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的雨下了三天,锦衣卫指挥司的青石板路被冲刷得发亮,蒋瓛站在廊下,看着檐角的水流在阶前汇成细流,手里攥着份刚从日本传来的密信——信纸边缘被海水泡得发皱,上面的字迹却用特制的墨水写得清晰,是东厂潜伏在长崎的细作发来的。
“陛下,”他转身走进暖阁,朱元璋正对着一幅欧洲地图出神,案上的烛火映得地图上的英吉利海峡忽明忽暗,“日本那边有动静,欧盟的使者偷偷在鹿儿岛见了前幕府的残臣,想让他们策反银矿的工匠。”
朱元璋抬眼,指尖在地图上的里斯本港敲了敲:“策反?那些工匠现在每天能领半斤精米,还有银子拿,前幕府的人拿什么跟朕比?”他接过密信,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船锚,旁边注着“三日后离港”,“这船是去东南亚的?”
“是,”蒋瓛躬身道,“东厂的人混上了船,说船上装着三十箱火药,还有个荷兰军官,据说要去爪哇岛给雇佣军训话。”
“爪哇岛……”朱元璋突然笑了,对门外喊,“华云龙!”
华云龙正带着几个“水鬼”在院子里练憋气,闻言抹了把脸上的水跑进来,军靴在地板上踩出一串湿痕:“陛下,叫臣?”
“给你个活。”朱元璋把密信扔给他,“带十个人,扮成香料商人,去爪哇岛把那荷兰军官‘请’回来。记住,要活的,朕要亲自问问他,欧盟到底有多少艘战船藏在东南亚。”
华云龙把密信揣进怀里,胸口的水渍晕染开一片深色:“臣这就去准备!不过陛下,爪哇岛的土人跟欧盟走得近,得带点礼物打点——上次去那边,一把倭刀能换三个向导,臣库房里还有几十把从日本武士手里缴的,正好用上。”
“不够再去银矿那边拿。”朱元璋叮嘱道,“别舍不得花钱,情报比银子金贵。”
这时,西厂提督张焕掀帘而入,手里举着份译稿,脸色凝重:“陛下,锦衣卫在欧洲的细作传回来消息,西班牙国王跟法国签了密约,要联合在北美东海岸建堡垒,说是‘防备明人扩张’。”
“建堡垒?”耿炳文恰好从外面进来,甲胄上还带着晨露,“他们是忘了去年在北美西海岸被咱们掀了三座堡垒?那些石头墙,咱们的开花弹一炮就能轰个窟窿。”
“话是这么说,可不能大意。”张焕指着译稿,“细作说,他们这次用的是砖石混着铁筋,比上次结实三倍,还请了意大利的工匠设计,说能防住火炮轰击。”
朱元璋走到地图前,在北美东海岸画了个圈:“让康茂才从西海岸分一支兵,去东海岸盯着。再告诉锦衣卫的人,想办法混进意大利工匠里,给他们的灰浆里掺点沙子——越细的沙子越好,风一吹就散。”
“臣这就去传旨!”张焕刚要走,又被朱元璋叫住。
“等等,”朱元璋想起什么,“让海外情报司在欧洲多找些画师,把各国战船的样子都画下来,尤其是火炮的位置,工部得照着改咱们的船。”
“陛下英明!”张焕躬身退下,廊下传来他急促的脚步声。
周德兴抱着账册进来时,正撞见华云龙带着“水鬼”往外走,那些人腰里都别着短铳,背上捆着潜水用的皮囊:“这是又要去哪折腾?”
“爪哇岛!”华云龙拍了拍他的肩膀,“回来给你带点那边的胡椒,听说比咱们市面上卖的香十倍。”
周德兴笑着摇头,转身进了暖阁,把账册摊在案上:“陛下,海外情报司这个月的开销有点大,在日本、欧洲、东南亚的据点加起来,花了三万多两银子,光是给细作做伪装的丝绸就用了五十匹。”
“三万两?”朱元璋挑眉,“去年从欧盟船队缴的那批香料,卖了五万两,够他们花一阵子了。”他翻着账册,突然停在“暹罗”一页,“这里怎么空着?暹罗那边没设据点?”
