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铁脊梁-《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

  嵩山派席位上,丁勉的脸色难看至极。他本想借泰山派之手打压华山士气,却不想反而让岳不群赚足了人心。更可怕的是,经此一事,华山弟子对门派的忠诚度必将更上一层楼!

  岳不群...丁勉咬牙切齿,好深的心机...

  但他错了。此刻的岳不群眼中只有梁发渐渐恢复血色的脸庞,哪还顾得上什么算计?这个平日里最不起眼的三弟子,今日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华山风骨,这比任何秘籍、任何丹药都珍贵万分!

  当梁发重新站直身躯时,整个华山之巅鸦雀无声。他古铜色的肌肤下隐隐有流光转动,那是九转还天丹药力尚未完全吸收的迹象。重获新生的三弟子深吸一口气,突然向泰山派席位抱拳行礼:

  崔师兄,方才一战未尽兴,可否再赐教几招?

  这话问得彬彬有礼,却让崔岩脸色瞬间惨白。方才他全力施展的五大夫剑都未能击败对方,如今梁发修为暴涨至六品上,这还怎么打?

  天门道人急忙起身:梁师侄既已...

  前辈放心。梁发打断道,声音沉稳有力,弟子会将实力压制在与崔师兄同等境界。说着,他周身澎湃的气息果然开始回落,最终停在五品上阶,如此,可算公平?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主动压制修为再战,这是何等自信!冲虚道长忍不住赞叹:好一个光明磊落的汉子!

  崔岩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跃上擂台。他手中长剑微微发颤,哪还有先前的嚣张气焰?

  梁发单手执剑,摆出最基础的起手式。

  崔岩咬牙抢攻,剑招却已失了章法。他此刻心绪大乱,原本厚重的泰山剑法变得虚浮无力。

  第一剑,梁发侧身避过,剑锋擦着衣角划过。

  第二剑,梁发以剑脊格挡,震得崔岩虎口发麻。

  第三剑,梁发突然变招,剑尖轻点对方腕部,崔岩长剑险些脱手。

  崔师兄。梁发突然收剑后退,你心乱了。

  这话如当头棒喝,崔岩额头渗出冷汗。他这才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泰山剑意,在对方面前竟如儿戏!

  看好了。梁发突然剑势一变。

  崔岩仓促招架,却被这一剑中蕴含的劲力震得连连后退。

  第七招,梁发剑势再变,回归华山本门的朝阳一气剑。朴实无华的一记直刺,却让崔岩所有退路尽数封死。

  第八招,崔岩的佩剑脱手飞出。

  第九招,梁发剑尖轻点其胸口要穴。

  第十招,崔岩踉跄后退,直接跌下擂台!

  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一战,梁发不仅胜在剑术,更胜在气度!他不仅没有仗着修为碾压对手,反而借此机会指点对方剑法要义。

  天门道人老脸通红,上前扶起弟子,向梁发深深一揖:多谢梁师侄手下留情!

  梁发还礼:前辈言重了。弟子不过是...他顿了顿,看向岳不群,不负师门教诲。

  这番话让在场不少年轻弟子热泪盈眶。什么是名门正派?不是恃强凌弱,而是以德服人;不是仗势欺人,而是诲人不倦!

  岳不群负手而立,眼中满是欣慰。他忽然明白,今日梁发这一战,比任何言语都更能彰显华山派的气度。那些隐藏在暗处观望的江湖散修,那些犹豫是否要投靠华山的门派,此刻心中想必都有了答案。

  嵩山派席位上,丁勉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他本想让泰山派打压华山锐气,却不料反而成就了对方美名!更可气的是,连泰山派都开始对华山心生敬意...

  丁勉猛地起身,带着嵩山众人拂袖而去。继续留在这里,只会更显嵩山派的狭隘!

