,增加了风味层次。
“街头小吃的魅力在于亲切感和烟火气。”她一边操作一边向观众解释,“但我们可以通过食材升级和工艺改良,让它更加健康美味。”
镜头推近,金黄的煎饼在铁板上滋滋作响,香气仿佛能穿透屏幕。
评委席上,新来的美食评论家频频点头。自从上次那位苏软邀请的评论家因为“个人原因”退出后,节目组更换了评委阵容。
直播进行得很顺利,直到互动环节。
按照流程,林晚星需要随机抽取一位现场观众,教他制作简易版的煎饼果子。抽中的是一位年轻女孩,看起来二十出头,穿着朴素,神情紧张。
“别紧张,跟着我做就好。”林晚星温和地说,递给她一件围裙。
女孩手忙脚乱地系上围裙,在镜头前显得格外笨拙。但在林晚星的耐心指导下,她逐渐放松,勉强完成了一个还算像样的煎饼。
“很好,第一次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林晚星鼓励道,将煎饼装袋递给她,“带回去尝尝自己的手艺。”
女孩接过煎饼,眼眶突然红了:“林老师,谢谢您。我妈妈特别
她刚结束与节目组的视频会议,指尖在平板电脑上滑动,浏览着今晚的舆情数据。 #林晚星创意腐乳红烧肉# 的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三亿,相关视频片段在各大平台疯狂传播。
评论区呈现两极分化的热闹景象。
“用变质食材做出这等美味,这才是真厨神!”
“明明就是节目效果吧?变质肉能吃?太假了!”
“只有我注意到苏软那盒肉有问题吗?细思极恐...”
林晚星的目光在一条高赞评论上停留片刻:“如果这是真的,那林晚星的厨艺已经超出了常规认知范畴。她不是在烹饪,而是在创造。”
她轻轻抿了一口陆时衍送来的庐山云雾,茶汤清冽,回甘悠长。那个男人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候,送上最合适的东西。
手机震动,是《烟火小厨》总导演王磊的私人号码。
“晚星啊,还没休息吧?”王导的声音带着难得的热情,“今晚的数据你看到了吗?爆了,彻底爆了!”
“刚在看。”林晚星语气平静。
“台里刚开完紧急会议,决定把你的单期合同升级为季度合作。”王导顿了顿,加重语气,“而且是特级嘉宾待遇,薪酬翻三倍,创意自主权,还有...”
林晚星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边缘画着圈。这一切都在她预料之中——从她决定接受那盒变质猪肉开始,她就知道这会是个转折点。
“合同明天一早送到你工作室。”王导最后说,“晚星,你这次可是真正站稳脚跟了。”
挂断电话,她打开邮箱,里面已经塞满了合作邀请。食品代言、厨具推广、美食节目评委...其中一封邮件引起了她的注意。
“国际美食节筹备委员会邀请函”。
她点开邮件,是陆时衍公司的官方邮箱发来的,附件里是详细的行程安排和活动介绍。这个美食节在业界地位崇高,往年受邀的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厨。
陆时衍的动作比她想象的还要快。
她回复了邮件,约对方明天面谈细节,然后关掉电脑。
窗外,城市的灯火如星河般璀璨。她想起穿书前,自己在米其林餐厅后厨日夜奋战的日子,想起第一次获得星级评价时的激动。如今,她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又一次站在了起飞的边缘。
但这一次,她不再只是一个厨师。
***
第二天清晨,林晚星准时出现在工作室。
助理小雨已经将整理好的合作邀约放在她桌上,最上面是《烟火小厨》的季度合同。
“林姐,王导亲自送来的,说等你签字。”小雨难掩兴奋,“台里还特地派了专人来对接后续合作细节,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
林晚星翻开合同,条款确实优厚,不仅薪酬大幅提升,还给了她相当大的创作自由——可以自主决定每期节目主题和菜品,节目组必须全力配合。
她仔细阅读每一条细则,在某个条款处停顿片刻:“这一条,加上去。”
小雨凑近一看,是要求节目组保证食材质量和安全的附加条款,明确规定了食材采购和检验流程。
“好的,我这就去沟通。”
半小时后,修改后的合同重新打印出来。林晚星确认无误,签下自己的名字。