“正要跟陛下说这事,”周德兴指着地图,“暹罗国王最近跟欧盟走得近,上个月还接待了荷兰的使者,咱们的人不好进去。不过丁德兴在缅甸有旧部,说能从陆路绕过去,就是得穿过热带雨林,危险得很。”
“让丁德兴去。”朱元璋毫不犹豫,“告诉他,多带点奎宁,防瘴气。再给暹罗国王捎句话,朕的茶叶比欧盟的毛织品好,他要是识相,就该知道跟谁打交道更划算。”
话音刚落,丁德兴就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身上的军衣还带着雨林的潮气,腰间挂着串兽牙:“陛下,臣刚从缅甸回来,正想请命去暹罗!那边的土王跟臣有点交情,当年一起打过缅北的乱匪,送他两匹云锦,保准能把欧盟的使者赶出去。”
“云锦?”周德兴在一旁咂舌,“那玩意儿一尺就值十两银子……”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朱元璋打断他,“让工部挑两匹最好的,上面得绣上龙凤呈祥,让暹罗国王看看,什么叫天朝上国的气度。”
丁德兴接过令牌,转身就要走,朱元璋又道:“对了,让你的人学几句暹罗话,别露了马脚。还有,留意他们港口的欧洲商船,数数有多少门炮,记下来报给水师。”
“臣记住了!”丁德兴的脚步声消失在雨幕中,暖阁里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
蒋瓛突然想起什么,对朱元璋道:“陛下,日本的细作还说,有个前幕府的浪人在跟欧盟的人接触,想卖掉藏在北海道的一批硫磺。要不要……”
“买下来。”朱元璋立刻道,“让东厂的人扮成走私商,把价钱抬高点,让欧盟的人以为咱们跟他们抢,最后就算咱们得不到,也不能让他们轻易拿到硫磺。”
“高!”蒋瓛抚掌道,“臣这就去安排,让日本的人演得像点,最好能让他们打起来。”
雨渐渐小了,檐角的水流变成了细线。朱元璋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操练的士兵,他们的身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像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细作,无声却坚韧。
“张焕,”他突然开口,“让海外情报司的人都记着,不管在哪个国家,都要学当地的话,吃当地的饭,甚至信当地的神——但心里得清楚,自己是大明的人。”
张焕躬身应道:“臣会把这话刻在情报司的石碑上。”
这时,锦衣卫千户匆匆跑进来,手里举着个竹筒,外面缠着红绸:“陛下!北美西海岸的细作传来急报!”
朱元璋接过竹筒,倒出一卷羊皮纸,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字,还画着个简易的舰队阵型。他越看眉头越紧,最后把羊皮纸拍在案上:“欧盟的舰队动了,十五艘战船,正往咱们的北美驻军营地去!”
耿炳文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臣这就去点兵!让水师从太平洋航线包抄,陆兵在岸上架炮,前后夹击,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别急。”朱元璋按住他的手,目光在羊皮纸上扫了又扫,“这阵型……是想引咱们的水师出去打。他们的主力怕是藏在后面,想趁机偷袭港口。”他对蒋瓛道,“让北美细作再探,务必查清后面有没有伏兵。”
“臣这就发信号!”蒋瓛转身就走,腰间的令牌撞击着发出急促的声响。
院子里的雨彻底停了,阳光透过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华云龙带着“水鬼”已经出发,丁德兴正打点行装准备去暹罗,张焕在忙着给欧洲的细作写指令……每个人都像精密的齿轮,在无形的情报网络中转动着。
朱元璋拿起那份从欧洲传来的译稿,上面的字迹已经被烛火烤得有些卷曲。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战场上的厮杀更凶险,也更重要——只要情报比对方快一步,就能在刀光剑影落下之前,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周德兴,”他突然道,“再给海外情报司拨五万两银子,让他们在欧洲多雇些画师,尤其是懂战船构造的。朕要让欧盟知道,他们的船在朕眼里,跟没穿衣服没两样。”
周德兴虽然心疼银子,还是点头应道:“臣这就去办。”
暖阁外,风卷着水汽掠过廊檐,带着远方海域的咸腥。朱元璋望着窗外的天空,云层正慢慢散去,露出一片湛蓝——就像他心中的那张情报网,看似无形,却早已覆盖了每一个角落。
“陛下,”他转身走进暖阁,朱元璋正对着一幅欧洲地图出神,案上的烛火映得地图上的英吉利海峡忽明忽暗,“日本那边有动静,欧盟的使者偷偷在鹿儿岛见了前幕府的残臣,想让他们策反银矿的工匠。”
朱元璋抬眼,指尖在地图上的里斯本港敲了敲:“策反?那些工匠现在每天能领半斤精米,还有银子拿,前幕府的人拿什么跟朕比?”他接过密信,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船锚,旁边注着“三日后离港”,“这船是去东南亚的?”
