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李云龙竖起第二根手指,粗暴地压下了所有人的议论。
“民兵团,平时就是民!给朕老老实实地拿起锄头,开垦荒地,伺候庄稼!朝廷免费提供种子、农具,水利设施官府出钱修!”
“只有在每年农闲之时,他们才是兵!由朝廷派遣的教官统一组织,进行军事训练!让他们知道刀该怎么握,枪该怎么使!”
这一下,一部分文官的神情缓和了些。
平时还是农民,这就好,这就还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
“第三!”
李云龙伸出第三根手指,他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每年地里收成的粮食,打下来的谷子,一半归他们自己,老婆孩子随便吃,吃不完的拿去卖钱,朕不管!另一半,上交国家,统一入库,作为各地的军粮储备!”
话音未落,户部尚书的呼吸猛地一窒。
他那双常年跟数字打交道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亮!
这……这不就是变相的屯田吗?
不!比单纯的军屯更高明!
军屯还要朝廷发粮饷,可这个民兵团,他们自己种自己的口粮,还给朝廷上交一半!这简直是……简直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最后!”
李云T龙的视线灼灼,扫过殿中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跃跃欲试的武将。
“在民兵团中表现优异者,或是在民兵团期间给朕生了娃的,多生多奖!朕给他一个天大的机会!一个可以参加枢密院组织的选拔,进入我大宋禁军,成为正规军,凭军功博一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大好前程的机会!”
话音落下,整个紫宸殿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针落可闻。
文官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呆若木鸡。
他们的脑子里,无数的念头在疯狂盘算,在激烈碰撞。
给地……解决了百姓参加的原始动力,把天下人心都勾住了。
平时种地……把无数荒地变成了良田,解决了粮食问题。
收成一半……不花一文钱,就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军粮储备。
农闲训练……不耗费额外钱粮,就得到了一支数量庞大的预备役兵源。
表现好的还能进正规军……这不止是画了一个天大的饼,这他娘的是把通往这张饼的勺子都直接塞到你手里了!
这一环扣一环,一招接一招,简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这哪里是只解决三个问题?
这明明是既解决了兵源,又扩大了耕地,还增加了粮食,顺带连人口问题都考虑进去了!一举三得?不,这是一举四得,五得,甚至更多!
这是一个能够自我循环,自我造血,并且不断壮大的恐怖机器!
岳飞站在殿中,整个身子都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瞬间就想明白了这套制度背后那更加深远,更加可怕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个解决当前困境的妙计,这简直是为大宋的边防,量身打造的一块坚不可摧的国防基石!
试想一下,数年之后,大宋与金国的边境州府,遍地都是这样亦农亦兵的精壮汉子。
他们有自己的土地要去守护,有自己的妻儿要去保卫。
他们接受过最基础,最实用的军事训练,懂得如何结阵,如何杀敌。
一旦战争再次爆发,金人的铁骑将要面对的,将不再是孤零零的几十万宋军。
而是成千上万,无穷无尽,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悍不畏死的武装人民!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是何等壮阔,何等恐怖的景象!
“陛下深谋远虑,臣……五体投地!”
岳飞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荡,猛地单膝跪地,坚硬的膝甲与冰冷的金砖撞击,发出一声沉闷而决绝的巨响。
他的嗓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臣请命!愿为陛下亲赴各地,推行民兵团制度!若有差池,臣提头来见!”
李云龙看着眼前这个满腔热血的汉子,笑了。
发自内心的笑了。
他就是要这个效果。
一个好的政策,不仅要精巧绝伦,更要能点燃人心。
他亲自走下九层高的龙椅台阶,来到岳飞面前,伸出双手,用力将他扶了起来。
他重重地拍了拍岳飞那坚实的肩膀,那力道让岳飞的甲胄都发出了“哐哐”的响声。
“好!有你岳鹏举这句话,朕就放心了!这件事,朕就全权交给你去办!”
李云龙的视线扫过那些依旧处于震撼中没回过神的文臣。
“朕给你一道圣旨,再给你调拨一千新军将士做骨干!吏部、户部、兵部,谁敢不配合,谁敢阳奉阴违,你不用跟朕汇报!”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个极其危险的表情。
“你直接带着人,把他的官帽给朕摘了,绑来见朕!要人就招,要钱给钱,朕只要一个结果!”
岳飞虎目之中隐有泪光闪动,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个字。
“臣,遵旨!”
这一刻,君臣二人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的瞳孔里,看到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那火焰,即将烧遍大宋的每一寸土地,将这个老大帝国,锻造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圣旨一下,岳飞便如同一阵旋风,卷出了京城。
他没有选择先去歌舞升平的江南,更没有去人口稠密的富庶腹地。
他的目的地只有一个。
刚刚从血与火中夺回,依旧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燕云十六州。
他心中清楚无比,官家那“一亩上等良田”的承诺,对于哪里的百姓,才是最致命的诱惑,是足以让他们豁出性命的甘霖。
幽州城,曾经的金国燕京。
昔日的繁华早已被战火焚烧殆尽,城墙上还残留着修补不久的巨大豁口,黑色的烟熏痕迹诉说着不久前的惨烈。
岳飞勒住缰绳,身后的亲兵高举着“岳”字帅旗,在北地初春的寒风中猎猎作响。
他没有入城,而是直接来到了城门外最开阔的一片空地。
这里,是流民和无家可归者聚集的地方。
数十名亲兵迅速清开场地,两根粗大的木杆被深插入土,一张巨大的明黄色皇榜,被四个士兵合力展开,高高悬挂起来。
李云龙竖起第二根手指,粗暴地压下了所有人的议论。
“民兵团,平时就是民!给朕老老实实地拿起锄头,开垦荒地,伺候庄稼!朝廷免费提供种子、农具,水利设施官府出钱修!”
