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江湖道士,一个乡野村夫,怎可担当如此重任,甚至位列朝班?此举荒唐至极,恐为天下人耻笑啊!”
李云龙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他冷冷地瞥了张大人一眼。
“耻笑?”
他哼了一声。
“张爱卿,朕问你,你懂怎么提纯硝石吗?”
张大人一愣:“臣……臣不知。”
“那你懂怎么调配火药,能让铁疙瘩飞出几百步远吗?”
张大人面红耳赤:“臣……臣更不知……”
李云龙一指孙元和李四。
“他们懂!”
“这就够了!”
他走到还处于震惊和狂喜中的李四面前,从地上捡起一块之前用来垫桌脚的木炭,扔到他怀里。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李云龙懒得再看这些众人的脸色,大手一挥,转身就准备离开。
大宋的国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户部尚书,赵秉义。
一个年近花甲,为大宋的钱袋子操劳了一辈子的老臣,近来的发顶,愈发稀疏。
他的书案上,奏疏堆积得快要塌了,每一份都是来要钱的。
每一张,都割得他心肝脾肺都在疼。
“海军申请第一批五艘‘海鹘’战船建造款项,共计白银三十万两……”
赵秉义拿起最上面的一张,捏着纸张的指尖都在发颤。
三十万两!
这笔钱,都够给京城二十万禁军换装两次了!
韩世忠那个北方旱鸭子,他见过海吗?懂什么叫海战吗?
这不是把白花花的银子往水里扔,还能是什么!
他愤愤地将这张申请压到最底下,试图眼不见为净,可抽出的下一张,让他险些背过气去。
“燕云民兵团第一期土地勘丈、农具种子采购款项,申请预支白银二十万两,另需从官仓调拨土地五十万亩……”
赵秉义的视线一阵发黑。
又是二十万两!
还要地!
张口就是五十万亩上好的官田!
就这么白白地、一文钱不要地送给那群刚放下武器的泥腿子?
岳飞也是,打仗是天下一等一的猛将,怎么跟着陛下胡闹起来,也变得这般不知柴米贵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继续往下看。
“军人事务部呈报,第一批阵亡将士抚恤金、伤残军人安置费,以及英烈园初步修建款,共计四十万两……”
看到这张,赵秉义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是宗泽老元帅生前最后的遗愿,是陛下在万军面前许下的诺言,是收拢天下军心的根本。
这笔钱,谁敢说个不字?
他只能拿起笔,蘸了朱砂,用尽全身力气,才在上面批下了一个颤抖的“准”字。
可那朱红的字迹,在他看来,分明是自己心头滴下的血。
终于,他颤巍巍地伸出手,拿起了最底下,也是最让他崩溃的那一份。
那是一张来自宫中,没有固定格式的便签。
“火器研究所紧急申请追加研发经费,用于招募新匠人及建造新式熔炉,预算……无上限,先拨五十万两试试……”
噗。
赵秉义感觉喉头一甜,一股腥气直冲天灵盖。
五十万两!
还只是“试试”?!
这个叫什么“火器研究所”的鬼地方,就是一个吞噬金银的无底洞!
陛下也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找来那群不是炼丹的方士,就是做烟花的匠人,把他们当祖宗一样供着。
银子流水一般地砸进去,除了偶尔能听见几声比过年鞭炮还响的动静,连个像样的东西都没见着!
当初从金国腹地搜刮来的,从燕云十六州缴获的那些金银财宝、奇珍古玩,被陛下起了这么个古怪的名字。
那是何等巨大的一笔财富!
满朝文武,谁见了不咋舌?谁见了不以为大宋未来十年都不必为钱发愁?
可这才过去多久?
一半!
整整一半,就这么没了!
照这个花钱的速度,别说等到秋后税收上来,再过三个月,他户部就得揭不开锅!皇帝的内库都得被人搬空!
