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酒店窗帘的缝隙,在林晚星的眼睑上跳跃。她缓缓睁开眼,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不确定自己身在何处。直到看见床头柜上那座水晶奖杯在晨曦中折射出七彩光芒,昨日的记忆才如潮水般涌来。
手机在枕边震动不停,她伸手拿起,屏幕上显示着99 的未读消息和数十个未接来电。最新一条是经纪人赵姐发来的语音,语气激动得几乎破音:“晚星!你上《纽约时报》美食版头条了!快看邮件,国际媒体的采访邀请已经爆了!”
她坐起身,揉了揉太阳穴。打开邮箱,未读邮件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从《美食家》杂志的封面拍摄邀请,到BBC纪录片的合作洽谈,甚至还有法国三星主厨的交流学习机会。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国际顶级媒体,此刻都向她敞开了大门。
房门被轻轻敲响,陆时衍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醒了吗?有个紧急情况。”
林晚星披上外衣开门,看见陆时衍站在门外,手中拿着一叠刚打印出来的报纸。即便是他,此刻眼中也带着难得的讶异。
“看看这个。”他将最上面一份《世界报》递给她。
头版赫然是她在领奖台上的照片,配以醒目标题:《东方味觉革命:一位中国女孩如何用一锅汤改变美食界偏见》。
“这太夸张了。”林晚星失笑。
“不,这还只是开始。”陆时衍又抽出几份报纸,《费加罗报》称她为“味觉的炼金术士”,《卫报》则用整版分析她的创新对传统美食界的冲击。
正当他们翻阅报纸时,林晚星的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美食家》杂志主编亲自打来的越洋电话。
“林小姐,我们希望能为您做一期特别专访,不仅谈您的获奖作品,更想深入了解您对美食文化的理解。”主编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法国人特有的热情,“我们准备派首席摄影师飞往马赛,在您与阿卜杜勒亲王会面后进行跟拍。”
林晚星与陆时衍交换了一个眼神。与亲王的会面是私事,她本不希望被媒体打扰。
似乎察觉到她的犹豫,主编急忙补充:“我们完全尊重您的行程安排,拍摄可以在您与亲王会面结束后进行。说实话,亲王办公室今早也联系我们,表示亲王很乐意参与这次拍摄。”
这倒出乎林晚星的意料。她思考片刻,终于应允:“好的,但请保证不会影响我与亲王的会谈。”
挂断电话后,陆时衍微微皱眉:“亲王主动要求媒体参与?这不像是他的作风。”
“我也觉得奇怪。”林晚星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湛蓝的地中海,“但既然是他主动提出的,想必有他的考量。”
上午八点半,林晚星简单用过早餐,准备出发前往老港。在酒店大堂,她意外地被一群记者围住。
“林小姐,请问您对《纽约客》将您评为‘年度美食创新者’有何感想?”
“有消息说米其林指南正在考虑为您破格颁发三星,您知情吗?”
“意大利美食协会邀请您参加下个月的峰会,您会出席吗?”
问题如连珠炮般砸来,林晚星在陆时衍和酒店保安的护送下艰难地走向门口。就在她要上车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她。
“林小姐!”