送走电视台的人,她开始处理其他邀约。大多数商业合作都被她婉拒了,只留下几个与美食理念相符的品牌。
中午时分,她准时抵达与陆时衍助理约定的餐厅。
这是一家隐于巷弄的私房菜馆,环境清幽,包厢里只有他们两人。
“陆总临时有个国际会议,特地让我向您致歉。”助理递上一个文件夹,“这是美食节的详细资料和合作方案。”
林晚星接过文件,第一页就是美食节的评委名单——清一色的国际名厨和美食评论家。
“陆氏集团是这次美食节的主要赞助商之一,我们有一个推荐名额。”助理解释道,“陆总认为您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继续翻看,合作方案比之前那份更加具体。陆时衍计划打造的高端餐饮品牌名为“星辰厨房”,定位是融合创新与传统的高端餐饮体验。
“为什么取名星辰?”她随口问道。
助理微笑:“陆总说,好的美食应该如星辰般璀璨夺目。”
林晚星挑眉,这不太像那个冷峻男人会说的话。
合作条件依然优厚:她将以首席美食顾问的身份参与品牌创建,享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和高额分红,同时不影响她现有的工作。
“我需要带律师详细研究合同。”她说。
“当然。”助理递上一张名片,“这是陆氏集团的法律顾问,随时为您服务。”
午餐后,林晚星直接回了工作室。接下来的半天,她都在研究美食节的相关资料和往届视频。
傍晚,她正准备离开,前台通知有访客。
来人是顾言琛。
他今天穿着休闲,戴着墨镜和帽子,但依然掩不住那股顶流明星的气场。
“有事?”林晚星站在门口,没有让他进来的意思。
顾言琛摘下墨镜,眼神复杂:“恭喜你,拿到了季度合同。”
“谢谢。”
一阵尴尬的沉默。
“晚星,我们能不能好好谈谈?”他最终开口,“以前的事,可能有些误会...”
林晚星微微挑眉:“顾先生,我们之间没有什么需要谈的。如果你是来谈合作,请走正式渠道;如果是私事,那更没有必要。”
顾言琛脸色微变:“你就这么讨厌我?”
“不。”林晚星语气平静,“我只是对你没有兴趣。”
她清楚地看到顾言琛眼中闪过的错愕和恼怒。这个一向被粉丝追捧、被业界奉承的顶流,大概从未被人如此直白地拒绝过。
“是因为陆时衍吗?”他压低声音。
林晚星笑了:“顾先生,我的事业和人生,从来只与我自己有关。”
她礼貌地点点头,关上了门。
透过猫眼,她看到顾言琛在门口站了很久,最终愤然离去。
***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星进入了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烟火小厨》的季度合作正式开始,她不仅要准备每周的直播内容,还要参与节目策划。与此同时,她接受了两个符合她理念的品牌代言,还开设了个人美食专栏。
最耗费精力的是国际美食节的准备。她不仅要设计参赛菜品,还要研究往届获奖作品和评委偏好。
陆时衍偶尔会发来信息,都是关于美食节的实用建议和资料分享,从不逾矩。但每次他推荐的书目或资料,都恰好是她需要的。
这天,她正在试做为美食节准备的创新菜品——“翡翠虾饺”。
传统的虾饺皮是用澄粉制作,她则尝试加入菠菜汁和特制淀粉,使皮子呈现出半透明的翠绿色,且更加柔韧。馅料则在鲜虾基础上,加入了手工打制的鱼蓉和少许蟹黄,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正在调整馅料比例时,门铃响了。
监控画面里,陆时衍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保温箱。
她开门,有些诧异:“陆总?”
“刚从青岛回来,带了些当地的特产。”他将保温箱递过来,“觉得你可能用得上。”
林晚星打开箱子,里面是整齐排列的鲜活对虾,每一只都个头均匀,虾壳透亮,显然是精挑细选过的。
“这些是当地渔民当天捕捞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陆时衍说,“我想比你平时能买到的更新鲜些。”
确实,这种品质的虾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林晚星心中一动,她正在为虾饺的馅料发愁,总觉得市售的虾仁达不到她想要的口感。
“进来坐吧。”她让开身,“我正在试菜,有兴趣尝尝吗?”
