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征兵令-《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

  文德殿偏殿。

  这里,已经被他改造成了“宣传部”的临时办公地点。

  一个年轻人早就在门口候着了。

  陈东,二十出头,长得文质彬彬,一脸的书卷气。

  可要是看他的眼睛,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偶尔闪过的光芒,透着一股“坏水”的味道。

  这小子是李云龙从太学生里特意挑出来的。

  别的本事不说,写文章、编故事那是一绝,死的都能让他给说活了。

  “微臣陈东,参见陛下!”

  陈东一见李云龙,立刻躬身行礼。

  “免了免了。”

  李云龙一屁股坐到主位上,拿起桌上的茶碗就灌了一大口。

  “陈东啊,这次收复燕云,你这个宣传部,可是重中之重啊!”

  陈东立马挺直了腰杆,脸上放光。

  “陛下尽管吩咐,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行了,别整这些虚的。”

  李云龙敲了敲桌子。

  “朕要你把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事儿,给朕广而告之!”

  “要让全天下,从三岁小儿到八十老翁,都知道这件事!”

  “知道什么?”李云龙加重了语气,“知道燕云十六州,是我大宋祖宗之地!岂有不收之理!”

  “要让他们一提起金狗,就恨得牙痒痒!一提起燕云,就觉得那是自家后院!”

  陈东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像两颗小灯泡。

  “陛下,臣有个主意!”

  他兴奋地凑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

  “咱们可以把燕云十六州的富饶,描绘得天花乱坠!”

  “就说那里遍地是黄金,随便挖一锄头都能冒油!”

  “还说那里的姑娘,个个貌美如花,就等着咱们大宋的英雄去解救!”

  李云龙听得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陈东笑骂道:

  “你小子,就这点出息!”

  “不过……”

  他话锋一转。

  “可以!”

  “就按你说的办!给朕往夸张了写!怎么吸引人怎么来!”

  “是!陛下!”

  陈东领了旨,跟打了鸡血似的,立马回去召集人手。

  一时间,整个宣传部都动了起来。

  笔杆子们文思泉涌,一个个把燕云十六州描绘成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告大宋子民书:燕云在召唤!》

  《燕云十六州财富图鉴:黄金遍地,牛羊满山!》

  《解救燕云姐妹,迎娶塞外佳人!》

  一篇篇极具煽动性的文章,被印刷成传单,贴满了京城汴梁的大街小巷。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也拿到了新的话本,天天都在讲燕云英雄传,讲金人如何残暴,燕云百姓如何水深火热。

  一开始,老百姓们还只是当个乐子听。

  “真的假的?遍地黄金?那还种什么地啊?”

  “美人如云?比咱们汴梁城的还俊?”

  大家将信将疑,议论纷纷。

  但随着宣传的深入,那铺天盖地的文字和口号,就像水滴石穿一样,慢慢渗透进了人们的心里。

  一些读过几年书,却苦于没有出路的年轻人,开始心动了。

  “大丈夫当建功立业,窝在家里有什么出息?”

  “若是真能收复燕云,封妻荫子,岂不快哉!”

  当然,也有一些老成持重的官员私下里议论。

  “这……这不是蛊惑人心吗?”

  “把燕云描绘得如此夸张,万一打下来不是那么回事,岂不是要动摇民心?”

  “嘘!小声点!这话要是让陛下听到了,你的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碍于李云龙在朝堂上那股杀气腾腾的威势,这些反对的声音,也只敢在背地里小声嘀咕,没人敢公开站出来唱反调。

  一场由李云龙亲手策划的,席卷整个大宋的“画大饼”行动,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宣传攻势搞得如火如荼,京城里到处都是关于燕云十六州的传说。

  李云龙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他要趁热打铁。

  一张崭新的皇榜,被贴在了皇城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征兵令!

  围观的百姓黑压压一片,识字的人大声念着上面的内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收复燕云故土,扬我大宋天威,今特招募天下勇士,共讨金贼……”

  前面的都是场面话,百姓们听得昏昏欲睡。

  但念到后面的待遇时,人群瞬间就炸开了锅。

  “凡入伍者,每月饷银三两!”

  “乖乖!三两银子!比在作坊里干活多多了!”一个扛着麻袋的力夫惊呼道。

  “立有战功者,赏田地!赏房屋!”

  “啥?还分房子?”一个准备进城卖菜的农夫瞪大了眼睛。

  “斩将夺旗者,封官加爵!”

  “甚至……甚至还给解决媳妇儿问题?”

  一个年轻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遍念皇榜的人。

  “没错!上面写着呢!凡立大功者,由官府出面,保媒拉纤!优先迎娶解救之燕云女子!”

  这下,人群彻底沸腾了。

  钱、房子、官位、老婆!

  这简直就是人生四大终极梦想!

  以前当兵,那是贱役,是九死一生的苦差事。

  现在当兵,竟然成了走向人生巅峰的捷径!

  第二天,汴梁城外临时设立的征兵处,就被挤得水泄不通。

  报名的人排起了长龙,从街头排到了街尾,拐了好几个弯。

  各种形形色色的青年都来了。

  一个农家子弟,瘦得跟麻杆似的,但眼神里充满了渴望。

  他挤到最前面,对负责登记的征兵官说:

  “官爷,俺……俺想报名!”

  “俺家里穷,三代单传,要是……要是真能给俺个媳妇儿,俺就去!俺不怕死!”

  征兵官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

  “好小子!有志气!”

  “只要你敢上战场,敢杀敌立功,别说一个媳妇儿,就是十个八个,官府也给你想办法!”

  队伍里,还有一个穿着锦衣玉食的公子哥,被家丁护着,一脸的不耐烦。

  他看着周围这些泥腿子,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但又有一丝不甘平庸的火焰在跳动。

  轮到他时,他把手里的折扇一合,对征兵官说:

  “哼,区区金银财宝,本公子还不放在眼里。”

  “但若能得个军功,在家族里扬眉吐气,也算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