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工作室的百叶窗,在林晚星正在书写的笔记本上投下细密的光纹。她刚刚结束早间的直播,围裙还没来得及解下,空气中还飘着教学用的黑椒牛柳的香气。
“晚星姐,这是上周粉丝活动的总结报告。”小雨将一叠打印纸放在料理台边角,避开那些瓶瓶罐罐的调料,“参与人数比上次增加了三成,很多人反馈说希望能买到和你直播里用的一样的调味料。”
林晚星接过报告,目光在“希望能复刻一模一样味道”的反馈条目上停留片刻。她端起刚才直播时调制的黑椒酱汁,轻轻晃动瓷碗,浓稠的液体沿着碗壁缓慢流淌。
“同样的配方,为什么在家就做不出相同的味道?”她喃喃自语,想起直播时粉丝最常提出的问题。
小雨一边整理直播设备,一边随口接话:“是啊,好多粉丝说就算严格按照你的步骤,味道也总是差一点。我猜可能是火候或者调料的差异...”
“调料。”林晚星重复着这个词,眼神渐渐聚焦。她起身走到墙边的调料架前,手指轻轻拂过那些贴着标签的玻璃罐,“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批次,味道确实会有细微差别。”
她取下一罐自己调配的综合香料,打开盖子,浓郁的香气立刻飘散出来。这是她根据记忆中的米其林餐厅秘方调整而成的,融合了十几种香料的比例,市面上绝对找不到第二份。
“如果我们...”林晚星转身,眼中闪着光,“推出自己的调料包呢?”
小雨愣了一下,随即睁大眼睛:“你是说,像那些美食博主一样推出联名产品?”
“不完全是。”林晚星走回料理台,摊开笔记本,“不是简单的联名,而是真正按照我的配方生产的调料。让粉丝在家也能还原出最接近直播教学的味道。”
她拿起笔,在空白页上写下“调料包企划”几个字,笔尖因兴奋而微微颤抖。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久以来埋藏在心底的种子,终于在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晚星完全沉浸在这个突如其来的灵感中。她先列出了自己直播中最常用的几种基础调料:黑椒酱、鱼香汁、红烧基底、万能腌料...每一个配方都是她反复调试、经过市场验证的精品。
“晚星姐,要先联系生产厂家吗?”小雨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
“不,先做市场调研。”林晚星冷静地摇头,“我们需要知道粉丝最需要哪些调料,能接受的价格区间,还有...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
她分配任务:小雨负责整理粉丝反馈和同类产品市场分析,她自己则开始着手优化配方,使其更适合批量生产和家庭使用。
午后阳光斜照进工作室,林晚星对着十几个小碗一一品尝。同样的黑椒酱配方,她尝试用不同品牌的原料调配,仔细记录每一种组合的差异。
“这个牌子的黑胡椒颗粒感太重...这个又太过细腻,失去香气层次...”她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笔记,偶尔因为不满意的味道而微微皱眉。
手机响起提示音,是陆时衍发来的消息:“记忆豆已寄出,明日送达。”
随消息附上一张货运单号截图。
林晚星正要回复,忽然灵光一现,手指飞快地打字:“咨询一下,你对食品工业化生产有了解吗?”
几分钟后,陆时衍直接打来了电话。
“你想进军食品加工行业?”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林晚星将手机夹在肩头,手上还在继续调配酱料:“只是有个初步想法。很多粉丝反映在家复刻我的菜品总是差一点味道,我在考虑推出定制调料包。”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她能想象陆时衍微微蹙眉思考的模样。
“这个想法很有潜力,但门槛不低。”他的语气恢复专业,“食品生产许可证、配方标准化、供应链管理、保质期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知识和资源。”
林晚星轻轻搅拌着碗中的酱料:“所以我先从最基础的开始。现在只是在研究配方改良,让它更适合批量生产。”
“需要我帮你联系专业的食品研发团队吗?”
