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城外,晨光熹微,原本静谧的清晨被明军的阵阵号角声打破。朱元璋身着一袭黑色战甲,头戴金盔,威风凛凛地站在点将台上。台下,将士们整齐列队,盔甲鲜明,长枪如林,士气高昂。
“将士们!”朱元璋的声音雄浑有力,在清晨的空气中传得很远,“平江被围已久,城内人心惶惶,如今正是我们破城的绝佳时机!张士诚负隅顽抗,已让无数百姓受苦,今日,我们便要一举拿下平江,还百姓太平!”
“杀!杀!杀!”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四野,手中的兵器挥舞着,闪烁着寒光,仿佛迫不及待要将平江城踏平。
“徐达!”朱元璋高声喊道。
“末将在!”徐达一身银甲,英姿飒爽,出列抱拳。
“你率中路军,以投石车为先锋,猛攻平江正门,务必吸引敌军主力。”
“得令!”
“常遇春!”
“末将在此!”常遇春虎目圆睁,一脸的兴奋与急切。
“你领东路军,挑选精锐,携带云梯,寻机攀城,撕开敌军防线。”
“末将定不辱使命!”常遇春大声应道,恨不得立刻冲向战场。
“其余将领,各率所部,听候调遣,随时候命支援!”朱元璋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众将。
“谨遵将令!”将领们齐声回应,声音坚定而有力。
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明军如潮水般向平江城涌去。中路军的投石车率先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在绞盘的牵引下,呼啸着飞向平江城墙。“轰隆隆”的巨响连绵不绝,城墙上顿时尘土飞扬,一些防御工事瞬间被砸得粉碎。
“继续攻击,砸烂他们的城墙!”徐达骑在马上,挥舞着马鞭,大声指挥着。
平江城头,张士诚面色凝重地看着城外汹涌而来的明军。“哼,朱元璋,你以为这样就能轻易破城?传令下去,放箭!给我狠狠回击!”
城墙上的守军立刻万箭齐发,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明军。“噗噗噗”,不断有明军士兵中箭倒地,但他们毫不退缩,呐喊着继续前进。
“弟兄们,不要怕!冲上去!”常遇春一马当先,带领着东路军扛着云梯迅速逼近城墙。然而,张士诚的军队防守极为严密,滚石、檑木如冰雹般落下,不少明军士兵被砸中,惨叫着倒下。
“他娘的!”常遇春大骂一声,“加快速度,靠近城墙!”
此时,中路军的投石车攻击取得了一定成效,平江城正门的城墙出现了一些裂痕。徐达见状,大声喊道:“步兵准备,等投石车压制住敌军,立刻冲上去!”
然而,张士诚也迅速做出反应,调派更多的兵力防守正门。一时间,正门处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常遇春看着正门方向的激烈战斗,心中焦急万分。“不能再等了!弟兄们,跟我上!就算死,也要死在城墙上!”他挥舞着长刀,率先冲向城墙。
士兵们在常遇春的鼓舞下,不顾城上的攻击,奋力将云梯靠上城墙。常遇春顺着云梯飞速攀爬,一边爬一边喊:“杀上去,活捉张士诚!”
城墙上的守军看到常遇春带头攀爬,纷纷围了过来,用长枪刺向他。常遇春毫无惧色,手中长刀舞得虎虎生风,将刺来的长枪一一拨开。
“弟兄们,别怕!跟他们拼了!”常遇春一边喊着,一边奋力向上攀爬。
就在常遇春快要登上城墙之时,一名守军举起一块巨石,狠狠砸向云梯。“咔嚓”一声,云梯断裂,常遇春和士兵们纷纷坠落。
“将军!”下方的明军士兵们惊呼一声。
常遇春落地后,迅速起身,虽然身上有些擦伤,但并无大碍。他看着断裂的云梯,眼中怒火燃烧。
“可恶!再来!”常遇春捡起长刀,再次指挥士兵们搬运云梯。
与此同时,朱元璋在后方看到攻城受阻,心中明白张士诚定会拼死防守。“传令下去,让各军相互配合,不要各自为战。中路军加大投石车攻击力度,吸引敌军注意力;常遇春,你找机会再次组织攀爬,一定要登上城墙!”
