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畔的风卷着沙砾,像刀子一样刮在王志的脸上。他靠在开罗城的箭楼上,手里攥着朱樉的佩剑——那剑鞘上的鎏金早已被风沙磨褪,剑柄却被无数只手攥得光滑温润。城下,法军的攻城锤正一下下撞着城门,沉闷的响声顺着城墙传上来,震得人牙床发麻。
“王将军!西城墙快塌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爬上来,甲胄上还插着半截箭矢,“监军使韩政带着锦衣卫在巷子里设伏,让咱们再撑半个时辰,他说要让法军尝尝‘大明阎王殿’的滋味!”
王志低头看了看城下黑压压的法军,他们的头盔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像一群饿极了的蝗虫。朱樉战死前死守的亚历山大港已经陷落,现在开罗成了非洲最后一道屏障,可他手里只剩下不到三千残兵,连火药都快见底了。
“撑!怎么撑?”旁边的老兵啐了口带血的唾沫,手里的火铳早就没了弹药,只能握着把锈迹斑斑的腰刀,“刚才法军的炮弹把火药库炸了一半,剩下的只够再放一轮箭!”
王志突然扯开嗓子喊:“弟兄们!还记得朱樉殿下是怎么死的吗?他身中数弹还在喊‘杀贼’!咱们是他带出来的兵,能比他孬?”他拔出佩剑,剑刃在风沙中闪着寒光,“把城墙上的石头、滚木都推下去!就算用牙咬,也得给我咬住这半个时辰!”
士兵们嗷嗷叫着搬起石头,王志看着他们布满血泡的手,突然想起朱樉平定刚果叛乱时的样子——二殿下也是这样,明明臂上中了箭,却非要第一个爬上叛军的堡垒,说“主将不退,兵卒不溃”。
城门被撞开的那一刻,韩政正站在开罗城最窄的巷子里。两侧的屋顶上,锦衣卫的暗哨已经搭好了弓弩,墙根下埋着绊马索和炸药桶。他摸了摸腰间的绣春刀,刀鞘上刻着的“奉旨巡查”四个字被汗水浸得发亮——这是朱元璋给他的信物,也是催命符。
“都记着,”韩政压低声音对身边的锦衣卫说,“等法军的先头部队走进巷子,先射马,再砍人。绊马索一拉,炸药就点火。咱们人少,拼的就是个出其不意!”
巷口传来法军的呐喊声,领头的骑兵穿着亮闪闪的铠甲,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哒哒”作响。韩政数着人数,手指在暗哨的方向比了个手势。当第一匹战马的前蹄踏进巷口标记的白线时,他猛地挥下手臂:“放!”
弩箭像暴雨般落下,法军的骑兵纷纷坠马。没等他们爬起来,绊马索突然收紧,后面的步兵被绊倒一片,瞬间堵死了巷口。韩政冷笑一声,点燃了引信:“给二殿下报仇!”
爆炸声震得两侧的房屋都在晃,砖石混着法军的惨叫砸下来。韩政趁机带人冲出巷子,绣春刀劈砍的声音里,他听见身后传来王志的呐喊——城外的残兵正在往巷子里退,想把法军引进来逐个歼灭。
“韩大人!快撤!”一个锦衣卫拽着他往侧巷跑,“法军的主力上来了,咱们被包围了!”
韩政刚要转身,就看见个法军军官举着火枪对准了他。千钧一发之际,王志突然从房顶上跳下来,用身体挡住了子弹。铅弹穿透二殿下旧部的胸膛,溅了韩政一脸血。
“带……带弟兄们往内陆撤……”王志的嘴唇翕动着,手指指向尼罗河上游的方向,“那里……有石窟……能守……”
韩政咬着牙推开他的尸体,挥刀砍翻那个法军军官。绣春刀上的血滴在王志的脸上,像给这员悍将最后的祭奠。“撤!”他嘶吼着,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哽咽,“跟我杀出去!”
韩政带着残部退守到开罗城的清真寺时,法军已经占领了大半城池。寺里的阿訇早就跑了,只剩下几尊被炮弹炸得残缺的石像。他靠在石柱上喘着气,清点人数时才发现,跟着他出来的锦衣卫只剩下不到二十人。
“大人,炸药没了,弩箭也快空了。”一个年轻的锦衣卫哭着说,“外面全是法军,咱们……咱们怕是冲不出去了。”
韩政看着清真寺的穹顶,上面的彩绘被硝烟熏得发黑,像幅被揉皱的画。他突然笑了,从怀里掏出朱元璋的密旨,上面写着“非洲若失,监军使可自决,勿降”。当时觉得陛下太狠,现在才明白,有些时候,死比活容易。
“把剩下的火铳都装满弹药,”韩政把密旨塞进石像的缝隙里,“咱们就在这儿,给法军上最后一课。告诉他们,大明的锦衣卫,没有降卒!”
