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中,林晚星的工作室已经飘起淡淡的茉莉花香。她正在调试新研发的茶点配方,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新的合作邀约。《舌尖上的心跳》播出三天,口碑持续发酵,她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
“晚星,你看这个。”助理小杨捧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影视评论》给了我们四星半的评价,特别提到你的表演‘打破了跨界演员的刻板印象’。”
林晚星接过平板,目光扫过专业影评人撰写的长篇剧评。文中特别分析了她在厨房独白戏中的微表情处理,称其“将厨师的职业尊严与个人情感完美融合”。
“这还是那个以毒舌着称的影评人王牧之吗?”小杨不可思议地摇头,“他上次给跨界演员这么高的评价,还是三年前的事了。”
林晚星浅浅一笑,将平板递回去:“把这篇转发给周导和程琳老师吧,他们应该会高兴。”
她转身继续手上的工作,将茉莉花茶汤缓缓注入模具。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泛起涟漪。创意被泄露的事她尚未声张,但已经悄悄调整了美食展的参展方案。
门铃响起,陆时衍带着一身晨露的气息出现在门口。他手中拿着一份文件,神色比往常更加严肃。
“有两个消息。”他开门见山,“好的那个是,金梧桐奖组委会正式发来邀请,你将作为颁奖嘉宾出席下周的典礼。”
林晚星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颁奖嘉宾?我以为只是提名新人奖。”
“这就是口碑发酵的效应。”陆时衍将邀请函放在工作台上,“另一个消息是,顾言琛表妹昨晚发布的视频已经登上美食区热门,创意与你提交的方案相似度高达八成。”
林晚星轻轻放下手中的茶壶,眼神却异常平静:“我猜到了。从昨天发现资料泄露开始,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需要采取法律手段吗?”陆时衍问道,目光却已开始审视她正在制作的茶点,“时光娱乐的法务团队已经做好准备。”
“不急。”林晚星将成型的花茶冻脱模,精致的透明糕点中悬浮着完整的茉莉花,“让她先得意一阵子。真正的厨师,永远不会只有一张底牌。”
陆时衍眼中掠过一丝欣赏:“看来你已经有对策了。”
林晚星但笑不语,将一块花茶冻递到他面前:“尝尝看,这是我为美食展准备的新品。”
就在他们品尝茶点时,林晚星的手机响起视频通话的提示音。屏幕上是孟老先生慈祥的面容。
“晚星啊,我看到你的剧了!”老先生的语气满是欣慰,“特别是你做菜的那些镜头,让我想起年轻时在厨房里的日子。那种对待食材的敬畏,是演不出来的。”
林晚星恭敬地回应:“谢谢孟老夸奖,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别谦虚了。”孟老先生摆摆手,“下个月的美食展,我打算把你的展位调整到主展区。原本那个位置是留给米其林二星餐厅的,但我认为你的作品更符合这次展览的主题。”
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林晚星怔住了。主展区是展会最核心的位置,往年都是国内外知名大厨的专属区域。
视频通话结束后,陆时衍轻轻挑眉:“看来,有人要失望了。”
他意有所指,林晚星立刻会意。若她的展位升至主展区,那么窃取她创意的人反而成了跳梁小丑。
下午,林晚星应邀参加一档高端文化访谈节目。主持人以犀利提问着称,录制前团队曾担心她会针对林晚星的跨界背景发难。
然而录制开始后,话题却意外地和谐。主持人仔细询问了她学习表演的过程,以及在剧组与老戏骨对戏的体验。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主持人播放了一段剧集片段,“在这场戏中,你切菜的节奏与台词的情绪起伏完全同步,这是特意设计的吗?”
林晚星微微惊讶,这个细节连周寻导演都未曾提及:“不是刻意设计。当时完全沉浸在角色里,手上的动作自然而然就跟随着情绪走了。”
“这就是最可贵的地方。”主持人转向镜头,“很多演员表演做饭,只是在模仿动作。但林晚星不同,她是真正理解食物与情感之间联系的人。”
节目录制结束后,林晚星在后台收到主持人送来的一本美食文化研究笔记:“我看过你的《烟火小厨》,你不是在表演一个厨师,你本身就是厨师。继续坚持这份真实,娱乐圈需要这样的多样性。”
驱车回家的路上,林晚星看着窗外闪过的广告牌,发现《舌尖上的心跳》的宣传海报已经登上了几个核心商圈的大屏。海报上,她专注切菜的侧影格外醒目。
小杨在一旁兴奋地指着其中一块广告牌:“晚星姐,那是城市中心最大的LED屏!只有顶级流量的作品才能上那个位置!”