“暂时不用。”她拒绝得干脆,“我想自己先摸索清楚核心配方。等有了雏形,再请专业人士帮忙完善。”
陆时衍似乎低笑了一声:“这很符合你的风格。”
通话结束后,林晚星继续投入工作。她将每一种调料都拆解成最基础的成分,思考如何在保持风味的同时提高稳定性。黑椒酱中的新鲜蒜蓉要如何替代?鱼香汁中的泡椒风味要怎么保留?这些问题让她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傍晚时分,小雨抱着一堆打印资料回来:“晚星姐,我查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和销量。高端定制调料包确实有市场空缺,但竞争也很激烈。”
林晚星接过资料快速浏览,目光锁定在一组数据上:“你看,这些销量最好的产品,都是解决了某个具体的烹饪痛点。”
她指着其中一款万能蒸鱼酱料:“就像这个,它让不会调味的人也能轻松做出餐厅水平的蒸鱼。我们的调料包也要有这种明确的价值主张。”
“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小雨问道。
林晚星环顾工作室,目光扫过墙上那些粉丝寄来的感谢信和照片:“是经过验证的配方,和已经建立的信任关系。”
夜幕降临,工作室亮起温暖的灯光。林晚星将最终筛选出的五种基础调料配方整理成文档,每一种都附上了详细的口味描述和适用菜品。
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美食之旅》节目组的对接人。
“林老师,下周三开始第一期录制,地点定在云南。需要提前两天到达进行准备工作。”
林晚星记下时间安排,忽然想到什么:“录制地点附近有当地的调料市场吗?”
对方显然没料到这个问题,停顿了几秒才回答:“有的,节目组本来也计划去拍摄当地特色食材。”
挂断电话后,林晚星在日程表上做了标记。云南之行或许是个机会,能够接触更多地方特色调料,为她的调料包计划增添独特的地方风味元素。
她继续工作到深夜,将五种基础配方的样品分装在小瓶里,贴上标签。工作台上整齐排列的调料瓶,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临睡前,她给陆时衍发了条消息:“谢谢你的建议,我会谨慎推进。”
几乎立刻收到了回复:“需要任何帮助,随时开口。”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第二天清晨,快递送来了陆时衍所说的“记忆豆”。林晚星小心地打开包装,深褐色的种子散发着类似肉桂和丁香的复合香气,但又带着一种独特的温暖感。
她取了几粒研磨成粉,加入正在调试的红烧基底中。随着小火慢炖,一种难以形容的醇厚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既熟悉又陌生,仿佛能唤醒某种深藏的记忆。
“这就是记忆豆吗...”她轻声自语,舀起一小勺品尝。味道的层次丰富得惊人,各种香料的味道在口中依次绽放,最后留下绵长的余韵。
这个意外之喜让她对调料包的配方有了新的思考——也许不必完全拘泥于传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特色香料,创造独一无二的风味 signature。
上午的直播中,她特意使用了自制的综合调料包,一步步展示如何用这些基础调料快速做出餐厅水准的麻婆豆腐。评论区反响热烈,很多人询问这些调料是否能够购买。
下播后,林晚星看着不断刷新的评论,更加坚定了推进调料包项目的决心。
午后,她约见了之前合作过的法律顾问,咨询食品类产品的相关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
“配方可以申请商业秘密保护,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律师推了推眼镜,“我建议你先注册品牌商标,同时开始寻找合规的代工厂。”
带着一叠法律文件和满满的笔记回到工作室,林晚星感到既疲惫又兴奋。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让她离目标更近。
傍晚,她独自品尝着用记忆豆改良后的各种调料,在笔记本上记录每一种搭配的效果。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某个美食社群推送的新闻快讯:“苏氏餐饮宣布进军方便调料市场,首推‘家乡味道’系列,由品牌代言人苏软亲自参与研发。”
林晚星盯着那条新闻,手指无意识地收紧。竞争比她想象的来得更快,而且来自最不想面对的对手。
她合上笔记本,走到窗前。远处,陆氏集团大厦的轮廓在夜色中依然清晰可见。不知为何,想到那个总是冷静自持的男人,她心中的不安渐渐平复。
调料包的项目必须加速了。她回到工作台前,重新打开笔记本,在新的页面上写下“应对竞争”四个字。
夜还很长,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晚星姐,这是上周粉丝活动的总结报告。”小雨将一叠打印纸放在料理台边角,避开那些瓶瓶罐罐的调料,“参与人数比上次增加了三成,很多人反馈说希望能买到和你直播里用的一样的调味料。”
林晚星接过报告,目光在“希望能复刻一模一样味道”的反馈条目上停留片刻。她端起刚才直播时调制的黑椒酱汁,轻轻晃动瓷碗,浓稠的液体沿着碗壁缓慢流淌。
“同样的配方,为什么在家就做不出相同的味道?”她喃喃自语,想起直播时粉丝最常提出的问题。
小雨一边整理直播设备,一边随口接话:“是啊,好多粉丝说就算严格按照你的步骤,味道也总是差一点。我猜可能是火候或者调料的差异...”