“是,主公!”传令兵迅速将命令传达下去。
徐达接到命令后,亲自督促投石车攻击。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城门和城墙,城上的守军被砸得抬不起头来。
“就是现在!上云梯!”常遇春看准时机,再次带领士兵们冲向城墙。这次,他们更加小心,巧妙地躲避着城上的攻击。
终于,一架架云梯成功靠上城墙,明军士兵们顺着云梯如蚂蚁般向上攀爬。城墙上的守军拼命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杀啊!”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城墙。
常遇春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墙。他挥舞着长刀,如猛虎下山般,一连砍倒了数名守军。“弟兄们,上来了,给我杀!”
明军士兵们看到常遇春登上城墙,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攀爬。在常遇春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明军登上城墙,与守军展开殊死搏斗。
张士诚看到城墙上的局势危急,亲自率领卫队赶来支援。“跟我上,把这些贼军赶下去!”张士诚挥舞着宝剑,带领卫队冲向常遇春。
常遇春看到张士诚亲自前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张士诚,看你今日往哪跑!”
两人瞬间交锋,刀光剑影闪烁。张士诚虽然武艺不凡,但常遇春勇猛无比,一时间,两人打得难解难分。
城墙上的战斗愈发激烈,双方士兵不断有人倒下。明军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和顽强的斗志,逐渐占据了上风。而张士诚的守军则拼死抵抗,试图挽回局势。
“弟兄们,不能让他们得逞!为了平江,拼了!”平江守军将领赵虎看到局势危急,振臂高呼,带领着身边的士兵,不顾一切地冲向明军,试图阻止他们扩大突破口。
然而,明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不断有新的士兵登上城墙。赵虎身先士卒,虽然勇猛异常,但终究寡不敌众,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
“将军,您受伤了,快退下吧!”一名士兵看到赵虎受伤,焦急地喊道。
赵虎瞪着血红的眼睛,大声吼道:“退?往哪退!今日便是战死,也要死在这城墙上!”说罢,他挥舞着长刀,又冲向了明军。
在赵虎的带领下,平江守军拼死抵抗,暂时稳住了阵脚。但明军源源不断地涌上,局势对平江守军依然极为不利。
张士诚深知,若不能尽快击退明军,平江必将沦陷。他心中焦急万分,一边与常遇春战斗,一边四处张望,试图寻找破局之法。
突然,他看到城下的明军后方有些混乱,似乎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张士诚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或许是个机会。
“大家听着,城下敌军后方有异动,想必是他们出了问题。我们趁机反击,把这些贼军赶下城墙!”张士诚大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振奋。
平江守军听到张士诚的喊声,精神一振,以为明军真的出现了破绽,纷纷鼓起勇气,向明军发起反击。
常遇春察觉到了守军的变化,心中暗叫不好。他担心张士诚趁乱突围,或者有其他阴谋,于是大声喊道:“弟兄们,稳住阵脚,不要慌乱!不管敌军有什么花招,我们都不能退缩!”
