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晨光透过酒店窗帘的缝隙,在地毯上投下一道细长的金线。林晚星早早醒来,站在窗前望着楼下渐渐苏醒的街道。今天陆时衍要来了,这个认知让她心中泛起复杂的涟漪——既期待又不安。
手机震动,是周雨发来的消息:「本地美食杂志《Saveurs de Paris》的记者希望今天下午能来采访,顺便品尝你的新品。接吗?」
林晚星略一思索,回复:「接。请安排在下午三点,地点就在左岸的店铺。」
她需要这个平台向巴黎美食界发声,也需要用实力回应那些质疑的声音。
***
左岸的店铺内,工人们正在进行基础装修。林晚星系着围裙,在临时搭建的料理台前准备着今天要展示的菜品。周雨在一旁帮忙整理食材,时不时担忧地望向门口。
“你看起来一点都不紧张。”周雨忍不住说,“我打听到,今天可能还会有几位本地名厨不请自来。”
“正好。”林晚星将一块五花肉放入锅中焯水,神情专注,“省得我一一登门拜访了。”
上午十点,陆时衍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店门口。他穿着一件深蓝色大衣,手中提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显然是直接从机场赶来。
“路上顺利吗?”林晚星放下厨刀,擦了擦手。
“很顺利。”他走近,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然后环视四周,“装修进度比我想象的快。”
“工人们很有效率。”她递给他一杯刚泡好的龙井茶,“尝尝,从国内带来的明前龙井。”
陆时衍接过茶杯,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她的手背。两人都微微一怔,那种熟悉的电流依然存在,尽管彼此心中都藏着未言的秘密。
“我看了你发来的菜单草案,”他啜了一口茶,直奔主题,“很有创意,但风险也不小。法国人对中餐的认知还停留在春卷和炒饭的阶段,你的融合菜会不会太过超前?”
林晚星领他走到料理台前,指着准备好的食材:“正因为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我们才更需要展示中餐的深度和广度。你看这道‘松露红烧肉’——”
她掀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红烧肉在锅中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色泽红亮诱人。
“我用了波尔多的红酒代替部分料酒,加入了法国黑松露提鲜,但烹饪技法完全是中式的慢火细炖。”她用筷子夹起一块肉,轻轻一抖,肉块颤巍巍地抖动着,展示出完美的弹性,“口味上,我保留了红烧肉的本质,只是通过配料的调整,让它更贴近本地高端食材的风味。”
陆时衍凝视着那块红烧肉,眼中闪过惊艳:“很聪明的做法。”
“至于这道‘茉莉花烟熏乳鸽’,”她指向另一口锅,“我用福建茉莉花茶进行烟熏,搭配的是法国着名的布雷斯鸽肉。中西合璧,但每一种元素都相得益彰。”
他低头闻了闻茶香与肉香交织的烟气,忽然问:“这不仅仅是为了餐厅的推广,对吗?”
林晚星与他对视,不躲不闪:“美食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我想证明中华料理完全可以与世界顶级美食平等对话。”
陆时衍的唇角微微上扬:“这才是我认识的林晚星。”
下午两点五十分,《Saveurs de Paris》的记者尚未抵达,店里却先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Bonjour,”一位身材高大、留着精心修剪胡须的中年男子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位同行,“我是Le Bistro dOr的主厨Antoine,听说今天有位中国主厨要展示‘创新中餐’,我们很感兴趣。”
Le Bistro dOr是巴黎着名的米其林二星餐厅,以传统法餐闻名。Antoine主厨在巴黎美食界颇有威望,他的到来无疑是对林晚星的一种考验。
林晚星从容不迫地迎上前,用流利的法语回应:“欢迎,Antoine主厨。很荣幸能得到您的关注。”
陆时衍站在稍远处,默默观察着这一幕。他注意到林晚星眼中没有丝毫怯意,只有满满的自信与从容。
“我们听说您要在左岸开餐厅,”Antoine的目光扫过尚在装修的店面,语气中带着若有若无的轻蔑,“巴黎的餐饮市场竞争激烈,不知您准备如何立足?”
