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大营的晨光刚漫过辕门,明军的旌旗已如潮水般向北铺开。朱元璋身着明黄色龙纹战甲,骑在通体雪白的战马上,腰间七星剑的剑鞘在朝阳下泛着冷光。他抬手示意大军暂停,目光扫过前方连绵的本州山地,对身旁的徐达道:“德川溃败,人心浮动,正是收服本州的好时机。传令各军,沿途不许惊扰百姓,凡开城投降的大名,一律保留其领地,但需交出兵器,听从大明节制。”
“是!”徐达躬身领命,转身对亲兵高声传令。号角声起,三万明军主力分成三路,沿着本州的官道向北推进,旌旗招展,甲胄鲜明,远远望去,如一条钢铁长龙。
朱棣率领的两万精锐走在中路,他身披银白色鳞甲,手中长枪斜指地面,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两侧的山林。朱能策马至他身旁,低声道:“殿下,前方就是冈山藩的地界。据斥候回报,冈山藩主池田辉政拥兵五千,正犹豫不决,既没开城投降,也没整军备战。”
朱棣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池田辉政是德川的旧部,如今德川被擒,他必然惶恐。你带五百骑兵,先去冈山城外喊话,告诉他若开城投降,可保他领地安全;若负隅顽抗,等大军一到,必踏平冈山!”
“是!”朱能领命,率领五百骑兵疾驰而去。
半个时辰后,冈山城外。朱能勒马站在护城河前,对着城楼上大喊:“城上的人听着!德川家康已被大明擒获,广岛之战日军全军覆没!识相的就打开城门投降,陛下有旨,凡投降者,一律既往不咎!”
城楼上的池田辉政脸色苍白,他看着城外整齐列队的明军骑兵,又回头看了看身后慌乱的士兵,心中天人交战。副将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大人,明军势大,咱们根本不是对手。不如……开城投降吧?”
池田辉政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对身旁的士兵道:“打开城门,迎接明军入城。”
城门缓缓打开,池田辉政带着麾下将领,捧着印信和兵器,跪在城外的道路旁。朱棣率领大军赶到时,看到这一幕,翻身下马,走到池田辉政面前,沉声道:“池田辉政,你能识时务,归顺大明,是明智之举。本王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忠心耿耿,大明绝不会亏待你。”
池田辉政连忙磕头:“多谢殿下不杀之恩!末将愿归顺大明,为陛下效力!”
朱棣点头,对身旁的亲兵道:“带池田辉政去见陛下,听候陛下发落。另外,派人接管冈山城的防务,清点城内的粮草和兵器。”
“是,殿下!”亲兵躬身应道。
明军继续北上,沿途的大名们得知德川溃败、朱元璋御驾亲征的消息后,纷纷开城投降。有的大名甚至带着金银财宝和粮食,早早地在城外等候,只为能得到朱元璋的宽恕。
这日,明军抵达富山藩。富山藩主前田利长早已率领麾下将领,在城外十里处等候。朱元璋坐在銮驾内,看着跪在道路两旁的前田利长等人,对身旁的太监道:“传朕旨意,前田利长识时务,归顺大明,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仍令其驻守富山藩,但需听从大明节制。”
“是,陛下!”太监躬身应道,高声宣读圣旨。
前田利长听到圣旨,大喜过望,连忙磕头谢恩:“谢陛下恩典!末将愿为大明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徐达道:“富山藩境内有不少小型矿场,让朱棣去接管,将矿场内的金、银等贵金属全部运往行营,充实军需。”
“是,陛下!”徐达躬身应道,立刻派人去通知朱棣。
朱棣接到命令后,率领五千精锐,前往富山藩的矿场。矿场位于富山城外的山谷中,四周有日军士兵驻守。看到明军到来,驻守的日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朱棣走进矿场,看着矿工们正在开采矿石,对身旁的佐藤一郎道:“佐藤,你带两百护卫队,负责矿场的安全;另外,挑选一些有经验的矿工,加快开采速度,所有开采出的金、银,全部登记造册,运往陛下的行营。”
“是,殿下!”佐藤一郎躬身应道,立刻安排人手。
矿场内的矿工们得知明军接管矿场后,不仅没有为难他们,反而提高了工钱,纷纷干劲十足。一名老矿工走到朱棣面前,躬身道:“殿下,咱们矿场每月能开采黄金五百两、白银三千两,只要您能保证咱们的安全,咱们一定好好干活,为大明效力!”
