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群论入道-《元婴修士重生1999》

  回到家中,江辰打开帆布包,露出里面厚薄不一的书册。

  《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他认识,但下面几本封皮上的名字却透着几分陌生。

  《抽象代数》、《泛函分析》、《微分方程》。

  他的目光在那本《抽象代数》上停顿了一下。

  抽象?

  此界数理,几何以坐标量化空间,函数以符号统摄变化,微积分演算无穷刹那,已令他窥得数学法则之网。

  “抽象”二字,又从何而来?

  他随手翻开扉页,目录映入眼帘:集合、关系、映射、群、环、域、模……

  名词更显艰涩。

  翻至第一章,集合论基础,高中数学里已经学过,简单。

  他翻动书页的速度并未减缓,直到看到了“群论”两字。

  “群者,集合之上定义二元运算,满足封闭、结合、单位元、逆元四公理……”

  嗡!

  江辰识海中的神魂本源,仿佛被投入无形熔炉,骤然泛起剧烈涟漪!

  玄天界千年苦修,布阵炼器,皆以阴阳五行、清浊升降为基。

  阵眼排布暗合天星,符箓纹路模拟地脉,法诀引动清浊二气……

  看似玄奥,实则依赖模糊感悟与强大神念强行统御,何曾有过如此精确、直指本源的“公理”阐述?

  群!

  一个集合,一个运算,四条铁律!

  这简简单单的四条公理,竟似要将天地间一切对称、一切结构、一切流转变化的根本法则,尽数囊括其中!

  他脑海中瞬间掠过聚灵大阵的阵基节点。

  那些耗费心神推演定位的阵眼,若以“群”结构观之——每一个节点,岂非是一个“元素”?

  节点间能量流转的路径与规则,岂非就是那“二元运算”?

  而整个大阵运转的稳定与谐调,正是“封闭”、“结合律”的冰冷体现!

  若一个关键阵眼被破,则整个大阵能量逆冲溃散……这不正是群结构崩溃的直观显现?!

  轰隆!

  一道无声惊雷在识海炸开!

  过往布阵时那些模糊的平衡感、玄之又玄的“阵感”,此刻被“群论”一层层剥开表象,露出其下坚固的数学骨架!

  这哪里是术数?

  这分明是直指大道的骨架!

  是构筑符箓、阵法乃至能量运转的终极蓝图!

  江辰猛地合上书,胸膛微微起伏。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识海中翻腾的巨浪,转身大步走进昏暗的土屋。

  “砰。”

  门被关上,落栓的轻响隔绝了外界的声息。

  接下来的三天,土屋那扇木门紧闭。

  灶屋的饭食热了又凉,凉了又热,最终由黄明远小心翼翼地端进去,放在门边矮凳上,再悄无声息地退出来。

  屋内静得可怕。

  只有偶尔在深夜,当符灯的光晕穿透门缝,隐约能看到少年伏案的剪影,笔尖划过粗糙稿纸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微弱却连绵不绝。

  稿纸越堆越高。

  上面不再是简单的点线图,开始出现大量扭曲旋转的几何图形、彼此嵌套的循环结构、以及用符号标注的“元素”和“运算”。

  一张草稿纸上,赫然画着一个极其复杂的立体多面体结构,无数节点之间由细密的线条连接,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对称循环。

  旁边写着几个简略的汉字:“旋转群S₃作用于正四面体顶点”。

  另一张纸上,则是一个扭曲的莫比乌斯环状结构,标注着:“非阿贝尔群,运算不可交换”。

  江辰识海中,那点微弱的神魂本源,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驱动。

  他不再仅仅是以《道德经》中“致虚极,守静笃”地抱元守一。

  他正尝试着,依照群论揭示的结构法则,主动地“构建”神魂内部的流转!

  他将那点本源视为“单位元e”。

  意念强行凝聚、剥离出几种不同的“神念频率”或“感知状态”,视为群中的“元素”a,b,c...

