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九州攻略,燕王借道-《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福冈城的中军大帐内,烛火彻夜未熄。徐达身着玄色战甲,指尖在九州地形图上缓缓滑动,最终停留在中部的熊本城位置。帐下将领分列两侧,神色肃穆,静待军令。

  “熊本城乃九州中部咽喉,城高池深,且与周边大名素有联络,若不早日拔除,必成我军北上心腹之患。”徐达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帐下诸将,“李文忠,你率三万步骑,明日清晨出发,务必在十日内拿下熊本城。”

  站在左侧首位的副将李文忠出列抱拳,声音洪亮:“末将遵令!只是熊本城守将毛利元就素有‘智将’之称,麾下武士精锐,恐不易强攻。”

  徐达点头,从案上拿起一份卷宗递过去:“此乃斥候探查的熊本城布防图,城西地势低洼,可引附近河水灌城;城东城门年久失修,是其薄弱之处。你可分兵两路,一路佯攻北门吸引注意力,主力从东西两侧夹击,定能破城。”

  李文忠接过卷宗,仔细翻看后躬身道:“大将军妙计,末将定不辱使命!”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兵通报:“大将军,燕王明殿下到了。”

  徐达抬眉,示意亲兵传见。朱棣身着银白色战袍,腰束玉带,步履沉稳地走进帐中,目光先扫过案上的地图,随即抱拳行礼:“末将朱棣,参见大将军。听闻军中商议征讨熊本城,特来请战。”

  徐达起身,指着地图上的熊本城道:“文忠已领命出征,本帅需坐镇福冈,统筹全局。燕王若有战意,可……”

  话未说完,朱棣便打断道:“大将军,李文忠将军勇猛善战,拿下熊本城不在话下。只是末将近日听闻,九州南部山区仍有大量日军残部盘踞,时常袭扰我军粮道,若不肃清,恐影响后续战事。”

  他上前一步,语气诚恳:“末将愿率麾下两万兵力,前往南部山区清剿残敌,既为大军扫清后方隐患,也能让李文忠将军无后顾之忧。还请大将军应允。”

  徐达盯着朱棣的眼睛,试图从中看出些异样。自上次日军斥候探查朱棣军营后,他便暗中派人留意朱棣的动向,只发现其每日督促进攻训练,并无异常。如今朱棣主动请战清剿残敌,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南部山区与石见山方向相近,徐达心中难免有些疑虑。他沉吟片刻,道:“南部山区地形复杂,日军残部行踪诡秘,清剿难度不小。燕王若要前往,务必多加小心,若遇强敌,及时传信求援。”

  朱棣心中一喜,面上却依旧恭敬:“多谢大将军关心,末将定不负所托,早日肃清残敌,为大军稳固后方。”

  次日清晨,福冈城外的校场上,两支军队整装待发。李文忠率领三万步骑,朝着熊本城方向进发,旗帜飘扬,气势如虹;朱棣则率领两万将士,朝着南部山区而去,队伍整齐,步伐沉稳。

  徐达站在城楼上,看着两支军队渐行渐远,眉头微蹙。身旁的徐辉祖低声道:“父亲,燕王主动请战南部山区,会不会有什么别的目的?”

  徐达摇了摇头:“目前尚无证据。你派几名可靠的斥候,暗中跟随朱棣的军队,若有异常,立刻回报。”

  “是,父亲。”徐辉祖躬身应道。

  与此同时,朱棣率领军队行进在前往南部山区的路上。他勒住马,回头看向身后的两万将士,朗声道:“弟兄们,此次清剿残敌,任务艰巨。但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定能早日完成任务,凯旋而归!”

  将士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涨。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身旁的张玉和朱能道:“传令下去,大军放慢行军速度,每日行进三十里便扎营休整。另外,挑选五百名精锐,伪装成当地百姓,随我前往石见山附近探查。”

  张玉和朱能对视一眼,躬身应道:“末将领命!”

  三日后,朱棣率领的军队抵达南部山区外围。他下令大军在山下扎营,自己则带着张玉、朱能以及五百名精锐,伪装成当地的采药人,朝着石见山方向而去。

  石见山位于九州北部,山势险峻,树木茂密。几人刚靠近山脚,便看到几名日军士兵手持长刀,在山口巡逻。朱棣示意众人隐蔽,仔细观察着日军的布防。

  “殿下,日军在山口布置了岗哨,每隔五十步便有一名士兵,而且山上似乎还有暗哨。”张玉低声说道。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山口的地形,道:“看来石见山的防御果然严密。朱能,你带二十名弟兄,从侧面的小路绕到山上,摸清暗哨的位置。张玉,你随我在这里观察,寻找机会混入山中。”

  “是,殿下!”朱能领命,带着二十名弟兄悄然离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朱能返回,低声道:“殿下,山上的暗哨都布置在半山腰的险要位置,而且每个暗哨都配有号角,一旦发现异常,便会吹号示警。”