“靠实力。”林晚星微微一笑,转向料理台,“正好我准备了几道菜品,各位愿意品尝并给出宝贵意见吗?”
她不等对方回答,已经开始动手。第一道是“松露红烧肉”,她将炖煮入味的五花肉切成均匀的方块,配以用肉汁煨熟的小胡萝卜和蘑菇,最后刨上几片新鲜的黑松露。
Antoine接过小碟,先是仔细观察了菜品的色泽和摆盘,然后用叉子轻轻一碰,肉质即刻分离。他小心地切下一小块送入口中,咀嚼的动作由快变慢,眼神从审视逐渐转为惊讶。
“这不可能...”他低声自语,又尝了一口,“肉质如此酥烂,却依然保持形状;味道层次丰富,酒香、肉香和松露香完美融合...这真的是中餐?”
“这是中餐的现代诠释。”林晚星平静地回答,“中华料理的精髓在于对火候和调味的精准掌控,而不是固守某一种固定的形态。”
紧接着,她端上了“茉莉花烟熏乳鸽”。乳鸽皮脆肉嫩,带着淡淡的茉莉花香,配以用鸽骨熬制的酱汁和煎得恰到好处的鹅肝。
一位跟随Antoine前来的女主厨品尝后,忍不住赞叹:“这种烟熏技法太精妙了!花香与肉香的平衡堪称完美。”
林晚星微笑着开始准备第三道菜——“普洱茶香煎鹅肝”。她选用上等鹅肝,用普洱茶腌制后轻煎,配以用普洱茶和红酒调制的酱汁,以及一小块自制的普洱茶冻。
“茶与鹅肝的搭配非常大胆。”Antoine评价道,但当他品尝后,眼中最后一丝质疑也消失了,“但效果惊人。茶的清香中和了鹅肝的油腻,而茶冻的加入更是点睛之笔。”
三道菜品尝完毕,原本带着挑衅意味的法国主厨们态度明显转变。Antoine甚至主动与林晚星交流起了烹饪心得。
“我必须承认,我先前对中餐的理解太过片面。”他诚恳地说,“您的菜品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传统与创新可以如此和谐共存。”
林晚星谦虚地回应:“法餐与中餐各有千秋,我希望通过这家餐厅,搭建两种伟大美食文化对话的平台。”
就在这时,《Saveurs de Paris》的记者赶到。看到Antoine等名厨在场,他们十分惊讶,随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更好的报道角度。
采访过程中,Antoine主动为林晚星的菜品背书:“林主厨的料理让我看到了美食的未来——没有国界的限制,只有对美味的共同追求。”
送走记者和主厨们后,店铺里终于恢复了安静。周雨兴奋地拉住林晚星的手:“晚星,你看到了吗?Antoine主厨的态度完全改变了!有他的认可,我们在巴黎的起步会顺利很多!”
林晚星笑了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一直沉默旁观的陆时衍。他站在窗边,夕阳的余晖为他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
“你今天表现得很好。”当周雨离开去接电话时,他走近说道。
“谢谢。”她低头整理着厨具,“你专程飞来巴黎,不会只是为了看这场品鉴会吧?”
陆时衍从大衣内袋中取出一个信封:“我带来了味臻集团最新的质检报告副本。”
林晚星的手顿住了:“你...”
“我知道你在调查他们。”他平静地说,“我也知道你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
她接过信封,却没有立即打开:“为什么现在给我这个?”
