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内,朱元璋将澳洲战报拍在龙案上,紫檀木的案几被震得嗡嗡作响。战报上“珀斯港三日易手四次”“欧盟联军新增西班牙火绳枪兵”“明军折损六千”的字样,像烧红的烙铁烫着他的眼。殿内侍立的文武百官大气不敢出,只有铜鹤香炉里的檀香还在袅袅升腾,缠绕着梁上悬着的“敬天法祖”匾额。
“汤和在搞什么?”朱元璋的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指节攥得发白,“朕给了他三万援军,带了刘伯温留下的百门佛郎机炮,他就是这么守澳洲的?”
户部尚书茹太素颤巍巍地出列:“陛下息怒,澳洲万里迢迢,粮草转运不易,汤将军已是……”
“不易?”朱元璋猛地打断他,起身时龙袍扫过案上的澳洲舆图,将郑海生前标注的“铁矿”“良田”字样遮得严严实实,“郑海带三十艘船就能拿下菲律宾,徐达凭五千人能守住南极洲半年,汤和手握十万兵,连个港口都守不住?传朕旨意,让朱棣从福建水师调二十艘大福船,带足李善长监造的霹雳炮,半个月内必须抵达珀斯港!告诉他,再丢一寸土地,朕摘了他的脑袋!”
此时的珀斯港,明军与欧盟联军正卡在城西的沙丘地带反复厮杀。汤和趴在被炮火熏黑的掩体后,看着眼前这片被血浸透的沙地——三天前这里还是明军的粮仓,昨天被英国骑兵占了去,今早刚被他亲率刀牌手夺回来,现在欧盟的西班牙火绳枪兵又在沙丘顶架起了长枪阵,黑压压的枪口正对着掩体。
“将军,西班牙人要冲锋了!”偏将顾时嘶吼着滚到他身边,甲胄上还插着支断箭,“他们的牧师在阵前画十字呢,那些兵跟疯了似的往前冲!”
汤和往嘴里塞了块硬得硌牙的麦饼,饼渣混着血丝咽下去。他想起郑海临走时说的“澳洲的沙子暖,埋弟兄们的血不冷”,可现在这沙子烫得像火炭,每粒沙都裹着血腥味。“让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带藤牌营上!”他抹了把脸上的硝烟,“把李善长造的烟幕弹全扔出去,别给他们瞄准的机会!”
朱高炽虽然肥胖,动作却不慢,指挥着藤牌兵结成圆阵,像滚动的铁桶冲向沙丘。士兵们扯开油布包,将混着硫磺、硝石的烟幕弹点燃,引线“滋滋”作响,很快在沙地上腾起黄雾。西班牙火绳枪兵的枪声稀稀拉拉响起,子弹大多打在空处。
“就是现在!”汤和抽出腰刀,刀身映着他眉骨上的疤痕——那是年轻时跟徐达在鄱阳湖作战留下的,“刀牌手跟我冲,夺下沙丘顶的炮位!”
明军士兵们从掩体后跃出,踩着同伴的尸体往上冲。汤和一刀劈翻个举着十字架的西班牙牧师,却被侧面冲来的骑兵撞得一个趔趄,眼看马刀就要劈到头顶,顾时猛地扑过来将他推开,自己却被马蹄踩中了胸膛,咳着血说:“将军……守住……守住啊……”
汤和红着眼砍下骑兵的头颅,将顾时拖到掩体后。沙丘顶上,西班牙人正用火炮轰击明军阵脚,炮弹炸开的沙粒像冰雹般落下。他突然看到阵中有面残破的明旗,旗角绣着的“郑”字被炮火熏得发黑——那是郑海的亲兵营旗帜,现在只剩七个兵还在举着它冲锋。
“弟兄们!看看那面旗!”汤和挥刀指向天空,“郑将军在天上看着咱们呢!丢了阵地,咱们还有脸回南京吗?”