然而,就在这时,城下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张士诚之前派出去寻找援军的一小队士兵,在城外遇到了一支不明身份的队伍。这队士兵误以为是援军到了,便想与对方会合,结果却与明军巡逻队发生了冲突。
明军后方的混乱,让城墙上的战斗局势瞬间变得更加复杂。张士诚趁机加大了反击力度,带领着守军一步步逼退了城墙上的明军。
“杀回去,把贼军赶下城墙!”张士诚喊着,手中宝剑连连挥舞,明军士兵纷纷后退。
常遇春看到局势逆转,心中十分不甘。他望着城下混乱的局面,心急如焚。
“不行,不能就这样退下去!弟兄们,随我再次冲锋,绝不能让张士诚得逞!”常遇春大喝一声,不顾危险,再次冲向张士诚。
明军士兵们看到常遇春如此勇猛,士气再次被鼓舞起来。他们呐喊着,跟随常遇春一起,又与平江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此时,朱元璋在后方也察觉到了战场的变化。他看到城下的骚乱,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张士诚的阴谋,或者是意外情况。
“徐达,派人去查明城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务必尽快恢复后方秩序!同时,通知城墙上的常遇春,让他小心行事,不可贸然进攻。”朱元璋果断地下达命令。
“是,主公!”徐达迅速安排人手,前去处理城下的骚乱,并派人向常遇春传达朱元璋的指令。
城下,明军与那支不明身份的队伍战斗正酣。经过一番激战,明军终于查明,这只是一支迷路的地方武装,并非张士诚的援军。明军很快将其击退,恢复了后方的秩序。
而城墙上,常遇春收到朱元璋的指令后,也调整了战术。他不再盲目进攻,而是与守军对峙起来,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平江之战,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暂时陷入了僵持。双方士兵都已疲惫不堪,但谁也不敢放松警惕。然而,常遇春深知,必须尽快打破僵局,为后续的进攻创造条件。
“弟兄们,咱们不能就这么耗着!听我指挥,一会儿找准时机,再次发动攻击!”常遇春压低声音,对身旁的士兵们说道。
士兵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虽然疲惫,但依然充满斗志,等待着常遇春的命令。
与此同时,张士诚也在紧张地思考着应对之策。他知道,明军不会轻易放弃,这次虽然暂时稳住了城墙上的局势,但接下来肯定会有更猛烈的攻击。
“元明,你觉得朱元璋接下来会怎么做?”张士诚一边擦拭着宝剑上的血迹,一边问潘元明。
潘元明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朱元璋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可能会重新调整战术,再次发动全面进攻。我们必须趁此机会,加强城防,多准备些防御物资,同时鼓舞士气,让将士们坚守到底。”
张士诚点头道:“你说得有理。传令下去,让士兵们抓紧时间休息,同时收集城内一切可用的物资,准备应对明军的下一轮攻击。另外,告诉将士们,只要守住平江,本王定有重赏!”
“是,主公!”潘元明领命而去。
平江城内,士兵们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搬运着石块、箭矢等防御物资,准备迎接明军的再次进攻。而百姓们则躲在家中,听着城墙上的喊杀声,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这仗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一位老妇人坐在家中,默默流泪。
“娘,别怕,吴王一定会带领我们守住平江的。”她的儿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中也没有底。
在城外,朱元璋看着平江城头,心中也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平江之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才能一举攻破平江。
“徐达,你觉得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进攻?”朱元璋问徐达。
徐达沉思片刻,说道:“主公,此次攻城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但我们已经在城墙上撕开了一个突破口,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继续加强对这个突破口的攻击,同时派一部分兵力佯攻其他城门,分散敌军的注意力。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地道战术,虽然之前失败了,但可以换个方向挖掘,说不定能出其不意。”
朱元璋点头道:“嗯,你说得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地道挖掘要更加小心,不能再被敌军发现。另外,佯攻要做得逼真,让张士诚以为我们要从其他城门突破。”
“是,主公!”徐达领命而去,开始安排部署。
随着双方的重新部署,平江之战的局势愈发紧张。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爆发,平江的命运,即将在这场残酷的较量中见分晓。
常遇春在城墙上观察着敌军的动静,他看到平江守军正在加强防御,准备迎接下一轮攻击。
“哼,张士诚,你以为这样就能挡住我们?”常遇春冷哼一声,“弟兄们,一会儿听我号令,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士兵们握紧手中的兵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杀意。他们等待着常遇春的命令,随时准备再次冲向敌军。
终于,常遇春看到了一个机会。平江守军因为之前的战斗,有些疲惫松懈,防守出现了一些漏洞。
“就是现在!冲啊!”常遇春大喊一声,率先冲向敌军。
明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跟着常遇春一起冲向平江守军。城墙上再次响起了激烈的喊杀声。
“杀!”常遇春长刀一挥,砍倒了一名敌军士兵。他的身影在敌军中穿梭,如入无人之境。
“弟兄们,为了主公,为了胜利,杀!”明军士兵们呐喊着,奋勇杀敌。
平江守军没想到明军会突然发动攻击,一时间有些慌乱。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在将领的指挥下,拼死抵抗。
“不能让他们得逞,守住城墙!”平江守军将领大声喊道。
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激烈的拼杀,鲜血染红了地面。常遇春带领着明军士兵,一步步向前推进,试图扩大突破口。
“冲啊,杀退敌军!”常遇春一边战斗,一边大声鼓舞士气。
在常遇春的带领下,明军士气高昂,逐渐占据了上风。平江守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难以支撑。
“主公,城墙上的明军攻势太猛,我们快顶不住了!”一名将领焦急地向张士诚汇报。
张士诚心中一沉,说道:“传我命令,再调派一队人马上去支援,一定要守住城墙!”