她回头,看见顾言琛站在人群外围,神色复杂。记者们敏锐地嗅到了新闻价值,镜头瞬间转向这对曾经的“冤家”。
顾言琛走上前,出乎意料地,他深深鞠了一躬:“我为过去的一切道歉。你的才华,值得所有的赞誉。”
这个举动让现场一片哗然。林晚星平静地看着他,只是微微点头:“谢谢,我接受你的道歉。”
没有多余的话语,她转身上了车。在车门关上的瞬间,她看见顾言琛站在原地,脸上的表情五味杂陈。
前往老港的路上,陆时衍接了几个工作电话,都是关于如何应对突然爆发的国际媒体关注。
“星耀娱乐已经组建了临时国际媒体应对小组。”他挂断电话后告诉林晚星,“赵姐正在筛选合作邀请,我们优先考虑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媒体,避免过度曝光。”
林晚星感激地看他一眼:“谢谢,这些事你比我在行。”
“不过有件事需要你亲自决定。”陆时衍将平板电脑递给她,“TIME杂志想请你上封面,但他们要求一周内完成拍摄,这意味着我们要推迟回国行程。”
林晚星仔细阅读着合作方案。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TIME的封面无疑是对她成就的极大肯定。但想到国内还有《烟火小厨》的收官录制等着她,她不禁犹豫。
“你怎么看?”她问陆时衍。
“从商业角度,这是打开国际知名度的绝佳机会。但从个人角度,我知道你重视对国内观众的承诺。”他的分析一如既往的理性,“不过,或许有折中方案。”
他调出日历:“我可以协调《烟火小厨》团队,将收官录制推迟一周。同时,TIME的拍摄可以在巴黎进行,离马赛不远。”
林晚星思考片刻,摇了摇头:“不,我对国内观众的承诺更重要。如果TIME愿意,我们可以协商在回国后拍摄,他们可以派团队来中国。”
陆时衍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我让他们去协调。”
车在老港第三码头停下。清晨的码头已经忙碌起来,渔船的汽笛声与海鸥的鸣叫交织成港口的交响乐。林晚星一下车,就看见了站在一艘豪华游艇前的阿卜杜勒亲王。
今天的亲王换下了传统长袍,穿着一身休闲的航海服,显得随和了许多。
“欢迎,林小姐。”他微笑着迎上来,“希望媒体没有给你带来太多困扰。”
“谢谢亲王关心,还好有团队在帮忙应对。”林晚星与他握手,注意到游艇上已经布置好了早餐桌。
“请。”亲王做了个邀请的手势,“我想带你去看一处特别的地方。”
游艇缓缓驶出港口,马赛老城在晨光中渐渐远去。亲王站在甲板上,望着蔚蓝的海面:“三十年前,你的婆婆——陆美玲女士,也曾站在这里,看着同样的风景。”
林晚星微微一怔。
“那场比赛前,我私下品尝过她的作品。”亲王的眼中浮现追忆,“当时我就确信,她会是冠军。可惜...”
他没有说下去,但林晚星明白那份遗憾。
“您今天约我,不只是为了怀旧吧?”她轻声问。
亲王转身,目光锐利:“你很敏锐。是的,我有个提议。”他从口袋中取出一份文件,“我想投资你的融合餐厅,不是以个人名义,而是通过阿卜杜勒基金会。”
林晚星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基金会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在全球五个城市开设“林晚星融合餐厅”分店,同时设立美食文化交流奖学金。
“这太隆重了,我只是个刚起步的厨师。”她诚实地说。
亲王摇摇头:“你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昨天的比赛在全球范围内直播,你的佛跳墙不仅征服了评审,更打破了西方美食界对中餐的刻板印象。现在,你是文化交流的象征。”
他指向逐渐靠近的一个小岛:“看那里。”
林晚星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岛上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建筑,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那是伊夫堡,大仲马笔下《基督山伯爵》的监狱原型。”亲王说,“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和故事。美食,就是其中最直接、最动人的一种。”
游艇在伊夫堡附近的海域停下,侍者为他们端上早餐——简单的法式面包、奶酪和咖啡,却搭配着林晚星从未尝过的特色蜂蜜。
“这是伊夫堡特产的野花蜂蜜,只有这个小岛上的蜜蜂才能酿出这种风味。”亲王示意她品尝。
林晚星蘸了一点蜂蜜送入口中,顿时,一种复杂而和谐的花香在舌尖绽放,带着地中海的阳光与海风的味道。
“太美妙了。”她由衷赞叹。
“就像你的佛跳墙,”亲王微笑道,“真正的美食能唤醒记忆,连接过去与未来。”
早餐后,游艇返航。亲王正式向林晚星介绍了基金会的美食项目总监,双方初步讨论了合作细节。
回到码头时,已近中午。《美食家》的摄影团队已经等候多时,为首的金发女士热情地迎上来:“林小姐,亲王殿下,我们准备好了。”
拍摄选在老港最具有特色的角落进行。令林晚星惊讶的是,阿卜杜勒亲王非常配合,甚至主动提出几个拍摄创意。