明军士兵们像被点燃的干柴,嘶吼着冲向沙丘。朱高炽的藤牌营撞开了长枪阵,刀牌手们踩着西班牙人的尸体往上爬。汤和抓住个坠落的火绳枪兵,看清对方胸前挂着的银十字架,突然想起刘伯温说过“洋人信天主,咱们信的是大明的土地”,挥刀劈下时,十字架碎成了两半。
沙丘顶的炮位刚被明军夺下,欧盟的荷兰雇佣军又从侧翼杀了过来。他们举着荷兰国旗,喊着“黄金!土地!”的口号,像群饿狼扑向炮位。汤和指挥士兵调转炮口,却发现炮膛还没冷却,根本填不了炮弹。
“用石头砸!”他抓起块炮弹大的鹅卵石,狠狠砸向冲在最前的雇佣兵,“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炮就算不装弹,也能砸死他们!”
厮杀持续到黄昏,沙丘顶的尸体堆成了小山。汤和拄着刀站在尸堆上,看着夕阳把海面染成血红色,突然看到远处海平面上出现了熟悉的帆影——朱棣的大福船来了,船头的“明”字旗在暮色中格外鲜亮。
“将军!援军到了!”士兵们欢呼着扔起头盔,欢呼声惊起了沙地上的群鸦。
汤和却没笑,他弯腰从尸堆里捡起那面残破的“郑”字旗,轻轻掸去上面的沙粒。旗面上的血迹已经发黑,却还能看清郑海亲笔绣的海浪纹。他想起徐达在南极洲绝笔信里写的“疆土寸寸皆热血”,突然明白朱元璋为什么发那么大火——这片被反复争夺的沙地,从来都不只是土地,是郑海、徐达、李善长们用命焐热的大明骨血。
夜幕降临时,欧盟联军暂时退去,沙丘顶只剩下明军的篝火在跳动。汤和让士兵们把顾时和其他阵亡弟兄的尸体抬到一起,用刺刀在沙地上刻下他们的名字。朱高炽递来壶烧酒,他抿了一口,酒液辣得喉咙发疼。
“告诉朱棣,”汤和望着远处的帆影,声音沙哑,“明天一早,咱们把港口里的欧盟船全烧了。郑将军说过,远洋万里,不只是为了开疆,更是为了让这些洋鬼子知道,大明的船能到的地方,就容不得他们撒野。”
篝火旁,有个年轻士兵在用树枝画郑海的画像,画得歪歪扭扭,却把那双望向南极的眼睛画得格外亮。汤和走过去,在画像旁添了片帆,像极了当年郑和宝船的模样。海风掠过沙丘,带着血腥味和硝烟味,吹得篝火噼啪作响,也吹得那面残破的“郑”字旗,在夜空中猎猎作响。
“汤和在搞什么?”朱元璋的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指节攥得发白,“朕给了他三万援军,带了刘伯温留下的百门佛郎机炮,他就是这么守澳洲的?”
户部尚书茹太素颤巍巍地出列:“陛下息怒,澳洲万里迢迢,粮草转运不易,汤将军已是……”
“不易?”朱元璋猛地打断他,起身时龙袍扫过案上的澳洲舆图,将郑海生前标注的“铁矿”“良田”字样遮得严严实实,“郑海带三十艘船就能拿下菲律宾,徐达凭五千人能守住南极洲半年,汤和手握十万兵,连个港口都守不住?传朕旨意,让朱棣从福建水师调二十艘大福船,带足李善长监造的霹雳炮,半个月内必须抵达珀斯港!告诉他,再丢一寸土地,朕摘了他的脑袋!”
此时的珀斯港,明军与欧盟联军正卡在城西的沙丘地带反复厮杀。汤和趴在被炮火熏黑的掩体后,看着眼前这片被血浸透的沙地——三天前这里还是明军的粮仓,昨天被英国骑兵占了去,今早刚被他亲率刀牌手夺回来,现在欧盟的西班牙火绳枪兵又在沙丘顶架起了长枪阵,黑压压的枪口正对着掩体。
“将军,西班牙人要冲锋了!”偏将顾时嘶吼着滚到他身边,甲胄上还插着支断箭,“他们的牧师在阵前画十字呢,那些兵跟疯了似的往前冲!”
汤和往嘴里塞了块硬得硌牙的麦饼,饼渣混着血丝咽下去。他想起郑海临走时说的“澳洲的沙子暖,埋弟兄们的血不冷”,可现在这沙子烫得像火炭,每粒沙都裹着血腥味。“让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带藤牌营上!”他抹了把脸上的硝烟,“把李善长造的烟幕弹全扔出去,别给他们瞄准的机会!”