朱棣点头,笑着道:“放心,只要你们好好干活,大明绝不会亏待你们。等战争结束,你们就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过上安稳日子。”
老矿工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磕头:“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朱棣继续在矿场内巡视,突然,一名亲兵匆匆跑来,躬身禀报道:“殿下,前方的越前藩传来消息,藩主朝仓义景不愿投降,正集结兵力,准备抵抗咱们!”
朱棣脸色一沉,沉声道:“朝仓义景真是不知死活!朱能,你率领三千兵力,随本王前往越前藩,看看他有多大能耐!”
“是,殿下!”朱能躬身应道,立刻召集士兵。
越前藩的城楼上,朝仓义景正站在那里,看着远处赶来的明军。他身着黑色战甲,手持长刀,眼神中充满了决绝。副将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大人,明军势大,咱们还是投降吧?”
“投降?”朝仓义景冷笑一声,“我朝仓家世代为日本藩主,岂能向明军投降!就算是死,也要守住越前藩,为日本保留最后一丝尊严!”
他转身对身后的士兵们道:“弟兄们,明军虽然势大,但咱们有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粮草。只要咱们坚守不出,明军必不能久攻。等他们粮草耗尽,自然会撤军!”
士兵们受到鼓舞,纷纷呐喊:“坚守越前!誓死不降!”
朱棣率领三千兵力赶到越前藩城外,看着城楼上严阵以待的日军,对朱能道:“朝仓义景既然不愿投降,那就只能强攻了。传令下去,架设云梯,火铳手掩护,今日务必拿下越前藩!”
“是,殿下!”朱能躬身应道,立刻下令。
明军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云梯被架在城墙上,火铳手们齐射,压制住城楼上的日军火力。朱棣手持长枪,率先爬上云梯。城楼上的日军士兵想要推下云梯,却被明军的火铳击中,纷纷倒下。
朝仓义景看着爬上城墙的朱棣,心中大惊,挥舞着长刀,朝着朱棣冲来。朱棣毫不畏惧,挺枪迎上。两人你来我往,战了十几个回合。朝仓义景的刀法虽然精湛,却不是朱棣的对手。朱棣抓住一个破绽,长枪一挑,刺穿了他的肩膀。
“啊!”朝仓义景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日军士兵见状,纷纷冲向朱棣,想要为他报仇。可明军士兵们早已爬上城墙,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厮杀。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日军士兵死伤惨重,朝仓义景也被生擒。朱棣走到他面前,沉声道:“朝仓义景,你负隅顽抗,害死了这么多士兵,可知罪?”
朝仓义景看着朱棣,眼中充满了不甘,却还是低下了头:“我……我知罪。”
朱棣点了点头,道:“念在你也是为了守护自己的领地,本王饶你一命。但你必须归顺大明,听从大明节制。若再敢反抗,定斩不饶!”
“是,末将遵命!”朝仓义景点头应道。
随后,朱棣派人接管越前藩的防务,清点城内的粮草和兵器,同时派人去通知朱元璋。朱元璋接到消息后,对徐达道:“朱棣这孩子,越来越能干了。有他在,本州的收服工作就顺利多了。”
徐达躬身道:“陛下英明。有殿下沿途接管矿场,充实军需,咱们进军京都的底气也更足了。”
朱元璋点头,对身旁的太监道:“传朕旨意,全军加快速度,早日抵达京都,彻底平定日本!”