  ————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华山绝壁,论剑大会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天。梁发拄着重剑立在擂台中央,古铜色的肌肤上满是汗渍,却依旧挺直如松。这三天来,他接连击败了十七位挑战者,其中不乏各派精英。

  随着一声声宣告,台下各派看向梁发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轻视变成了敬畏。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华山三弟子,如今已是公认的年轻一辈顶尖高手!

  看来...封不平面露微笑,除了少林,怕是没人能在年轻一辈中撼动梁师侄了。

  话音未落,少林席位中站起一位灰衣僧人:阿弥陀佛,少林慧远,请梁师兄指教。

  这僧人看着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步履沉稳如山,赫然也是六品修为!更令人心惊的是,他周身隐隐有金光流转,显然已将少林罗汉拳练至化境。

  梁发抱剑行礼:久闻少林罗汉拳大名,今日有幸领教。

  慧远合十还礼:梁师兄连战三日,小僧本不该趁人之危。但为取回《达摩剑谱》,只得得罪了。

  两人交手百招,拳剑相击之声如雷霆炸响。觉远的罗汉拳刚猛无俦,每一拳都带着佛门狮子吼的震荡之力。梁发则以重剑为盾,将华山剑法的守势发挥到极致。

  第一百零八招时,梁发突然变招,一记劈山式正中觉远肩头。慧远连退七步,坦然认输:梁师兄剑法如神,小僧佩服。

  第二位出场的少林弟子慧性手持齐眉棍,棍法如龙。这一战更加激烈,擂台青石板被震碎大半。最终梁发以一招铁锁横江接住对方全力一击,趁机剑指咽喉,再胜一场。

  但连番恶战下来,梁发已是强弩之末。他握剑的手微微发抖,嘴角渗出血丝。台下华山弟子看得揪心,岳灵珊更是急得直跺脚。

  三师兄,下来吧!她带着哭腔喊道。

  梁发却摇摇头,看向少林席位:还有哪位师兄赐教?

  第三个出场的慧明缓步上台,这位看似普通的年轻僧人,每一步都在青石上留下寸许脚印。

  少林慧明,请梁师兄指教。他声音温和,却让梁发瞳孔骤缩——这分明是六品巅峰的气息!

  三十招过后,梁发的重剑被一记韦陀杵震飞。觉明并未追击,而是合十行礼:梁师兄连战二十场,小僧胜之不武。

  梁发踉跄着站稳,突然仰天大笑:好一个少林!不愧是武林泰斗!他拱手认输,转身时却突然喷出一口鲜血,直挺挺向后倒去。

  三师兄!陆大有飞身上台接住梁发,发现他竟在昏迷中仍保持着握剑的姿势,五指僵硬如铁。

  梁发被抬下擂台时,整个华山之巅鸦雀无声。突然,一个沙哑的声音从丐帮席位传来:

  好一个铁脊梁!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丐帮长老铁面判官崔无命拄着打狗棒站起,这位以铁面无私着称的老人竟眼含热泪:老夫行走江湖六十载,从未见过如此铁骨铮铮的汉子!

  铁脊梁三个字在群峰间回荡,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沉默。

  铁脊梁三!青城派玄诚突然振臂高呼,梁师兄当得起这个名号!

  霎时间,整个华山沸腾了:

  铁脊梁三!

  铁脊梁三!

  这绰号再贴切不过——梁发此战展现的,不仅是武艺,更是武者最珍贵的脊梁骨!他像一柄朴实无华的重剑,宁折不弯;像华山苍松,风雪不能摧其志!

  药堂内,宁中则为昏迷中的梁发擦拭额头,轻声道:听见了吗?你现在是铁脊梁三

  昏迷中的梁发似乎有所感应,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了些,嘴角竟浮现出一丝笑意。这个从小到大都被认为资质平庸的弟子,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在武林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梁发被抬下,华山年轻一辈只剩陆大有一人守擂。这个平日里最跳脱的六弟子,此刻却出奇地沉稳。

  华山陆大有,他拍了拍身旁的白虎,请诸位慧明师兄指教。

  觉明却摇头退下:小僧连战三场,已是极限。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台下各派无不长舒一口气。这三天来,华山年轻弟子展现的实力太过震撼:

  英白罗连战八场不败;

  岳灵珊融汇百家剑法;

  梁发之名威震武林;

  如今还有这个神秘莫测的驭兽师陆大有...