“是,”蒋瓛躬身道,“东厂的人混上了船,说船上装着三十箱火药,还有个荷兰军官,据说要去爪哇岛给雇佣军训话。”
“爪哇岛……”朱元璋突然笑了,对门外喊,“华云龙!”
华云龙正带着几个“水鬼”在院子里练憋气,闻言抹了把脸上的水跑进来,军靴在地板上踩出一串湿痕:“陛下,叫臣?”
“给你个活。”朱元璋把密信扔给他,“带十个人,扮成香料商人,去爪哇岛把那荷兰军官‘请’回来。记住,要活的,朕要亲自问问他,欧盟到底有多少艘战船藏在东南亚。”
华云龙把密信揣进怀里,胸口的水渍晕染开一片深色:“臣这就去准备!不过陛下,爪哇岛的土人跟欧盟走得近,得带点礼物打点——上次去那边,一把倭刀能换三个向导,臣库房里还有几十把从日本武士手里缴的,正好用上。”
“不够再去银矿那边拿。”朱元璋叮嘱道,“别舍不得花钱,情报比银子金贵。”
这时,西厂提督张焕掀帘而入,手里举着份译稿,脸色凝重:“陛下,锦衣卫在欧洲的细作传回来消息,西班牙国王跟法国签了密约,要联合在北美东海岸建堡垒,说是‘防备明人扩张’。”
“建堡垒?”耿炳文恰好从外面进来,甲胄上还带着晨露,“他们是忘了去年在北美西海岸被咱们掀了三座堡垒?那些石头墙,咱们的开花弹一炮就能轰个窟窿。”
“话是这么说,可不能大意。”张焕指着译稿,“细作说,他们这次用的是砖石混着铁筋,比上次结实三倍,还请了意大利的工匠设计,说能防住火炮轰击。”
朱元璋走到地图前,在北美东海岸画了个圈:“让康茂才从西海岸分一支兵,去东海岸盯着。再告诉锦衣卫的人,想办法混进意大利工匠里,给他们的灰浆里掺点沙子——越细的沙子越好,风一吹就散。”
“臣这就去传旨!”张焕刚要走,又被朱元璋叫住。
“等等,”朱元璋想起什么,“让海外情报司在欧洲多找些画师,把各国战船的样子都画下来,尤其是火炮的位置,工部得照着改咱们的船。”
“陛下英明!”张焕躬身退下,廊下传来他急促的脚步声。
周德兴抱着账册进来时,正撞见华云龙带着“水鬼”往外走,那些人腰里都别着短铳,背上捆着潜水用的皮囊:“这是又要去哪折腾?”
“爪哇岛!”华云龙拍了拍他的肩膀,“回来给你带点那边的胡椒,听说比咱们市面上卖的香十倍。”
周德兴笑着摇头,转身进了暖阁,把账册摊在案上:“陛下,海外情报司这个月的开销有点大,在日本、欧洲、东南亚的据点加起来,花了三万多两银子,光是给细作做伪装的丝绸就用了五十匹。”
“三万两?”朱元璋挑眉,“去年从欧盟船队缴的那批香料,卖了五万两,够他们花一阵子了。”他翻着账册,突然停在“暹罗”一页,“这里怎么空着?暹罗那边没设据点?”