法军冲进清真寺时,韩政正站在讲经台后面。他举起火铳,一枪崩掉领头军官的帽子,然后对着那些蓝眼睛黄头发的士兵喊:“你们占得了开罗城,占不了非洲的地!占得了一时,占不了一世!我大明皇帝陛下说了,迟早要把你们这些强盗赶下海!”
法军的火枪齐射,韩政被打得晃了晃,却依旧站在那里。他拔出绣春刀,刀尖指着法军,嘴里还在喊着什么,直到第二排子弹射穿他的胸膛,才重重倒在讲经台上。
最后一个锦衣卫死的时候,把自己绑在了清真寺的旗杆上。他手里举着那面被打穿了好几个洞的锦衣卫旗,任凭法军的刀砍在身上,硬是没让旗子倒下。
康茂才带着朱樉的残部退到尼罗河南岸的石窟时,身上的伤口已经开始发臭。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腿上中了一枪,现在只能拄着根断矛走路。石窟里阴暗潮湿,挤满了逃难的移民和士兵,连呼吸都带着股霉味。
“康将军,咱们的水只够喝三天了。”一个士兵捧着半羊皮袋水过来,脸上全是绝望,“刚才去河边打水,被法军的巡逻队发现了,牺牲了五个弟兄……”
康茂才接过水袋,只抿了一小口就递给了旁边的伤兵。他望着石窟外连绵的沙漠,突然想起朱樉常说的话:“非洲的沙子看着软,底下全是石头。就像咱们大明的兵,看着快垮了,骨子里硬着呢。”
“去把所有人都叫过来,”康茂才突然说,“不管是伤兵还是移民,能拿动刀的都算上。咱们不能在这儿等死!”
他在石窟里找到了王志临死前藏的地图,上面用朱笔圈着十几个绿洲和废弃的堡垒。“法军占了开罗城,肯定得意忘形,”康茂才指着地图对众人说,“咱们就绕到他们后面,抢他们的粮草,烧他们的营房。只要咱们还在,非洲就不算丢!”
一个白发移民颤巍巍地站起来:“将军,咱们能行吗?法军有火枪有骑兵……”
“怎么不行?”康茂才拍了拍朱樉留下的佩剑,“二殿下能在亚历山大港守到最后一刻,咱们就能在沙漠里熬到陛下的援兵来!别忘了,咱们是大明的人,背后有整个王朝撑着!”
朱元璋收到开罗失守的奏报时,正在给朱樉的牌位擦灰。奏报是康茂才派死士穿越沙漠送回来的,上面的字迹被血水晕得模糊,却字字泣血——“韩政率锦衣卫巷战至死,王志殉国,开罗陷落,残部退守内陆石窟”。
“韩政……”朱元璋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突然抓起案上的砚台就砸了出去。砚台在朱樉的牌位旁摔得粉碎,墨汁溅在“武烈”的谥号上,像给二儿子又添了道血痕。
胡惟庸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他听见皇帝的呼吸越来越粗重,像头受伤的猛兽在喘息。殿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哗哗响,竟让人觉得比战报还要刺耳。
“华云龙呢?”朱元璋突然问,声音冷得像冰,“朕让他带铁骑驰援非洲,他走到哪了?”
蒋瓛连忙回话:“回陛下,华将军的大军刚过波斯湾,遇到沙尘暴,耽误了行程。他派快马奏报,说最多半月就能抵达非洲内陆。”
“半月?”朱元璋猛地站起来,龙袍的下摆扫倒了案上的香炉,“等他到了,康茂才的残部早就饿死在石窟里了!”他指着殿外,“传旨!让华云龙扔掉所有辎重,轻装急进!就算累死在沙漠里,也得给朕把非洲的残兵接出来!”
胡惟庸刚要应声,就被朱元璋拦住了。皇帝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戳在非洲的位置:“再给康茂才传密旨,让他别硬拼。能守则守,不能守就往明盟的藩属国退。告诉所有残兵,朕记着他们的功劳,等收复非洲,每人赏百亩良田,子孙免税!”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让陆聚多准备些耐旱的种子和药材,等华云龙把人接回来,朕要在非洲内陆屯田——法国人占得了城池,占不了民心;抢得了土地,种不出粮食!”
法军统帅蒙哥马利在开罗城的市政厅举行庆功宴时,桌上摆着的酒杯是从朱樉的官署里搜出来的。他举着酒杯,对着满座将领大笑:“看看这些明人,号称占领了非洲,结果呢?亚历山大港是咱们的,开罗城也是咱们的!下一步,就该把他们赶到沙漠里喂骆驼!”