赵秉义再也扛不住了。
他感觉自己这些年当的不是户部尚书,是个裱糊匠。
眼看着大宋这间千疮百孔的屋子,四处漏风,八方进雨,他手里就捏着那么几张薄薄的银票,根本不知道该先去糊哪一个窟窿。
不行!
绝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陛下这是被燕云大捷的胜利冲昏了头!这是在动摇国本!
他,赵秉义,作为百官之首,作为大宋的财政总管,必须,也只有他,能够去劝谏陛下了!
哪怕是冒着被当廷罢官的风险!
哪怕是冒着这颗项上人头落地的风险!
翌日,紫宸殿。
天光微亮,百官序列刚刚站定,朝会的气氛还未完全热络起来。
户部尚书赵秉义,颤颤巍巍地从文官队列中走出。
他步履蹒跚,每一步都走得极其沉重,仿佛身上背负着整个大宋的江山社稷。
“噗通!”
一声闷响,回荡在寂静的殿堂之内。
赵秉义重重地跪倒在冰冷的金砖之上,就在那高高的丹陛之下。
“陛下!”
他一开口,积攒了一夜的悲愤与忧虑,便化作了滚滚热泪,顺着他那沟壑纵横的脸颊奔涌而下。
“老臣有本启奏!”
龙椅之上,李云龙正百无聊赖地盘算着今天怎么才能提前下班,冷不防被这一嗓子给喊得一个激灵。
他抬起头,扫了下面一眼。
嚯,这阵仗。
又来?
他心里咯噔一下,最烦的就是这套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
有话说话,有屁快放,大家时间都很宝贵的。
“说。”
李云龙吐出一个字,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了龙椅的扶手上,摆出了一副“我听着,你最好快点”的姿态。
赵秉义从宽大的官袍袖中,哆哆嗦嗦地掏出一本厚厚的账簿,用尽全身力气,将它高高举过头顶。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带着泣音,向着整个朝堂哭谏道:
“陛下!请看!这是自燕云大捷以来,短短数月,国库的各项开支!”
“海军筹建,六十万两!”
“燕云民兵,三十万两!”
“军人事务,八十万两!”
“还有那不知所谓的火器研究,张口就要三百万两!”
李云龙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他冷冷地瞥了张大人一眼。
“耻笑?”
他哼了一声。
“张爱卿,朕问你,你懂怎么提纯硝石吗?”
张大人一愣:“臣……臣不知。”
“那你懂怎么调配火药,能让铁疙瘩飞出几百步远吗?”
张大人面红耳赤:“臣……臣更不知……”
李云龙一指孙元和李四。
“他们懂!”
“这就够了!”
他走到还处于震惊和狂喜中的李四面前,从地上捡起一块之前用来垫桌脚的木炭,扔到他怀里。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李云龙懒得再看这些众人的脸色,大手一挥,转身就准备离开。
大宋的国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户部尚书,赵秉义。
一个年近花甲,为大宋的钱袋子操劳了一辈子的老臣,近来的发顶,愈发稀疏。
他的书案上,奏疏堆积得快要塌了,每一份都是来要钱的。
每一张,都割得他心肝脾肺都在疼。
“海军申请第一批五艘‘海鹘’战船建造款项,共计白银三十万两……”
赵秉义拿起最上面的一张,捏着纸张的指尖都在发颤。
三十万两!
这笔钱,都够给京城二十万禁军换装两次了!
韩世忠那个北方旱鸭子,他见过海吗?懂什么叫海战吗?
这不是把白花花的银子往水里扔,还能是什么!
他愤愤地将这张申请压到最底下,试图眼不见为净,可抽出的下一张,让他险些背过气去。
“燕云民兵团第一期土地勘丈、农具种子采购款项,申请预支白银二十万两,另需从官仓调拨土地五十万亩……”
赵秉义的视线一阵发黑。
又是二十万两!
还要地!
张口就是五十万亩上好的官田!
就这么白白地、一文钱不要地送给那群刚放下武器的泥腿子?