  尝试在识海虚空中,以特定的“路径”将它们流转、组合(a·b),观察其是否稳定(封闭性),组合后的新状态(c)是否可控,能否再次回溯分解(寻找逆元)。

  每一次尝试,都如同在悬崖峭壁上走钢丝。

  神魂本源太过微弱,强行分拆、组合、流转,稍有不慎便是撕裂般的剧痛,意识模糊,甚至那点本源都会剧烈震荡,濒临溃散!

  无数次失败。

  稿纸上涂满了废弃的轨迹。

  第三天清晨,天光微熹。

  江辰双眼布满血丝,脸色苍白如纸,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死死盯着面前一张最新的稿纸。

  上面画着一个极其简练的循环:e->a->b->(a·b)=c->c^{-1}->b^{-1}->a^{-1}->e。

  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仅包含四个“元素”(e,a,b,c)及其逆元的群结构。

  他屏住呼吸,心神沉入识海。

  神魂本源(e)微微亮起。

  一丝意念艰难地凝聚,模拟出“a”状态(一种微弱的感知放大)。

  再凝聚一丝,模拟出“b”状态(一种内敛的沉静)。

  然后,他尝试着,在识海虚空中,将“a”与“b”沿着一条极其微弱的、螺旋状的“路径”,进行“运算”组合!

  嗡——!

  识海猛地一震!

  一股前所未有的凝实感骤然传来!

  “a·b”形成的“c”状态,并非模糊的叠加,而是一种全新的、带着微弱洞察力的“静观”态!

  它稳定地悬浮在识海中,不再像之前强行组合时那样失控崩溃!

  更奇妙的是,他清晰地“感觉”到,从这个“c”状态,可以沿着一条反向的螺旋路径,自然地分解回“b”和“a”,最终回归本源“e”!

  封闭!结合!逆元!

  一个完整的、微小的神魂流转循环,构建成功!

  虽然范围极小,元素极少,循环也极其微弱,但这循环本身,却带着一种数学结构赋予的稳固力量!

  就在这循环完成的刹那!

  江辰只觉得那点一直被消耗、濒临枯竭的神魂本源,仿佛注入了一丝微弱却真实不虚的“活力”!

  不是因为吸收了外部灵气,而是因为内部结构优化后,产生了一丝自我维持、自我强化的迹象!

  如同一个精密的齿轮组开始咬合运转,即使初始动力微弱,只要结构完美,便能维持下去,甚至效率倍增!

  “结构……法则……”

  江辰低头看着稿纸上那个简练的循环图。

  此界大道虽绝,灵气枯竭,然万物运行,皆有其恒常之规!

  符箓之道,以电磁为基,乃引动外场之规。

  神魂之道,以群论为骨,乃构建内循之律!

  内循稳固,则本源不坠!

  外规洞彻,则天地之力亦可借!

  内外相济,此身……或可在这绝地,重开一条通天之途!

  就在这时——

  “江辰!江辰!该出发去县城了!”

  黄锦的声音在院门外响起。

  江辰茫然地抬头,望向糊着旧报纸的窗户。

  外面天光早已大亮,阳光刺得他双眼微微眯起。

  三天?

  竟然已经过了三天?

  他低头,看着自己沾满墨迹和汗渍的双手,看着满地狼藉的草稿,看着膝头那本翻得卷了边的《抽象代数》。

  一种恍如隔世的虚脱感夹杂着巨大的收获感,涌上心头。

  他缓缓合上那本改变了他道途认知的书,珍重地将那张画着“循环群结构”的草稿折好,塞进贴身的衣袋。

  他推开关闭了三天的房门,来到院子里。

  黄锦站在门口,逆着光,看着江辰。

  三天不见,少年似乎更清瘦了些,脸色苍白,眼窝下带着浓重的青影。

  然而,当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抬起时,黄锦心头猛地一跳!

  那眼神深处,仿佛有无数的星辰在旋转、碰撞、重组!

  一种难以言喻的、洞彻了某种世界底层规则的深邃与锐利,几乎要刺破这清晨的薄雾!

  那不是疲惫,那是一种耗尽了心神、却攫取了无上智慧的……沉静燃烧!

  “黄老师。”

  江辰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平静:“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