陆时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头:“荣幸之至。”
厨房里,林晚星利落地处理着刚送来的对虾。去头、剥壳、挑虾线,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
陆时衍安静地站在一旁观看,没有打扰。
“陆总对美食很了解。”林晚星突然开口,“上次的庐山云雾,这次的活虾,都送得很精准。”
“略懂一二。”他语气平淡,“家母曾是厨师,从小耳濡目染。”
这倒是林晚星没想到的。她转头看了他一眼,男人站在厨房暖光下,冷峻的轮廓似乎柔和了几分。
虾饺很快蒸好,翠绿色的皮子透出里面粉嫩的馅料,精致得像艺术品。
林晚星夹起一个放在小碟里,递给他:“尝尝看。”
陆时衍接过,仔细端详片刻,才轻轻咬了一口。虾饺皮Q弹爽滑,馅料鲜美多汁,虾肉的甜味和蟹黄的香醇完美融合。
他吃完一个,停顿片刻,才开口:“皮子的配方可以再调整一下,淀粉比例稍高,影响了透明度。”
林晚星挑眉——这正是她刚才觉得不够完美的地方。
“你有什么建议?”
两人就虾饺的配方讨论了近半个小时,陆时衍的建议专业而精准,显示出深厚的美食功底。
“没想到陆总这么懂烹饪。”林晚星由衷地说。
“纸上谈兵而已。”他微微摇头,“尝过的菜多,实际动手能力远不如你。”
临走时,陆时衍在门口停下:“美食节初选下周开始,需要我安排人协助你准备材料吗?”
“不用,我可以搞定。”
他点头,又从西装内袋取出一个U盘:“这是往届获奖者的作品集,包括一些未公开的评委点评。”
这份资料比林晚星能找到的任何公开信息都要详细。
“这份人情我记下了。”她说。
陆时衍微微一笑:“我期待在美食节上看到你的作品。”
送走他后,林晚星回到厨房,看着那盒鲜虾和桌上的U盘,若有所思。
这个陆时衍,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
《烟火小厨》新一期直播当天,现场气氛明显不同往日。
林晚星抵达时,工作人员的态度更加恭敬,连导播都亲自过来打招呼。她的化妆间也换了更大的,桌上摆放着新鲜的花束。
苏软依然早早到了现场,但今天她只是远远地点头致意,没有像往常一样过来寒暄。倒是顾言琛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观众席,虽然做了伪装,但那气质在人群中依然醒目。
今天的主题是“街头小吃创新”,林晚星准备的是改良版的煎饼果子和糖葫芦。
直播开始,她熟练地摊开面糊,打入鸡蛋,撒上葱花和芝麻。与传统的煎饼果子不同,她的面糊中加入了杂粮粉,酱料也是特调的,降低了咸度,增加了风味层次。
“街头小吃的魅力在于亲切感和烟火气。”她一边操作一边向观众解释,“但我们可以通过食材升级和工艺改良,让它更加健康美味。”
镜头推近,金黄的煎饼在铁板上滋滋作响,香气仿佛能穿透屏幕。
评委席上,新来的美食评论家频频点头。自从上次那位苏软邀请的评论家因为“个人原因”退出后,节目组更换了评委阵容。
直播进行得很顺利,直到互动环节。
按照流程,林晚星需要随机抽取一位现场观众,教他制作简易版的煎饼果子。抽中的是一位年轻女孩,看起来二十出头,穿着朴素,神情紧张。
“别紧张,跟着我做就好。”林晚星温和地说,递给她一件围裙。
女孩手忙脚乱地系上围裙,在镜头前显得格外笨拙。但在林晚星的耐心指导下,她逐渐放松,勉强完成了一个还算像样的煎饼。
“很好,第一次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林晚星鼓励道,将煎饼装袋递给她,“带回去尝尝自己的手艺。”
女孩接过煎饼,眼眶突然红了:“林老师,谢谢您。我妈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