“调料。”林晚星重复着这个词,眼神渐渐聚焦。她起身走到墙边的调料架前,手指轻轻拂过那些贴着标签的玻璃罐,“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批次,味道确实会有细微差别。”
她取下一罐自己调配的综合香料,打开盖子,浓郁的香气立刻飘散出来。这是她根据记忆中的米其林餐厅秘方调整而成的,融合了十几种香料的比例,市面上绝对找不到第二份。
“如果我们...”林晚星转身,眼中闪着光,“推出自己的调料包呢?”
小雨愣了一下,随即睁大眼睛:“你是说,像那些美食博主一样推出联名产品?”
“不完全是。”林晚星走回料理台,摊开笔记本,“不是简单的联名,而是真正按照我的配方生产的调料。让粉丝在家也能还原出最接近直播教学的味道。”
她拿起笔,在空白页上写下“调料包企划”几个字,笔尖因兴奋而微微颤抖。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久以来埋藏在心底的种子,终于在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晚星完全沉浸在这个突如其来的灵感中。她先列出了自己直播中最常用的几种基础调料:黑椒酱、鱼香汁、红烧基底、万能腌料...每一个配方都是她反复调试、经过市场验证的精品。
“晚星姐,要先联系生产厂家吗?”小雨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
“不,先做市场调研。”林晚星冷静地摇头,“我们需要知道粉丝最需要哪些调料,能接受的价格区间,还有...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
她分配任务:小雨负责整理粉丝反馈和同类产品市场分析,她自己则开始着手优化配方,使其更适合批量生产和家庭使用。
午后阳光斜照进工作室,林晚星对着十几个小碗一一品尝。同样的黑椒酱配方,她尝试用不同品牌的原料调配,仔细记录每一种组合的差异。
“这个牌子的黑胡椒颗粒感太重...这个又太过细腻,失去香气层次...”她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笔记,偶尔因为不满意的味道而微微皱眉。
手机响起提示音,是陆时衍发来的消息:“记忆豆已寄出,明日送达。”
随消息附上一张货运单号截图。
林晚星正要回复,忽然灵光一现,手指飞快地打字:“咨询一下,你对食品工业化生产有了解吗?”
几分钟后,陆时衍直接打来了电话。
“你想进军食品加工行业?”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林晚星将手机夹在肩头,手上还在继续调配酱料:“只是有个初步想法。很多粉丝反映在家复刻我的菜品总是差一点味道,我在考虑推出定制调料包。”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她能想象陆时衍微微蹙眉思考的模样。
“这个想法很有潜力,但门槛不低。”他的语气恢复专业,“食品生产许可证、配方标准化、供应链管理、保质期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知识和资源。”
林晚星轻轻搅拌着碗中的酱料:“所以我先从最基础的开始。现在只是在研究配方改良,让它更适合批量生产。”
“需要我帮你联系专业的食品研发团队吗?”