“是,主公!”将领领命而去。
然而,尽管张士诚不断调派援军,城墙上的局势依然对平江守军不利。常遇春带领着明军士兵,已经成功扩大了突破口,越来越多的明军登上了城墙。
“弟兄们,继续前进,攻破平江,就在此一举!”常遇春兴奋地喊道。
明军士兵们在常遇春的鼓舞下,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向平江守军。平江守军的防线开始动摇,一些士兵开始向后撤退。
“不许后退!给我顶住!”平江守军将领大声呵斥道。
但此时的平江守军已经抵挡不住明军的攻势,防线逐渐被明军突破。常遇春看到敌军防线动摇,心中大喜。
“冲啊,活捉张士诚!”常遇春一马当先,带领着明军士兵向城内冲去。
张士诚看到城墙上的防线被突破,心中绝望。但他不甘心就此失败,决定亲自率领卫队,与明军展开最后的殊死搏斗。
“跟我上,与明军拼了!”张士诚挥舞着宝剑,带领卫队冲向常遇春。
常遇春看到张士诚亲自率领卫队冲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张士诚,你终于出来了,看我今日如何取你性命!”常遇春大声喊道,挥舞着长刀,迎向张士诚。
双方瞬间交锋,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城墙上喊杀声震天,鲜血四溅。平江之战,迎来了最为关键的时刻,究竟谁能笑到最后,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将士们!”朱元璋的声音雄浑有力,在清晨的空气中传得很远,“平江被围已久,城内人心惶惶,如今正是我们破城的绝佳时机!张士诚负隅顽抗,已让无数百姓受苦,今日,我们便要一举拿下平江,还百姓太平!”
“杀!杀!杀!”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四野,手中的兵器挥舞着,闪烁着寒光,仿佛迫不及待要将平江城踏平。
“徐达!”朱元璋高声喊道。
“末将在!”徐达一身银甲,英姿飒爽,出列抱拳。
“你率中路军,以投石车为先锋,猛攻平江正门,务必吸引敌军主力。”
“得令!”
“常遇春!”
“末将在此!”常遇春虎目圆睁,一脸的兴奋与急切。
“你领东路军,挑选精锐,携带云梯,寻机攀城,撕开敌军防线。”
“末将定不辱使命!”常遇春大声应道,恨不得立刻冲向战场。
“其余将领,各率所部,听候调遣,随时候命支援!”朱元璋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众将。
“谨遵将令!”将领们齐声回应,声音坚定而有力。
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明军如潮水般向平江城涌去。中路军的投石车率先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在绞盘的牵引下,呼啸着飞向平江城墙。“轰隆隆”的巨响连绵不绝,城墙上顿时尘土飞扬,一些防御工事瞬间被砸得粉碎。
“继续攻击,砸烂他们的城墙!”徐达骑在马上,挥舞着马鞭,大声指挥着。
平江城头,张士诚面色凝重地看着城外汹涌而来的明军。“哼,朱元璋,你以为这样就能轻易破城?传令下去,放箭!给我狠狠回击!”