“美食无国界,但厨师有他的根。”在拍摄间隙,亲王重复着林晚星昨日获奖时的话,“这句话打动了很多人,包括我。”
拍摄进行到一半时,陆时衍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少见的激动。他等到一个拍摄间隙,才快步走到林晚星身边。
“刚刚接到消息,”他压低声音,“法国文化部决定授予你‘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以表彰你对美食文化交流的贡献。”
这个消息连阿卜杜勒亲王都感到惊讶:“这个勋章很少授予非法国籍的年轻人,林小姐,这是极大的荣誉。”
林晚星怔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她想起刚穿书时的自己,那个被全网黑的十八线小艺人,如今却站在国际舞台上接受这样的荣誉。
人生的转折,有时比小说更不可思议。
当天的拍摄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最后一张照片捕捉到了这样的画面:林晚星与阿卜杜勒亲王站在金色的夕阳中,背景是马赛老港的千帆过尽,两人手中各端着一道融合了中法特色的创新菜品。
后来,这张照片成为了《美食家》那期的封面,标题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新味觉时代的开启者”。
当晚,林晚星独自在酒店房间整理思绪。手机里,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仍在不断刷新。她打开微博,发现自己的粉丝数已经突破了两千万,#林晚星国际媒体追捧#的话题阅读量达到五亿。
在众多的恭喜留言中,一条特别的私信引起了她的注意:
“林老师,我是北京聋哑学校烹饪班的学生。看了您的比赛,我们全班都受到了鼓舞。原来即使是看似普通的食材,只要用心,也能创造出打动世界的味道。”
林晚星反复读着这条留言,眼眶微微发热。这比任何媒体赞誉都更让她感到满足。
她回复道:“谢谢你的留言。记住,最好的厨师,是那些能用食物传递情感的人。”
关上手机,她走到窗前。马赛的夜空繁星点点,与远处港口的灯火交相辉映。
明天,她将启程回国,开启新的篇章。那些国际媒体的追捧,那些荣誉与光环,终将归于平静。而真正重要的,是她手中那把能创造美味、传递情感的厨刀,和那颗始终不忘初心的赤子之心。
远处,地中海的夜风送来咸涩的海水气息,仿佛在向她告别,又像是在祝福。
新的挑战,正在国内等待着她。
手机在枕边震动不停,她伸手拿起,屏幕上显示着99 的未读消息和数十个未接来电。最新一条是经纪人赵姐发来的语音,语气激动得几乎破音:“晚星!你上《纽约时报》美食版头条了!快看邮件,国际媒体的采访邀请已经爆了!”
她坐起身,揉了揉太阳穴。打开邮箱,未读邮件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从《美食家》杂志的封面拍摄邀请,到BBC纪录片的合作洽谈,甚至还有法国三星主厨的交流学习机会。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国际顶级媒体,此刻都向她敞开了大门。
房门被轻轻敲响,陆时衍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醒了吗?有个紧急情况。”
林晚星披上外衣开门,看见陆时衍站在门外,手中拿着一叠刚打印出来的报纸。即便是他,此刻眼中也带着难得的讶异。
“看看这个。”他将最上面一份《世界报》递给她。
头版赫然是她在领奖台上的照片,配以醒目标题:《东方味觉革命:一位中国女孩如何用一锅汤改变美食界偏见》。
“这太夸张了。”林晚星失笑。
“不,这还只是开始。”陆时衍又抽出几份报纸,《费加罗报》称她为“味觉的炼金术士”,《卫报》则用整版分析她的创新对传统美食界的冲击。
正当他们翻阅报纸时,林晚星的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美食家》杂志主编亲自打来的越洋电话。
“林小姐,我们希望能为您做一期特别专访,不仅谈您的获奖作品,更想深入了解您对美食文化的理解。”主编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法国人特有的热情,“我们准备派首席摄影师飞往马赛,在您与阿卜杜勒亲王会面后进行跟拍。”
林晚星与陆时衍交换了一个眼神。与亲王的会面是私事,她本不希望被媒体打扰。
似乎察觉到她的犹豫,主编急忙补充:“我们完全尊重您的行程安排,拍摄可以在您与亲王会面结束后进行。说实话,亲王办公室今早也联系我们,表示亲王很乐意参与这次拍摄。”
这倒出乎林晚星的意料。她思考片刻,终于应允:“好的,但请保证不会影响我与亲王的会谈。”
挂断电话后,陆时衍微微皱眉:“亲王主动要求媒体参与?这不像是他的作风。”
“我也觉得奇怪。”林晚星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湛蓝的地中海,“但既然是他主动提出的,想必有他的考量。”
上午八点半,林晚星简单用过早餐,准备出发前往老港。在酒店大堂,她意外地被一群记者围住。
“林小姐,请问您对《纽约客》将您评为‘年度美食创新者’有何感想?”