“暂时不用。”她拒绝得干脆,“我想自己先摸索清楚核心配方。等有了雏形,再请专业人士帮忙完善。”
陆时衍似乎低笑了一声:“这很符合你的风格。”
通话结束后,林晚星继续投入工作。她将每一种调料都拆解成最基础的成分,思考如何在保持风味的同时提高稳定性。黑椒酱中的新鲜蒜蓉要如何替代?鱼香汁中的泡椒风味要怎么保留?这些问题让她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傍晚时分,小雨抱着一堆打印资料回来:“晚星姐,我查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和销量。高端定制调料包确实有市场空缺,但竞争也很激烈。”
林晚星接过资料快速浏览,目光锁定在一组数据上:“你看,这些销量最好的产品,都是解决了某个具体的烹饪痛点。”
她指着其中一款万能蒸鱼酱料:“就像这个,它让不会调味的人也能轻松做出餐厅水平的蒸鱼。我们的调料包也要有这种明确的价值主张。”
“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小雨问道。
林晚星环顾工作室,目光扫过墙上那些粉丝寄来的感谢信和照片:“是经过验证的配方,和已经建立的信任关系。”
夜幕降临,工作室亮起温暖的灯光。林晚星将最终筛选出的五种基础调料配方整理成文档,每一种都附上了详细的口味描述和适用菜品。
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美食之旅》节目组的对接人。
“林老师,下周三开始第一期录制,地点定在云南。需要提前两天到达进行准备工作。”
林晚星记下时间安排,忽然想到什么:“录制地点附近有当地的调料市场吗?”
对方显然没料到这个问题,停顿了几秒才回答:“有的,节目组本来也计划去拍摄当地特色食材。”
挂断电话后,林晚星在日程表上做了标记。云南之行或许是个机会,能够接触更多地方特色调料,为她的调料包计划增添独特的地方风味元素。
她继续工作到深夜,将五种基础配方的样品分装在小瓶里,贴上标签。工作台上整齐排列的调料瓶,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临睡前,她给陆时衍发了条消息:“谢谢你的建议,我会谨慎推进。”
几乎立刻收到了回复:“需要任何帮助,随时开口。”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第二天清晨,快递送来了陆时衍所说的“记忆豆”。林晚星小心地打开包装,深褐色的种子散发着类似肉桂和丁香的复合香气,但又带着一种独特的温暖感。
她取了几粒研磨成粉,加入正在调试的红烧基底中。随着小火慢炖,一种难以形容的醇厚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既熟悉又陌生,仿佛能唤醒某种深藏的记忆。
“这就是记忆豆吗...”她轻声自语,舀起一小勺品尝。味道的层次丰富得惊人,各种香料的味道在口中依次绽放,最后留下绵长的余韵。
这个意外之喜让她对调料包的配方有了新的思考——也许不必完全拘泥于传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特色香料,创造独一无二的风味 signature。
上午的直播中,她特意使用了自制的综合调料包,一步步展示如何用这些基础调料快速做出餐厅水准的麻婆豆腐。评论区反响热烈,很多人询问这些调料是否能够购买。
下播后,林晚星看着不断刷新的评论,更加坚定了推进调料包项目的决心。
午后,她约见了之前合作过的法律顾问,咨询食品类产品的相关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
“配方可以申请商业秘密保护,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律师推了推眼镜,“我建议你先注册品牌商标,同时开始寻找合规的代工厂。”
带着一叠法律文件和满满的笔记回到工作室,林晚星感到既疲惫又兴奋。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让她离目标更近。
傍晚,她独自品尝着用记忆豆改良后的各种调料,在笔记本上记录每一种搭配的效果。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某个美食社群推送的新闻快讯:“苏氏餐饮宣布进军方便调料市场,首推‘家乡味道’系列,由品牌代言人苏软亲自参与研发。”
林晚星盯着那条新闻,手指无意识地收紧。竞争比她想象的来得更快,而且来自最不想面对的对手。
她合上笔记本,走到窗前。远处,陆氏集团大厦的轮廓在夜色中依然清晰可见。不知为何,想到那个总是冷静自持的男人,她心中的不安渐渐平复。
调料包的项目必须加速了。她回到工作台前,重新打开笔记本,在新的页面上写下“应对竞争”四个字。
夜还很长,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