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总裁的关注-《穿成炮灰后我靠美食爆红了》

  深夜的办公室只剩一盏台灯亮着,陆时衍解开领口最上面的纽扣,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电脑屏幕上,《烟火小厨》最新一期直播正在回放。

  画面中的林晚星正在处理一条鲜活的鲈鱼,刀锋贴着鱼骨滑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她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多余。

  “清蒸最能体现鱼的本味。”她将姜片铺在鱼身上,声音平静如水,“但火候是关键,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生。”

  陆时衍的目光落在她手腕转动的弧度上,那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后才有的精准。他按下暂停键,将画面放大,仔细观察她处理葱丝的手法——每根都均匀如发,在蒸鱼出锅的瞬间撒上,靠余温激发出香气。

  这样的细节,普通观众或许不会注意,但对他来说,却是评判一个厨师专业程度的重要标准。

  桌上的手机震动,助理发来消息:“陆总,已经按您吩咐,将云雾山那处私人庭院的拍摄许可批给《烟火小厨》节目组了。用的是常规申请流程,没有提及您。”

  陆时衍简短回复:“好。”

  他关掉直播页面,打开另一份文件。这是林晚星接下来要参加的国际美食节的参展商资料,他在几家有合作关系的食材供应商名字上做了标记。这些供应商以严格把关着称,提供的都是顶级食材。

  第二天清晨,林晚星在查看户外特辑的场地资料时,意外发现云雾山一处私人庭院开放了拍摄许可。

  “这个地方太理想了。”她指着卫星地图上的位置对小雨说,“有竹林,有山泉,还有这个传统样式的庭院,非常适合做烹饪场景。”

  小雨查阅申请记录:“奇怪,我记得上周申请时还被拒绝了,说是私人领地不对外开放。”

  “或许是业主改变主意了。”林晚星没有多想,继续研究地图,“这里离水源近,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利用山泉的菜品。”

  同一时间,陆时衍在晨间会议上听着部门主管的汇报,手指无意识地转动钢笔。当话题转到下一季度的投资项目时,他忽然打断:“最近有没有关注美食类节目的市场反馈?”

  市场部主管愣了一下,迅速调整汇报内容:“美食类节目近期热度持续上升,特别是《烟火小厨》,带动了整个品类的关注度。我们认为这个领域还有挖掘空间。”

  陆时衍点头:“做个详细的分析报告,重点关注内容创新和商业潜力。”

  会议结束后,助理留到最后,轻声汇报:“林小姐的团队已经接受了云雾山的场地,拍摄定在下周三。”

  “那天的天气如何?”

  “预报晴天,温度适宜。”

  陆时衍微微颔首,没再说什么。

  当晚林晚星的直播主题是“春日甜点”。她正在演示一道改良版的传统糕点山药糕,将铁棍山药蒸熟碾成泥,加入少量蜂蜜和桂花酱,模具压制成花朵形状。

  “山药要选河南温县的,质地更绵密。”她用小勺刮下山药皮,“处理时记得戴手套,否则皮肤会痒。”

  直播进行到一半,评论区突然涌入大量负面评论:

  “又是摆拍吧?真的能做得这么好看?”

  “听说她用的都是高级食材,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作秀而已,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会做饭。”

  林晚星手上的动作未停,将成型的花瓣一片片组装:“美食没有高低贵贱,重要的是用心。如果买不到温县山药,普通的也可以,只是蒸的时间要稍长一些。”

  她抬眼看了看评论区,微微一笑:“至于是否作秀,欢迎大家来我的品鉴会亲自验证。”

  直播结束后,小雨气愤地翻看记录:“明显是有人故意带节奏,要不要查一下来源?”