“有消息说米其林指南正在考虑为您破格颁发三星,您知情吗?”
“意大利美食协会邀请您参加下个月的峰会,您会出席吗?”
问题如连珠炮般砸来,林晚星在陆时衍和酒店保安的护送下艰难地走向门口。就在她要上车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她。
“林小姐!”
她回头,看见顾言琛站在人群外围,神色复杂。记者们敏锐地嗅到了新闻价值,镜头瞬间转向这对曾经的“冤家”。
顾言琛走上前,出乎意料地,他深深鞠了一躬:“我为过去的一切道歉。你的才华,值得所有的赞誉。”
这个举动让现场一片哗然。林晚星平静地看着他,只是微微点头:“谢谢,我接受你的道歉。”
没有多余的话语,她转身上了车。在车门关上的瞬间,她看见顾言琛站在原地,脸上的表情五味杂陈。
前往老港的路上,陆时衍接了几个工作电话,都是关于如何应对突然爆发的国际媒体关注。
“星耀娱乐已经组建了临时国际媒体应对小组。”他挂断电话后告诉林晚星,“赵姐正在筛选合作邀请,我们优先考虑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媒体,避免过度曝光。”
林晚星感激地看他一眼:“谢谢,这些事你比我在行。”
“不过有件事需要你亲自决定。”陆时衍将平板电脑递给她,“TIME杂志想请你上封面,但他们要求一周内完成拍摄,这意味着我们要推迟回国行程。”
林晚星仔细阅读着合作方案。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TIME的封面无疑是对她成就的极大肯定。但想到国内还有《烟火小厨》的收官录制等着她,她不禁犹豫。
“你怎么看?”她问陆时衍。
“从商业角度,这是打开国际知名度的绝佳机会。但从个人角度,我知道你重视对国内观众的承诺。”他的分析一如既往的理性,“不过,或许有折中方案。”
他调出日历:“我可以协调《烟火小厨》团队,将收官录制推迟一周。同时,TIME的拍摄可以在巴黎进行,离马赛不远。”
林晚星思考片刻,摇了摇头:“不,我对国内观众的承诺更重要。如果TIME愿意,我们可以协商在回国后拍摄,他们可以派团队来中国。”
陆时衍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我让他们去协调。”
车在老港第三码头停下。清晨的码头已经忙碌起来,渔船的汽笛声与海鸥的鸣叫交织成港口的交响乐。林晚星一下车,就看见了站在一艘豪华游艇前的阿卜杜勒亲王。
今天的亲王换下了传统长袍,穿着一身休闲的航海服,显得随和了许多。
“欢迎,林小姐。”他微笑着迎上来,“希望媒体没有给你带来太多困扰。”
“谢谢亲王关心,还好有团队在帮忙应对。”林晚星与他握手,注意到游艇上已经布置好了早餐桌。
“请。”亲王做了个邀请的手势,“我想带你去看一处特别的地方。”
游艇缓缓驶出港口,马赛老城在晨光中渐渐远去。亲王站在甲板上,望着蔚蓝的海面:“三十年前,你的婆婆——陆美玲女士,也曾站在这里,看着同样的风景。”
林晚星微微一怔。
“那场比赛前,我私下品尝过她的作品。”亲王的眼中浮现追忆,“当时我就确信,她会是冠军。可惜...”