“因为我相信你的判断,也尊重你的选择。”他的目光深邃如海,“但我希望你知道,无论你发现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林晚星捏着那份薄薄的信封,感觉它有千斤重。这里面装着的,可能是揭开一切谜团的关键,也可能是摧毁他们关系的利刃。
“明天,”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如耳语,“等我读完这份报告,我们好好谈一谈。”
陆时衍点头,伸手轻轻抚过她的脸颊:“好。”
夜幕降临,林晚星独自坐在酒店房间里,面前摊开着那份质检报告。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的眉头越皱越紧——味臻的问题远比她想象的更加严重。
就在这时,手机响起,是周雨打来的:“晚星,我刚收到消息,苏软和顾言琛下周要求巴黎参加时装周。而且,他们似乎已经知道你在这里开店的事。”
林晚星的目光从报告上抬起,望向窗外流光溢彩的巴黎夜景。
该来的,终究会来。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手机震动,是周雨发来的消息:「本地美食杂志《Saveurs de Paris》的记者希望今天下午能来采访,顺便品尝你的新品。接吗?」
林晚星略一思索,回复:「接。请安排在下午三点,地点就在左岸的店铺。」
她需要这个平台向巴黎美食界发声,也需要用实力回应那些质疑的声音。
***
左岸的店铺内,工人们正在进行基础装修。林晚星系着围裙,在临时搭建的料理台前准备着今天要展示的菜品。周雨在一旁帮忙整理食材,时不时担忧地望向门口。
“你看起来一点都不紧张。”周雨忍不住说,“我打听到,今天可能还会有几位本地名厨不请自来。”
“正好。”林晚星将一块五花肉放入锅中焯水,神情专注,“省得我一一登门拜访了。”
上午十点,陆时衍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店门口。他穿着一件深蓝色大衣,手中提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显然是直接从机场赶来。
“路上顺利吗?”林晚星放下厨刀,擦了擦手。
“很顺利。”他走近,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然后环视四周,“装修进度比我想象的快。”
“工人们很有效率。”她递给他一杯刚泡好的龙井茶,“尝尝,从国内带来的明前龙井。”
陆时衍接过茶杯,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她的手背。两人都微微一怔,那种熟悉的电流依然存在,尽管彼此心中都藏着未言的秘密。
“我看了你发来的菜单草案,”他啜了一口茶,直奔主题,“很有创意,但风险也不小。法国人对中餐的认知还停留在春卷和炒饭的阶段,你的融合菜会不会太过超前?”
林晚星领他走到料理台前,指着准备好的食材:“正因为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我们才更需要展示中餐的深度和广度。你看这道‘松露红烧肉’——”
她掀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红烧肉在锅中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色泽红亮诱人。
“我用了波尔多的红酒代替部分料酒,加入了法国黑松露提鲜,但烹饪技法完全是中式的慢火细炖。”她用筷子夹起一块肉,轻轻一抖,肉块颤巍巍地抖动着,展示出完美的弹性,“口味上,我保留了红烧肉的本质,只是通过配料的调整,让它更贴近本地高端食材的风味。”
陆时衍凝视着那块红烧肉,眼中闪过惊艳:“很聪明的做法。”
“至于这道‘茉莉花烟熏乳鸽’,”她指向另一口锅,“我用福建茉莉花茶进行烟熏,搭配的是法国着名的布雷斯鸽肉。中西合璧,但每一种元素都相得益彰。”
他低头闻了闻茶香与肉香交织的烟气,忽然问:“这不仅仅是为了餐厅的推广,对吗?”
林晚星与他对视,不躲不闪:“美食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我想证明中华料理完全可以与世界顶级美食平等对话。”
陆时衍的唇角微微上扬:“这才是我认识的林晚星。”
下午两点五十分,《Saveurs de Paris》的记者尚未抵达,店里却先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Bonjour,”一位身材高大、留着精心修剪胡须的中年男子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位同行,“我是Le Bistro dOr的主厨Antoine,听说今天有位中国主厨要展示‘创新中餐’,我们很感兴趣。”
Le Bistro dOr是巴黎着名的米其林二星餐厅,以传统法餐闻名。Antoine主厨在巴黎美食界颇有威望,他的到来无疑是对林晚星的一种考验。
林晚星从容不迫地迎上前,用流利的法语回应:“欢迎,Antoine主厨。很荣幸能得到您的关注。”
陆时衍站在稍远处,默默观察着这一幕。他注意到林晚星眼中没有丝毫怯意,只有满满的自信与从容。
“我们听说您要在左岸开餐厅,”Antoine的目光扫过尚在装修的店面,语气中带着若有若无的轻蔑,“巴黎的餐饮市场竞争激烈,不知您准备如何立足?”
“靠实力。”林晚星微微一笑,转向料理台,“正好我准备了几道菜品,各位愿意品尝并给出宝贵意见吗?”