  林晚星清洗着用具:“不必浪费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她不知道的是,在直播进行时,陆时衍正看着那些负面评论皱眉。他给助理发了条消息:“查一下评论来源,适当处理。”

  不到半小时,那些账号便被平台以违规操作的理由限制了功能。

  周五下午,林晚星前往食材市场为户外特辑采购。在一家专卖山货的店铺前,她意外遇见了陆时衍。

  “陆总也来采购?”她有些惊讶地看着他手中的竹篮,里面已经放了几样新鲜的野菜。

  陆时衍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淡:“考察供应商。这家店是我公司考虑的合作伙伴。”

  店主热情地迎上来:“林小姐,您要的春笋我已经留好了,今早刚从云雾山运下来的。”他又转向陆时衍,“陆总,您要的蕨菜和野蒜也准备好了。”

  林晚星仔细检查春笋的品质,掐了掐根部:“很新鲜,都要了。”

  “林小姐好眼光。”店主笑道,“这些笋都是今天凌晨采的,您要做户外特辑,正好用得上。”

  陆时衍拿起一束嫩绿的蕨菜:“这个适合凉拌。”

  林晚星接过看了看:“确实,焯水后用麻油和醋拌一下,简单又美味。”

  两人并肩走在市场的通道里,阳光从顶棚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光柱。林晚星不时停下查看食材,陆时衍则安静地跟在旁边,偶尔给出建议。

  在一家香料摊前,林晚星仔细嗅闻着不同的花椒:“云雾山的花椒麻味更纯正,适合做椒麻鸡。”

  摊主点头称赞:“林小姐真是行家,这确实是云雾山的花椒。”

  陆时衍看着她的侧脸,忽然问道:“户外特辑的菜单定好了吗?”

  “大致确定了。”林晚星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到某一页,“以山野时令食材为主,准备做五道菜,从采集到烹饪完整展示。”

  陆时衍扫了一眼菜单,目光停留在“竹筒饭”上:“用新鲜竹子烹饪,米饭会带清香。”

  “没错,而且竹筒本身就是天然的容器。”

  分别时,陆时衍递过一个纸袋:“这个,或许对你的户外拍摄有帮助。”

  林晚星打开一看,是一本关于野外可食用植物识别的图鉴,书页间还夹着几片已经压干的植物标本。

  “谢谢。”她真诚地道谢,“这真的很实用。”

  “举手之劳。”陆时衍转身离去。

  回工作室的路上,林晚星翻看图鉴,发现书中有不少手写的备注,字迹刚劲有力,对各种植物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做了补充。她认出那是陆时衍的笔迹。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星忙于测试户外特辑的菜品。她按照图鉴上的指引,在工作室后院尝试用野蒜代替普通蒜苗,用蕨菜替代常见的绿叶蔬菜。

  周三的户外拍摄异常顺利。云雾山的私人庭院果然如资料显示的那样理想,竹林环绕,泉水清澈。林晚星在镜头前自如地展示如何识别可食用野菜,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在野外烹饪。

  “大自然给了我们最好的食材,”她将采摘的野菜清洗干净,“只需要用最朴素的方式呈现它们的本味。”

  拍摄间隙,她注意到庭院一角有个小巧的茶室,推拉门上的花纹很特别——是交错的山峰与云纹。不知为何,她觉得这图案有些眼熟。

  当晚,节目组收工后,林晚星独自留在庭院整理器具。夕阳西下,将竹林染成金色。她拿出手机,拍了一张山景,发到社交账号上:“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感谢这片美丽山林的款待。”

  几分钟后,她刷新页面,看到“L”点赞了这条动态。而几乎同时,陆时衍的私人账号也出现了同样的点赞。

  林晚星微微一愣,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浮现,但又觉得不太可能。

  回城的车上,她收到陆时衍发来的消息:“拍摄顺利?”

  “很顺利,谢谢你的图鉴,帮了大忙。”

  “不必客气。”

  她犹豫片刻,又输入:“那个庭院...”

  “怎么?”

  “没什么,只是觉得很适合拍摄。”

  “那就好。”

  林晚星关掉聊天界面,望向窗外飞逝的夜景。她不知道的是,此刻陆时衍正看着手机里助理发来的几张现场照片——其中一张,是林晚星站在竹林中的侧影,阳光穿过竹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他保存了这张照片,然后在日程表上标注了下周国际美食节的时间。

  助理敲门进来:“陆总,顾言琛先生的经纪人刚才联系,想约您谈合作项目。”

  “回绝他。”陆时衍头也不抬,“就说近期行程已满。”

  助理离开后,他打开电脑,开始查看林晚星为美食节准备的菜单。在看到“抹茶千层蛋糕”时,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那是他母亲生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