他没有说下去,但林晚星明白那份遗憾。
“您今天约我,不只是为了怀旧吧?”她轻声问。
亲王转身,目光锐利:“你很敏锐。是的,我有个提议。”他从口袋中取出一份文件,“我想投资你的融合餐厅,不是以个人名义,而是通过阿卜杜勒基金会。”
林晚星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基金会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在全球五个城市开设“林晚星融合餐厅”分店,同时设立美食文化交流奖学金。
“这太隆重了,我只是个刚起步的厨师。”她诚实地说。
亲王摇摇头:“你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昨天的比赛在全球范围内直播,你的佛跳墙不仅征服了评审,更打破了西方美食界对中餐的刻板印象。现在,你是文化交流的象征。”
他指向逐渐靠近的一个小岛:“看那里。”
林晚星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岛上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建筑,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那是伊夫堡,大仲马笔下《基督山伯爵》的监狱原型。”亲王说,“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和故事。美食,就是其中最直接、最动人的一种。”
游艇在伊夫堡附近的海域停下,侍者为他们端上早餐——简单的法式面包、奶酪和咖啡,却搭配着林晚星从未尝过的特色蜂蜜。
“这是伊夫堡特产的野花蜂蜜,只有这个小岛上的蜜蜂才能酿出这种风味。”亲王示意她品尝。
林晚星蘸了一点蜂蜜送入口中,顿时,一种复杂而和谐的花香在舌尖绽放,带着地中海的阳光与海风的味道。
“太美妙了。”她由衷赞叹。
“就像你的佛跳墙,”亲王微笑道,“真正的美食能唤醒记忆,连接过去与未来。”
早餐后,游艇返航。亲王正式向林晚星介绍了基金会的美食项目总监,双方初步讨论了合作细节。
回到码头时,已近中午。《美食家》的摄影团队已经等候多时,为首的金发女士热情地迎上来:“林小姐,亲王殿下,我们准备好了。”
拍摄选在老港最具有特色的角落进行。令林晚星惊讶的是,阿卜杜勒亲王非常配合,甚至主动提出几个拍摄创意。
“美食无国界,但厨师有他的根。”在拍摄间隙,亲王重复着林晚星昨日获奖时的话,“这句话打动了很多人,包括我。”
拍摄进行到一半时,陆时衍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少见的激动。他等到一个拍摄间隙,才快步走到林晚星身边。
“刚刚接到消息,”他压低声音,“法国文化部决定授予你‘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以表彰你对美食文化交流的贡献。”
这个消息连阿卜杜勒亲王都感到惊讶:“这个勋章很少授予非法国籍的年轻人,林小姐,这是极大的荣誉。”
林晚星怔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她想起刚穿书时的自己,那个被全网黑的十八线小艺人,如今却站在国际舞台上接受这样的荣誉。
人生的转折,有时比小说更不可思议。
当天的拍摄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最后一张照片捕捉到了这样的画面:林晚星与阿卜杜勒亲王站在金色的夕阳中,背景是马赛老港的千帆过尽,两人手中各端着一道融合了中法特色的创新菜品。
后来,这张照片成为了《美食家》那期的封面,标题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新味觉时代的开启者”。
当晚,林晚星独自在酒店房间整理思绪。手机里,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仍在不断刷新。她打开微博,发现自己的粉丝数已经突破了两千万,#林晚星国际媒体追捧#的话题阅读量达到五亿。
在众多的恭喜留言中,一条特别的私信引起了她的注意:
“林老师,我是北京聋哑学校烹饪班的学生。看了您的比赛,我们全班都受到了鼓舞。原来即使是看似普通的食材,只要用心,也能创造出打动世界的味道。”
林晚星反复读着这条留言,眼眶微微发热。这比任何媒体赞誉都更让她感到满足。
她回复道:“谢谢你的留言。记住,最好的厨师,是那些能用食物传递情感的人。”
关上手机,她走到窗前。马赛的夜空繁星点点,与远处港口的灯火交相辉映。
明天,她将启程回国,开启新的篇章。那些国际媒体的追捧,那些荣誉与光环,终将归于平静。而真正重要的,是她手中那把能创造美味、传递情感的厨刀,和那颗始终不忘初心的赤子之心。
远处,地中海的夜风送来咸涩的海水气息,仿佛在向她告别,又像是在祝福。
新的挑战,正在国内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