“只有在每年农闲之时,他们才是兵!由朝廷派遣的教官统一组织,进行军事训练!让他们知道刀该怎么握,枪该怎么使!”
这一下,一部分文官的神情缓和了些。
平时还是农民,这就好,这就还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
“第三!”
李云龙伸出第三根手指,他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每年地里收成的粮食,打下来的谷子,一半归他们自己,老婆孩子随便吃,吃不完的拿去卖钱,朕不管!另一半,上交国家,统一入库,作为各地的军粮储备!”
话音未落,户部尚书的呼吸猛地一窒。
他那双常年跟数字打交道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亮!
这……这不就是变相的屯田吗?
不!比单纯的军屯更高明!
军屯还要朝廷发粮饷,可这个民兵团,他们自己种自己的口粮,还给朝廷上交一半!这简直是……简直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最后!”
李云T龙的视线灼灼,扫过殿中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跃跃欲试的武将。
“在民兵团中表现优异者,或是在民兵团期间给朕生了娃的,多生多奖!朕给他一个天大的机会!一个可以参加枢密院组织的选拔,进入我大宋禁军,成为正规军,凭军功博一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大好前程的机会!”
话音落下,整个紫宸殿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针落可闻。
文官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呆若木鸡。
他们的脑子里,无数的念头在疯狂盘算,在激烈碰撞。
给地……解决了百姓参加的原始动力,把天下人心都勾住了。
平时种地……把无数荒地变成了良田,解决了粮食问题。
收成一半……不花一文钱,就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军粮储备。
农闲训练……不耗费额外钱粮,就得到了一支数量庞大的预备役兵源。
表现好的还能进正规军……这不止是画了一个天大的饼,这他娘的是把通往这张饼的勺子都直接塞到你手里了!
这一环扣一环,一招接一招,简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这哪里是只解决三个问题?
这明明是既解决了兵源,又扩大了耕地,还增加了粮食,顺带连人口问题都考虑进去了!一举三得?不,这是一举四得,五得,甚至更多!
这是一个能够自我循环,自我造血,并且不断壮大的恐怖机器!
岳飞站在殿中,整个身子都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瞬间就想明白了这套制度背后那更加深远,更加可怕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个解决当前困境的妙计,这简直是为大宋的边防,量身打造的一块坚不可摧的国防基石!
试想一下,数年之后,大宋与金国的边境州府,遍地都是这样亦农亦兵的精壮汉子。
他们有自己的土地要去守护,有自己的妻儿要去保卫。
他们接受过最基础,最实用的军事训练,懂得如何结阵,如何杀敌。
一旦战争再次爆发,金人的铁骑将要面对的,将不再是孤零零的几十万宋军。
而是成千上万,无穷无尽,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悍不畏死的武装人民!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是何等壮阔,何等恐怖的景象!
“陛下深谋远虑,臣……五体投地!”
岳飞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荡,猛地单膝跪地,坚硬的膝甲与冰冷的金砖撞击,发出一声沉闷而决绝的巨响。
他的嗓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臣请命!愿为陛下亲赴各地,推行民兵团制度!若有差池,臣提头来见!”
李云龙看着眼前这个满腔热血的汉子,笑了。
发自内心的笑了。
他就是要这个效果。
一个好的政策,不仅要精巧绝伦,更要能点燃人心。
他亲自走下九层高的龙椅台阶,来到岳飞面前,伸出双手,用力将他扶了起来。
他重重地拍了拍岳飞那坚实的肩膀,那力道让岳飞的甲胄都发出了“哐哐”的响声。
“好!有你岳鹏举这句话,朕就放心了!这件事,朕就全权交给你去办!”
李云龙的视线扫过那些依旧处于震撼中没回过神的文臣。
“朕给你一道圣旨,再给你调拨一千新军将士做骨干!吏部、户部、兵部,谁敢不配合,谁敢阳奉阴违,你不用跟朕汇报!”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个极其危险的表情。
“你直接带着人,把他的官帽给朕摘了,绑来见朕!要人就招,要钱给钱,朕只要一个结果!”
岳飞虎目之中隐有泪光闪动,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个字。
“臣,遵旨!”
这一刻,君臣二人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的瞳孔里,看到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那火焰,即将烧遍大宋的每一寸土地,将这个老大帝国,锻造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圣旨一下,岳飞便如同一阵旋风,卷出了京城。
他没有选择先去歌舞升平的江南,更没有去人口稠密的富庶腹地。
他的目的地只有一个。
刚刚从血与火中夺回,依旧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燕云十六州。
他心中清楚无比,官家那“一亩上等良田”的承诺,对于哪里的百姓,才是最致命的诱惑,是足以让他们豁出性命的甘霖。
幽州城,曾经的金国燕京。
昔日的繁华早已被战火焚烧殆尽,城墙上还残留着修补不久的巨大豁口,黑色的烟熏痕迹诉说着不久前的惨烈。
岳飞勒住缰绳,身后的亲兵高举着“岳”字帅旗,在北地初春的寒风中猎猎作响。
他没有入城,而是直接来到了城门外最开阔的一片空地。
这里,是流民和无家可归者聚集的地方。
数十名亲兵迅速清开场地,两根粗大的木杆被深插入土,一张巨大的明黄色皇榜,被四个士兵合力展开,高高悬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