城墙上的守军立刻万箭齐发,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明军。“噗噗噗”,不断有明军士兵中箭倒地,但他们毫不退缩,呐喊着继续前进。
“弟兄们,不要怕!冲上去!”常遇春一马当先,带领着东路军扛着云梯迅速逼近城墙。然而,张士诚的军队防守极为严密,滚石、檑木如冰雹般落下,不少明军士兵被砸中,惨叫着倒下。
“他娘的!”常遇春大骂一声,“加快速度,靠近城墙!”
此时,中路军的投石车攻击取得了一定成效,平江城正门的城墙出现了一些裂痕。徐达见状,大声喊道:“步兵准备,等投石车压制住敌军,立刻冲上去!”
然而,张士诚也迅速做出反应,调派更多的兵力防守正门。一时间,正门处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常遇春看着正门方向的激烈战斗,心中焦急万分。“不能再等了!弟兄们,跟我上!就算死,也要死在城墙上!”他挥舞着长刀,率先冲向城墙。
士兵们在常遇春的鼓舞下,不顾城上的攻击,奋力将云梯靠上城墙。常遇春顺着云梯飞速攀爬,一边爬一边喊:“杀上去,活捉张士诚!”
城墙上的守军看到常遇春带头攀爬,纷纷围了过来,用长枪刺向他。常遇春毫无惧色,手中长刀舞得虎虎生风,将刺来的长枪一一拨开。
“弟兄们,别怕!跟他们拼了!”常遇春一边喊着,一边奋力向上攀爬。
就在常遇春快要登上城墙之时,一名守军举起一块巨石,狠狠砸向云梯。“咔嚓”一声,云梯断裂,常遇春和士兵们纷纷坠落。
“将军!”下方的明军士兵们惊呼一声。
常遇春落地后,迅速起身,虽然身上有些擦伤,但并无大碍。他看着断裂的云梯,眼中怒火燃烧。
“可恶!再来!”常遇春捡起长刀,再次指挥士兵们搬运云梯。
与此同时,朱元璋在后方看到攻城受阻,心中明白张士诚定会拼死防守。“传令下去,让各军相互配合,不要各自为战。中路军加大投石车攻击力度,吸引敌军注意力;常遇春,你找机会再次组织攀爬,一定要登上城墙!”
“是,主公!”传令兵迅速将命令传达下去。
徐达接到命令后,亲自督促投石车攻击。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城门和城墙,城上的守军被砸得抬不起头来。
“就是现在!上云梯!”常遇春看准时机,再次带领士兵们冲向城墙。这次,他们更加小心,巧妙地躲避着城上的攻击。
终于,一架架云梯成功靠上城墙,明军士兵们顺着云梯如蚂蚁般向上攀爬。城墙上的守军拼命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杀啊!”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城墙。
常遇春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墙。他挥舞着长刀,如猛虎下山般,一连砍倒了数名守军。“弟兄们,上来了,给我杀!”
明军士兵们看到常遇春登上城墙,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攀爬。在常遇春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明军登上城墙,与守军展开殊死搏斗。
张士诚看到城墙上的局势危急,亲自率领卫队赶来支援。“跟我上,把这些贼军赶下去!”张士诚挥舞着宝剑,带领卫队冲向常遇春。
常遇春看到张士诚亲自前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张士诚,看你今日往哪跑!”