  朱棣沉吟片刻,道:“看来硬闯是不行的。这样,咱们抓一名日军士兵,从他口中逼问出矿场的具体位置和兵力部署。”

  几人商议完毕,悄悄绕到山口侧面的树林中,等待时机。很快,一名日军士兵独自走了过来,看样子是要去树林中方便。朱棣使了个眼色,两名精锐悄然上前,捂住那名日军士兵的口鼻,将其拖进树林中。

  日军士兵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连连求饶。朱棣蹲下身,用日语说道:“别害怕,只要你老实交代石见山矿场的情况,我就放了你。”

  日军士兵颤声道:“大人饶命,我……我只是个普通的巡逻兵,知道的不多。石见山的矿场在山深处,由一千名士兵驻守,而且还有一名叫黑田长政的将领负责指挥。”

  “一千名士兵?”朱棣眉头微挑,“矿场的防御工事有哪些?”

  “矿场周围挖了深沟,还架设了铁丝网,而且每隔一百步就有一个箭塔。”日军士兵连忙说道,“而且,每天都会有粮草从山外运进来,运送粮草的队伍有两百名士兵护送。”

  朱棣点了点头,又问了几个关于矿场内部的问题,见日军士兵确实知道的不多,便示意手下将其打晕,藏在树林中。

  “殿下,咱们已经摸清了矿场的大致情况,接下来该怎么办?”张玉问道。

  朱棣站起身,目光看向石见山深处,道:“矿场有一千名士兵驻守,而且防御工事坚固,想要强行夺取,恐怕会伤亡惨重。咱们先返回军营,从长计议。”

  几人悄然离开树林,朝着南部山区的军营而去。路上,朱棣对张玉和朱能道:“石见山的矿场对咱们至关重要,必须尽快夺取。你们回去后,立刻挑选五千名精锐,秘密训练山地作战和突袭战术,同时派人密切监视石见山的日军动向,等待时机。”

  “是,殿下!”张玉和朱能齐声应道。

  回到军营后,朱棣立刻召集将领开会,部署下一步的计划。他命令大军继续在南部山区清剿小股日军残部,营造出全力清剿的假象,同时暗中调遣五千名精锐,在军营后方的山谷中进行秘密训练。

  与此同时,李文忠率领的军队已经抵达熊本城外。他按照徐达的计策,分兵两路,一路佯攻北门,一路则暗中准备引河水灌城和突袭东门。

  熊本城内,守将毛利元就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的明军,神色凝重。身旁的副将道:“大人,明军连日来一直佯攻北门,恐怕有诈。”

  毛利元就点了点头,道:“徐达用兵如神,李文忠作为他的副将,定然也不简单。传令下去,加强东西两侧的防御,尤其是东门,派人仔细检查城门的牢固程度。”

  “是,大人!”副将领命而去。

  然而,毛利元就还是低估了李文忠的谋略。当晚,明军暗中挖开附近的河水,引河水灌向城西。同时,另一支明军趁着夜色,突袭东门,用炸药炸毁了城门。

  “轰!”一声巨响,东门轰然倒塌。明军士兵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毛利元就得知东门被破,大惊失色,连忙率领军队前去增援。但此时明军已经占据了主动权,日军节节败退。经过一夜的激战,明军终于占领了熊本城,毛利元就被迫率领残余士兵投降。

  消息传到福冈城,徐达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嘉奖李文忠。同时,他收到了斥候的回报,称朱棣率领的军队在南部山区清剿顺利,已经肃清了多股日军残部。

  徐达微微点头,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朱棣正在暗中准备着一场更大的行动,而石见山的银矿,将会成为这场行动的关键。

  京都的德川家康府邸内,毛利元就战败投降的消息传来,德川家康气得脸色铁青。一名将领躬身道:“大人,明军势如破竹,如今已经占领了九州南部和中部,下一步恐怕就要进攻本州了。咱们该怎么办?”

  德川家康沉默片刻,道:“明军虽然强大,但他们的补给线过长,而且朱棣率领的两万军队在南部山区,咱们可以从这里入手。传令下去,派一支军队突袭朱棣的军营,打乱他的部署,同时加强石见山的防御,绝不能让明军夺取银矿。”

  “是,大人!”将领领命而去。

  德川家康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眼神中充满了算计。他知道,想要击败明军,必须找到他们的弱点。而朱棣率领的两万军队,以及石见山的银矿,将会是他反击的关键。

  南部山区的明军军营内,朱棣正在查看训练中的精锐士兵。张玉走上前,低声道:“殿下,德川家康派了一支军队,正向咱们的军营赶来,看样子是想偷袭。”

  朱棣眼神一凛,道:“来得正好。传令下去,让大军做好准备,设下埋伏,等着日军自投罗网。同时,让训练中的五千精锐做好准备,一旦击败日军,便立刻前往石见山,夺取矿场!”

  “末将领命!”张玉躬身应道。

  一场围绕着石见山银矿的激战,即将拉开帷幕。而朱棣,也将在这场激战中,展现出他真正的实力和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