“是,陛下!”太监躬身应道,立刻去传达命令。
明军继续北上,沿途的矿场被一一接管,开采出的金、银源源不断地运往朱元璋的行营。军需储备越来越充足,士兵们的士气也越来越高涨。
“是!”徐达躬身领命,转身对亲兵高声传令。号角声起,三万明军主力分成三路,沿着本州的官道向北推进,旌旗招展,甲胄鲜明,远远望去,如一条钢铁长龙。
朱棣率领的两万精锐走在中路,他身披银白色鳞甲,手中长枪斜指地面,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两侧的山林。朱能策马至他身旁,低声道:“殿下,前方就是冈山藩的地界。据斥候回报,冈山藩主池田辉政拥兵五千,正犹豫不决,既没开城投降,也没整军备战。”
朱棣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池田辉政是德川的旧部,如今德川被擒,他必然惶恐。你带五百骑兵,先去冈山城外喊话,告诉他若开城投降,可保他领地安全;若负隅顽抗,等大军一到,必踏平冈山!”
“是!”朱能领命,率领五百骑兵疾驰而去。
半个时辰后,冈山城外。朱能勒马站在护城河前,对着城楼上大喊:“城上的人听着!德川家康已被大明擒获,广岛之战日军全军覆没!识相的就打开城门投降,陛下有旨,凡投降者,一律既往不咎!”
城楼上的池田辉政脸色苍白,他看着城外整齐列队的明军骑兵,又回头看了看身后慌乱的士兵,心中天人交战。副将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大人,明军势大,咱们根本不是对手。不如……开城投降吧?”
池田辉政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对身旁的士兵道:“打开城门,迎接明军入城。”
城门缓缓打开,池田辉政带着麾下将领,捧着印信和兵器,跪在城外的道路旁。朱棣率领大军赶到时,看到这一幕,翻身下马,走到池田辉政面前,沉声道:“池田辉政,你能识时务,归顺大明,是明智之举。本王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忠心耿耿,大明绝不会亏待你。”
池田辉政连忙磕头:“多谢殿下不杀之恩!末将愿归顺大明,为陛下效力!”
朱棣点头,对身旁的亲兵道:“带池田辉政去见陛下,听候陛下发落。另外,派人接管冈山城的防务,清点城内的粮草和兵器。”
“是,殿下!”亲兵躬身应道。
明军继续北上,沿途的大名们得知德川溃败、朱元璋御驾亲征的消息后,纷纷开城投降。有的大名甚至带着金银财宝和粮食,早早地在城外等候,只为能得到朱元璋的宽恕。
这日,明军抵达富山藩。富山藩主前田利长早已率领麾下将领,在城外十里处等候。朱元璋坐在銮驾内,看着跪在道路两旁的前田利长等人,对身旁的太监道:“传朕旨意,前田利长识时务,归顺大明,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仍令其驻守富山藩,但需听从大明节制。”
“是,陛下!”太监躬身应道,高声宣读圣旨。
前田利长听到圣旨,大喜过望,连忙磕头谢恩:“谢陛下恩典!末将愿为大明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徐达道:“富山藩境内有不少小型矿场,让朱棣去接管,将矿场内的金、银等贵金属全部运往行营,充实军需。”
“是,陛下!”徐达躬身应道,立刻派人去通知朱棣。
朱棣接到命令后,率领五千精锐,前往富山藩的矿场。矿场位于富山城外的山谷中,四周有日军士兵驻守。看到明军到来,驻守的日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朱棣走进矿场,看着矿工们正在开采矿石,对身旁的佐藤一郎道:“佐藤,你带两百护卫队,负责矿场的安全;另外,挑选一些有经验的矿工,加快开采速度,所有开采出的金、银,全部登记造册,运往陛下的行营。”
“是,殿下!”佐藤一郎躬身应道,立刻安排人手。
矿场内的矿工们得知明军接管矿场后,不仅没有为难他们,反而提高了工钱,纷纷干劲十足。一名老矿工走到朱棣面前,躬身道:“殿下,咱们矿场每月能开采黄金五百两、白银三千两,只要您能保证咱们的安全,咱们一定好好干活,为大明效力!”