当晚,《烟火小厨》的特别节目如期播出。林晚星与观众一起观看剧集,并在关键处暂停,讲解背后的烹饪技巧。节目收视再创新高,衍生出的“看剧学做菜”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爆新一轮讨论。
更让她意外的是,几个曾经合作过的米其林大厨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节目片段,并给予专业层面的肯定。
“看到同行能在不同领域传播美食文化,深感欣慰。”一位三星大厨这样写道。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高端品牌的合作邀约。不同于普通的商业代言,这些品牌更看重她身上兼具的专业性与艺术气质。
深夜,林晚星独自在工作室完善美食展的作品。创意被泄露的危机尚未解除,但她已经构思出全新的方案——一套以“遗失的味道”为主题的茶点,复原古籍中记载却已失传的烹饪技法。
陆时衍推门进来时,她正对着明代的《食物本草》绘制草图。
“看来有人要白忙一场了。”他看着工作台上散落的古籍复印件,语气中带着了然。
林晚星抬头,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既然他们想要我的创意,我就给他们一个追不上的目标。”
陆时衍在她对面坐下,递过一个文件夹:“顺便告诉你,顾言琛表妹已经宣布将在美食展上发布‘独创’系列茶点,时间正好与你的展位相邻。”
林晚星接过文件夹,里面是对方展位的效果图与宣传方案,与她自己最初的设计几乎一模一样。
“你从哪里得到的?”她惊讶地问。
“时光娱乐有自己的渠道。”陆时衍轻描淡写地带过,目光却锐利,“需要我介入吗?”
林晚星合上文件夹,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不必。有时候,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她继续低头工作,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陆时衍静静看了她片刻,起身为她泡了一壶普洱。
茶香袅袅中,林晚星的手机不断弹出新消息。金梧桐奖的官方公告已经发布,她作为颁奖嘉宾的消息引发热议;孟老先生发来美食展的最终展位图,她的位置确实在展厅最核心的区域;周寻导演告知剧集已经确定制作第二季,平台方希望增加更多美食相关的情节...
所有的好消息都指向一个事实:她在这个世界的根基越来越稳固,不再是最初那个战战兢兢的穿书者。
然而,就在她准备休息时,一条新的推送引起了她的注意——苏软接受了某娱乐周刊的专访,直言“某些跨界艺人靠特殊关系获取资源”,虽未指名道姓,但配图却是《舌尖上的心跳》的宣传照。
林晚星轻轻放下手机,望向窗外。城市的夜景璀璨如星海,而她清楚地知道,在这片光海之下,暗流从未停息。
口碑发酵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更强烈的敌意。但这一次,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晚星,你看这个。”助理小杨捧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影视评论》给了我们四星半的评价,特别提到你的表演‘打破了跨界演员的刻板印象’。”
林晚星接过平板,目光扫过专业影评人撰写的长篇剧评。文中特别分析了她在厨房独白戏中的微表情处理,称其“将厨师的职业尊严与个人情感完美融合”。
“这还是那个以毒舌着称的影评人王牧之吗?”小杨不可思议地摇头,“他上次给跨界演员这么高的评价,还是三年前的事了。”
林晚星浅浅一笑,将平板递回去:“把这篇转发给周导和程琳老师吧,他们应该会高兴。”
她转身继续手上的工作,将茉莉花茶汤缓缓注入模具。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泛起涟漪。创意被泄露的事她尚未声张,但已经悄悄调整了美食展的参展方案。
门铃响起,陆时衍带着一身晨露的气息出现在门口。他手中拿着一份文件,神色比往常更加严肃。
“有两个消息。”他开门见山,“好的那个是,金梧桐奖组委会正式发来邀请,你将作为颁奖嘉宾出席下周的典礼。”
林晚星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颁奖嘉宾?我以为只是提名新人奖。”
“这就是口碑发酵的效应。”陆时衍将邀请函放在工作台上,“另一个消息是,顾言琛表妹昨晚发布的视频已经登上美食区热门,创意与你提交的方案相似度高达八成。”
林晚星轻轻放下手中的茶壶,眼神却异常平静:“我猜到了。从昨天发现资料泄露开始,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需要采取法律手段吗?”陆时衍问道,目光却已开始审视她正在制作的茶点,“时光娱乐的法务团队已经做好准备。”
“不急。”林晚星将成型的花茶冻脱模,精致的透明糕点中悬浮着完整的茉莉花,“让她先得意一阵子。真正的厨师,永远不会只有一张底牌。”
陆时衍眼中掠过一丝欣赏:“看来你已经有对策了。”
林晚星但笑不语,将一块花茶冻递到他面前:“尝尝看,这是我为美食展准备的新品。”
就在他们品尝茶点时,林晚星的手机响起视频通话的提示音。屏幕上是孟老先生慈祥的面容。
“晚星啊,我看到你的剧了!”老先生的语气满是欣慰,“特别是你做菜的那些镜头,让我想起年轻时在厨房里的日子。那种对待食材的敬畏,是演不出来的。”
林晚星恭敬地回应:“谢谢孟老夸奖,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别谦虚了。”孟老先生摆摆手,“下个月的美食展,我打算把你的展位调整到主展区。原本那个位置是留给米其林二星餐厅的,但我认为你的作品更符合这次展览的主题。”
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林晚星怔住了。主展区是展会最核心的位置,往年都是国内外知名大厨的专属区域。
视频通话结束后,陆时衍轻轻挑眉:“看来,有人要失望了。”
他意有所指,林晚星立刻会意。若她的展位升至主展区,那么窃取她创意的人反而成了跳梁小丑。
下午,林晚星应邀参加一档高端文化访谈节目。主持人以犀利提问着称,录制前团队曾担心她会针对林晚星的跨界背景发难。
然而录制开始后,话题却意外地和谐。主持人仔细询问了她学习表演的过程,以及在剧组与老戏骨对戏的体验。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主持人播放了一段剧集片段,“在这场戏中,你切菜的节奏与台词的情绪起伏完全同步,这是特意设计的吗?”