朱高炽虽然肥胖,动作却不慢,指挥着藤牌兵结成圆阵,像滚动的铁桶冲向沙丘。士兵们扯开油布包,将混着硫磺、硝石的烟幕弹点燃,引线“滋滋”作响,很快在沙地上腾起黄雾。西班牙火绳枪兵的枪声稀稀拉拉响起,子弹大多打在空处。
“就是现在!”汤和抽出腰刀,刀身映着他眉骨上的疤痕——那是年轻时跟徐达在鄱阳湖作战留下的,“刀牌手跟我冲,夺下沙丘顶的炮位!”
明军士兵们从掩体后跃出,踩着同伴的尸体往上冲。汤和一刀劈翻个举着十字架的西班牙牧师,却被侧面冲来的骑兵撞得一个趔趄,眼看马刀就要劈到头顶,顾时猛地扑过来将他推开,自己却被马蹄踩中了胸膛,咳着血说:“将军……守住……守住啊……”
汤和红着眼砍下骑兵的头颅,将顾时拖到掩体后。沙丘顶上,西班牙人正用火炮轰击明军阵脚,炮弹炸开的沙粒像冰雹般落下。他突然看到阵中有面残破的明旗,旗角绣着的“郑”字被炮火熏得发黑——那是郑海的亲兵营旗帜,现在只剩七个兵还在举着它冲锋。
“弟兄们!看看那面旗!”汤和挥刀指向天空,“郑将军在天上看着咱们呢!丢了阵地,咱们还有脸回南京吗?”
明军士兵们像被点燃的干柴,嘶吼着冲向沙丘。朱高炽的藤牌营撞开了长枪阵,刀牌手们踩着西班牙人的尸体往上爬。汤和抓住个坠落的火绳枪兵,看清对方胸前挂着的银十字架,突然想起刘伯温说过“洋人信天主,咱们信的是大明的土地”,挥刀劈下时,十字架碎成了两半。
沙丘顶的炮位刚被明军夺下,欧盟的荷兰雇佣军又从侧翼杀了过来。他们举着荷兰国旗,喊着“黄金!土地!”的口号,像群饿狼扑向炮位。汤和指挥士兵调转炮口,却发现炮膛还没冷却,根本填不了炮弹。
“用石头砸!”他抓起块炮弹大的鹅卵石,狠狠砸向冲在最前的雇佣兵,“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炮就算不装弹,也能砸死他们!”
厮杀持续到黄昏,沙丘顶的尸体堆成了小山。汤和拄着刀站在尸堆上,看着夕阳把海面染成血红色,突然看到远处海平面上出现了熟悉的帆影——朱棣的大福船来了,船头的“明”字旗在暮色中格外鲜亮。
“将军!援军到了!”士兵们欢呼着扔起头盔,欢呼声惊起了沙地上的群鸦。
汤和却没笑,他弯腰从尸堆里捡起那面残破的“郑”字旗,轻轻掸去上面的沙粒。旗面上的血迹已经发黑,却还能看清郑海亲笔绣的海浪纹。他想起徐达在南极洲绝笔信里写的“疆土寸寸皆热血”,突然明白朱元璋为什么发那么大火——这片被反复争夺的沙地,从来都不只是土地,是郑海、徐达、李善长们用命焐热的大明骨血。
夜幕降临时,欧盟联军暂时退去,沙丘顶只剩下明军的篝火在跳动。汤和让士兵们把顾时和其他阵亡弟兄的尸体抬到一起,用刺刀在沙地上刻下他们的名字。朱高炽递来壶烧酒,他抿了一口,酒液辣得喉咙发疼。
“告诉朱棣,”汤和望着远处的帆影,声音沙哑,“明天一早,咱们把港口里的欧盟船全烧了。郑将军说过,远洋万里,不只是为了开疆,更是为了让这些洋鬼子知道,大明的船能到的地方,就容不得他们撒野。”
篝火旁,有个年轻士兵在用树枝画郑海的画像,画得歪歪扭扭,却把那双望向南极的眼睛画得格外亮。汤和走过去,在画像旁添了片帆,像极了当年郑和宝船的模样。海风掠过沙丘,带着血腥味和硝烟味,吹得篝火噼啪作响,也吹得那面残破的“郑”字旗,在夜空中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