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彻底胜利-《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嘉峪关的城楼上,晨霜在垛口结了层薄冰,徐达呵出的白气刚飘到眼前就散了。他手里攥着朱元璋亲笔写的总攻令,纸角被汗浸湿了大半。城下的明军大营里,火把如星点般移动,神机营的士兵正将新造的“轰天炮”推上阵地——这种炮比佛郎机炮射程远出两里,炮身铸着“威镇四夷”四个大字,是工部赶了三个月才造出的利器。

  “将军,各营都准备好了。”张铁柱的甲胄上还沾着葫芦谷的血渍,他身后的骑兵们正给战马紧鞍具,马蹄铁敲在冻土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徐达抬头望了望天色,启明星刚隐没在东方的云层里。“再等等,”他道,“等第一缕天光越过贺兰山,就动手。”

  此时,联军大营里正弥漫着绝望的死寂。别洛夫的中军帐外,哈萨克残兵和波斯雇佣军正为最后一点干粮争执,有人拔出了刀,却没人真的敢砍下去——他们的力气早在前一夜的混乱中耗尽了。别洛夫坐在帐内,面前的酒杯里盛着浑浊的马奶酒,他看着地图上被红笔圈住的退路,突然想起第一次率军越过边境时,沙皇拍着他的肩膀说“东方的土地像面包一样松软”,如今想来,那更像是陷阱。

  “将军,明军好像在调动。”亲兵慌张地闯进来,手里的火枪掉在地上,“他们的炮口……正对着我们的大营!”

  别洛夫猛地站起,酒杯摔在地上。他冲出帐外,只见嘉峪关城楼上突然升起一面红龙旗,紧接着,三声炮响震得地面发颤——那是明军的进攻信号。

  第一缕天光刺破云层时,轰天炮的第一轮齐射开始了。炮弹拖着黑烟掠过晨雾,砸进联军大营的辎重区,火药桶连环炸开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哈萨克士兵的帐篷被气浪掀飞,波斯雇佣军的骆驼受惊狂奔,将自己人的阵列撞得七零八落。

  “冲锋!”徐达的令旗挥下,明军步兵挺着长枪组成方阵,如墙般向前推进。神机营的士兵匍匐在冻土上,火枪齐射的声响像狂风扫过麦田,联军前排的士兵成片倒下,尸体很快堆成了矮墙。

  别洛夫试图组织抵抗,他拔出佩刀砍倒两个后退的士兵,却拦不住潮水般溃逃的人流。“守住阵地!”他嘶吼着,声音被炮声吞没,“沙皇会派援军来的!”

  回应他的是又一轮炮轰。一发炮弹正中中军帐,梁柱轰然倒塌,别洛夫被埋在碎木之下,挣扎着伸出手,却只抓住一把冰冷的泥土。

  张铁柱的骑兵队如尖刀般插进联军侧翼。他的马刀劈断了一面沙俄军旗,双头鹰徽章坠落在地,被战马的铁蹄碾成碎片。“别洛夫在哪?”他大吼着,马刀指向一个跪地求饶的沙俄军官,“说!”

  军官哆哆嗦嗦地指向倒塌的中军帐,张铁柱催马过去,用枪尖挑开碎木。别洛夫的半边身子被压住,嘴里涌出的血泡染红了胡须。“明狗……”他还想说什么,张铁柱的马刀已经落下。

  玉门关方向的战斗更像是一场追击。蓝玉的神机营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撕开了波斯军的防线,法尔西的继任者举着古兰经投降时,手里的经书还在发抖。

  “把他们的弯刀都收了,”蓝玉对亲兵道,“愿意回家的,给三天干粮;想留下当民夫的,按劳付工钱。”他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波斯士兵,突然想起朱元璋的话:“打仗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让人不敢再打仗。”

  一个波斯老兵突然跪倒在地,用生硬的汉话喊:“将军!我们知道沙俄的粮仓在哪!在黑山湖以西的山洞里!”

  蓝玉眼睛一亮。他立刻派一队骑兵跟着老兵去搜,果然在山洞里找到了堆积如山的粮草——全是前几次进攻时掠夺的明军军粮,麻袋上还印着“大同府仓”的字样。

  “烧了。”蓝玉下令。火点燃时,他仿佛听见粮袋里传来细微的声响,仔细一看,竟是几只老鼠从麻袋缝里钻出来,很快被火焰吞噬。

  朱元璋站在嘉峪关城楼,看着联军溃兵被明军骑兵追杀,突然对身边的刘伯温道:“你说,这些人还会再来吗?”

  刘伯温望着远处正在燃烧的联军大营:“陛下,贪念如野草,烧了还会生。但至少十年内,他们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十年不够。”朱元璋捡起一块城砖,上面有个箭孔,是别洛夫的火枪打的,“朕要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都记得,大明的疆土,不是谁都能碰的。”

  他转身对李景隆道:“传旨,将别洛夫的首级传示漠北各部,将沙俄与各国的密约刻在石碑上,立在嘉峪关外。再告诉帖木儿的族人,只要他们归顺,伊犁河谷的牧场分他们一半。”

  李景隆刚要走,却被朱元璋叫住:“还有,给黑山湖的百姓发种子,明年开春,朕要在那里看见麦田。”

  此时,张铁柱押着一群俘虏过来,其中有个哈萨克少年,手里紧紧抱着一只小羊羔。朱元璋问:“这羊是你的?”

  少年怯生生地点头,用突厥语说:“是阿爸留给我的。”

  朱元璋对亲兵道:“把羊还给他,再给他一袋干粮。”他摸了摸少年的头,“告诉你的族人,只要不打仗,日子会好起来的。”

  少年似懂非懂,抱着羊羔磕了个头,转身跑向远处的草原。

  黄昏时,战斗彻底结束。明军士兵在清理战场,将联军的尸体拖到远处掩埋,受伤的战马被牵着去兽医营,缴获的武器堆成了小山,火枪和弯刀混在一起,像是在诉说这场跨越万里的厮杀。

  徐达登上嘉峪关,看见朱元璋正站在垛口前,背影被夕阳拉得很长。“陛下,”他抱拳道,“联军八万,歼敌六万,俘虏一万二,缴获火器三千余件,粮草二十万石。”

  朱元璋点点头,却没回头:“伤亡多少?”

  “明军阵亡八千,伤一万五。”徐达的声音低了下去,“民壮也牺牲了三千多。”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从怀里掏出块手帕,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城砖上的血迹。“给牺牲的将士们立碑,”他道,“名字要刻清楚,籍贯也要刻清楚。他们的家人,朕会厚待。”

  夕阳沉入贺兰山时,明军的旗帜在嘉峪关、玉门关、黑山湖同时升起。风猎猎地吹着,旗帜上的金龙仿佛活了过来,在余晖中腾跃。

  张铁柱牵着战马走过一片开阔地,看见几个民壮正在掩埋一具明军尸体,那人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窝头。张铁柱上前帮忙,突然发现尸体的铠甲下露出块红布,打开一看,是封家信,上面写着:“吾妻,待我归,便教娃读书,不再舞刀弄枪……”

  他把信塞回尸体怀里,用土埋好,心里默念:“兄弟,安息吧,以后没人敢来捣乱了。”

  远处,朱元璋的车驾缓缓驶向关内,车轮碾过战场的痕迹,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他掀开窗帘,望着渐渐暗下去的天空,那里,星星正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像无数双眼睛,守望着这片刚刚平静下来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