  随着陆大有带着百兽阵站在擂台上,整个论剑台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各派代表面面相觑,竟无一人敢再上前挑战。

  岳不群环视全场,紫袍在夕阳下泛着威严的光泽:可还有门派要挑战?

  沉默。

  第二次问,可还有门派要挑战?

  依旧无人应答。

  第三次——

  岳掌门!崆峒派长老突然起身打断,不是我们不想挑战,实在是...他苦笑着指了指陆大有身旁龇牙咧嘴的白虎,这怎么打?

  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的确,面对一个能驭使百兽的对手,寻常武者还未交手就先怯三分。

  岳不群嘴角微扬:既然如此,年轻一辈守擂就此结束。未挑战门派若要赎回秘籍,请找从不弃长老登记。

  他转身面向华山众弟子,声音陡然提高:接下来,进行论剑大会第三项——赐字辈名!

  华山弟子们整齐列队,个个挺直腰板。岳不群从宁中则手中接过一卷金册,缓缓展开:

  华山自大通祖师南宋淳熙九年年开派,距今四百余年,首代字辈起,按志、玄、清、不、冲、和、正、大、光、明、德、远十二字轮回。如今正好是‘不’字辈。而你们……”

  岳不群手指了指下方的弟子。“今日起,皆入字辈!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入‘冲’字辈。现在,我岳不群定下规矩,今后,凡是我华山弟子,达五品者,方可以华山辈分取名!

  全场哗然。这意味着华山正式确立了新的辈分体系,而这些年轻弟子将成为门派的中流砥柱!

  首徒令狐冲,保留原名。岳不群目光柔和,你虽无姓氏,但二字既是天赐,便作姓氏。冲字为辈,望你永葆锐气,勇攀高峰。

  令狐冲在思过崖上似有所感,那道紫色剑气突然化作九道,在空中交织成二字,引得众人惊叹。

  二弟子劳德诺...岳不群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这个卧底,暂不入字辈。

  劳德诺面色如常,袖中的手却捏得发白。

  三弟子梁发,赐名梁冲发!岳不群声音洪亮,发奋图强之意,望你永记今日之志!

  刚刚苏醒的梁冲发挣扎着跪地叩首,铁塔般的汉子竟红了眼眶。

  四弟子施戴子,待达五品再议。

  五弟子高根明,同上。

  六弟子陆大有,赐名陆冲有!岳不群看着这个最跳脱的弟子,有容乃大之意,望你驾驭百兽时,也驾驭住自己的性子。

  陆大有...不,现在该叫陆冲有了,笑嘻嘻地挠头,身旁的白虎也跟着点头,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七弟子陶钧、八弟子英白罗、九弟子林平之...

  提到林平之时,岳不群神色一黯,随即恢复:英白罗赐名英冲罗,取罗网八方之意,望你坐镇蜀中时,胸怀天下。

  英冲罗抱剑行礼,腰间青钢剑嗡嗡作响。

  十弟子陈三川、十一弟子贺老六、十二弟子石大勇...岳不群一一赐名,陈冲川、贺冲留、石冲勇!

  三人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谢师父赐名!

  最令人意外的是,岳不群竟转向那三位衡山弟子:周子陵、赵清平、王沐风,你三可愿拜入我华山门下?

  赵无极猛地站起身,脸色阴晴不定。他盯着三个衡山弟子看了半晌,突然长叹一声:也罢!老夫送你们来华山,本就是看中这里有我衡山失传的绝学。他转向岳不群,咬牙切齿道:岳掌门,这三个孩子是去学艺的,待他们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