朱棣点头,笑着道:“放心,只要你们好好干活,大明绝不会亏待你们。等战争结束,你们就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过上安稳日子。”
老矿工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磕头:“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朱棣继续在矿场内巡视,突然,一名亲兵匆匆跑来,躬身禀报道:“殿下,前方的越前藩传来消息,藩主朝仓义景不愿投降,正集结兵力,准备抵抗咱们!”
朱棣脸色一沉,沉声道:“朝仓义景真是不知死活!朱能,你率领三千兵力,随本王前往越前藩,看看他有多大能耐!”
“是,殿下!”朱能躬身应道,立刻召集士兵。
越前藩的城楼上,朝仓义景正站在那里,看着远处赶来的明军。他身着黑色战甲,手持长刀,眼神中充满了决绝。副将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大人,明军势大,咱们还是投降吧?”
“投降?”朝仓义景冷笑一声,“我朝仓家世代为日本藩主,岂能向明军投降!就算是死,也要守住越前藩,为日本保留最后一丝尊严!”
他转身对身后的士兵们道:“弟兄们,明军虽然势大,但咱们有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粮草。只要咱们坚守不出,明军必不能久攻。等他们粮草耗尽,自然会撤军!”
士兵们受到鼓舞,纷纷呐喊:“坚守越前!誓死不降!”
朱棣率领三千兵力赶到越前藩城外,看着城楼上严阵以待的日军,对朱能道:“朝仓义景既然不愿投降,那就只能强攻了。传令下去,架设云梯,火铳手掩护,今日务必拿下越前藩!”
“是,殿下!”朱能躬身应道,立刻下令。
明军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云梯被架在城墙上,火铳手们齐射,压制住城楼上的日军火力。朱棣手持长枪,率先爬上云梯。城楼上的日军士兵想要推下云梯,却被明军的火铳击中,纷纷倒下。
朝仓义景看着爬上城墙的朱棣,心中大惊,挥舞着长刀,朝着朱棣冲来。朱棣毫不畏惧,挺枪迎上。两人你来我往,战了十几个回合。朝仓义景的刀法虽然精湛,却不是朱棣的对手。朱棣抓住一个破绽,长枪一挑,刺穿了他的肩膀。
“啊!”朝仓义景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日军士兵见状,纷纷冲向朱棣,想要为他报仇。可明军士兵们早已爬上城墙,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厮杀。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日军士兵死伤惨重,朝仓义景也被生擒。朱棣走到他面前,沉声道:“朝仓义景,你负隅顽抗,害死了这么多士兵,可知罪?”
朝仓义景看着朱棣,眼中充满了不甘,却还是低下了头:“我……我知罪。”
朱棣点了点头,道:“念在你也是为了守护自己的领地,本王饶你一命。但你必须归顺大明,听从大明节制。若再敢反抗,定斩不饶!”
“是,末将遵命!”朝仓义景点头应道。
随后,朱棣派人接管越前藩的防务,清点城内的粮草和兵器,同时派人去通知朱元璋。朱元璋接到消息后,对徐达道:“朱棣这孩子,越来越能干了。有他在,本州的收服工作就顺利多了。”
徐达躬身道:“陛下英明。有殿下沿途接管矿场,充实军需,咱们进军京都的底气也更足了。”
朱元璋点头,对身旁的太监道:“传朕旨意,全军加快速度,早日抵达京都,彻底平定日本!”
“是,陛下!”太监躬身应道,立刻去传达命令。
明军继续北上,沿途的矿场被一一接管,开采出的金、银源源不断地运往朱元璋的行营。军需储备越来越充足,士兵们的士气也越来越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