林晚星微微惊讶,这个细节连周寻导演都未曾提及:“不是刻意设计。当时完全沉浸在角色里,手上的动作自然而然就跟随着情绪走了。”
“这就是最可贵的地方。”主持人转向镜头,“很多演员表演做饭,只是在模仿动作。但林晚星不同,她是真正理解食物与情感之间联系的人。”
节目录制结束后,林晚星在后台收到主持人送来的一本美食文化研究笔记:“我看过你的《烟火小厨》,你不是在表演一个厨师,你本身就是厨师。继续坚持这份真实,娱乐圈需要这样的多样性。”
驱车回家的路上,林晚星看着窗外闪过的广告牌,发现《舌尖上的心跳》的宣传海报已经登上了几个核心商圈的大屏。海报上,她专注切菜的侧影格外醒目。
小杨在一旁兴奋地指着其中一块广告牌:“晚星姐,那是城市中心最大的LED屏!只有顶级流量的作品才能上那个位置!”
当晚,《烟火小厨》的特别节目如期播出。林晚星与观众一起观看剧集,并在关键处暂停,讲解背后的烹饪技巧。节目收视再创新高,衍生出的“看剧学做菜”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爆新一轮讨论。
更让她意外的是,几个曾经合作过的米其林大厨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节目片段,并给予专业层面的肯定。
“看到同行能在不同领域传播美食文化,深感欣慰。”一位三星大厨这样写道。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高端品牌的合作邀约。不同于普通的商业代言,这些品牌更看重她身上兼具的专业性与艺术气质。
深夜,林晚星独自在工作室完善美食展的作品。创意被泄露的危机尚未解除,但她已经构思出全新的方案——一套以“遗失的味道”为主题的茶点,复原古籍中记载却已失传的烹饪技法。
陆时衍推门进来时,她正对着明代的《食物本草》绘制草图。
“看来有人要白忙一场了。”他看着工作台上散落的古籍复印件,语气中带着了然。
林晚星抬头,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既然他们想要我的创意,我就给他们一个追不上的目标。”
陆时衍在她对面坐下,递过一个文件夹:“顺便告诉你,顾言琛表妹已经宣布将在美食展上发布‘独创’系列茶点,时间正好与你的展位相邻。”
林晚星接过文件夹,里面是对方展位的效果图与宣传方案,与她自己最初的设计几乎一模一样。
“你从哪里得到的?”她惊讶地问。
“时光娱乐有自己的渠道。”陆时衍轻描淡写地带过,目光却锐利,“需要我介入吗?”
林晚星合上文件夹,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不必。有时候,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她继续低头工作,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陆时衍静静看了她片刻,起身为她泡了一壶普洱。
茶香袅袅中,林晚星的手机不断弹出新消息。金梧桐奖的官方公告已经发布,她作为颁奖嘉宾的消息引发热议;孟老先生发来美食展的最终展位图,她的位置确实在展厅最核心的区域;周寻导演告知剧集已经确定制作第二季,平台方希望增加更多美食相关的情节...
所有的好消息都指向一个事实:她在这个世界的根基越来越稳固,不再是最初那个战战兢兢的穿书者。
然而,就在她准备休息时,一条新的推送引起了她的注意——苏软接受了某娱乐周刊的专访,直言“某些跨界艺人靠特殊关系获取资源”,虽未指名道姓,但配图却是《舌尖上的心跳》的宣传照。
林晚星轻轻放下手机,望向窗外。城市的夜景璀璨如星海,而她清楚地知道,在这片光海之下,暗流从未停息。
口碑发酵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更强烈的敌意。但这一次,她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