将领们纷纷附和,只有副官忧心忡忡地站在一旁:“将军,咱们的粮草快不够了。从法国本土运粮的船被明盟的舰队截了好几次,内陆的巡逻队还总被明人的残兵骚扰……”
“骚扰?”蒙哥马利不屑地撇嘴,“一群丧家之犬罢了。明天派五千骑兵去清剿沙漠里的石窟,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躲到什么时候!”
宴饮正酣时,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闯进来:“将军!城外的粮仓着火了!守卫说看见一群明人骑着骆驼,放完火就往沙漠里跑了!”
蒙哥马利手里的酒杯“啪”地摔在地上:“废物!连个粮仓都看不住!”他指着副官,“带骑兵追!就算追到天边,也要把那些明人给我抓回来!”
骑兵追进沙漠时,才发现自己掉进了康茂才设的陷阱。明人的残兵把沙子堆成沙丘的样子,下面却埋着削尖的木桩。法军的战马纷纷栽倒,骆驼兵趁机从沙丘后冲出来,用弯刀和火铳收割着惊慌失措的法军。
“这是给二殿下的利息!”康茂才砍倒一个法军骑兵,对着开罗城的方向高喊,“剩下的,咱们慢慢算!”
康茂才带着人回到石窟时,缴获的粮草足够支撑一个月了。移民们在石窟里点起篝火,火光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疲惫,却也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
“将军,您看!”一个士兵举着张从法军身上搜来的布告跑过来,上面用汉语写着“凡明人降者,免死”。
康茂才接过布告,当着所有人的面用火折子点燃:“告诉弟兄们,这不是赦免,是羞辱!咱们是大明的子民,就算饿死冻死,也不能受这份辱!”
他让识字的士兵把朱元璋的密旨抄了几十份,贴在石窟的岩壁上。每当有人动摇时,就指着密旨说:“陛下记着咱们的功劳,二殿下在天上看着咱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让非洲的太阳只照着法国人!”
夜里,康茂才坐在篝火旁,摩挲着朱樉的佩剑。剑刃上的血迹已经擦干净了,却总觉得还沾着二殿下的血。他对着剑鞘轻声说:“殿下,您放心,只要咱们这些人还在,非洲就不算丢。等陛下的援兵到了,咱们一定杀回开罗,给您报仇。”
远处的沙漠里,传来法军骑兵搜索的马蹄声。康茂才握紧佩剑,对着身边的士兵使了个眼色。所有人瞬间熄灭篝火,握紧武器——他们像沙漠里的蝎子,平时蛰伏不动,一旦被触碰,就会亮出最毒的刺。
蒙哥马利的清剿队在沙漠里转悠了半个月,连明人残部的影子都没找到,反而被偷袭了三次,损失了几百人。当他气急败坏地回到开罗城时,却收到了法国本土的急报——明盟的藩属国正在地中海集结舰队,似乎要进攻法国的海外领地。
“这些明人,真是阴魂不散!”蒙哥马利把急报摔在桌上,突然觉得占领开罗城或许不是胜利,而是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应天府的朱元璋也收到了明盟的奏报。他看着地图上非洲内陆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康茂才标记的残兵活动区域,突然对胡惟庸说:“让华云龙别直接去救残兵,先去袭扰法军的补给线。告诉康茂才,朕不要他死守,要他活着,要他给法军添堵,添到他们坐不住为止!”
秋意渐深,尼罗河畔的战火暂时平息,却酝酿着更猛烈的风暴。法军占据着城池,却要面对沙漠里无处不在的骚扰;明人的残兵躲在石窟,却握着复仇的刀。而远在东方的皇帝,正磨利爪牙,准备给非洲的殖民者,送上一份迟到的“厚礼”。
“王将军!西城墙快塌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爬上来,甲胄上还插着半截箭矢,“监军使韩政带着锦衣卫在巷子里设伏,让咱们再撑半个时辰,他说要让法军尝尝‘大明阎王殿’的滋味!”
王志低头看了看城下黑压压的法军,他们的头盔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像一群饿极了的蝗虫。朱樉战死前死守的亚历山大港已经陷落,现在开罗成了非洲最后一道屏障,可他手里只剩下不到三千残兵,连火药都快见底了。
“撑!怎么撑?”旁边的老兵啐了口带血的唾沫,手里的火铳早就没了弹药,只能握着把锈迹斑斑的腰刀,“刚才法军的炮弹把火药库炸了一半,剩下的只够再放一轮箭!”
王志突然扯开嗓子喊:“弟兄们!还记得朱樉殿下是怎么死的吗?他身中数弹还在喊‘杀贼’!咱们是他带出来的兵,能比他孬?”他拔出佩剑,剑刃在风沙中闪着寒光,“把城墙上的石头、滚木都推下去!就算用牙咬,也得给我咬住这半个时辰!”