两人瞬间交锋,刀光剑影闪烁。张士诚虽然武艺不凡,但常遇春勇猛无比,一时间,两人打得难解难分。
城墙上的战斗愈发激烈,双方士兵不断有人倒下。明军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和顽强的斗志,逐渐占据了上风。而张士诚的守军则拼死抵抗,试图挽回局势。
“弟兄们,不能让他们得逞!为了平江,拼了!”平江守军将领赵虎看到局势危急,振臂高呼,带领着身边的士兵,不顾一切地冲向明军,试图阻止他们扩大突破口。
然而,明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不断有新的士兵登上城墙。赵虎身先士卒,虽然勇猛异常,但终究寡不敌众,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
“将军,您受伤了,快退下吧!”一名士兵看到赵虎受伤,焦急地喊道。
赵虎瞪着血红的眼睛,大声吼道:“退?往哪退!今日便是战死,也要死在这城墙上!”说罢,他挥舞着长刀,又冲向了明军。
在赵虎的带领下,平江守军拼死抵抗,暂时稳住了阵脚。但明军源源不断地涌上,局势对平江守军依然极为不利。
张士诚深知,若不能尽快击退明军,平江必将沦陷。他心中焦急万分,一边与常遇春战斗,一边四处张望,试图寻找破局之法。
突然,他看到城下的明军后方有些混乱,似乎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张士诚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或许是个机会。
“大家听着,城下敌军后方有异动,想必是他们出了问题。我们趁机反击,把这些贼军赶下城墙!”张士诚大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振奋。
平江守军听到张士诚的喊声,精神一振,以为明军真的出现了破绽,纷纷鼓起勇气,向明军发起反击。
常遇春察觉到了守军的变化,心中暗叫不好。他担心张士诚趁乱突围,或者有其他阴谋,于是大声喊道:“弟兄们,稳住阵脚,不要慌乱!不管敌军有什么花招,我们都不能退缩!”
然而,就在这时,城下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张士诚之前派出去寻找援军的一小队士兵,在城外遇到了一支不明身份的队伍。这队士兵误以为是援军到了,便想与对方会合,结果却与明军巡逻队发生了冲突。
明军后方的混乱,让城墙上的战斗局势瞬间变得更加复杂。张士诚趁机加大了反击力度,带领着守军一步步逼退了城墙上的明军。
“杀回去,把贼军赶下城墙!”张士诚喊着,手中宝剑连连挥舞,明军士兵纷纷后退。
常遇春看到局势逆转,心中十分不甘。他望着城下混乱的局面,心急如焚。
“不行,不能就这样退下去!弟兄们,随我再次冲锋,绝不能让张士诚得逞!”常遇春大喝一声,不顾危险,再次冲向张士诚。
明军士兵们看到常遇春如此勇猛,士气再次被鼓舞起来。他们呐喊着,跟随常遇春一起,又与平江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此时,朱元璋在后方也察觉到了战场的变化。他看到城下的骚乱,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张士诚的阴谋,或者是意外情况。
“徐达,派人去查明城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务必尽快恢复后方秩序!同时,通知城墙上的常遇春,让他小心行事,不可贸然进攻。”朱元璋果断地下达命令。
“是,主公!”徐达迅速安排人手,前去处理城下的骚乱,并派人向常遇春传达朱元璋的指令。
城下,明军与那支不明身份的队伍战斗正酣。经过一番激战,明军终于查明,这只是一支迷路的地方武装,并非张士诚的援军。明军很快将其击退,恢复了后方的秩序。
而城墙上,常遇春收到朱元璋的指令后,也调整了战术。他不再盲目进攻,而是与守军对峙起来,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平江之战,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暂时陷入了僵持。双方士兵都已疲惫不堪,但谁也不敢放松警惕。然而,常遇春深知,必须尽快打破僵局,为后续的进攻创造条件。
“弟兄们,咱们不能就这么耗着!听我指挥,一会儿找准时机,再次发动攻击!”常遇春压低声音,对身旁的士兵们说道。
士兵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虽然疲惫,但依然充满斗志,等待着常遇春的命令。
与此同时,张士诚也在紧张地思考着应对之策。他知道,明军不会轻易放弃,这次虽然暂时稳住了城墙上的局势,但接下来肯定会有更猛烈的攻击。
“元明,你觉得朱元璋接下来会怎么做?”张士诚一边擦拭着宝剑上的血迹,一边问潘元明。
潘元明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朱元璋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可能会重新调整战术,再次发动全面进攻。我们必须趁此机会,加强城防,多准备些防御物资,同时鼓舞士气,让将士们坚守到底。”
张士诚点头道:“你说得有理。传令下去,让士兵们抓紧时间休息,同时收集城内一切可用的物资,准备应对明军的下一轮攻击。另外,告诉将士们,只要守住平江,本王定有重赏!”