“正要跟陛下说这事,”周德兴指着地图,“暹罗国王最近跟欧盟走得近,上个月还接待了荷兰的使者,咱们的人不好进去。不过丁德兴在缅甸有旧部,说能从陆路绕过去,就是得穿过热带雨林,危险得很。”
“让丁德兴去。”朱元璋毫不犹豫,“告诉他,多带点奎宁,防瘴气。再给暹罗国王捎句话,朕的茶叶比欧盟的毛织品好,他要是识相,就该知道跟谁打交道更划算。”
话音刚落,丁德兴就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身上的军衣还带着雨林的潮气,腰间挂着串兽牙:“陛下,臣刚从缅甸回来,正想请命去暹罗!那边的土王跟臣有点交情,当年一起打过缅北的乱匪,送他两匹云锦,保准能把欧盟的使者赶出去。”
“云锦?”周德兴在一旁咂舌,“那玩意儿一尺就值十两银子……”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朱元璋打断他,“让工部挑两匹最好的,上面得绣上龙凤呈祥,让暹罗国王看看,什么叫天朝上国的气度。”
丁德兴接过令牌,转身就要走,朱元璋又道:“对了,让你的人学几句暹罗话,别露了马脚。还有,留意他们港口的欧洲商船,数数有多少门炮,记下来报给水师。”
“臣记住了!”丁德兴的脚步声消失在雨幕中,暖阁里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
蒋瓛突然想起什么,对朱元璋道:“陛下,日本的细作还说,有个前幕府的浪人在跟欧盟的人接触,想卖掉藏在北海道的一批硫磺。要不要……”
“买下来。”朱元璋立刻道,“让东厂的人扮成走私商,把价钱抬高点,让欧盟的人以为咱们跟他们抢,最后就算咱们得不到,也不能让他们轻易拿到硫磺。”
“高!”蒋瓛抚掌道,“臣这就去安排,让日本的人演得像点,最好能让他们打起来。”
雨渐渐小了,檐角的水流变成了细线。朱元璋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操练的士兵,他们的身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像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细作,无声却坚韧。
“张焕,”他突然开口,“让海外情报司的人都记着,不管在哪个国家,都要学当地的话,吃当地的饭,甚至信当地的神——但心里得清楚,自己是大明的人。”
张焕躬身应道:“臣会把这话刻在情报司的石碑上。”
这时,锦衣卫千户匆匆跑进来,手里举着个竹筒,外面缠着红绸:“陛下!北美西海岸的细作传来急报!”
朱元璋接过竹筒,倒出一卷羊皮纸,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字,还画着个简易的舰队阵型。他越看眉头越紧,最后把羊皮纸拍在案上:“欧盟的舰队动了,十五艘战船,正往咱们的北美驻军营地去!”
耿炳文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臣这就去点兵!让水师从太平洋航线包抄,陆兵在岸上架炮,前后夹击,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别急。”朱元璋按住他的手,目光在羊皮纸上扫了又扫,“这阵型……是想引咱们的水师出去打。他们的主力怕是藏在后面,想趁机偷袭港口。”他对蒋瓛道,“让北美细作再探,务必查清后面有没有伏兵。”
“臣这就发信号!”蒋瓛转身就走,腰间的令牌撞击着发出急促的声响。
院子里的雨彻底停了,阳光透过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华云龙带着“水鬼”已经出发,丁德兴正打点行装准备去暹罗,张焕在忙着给欧洲的细作写指令……每个人都像精密的齿轮,在无形的情报网络中转动着。
朱元璋拿起那份从欧洲传来的译稿,上面的字迹已经被烛火烤得有些卷曲。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战场上的厮杀更凶险,也更重要——只要情报比对方快一步,就能在刀光剑影落下之前,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周德兴,”他突然道,“再给海外情报司拨五万两银子,让他们在欧洲多雇些画师,尤其是懂战船构造的。朕要让欧盟知道,他们的船在朕眼里,跟没穿衣服没两样。”
周德兴虽然心疼银子,还是点头应道:“臣这就去办。”
暖阁外,风卷着水汽掠过廊檐,带着远方海域的咸腥。朱元璋望着窗外的天空,云层正慢慢散去,露出一片湛蓝——就像他心中的那张情报网,看似无形,却早已覆盖了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