岳飞也是,打仗是天下一等一的猛将,怎么跟着陛下胡闹起来,也变得这般不知柴米贵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继续往下看。
“军人事务部呈报,第一批阵亡将士抚恤金、伤残军人安置费,以及英烈园初步修建款,共计四十万两……”
看到这张,赵秉义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是宗泽老元帅生前最后的遗愿,是陛下在万军面前许下的诺言,是收拢天下军心的根本。
这笔钱,谁敢说个不字?
他只能拿起笔,蘸了朱砂,用尽全身力气,才在上面批下了一个颤抖的“准”字。
可那朱红的字迹,在他看来,分明是自己心头滴下的血。
终于,他颤巍巍地伸出手,拿起了最底下,也是最让他崩溃的那一份。
那是一张来自宫中,没有固定格式的便签。
“火器研究所紧急申请追加研发经费,用于招募新匠人及建造新式熔炉,预算……无上限,先拨五十万两试试……”
噗。
赵秉义感觉喉头一甜,一股腥气直冲天灵盖。
五十万两!
还只是“试试”?!
这个叫什么“火器研究所”的鬼地方,就是一个吞噬金银的无底洞!
陛下也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找来那群不是炼丹的方士,就是做烟花的匠人,把他们当祖宗一样供着。
银子流水一般地砸进去,除了偶尔能听见几声比过年鞭炮还响的动静,连个像样的东西都没见着!
当初从金国腹地搜刮来的,从燕云十六州缴获的那些金银财宝、奇珍古玩,被陛下起了这么个古怪的名字。
那是何等巨大的一笔财富!
满朝文武,谁见了不咋舌?谁见了不以为大宋未来十年都不必为钱发愁?
可这才过去多久?
一半!
整整一半,就这么没了!
照这个花钱的速度,别说等到秋后税收上来,再过三个月,他户部就得揭不开锅!皇帝的内库都得被人搬空!
赵秉义再也扛不住了。
他感觉自己这些年当的不是户部尚书,是个裱糊匠。
眼看着大宋这间千疮百孔的屋子,四处漏风,八方进雨,他手里就捏着那么几张薄薄的银票,根本不知道该先去糊哪一个窟窿。
不行!
绝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陛下这是被燕云大捷的胜利冲昏了头!这是在动摇国本!
他,赵秉义,作为百官之首,作为大宋的财政总管,必须,也只有他,能够去劝谏陛下了!
哪怕是冒着被当廷罢官的风险!
哪怕是冒着这颗项上人头落地的风险!
翌日,紫宸殿。
天光微亮,百官序列刚刚站定,朝会的气氛还未完全热络起来。
户部尚书赵秉义,颤颤巍巍地从文官队列中走出。
他步履蹒跚,每一步都走得极其沉重,仿佛身上背负着整个大宋的江山社稷。
“噗通!”
一声闷响,回荡在寂静的殿堂之内。
赵秉义重重地跪倒在冰冷的金砖之上,就在那高高的丹陛之下。
“陛下!”
他一开口,积攒了一夜的悲愤与忧虑,便化作了滚滚热泪,顺着他那沟壑纵横的脸颊奔涌而下。
“老臣有本启奏!”
龙椅之上,李云龙正百无聊赖地盘算着今天怎么才能提前下班,冷不防被这一嗓子给喊得一个激灵。
他抬起头,扫了下面一眼。
嚯,这阵仗。
又来?
他心里咯噔一下,最烦的就是这套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
有话说话,有屁快放,大家时间都很宝贵的。
“说。”
李云龙吐出一个字,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了龙椅的扶手上,摆出了一副“我听着,你最好快点”的姿态。
赵秉义从宽大的官袍袖中,哆哆嗦嗦地掏出一本厚厚的账簿,用尽全身力气,将它高高举过头顶。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带着泣音,向着整个朝堂哭谏道:
“陛下!请看!这是自燕云大捷以来,短短数月,国库的各项开支!”
“海军筹建,六十万两!”
“燕云民兵,三十万两!”
“军人事务,八十万两!”
“还有那不知所谓的火器研究,张口就要三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