她不等对方回答,已经开始动手。第一道是“松露红烧肉”,她将炖煮入味的五花肉切成均匀的方块,配以用肉汁煨熟的小胡萝卜和蘑菇,最后刨上几片新鲜的黑松露。
Antoine接过小碟,先是仔细观察了菜品的色泽和摆盘,然后用叉子轻轻一碰,肉质即刻分离。他小心地切下一小块送入口中,咀嚼的动作由快变慢,眼神从审视逐渐转为惊讶。
“这不可能...”他低声自语,又尝了一口,“肉质如此酥烂,却依然保持形状;味道层次丰富,酒香、肉香和松露香完美融合...这真的是中餐?”
“这是中餐的现代诠释。”林晚星平静地回答,“中华料理的精髓在于对火候和调味的精准掌控,而不是固守某一种固定的形态。”
紧接着,她端上了“茉莉花烟熏乳鸽”。乳鸽皮脆肉嫩,带着淡淡的茉莉花香,配以用鸽骨熬制的酱汁和煎得恰到好处的鹅肝。
一位跟随Antoine前来的女主厨品尝后,忍不住赞叹:“这种烟熏技法太精妙了!花香与肉香的平衡堪称完美。”
林晚星微笑着开始准备第三道菜——“普洱茶香煎鹅肝”。她选用上等鹅肝,用普洱茶腌制后轻煎,配以用普洱茶和红酒调制的酱汁,以及一小块自制的普洱茶冻。
“茶与鹅肝的搭配非常大胆。”Antoine评价道,但当他品尝后,眼中最后一丝质疑也消失了,“但效果惊人。茶的清香中和了鹅肝的油腻,而茶冻的加入更是点睛之笔。”
三道菜品尝完毕,原本带着挑衅意味的法国主厨们态度明显转变。Antoine甚至主动与林晚星交流起了烹饪心得。
“我必须承认,我先前对中餐的理解太过片面。”他诚恳地说,“您的菜品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传统与创新可以如此和谐共存。”
林晚星谦虚地回应:“法餐与中餐各有千秋,我希望通过这家餐厅,搭建两种伟大美食文化对话的平台。”
就在这时,《Saveurs de Paris》的记者赶到。看到Antoine等名厨在场,他们十分惊讶,随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更好的报道角度。
采访过程中,Antoine主动为林晚星的菜品背书:“林主厨的料理让我看到了美食的未来——没有国界的限制,只有对美味的共同追求。”
送走记者和主厨们后,店铺里终于恢复了安静。周雨兴奋地拉住林晚星的手:“晚星,你看到了吗?Antoine主厨的态度完全改变了!有他的认可,我们在巴黎的起步会顺利很多!”
林晚星笑了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一直沉默旁观的陆时衍。他站在窗边,夕阳的余晖为他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
“你今天表现得很好。”当周雨离开去接电话时,他走近说道。
“谢谢。”她低头整理着厨具,“你专程飞来巴黎,不会只是为了看这场品鉴会吧?”
陆时衍从大衣内袋中取出一个信封:“我带来了味臻集团最新的质检报告副本。”
林晚星的手顿住了:“你...”
“我知道你在调查他们。”他平静地说,“我也知道你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
她接过信封,却没有立即打开:“为什么现在给我这个?”
“因为我相信你的判断,也尊重你的选择。”他的目光深邃如海,“但我希望你知道,无论你发现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林晚星捏着那份薄薄的信封,感觉它有千斤重。这里面装着的,可能是揭开一切谜团的关键,也可能是摧毁他们关系的利刃。
“明天,”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如耳语,“等我读完这份报告,我们好好谈一谈。”
陆时衍点头,伸手轻轻抚过她的脸颊:“好。”
夜幕降临,林晚星独自坐在酒店房间里,面前摊开着那份质检报告。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的眉头越皱越紧——味臻的问题远比她想象的更加严重。
就在这时,手机响起,是周雨打来的:“晚星,我刚收到消息,苏软和顾言琛下周要求巴黎参加时装周。而且,他们似乎已经知道你在这里开店的事。”
林晚星的目光从报告上抬起,望向窗外流光溢彩的巴黎夜景。
该来的,终究会来。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