“是,主公!”潘元明领命而去。
平江城内,士兵们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搬运着石块、箭矢等防御物资,准备迎接明军的再次进攻。而百姓们则躲在家中,听着城墙上的喊杀声,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这仗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一位老妇人坐在家中,默默流泪。
“娘,别怕,吴王一定会带领我们守住平江的。”她的儿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中也没有底。
在城外,朱元璋看着平江城头,心中也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平江之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才能一举攻破平江。
“徐达,你觉得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进攻?”朱元璋问徐达。
徐达沉思片刻,说道:“主公,此次攻城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但我们已经在城墙上撕开了一个突破口,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继续加强对这个突破口的攻击,同时派一部分兵力佯攻其他城门,分散敌军的注意力。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地道战术,虽然之前失败了,但可以换个方向挖掘,说不定能出其不意。”
朱元璋点头道:“嗯,你说得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地道挖掘要更加小心,不能再被敌军发现。另外,佯攻要做得逼真,让张士诚以为我们要从其他城门突破。”
“是,主公!”徐达领命而去,开始安排部署。
随着双方的重新部署,平江之战的局势愈发紧张。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爆发,平江的命运,即将在这场残酷的较量中见分晓。
常遇春在城墙上观察着敌军的动静,他看到平江守军正在加强防御,准备迎接下一轮攻击。
“哼,张士诚,你以为这样就能挡住我们?”常遇春冷哼一声,“弟兄们,一会儿听我号令,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士兵们握紧手中的兵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杀意。他们等待着常遇春的命令,随时准备再次冲向敌军。
终于,常遇春看到了一个机会。平江守军因为之前的战斗,有些疲惫松懈,防守出现了一些漏洞。
“就是现在!冲啊!”常遇春大喊一声,率先冲向敌军。
明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跟着常遇春一起冲向平江守军。城墙上再次响起了激烈的喊杀声。
“杀!”常遇春长刀一挥,砍倒了一名敌军士兵。他的身影在敌军中穿梭,如入无人之境。
“弟兄们,为了主公,为了胜利,杀!”明军士兵们呐喊着,奋勇杀敌。
平江守军没想到明军会突然发动攻击,一时间有些慌乱。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在将领的指挥下,拼死抵抗。
“不能让他们得逞,守住城墙!”平江守军将领大声喊道。
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激烈的拼杀,鲜血染红了地面。常遇春带领着明军士兵,一步步向前推进,试图扩大突破口。
“冲啊,杀退敌军!”常遇春一边战斗,一边大声鼓舞士气。
在常遇春的带领下,明军士气高昂,逐渐占据了上风。平江守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难以支撑。
“主公,城墙上的明军攻势太猛,我们快顶不住了!”一名将领焦急地向张士诚汇报。
张士诚心中一沉,说道:“传我命令,再调派一队人马上去支援,一定要守住城墙!”
“是,主公!”将领领命而去。
然而,尽管张士诚不断调派援军,城墙上的局势依然对平江守军不利。常遇春带领着明军士兵,已经成功扩大了突破口,越来越多的明军登上了城墙。
“弟兄们,继续前进,攻破平江,就在此一举!”常遇春兴奋地喊道。
明军士兵们在常遇春的鼓舞下,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向平江守军。平江守军的防线开始动摇,一些士兵开始向后撤退。
“不许后退!给我顶住!”平江守军将领大声呵斥道。
但此时的平江守军已经抵挡不住明军的攻势,防线逐渐被明军突破。常遇春看到敌军防线动摇,心中大喜。
“冲啊,活捉张士诚!”常遇春一马当先,带领着明军士兵向城内冲去。
张士诚看到城墙上的防线被突破,心中绝望。但他不甘心就此失败,决定亲自率领卫队,与明军展开最后的殊死搏斗。
“跟我上,与明军拼了!”张士诚挥舞着宝剑,带领卫队冲向常遇春。
常遇春看到张士诚亲自率领卫队冲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张士诚,你终于出来了,看我今日如何取你性命!”常遇春大声喊道,挥舞着长刀,迎向张士诚。
双方瞬间交锋,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城墙上喊杀声震天,鲜血四溅。平江之战,迎来了最为关键的时刻,究竟谁能笑到最后,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