士兵们嗷嗷叫着搬起石头,王志看着他们布满血泡的手,突然想起朱樉平定刚果叛乱时的样子——二殿下也是这样,明明臂上中了箭,却非要第一个爬上叛军的堡垒,说“主将不退,兵卒不溃”。
城门被撞开的那一刻,韩政正站在开罗城最窄的巷子里。两侧的屋顶上,锦衣卫的暗哨已经搭好了弓弩,墙根下埋着绊马索和炸药桶。他摸了摸腰间的绣春刀,刀鞘上刻着的“奉旨巡查”四个字被汗水浸得发亮——这是朱元璋给他的信物,也是催命符。
“都记着,”韩政压低声音对身边的锦衣卫说,“等法军的先头部队走进巷子,先射马,再砍人。绊马索一拉,炸药就点火。咱们人少,拼的就是个出其不意!”
巷口传来法军的呐喊声,领头的骑兵穿着亮闪闪的铠甲,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哒哒”作响。韩政数着人数,手指在暗哨的方向比了个手势。当第一匹战马的前蹄踏进巷口标记的白线时,他猛地挥下手臂:“放!”
弩箭像暴雨般落下,法军的骑兵纷纷坠马。没等他们爬起来,绊马索突然收紧,后面的步兵被绊倒一片,瞬间堵死了巷口。韩政冷笑一声,点燃了引信:“给二殿下报仇!”
爆炸声震得两侧的房屋都在晃,砖石混着法军的惨叫砸下来。韩政趁机带人冲出巷子,绣春刀劈砍的声音里,他听见身后传来王志的呐喊——城外的残兵正在往巷子里退,想把法军引进来逐个歼灭。
“韩大人!快撤!”一个锦衣卫拽着他往侧巷跑,“法军的主力上来了,咱们被包围了!”
韩政刚要转身,就看见个法军军官举着火枪对准了他。千钧一发之际,王志突然从房顶上跳下来,用身体挡住了子弹。铅弹穿透二殿下旧部的胸膛,溅了韩政一脸血。
“带……带弟兄们往内陆撤……”王志的嘴唇翕动着,手指指向尼罗河上游的方向,“那里……有石窟……能守……”
韩政咬着牙推开他的尸体,挥刀砍翻那个法军军官。绣春刀上的血滴在王志的脸上,像给这员悍将最后的祭奠。“撤!”他嘶吼着,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哽咽,“跟我杀出去!”
韩政带着残部退守到开罗城的清真寺时,法军已经占领了大半城池。寺里的阿訇早就跑了,只剩下几尊被炮弹炸得残缺的石像。他靠在石柱上喘着气,清点人数时才发现,跟着他出来的锦衣卫只剩下不到二十人。
“大人,炸药没了,弩箭也快空了。”一个年轻的锦衣卫哭着说,“外面全是法军,咱们……咱们怕是冲不出去了。”
韩政看着清真寺的穹顶,上面的彩绘被硝烟熏得发黑,像幅被揉皱的画。他突然笑了,从怀里掏出朱元璋的密旨,上面写着“非洲若失,监军使可自决,勿降”。当时觉得陛下太狠,现在才明白,有些时候,死比活容易。
“把剩下的火铳都装满弹药,”韩政把密旨塞进石像的缝隙里,“咱们就在这儿,给法军上最后一课。告诉他们,大明的锦衣卫,没有降卒!”
法军冲进清真寺时,韩政正站在讲经台后面。他举起火铳,一枪崩掉领头军官的帽子,然后对着那些蓝眼睛黄头发的士兵喊:“你们占得了开罗城,占不了非洲的地!占得了一时,占不了一世!我大明皇帝陛下说了,迟早要把你们这些强盗赶下海!”
法军的火枪齐射,韩政被打得晃了晃,却依旧站在那里。他拔出绣春刀,刀尖指着法军,嘴里还在喊着什么,直到第二排子弹射穿他的胸膛,才重重倒在讲经台上。
最后一个锦衣卫死的时候,把自己绑在了清真寺的旗杆上。他手里举着那面被打穿了好几个洞的锦衣卫旗,任凭法军的刀砍在身上,硬是没让旗子倒下。
康茂才带着朱樉的残部退到尼罗河南岸的石窟时,身上的伤口已经开始发臭。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腿上中了一枪,现在只能拄着根断矛走路。石窟里阴暗潮湿,挤满了逃难的移民和士兵,连呼吸都带着股霉味。
“康将军,咱们的水只够喝三天了。”一个士兵捧着半羊皮袋水过来,脸上全是绝望,“刚才去河边打水,被法军的巡逻队发现了,牺牲了五个弟兄……”
康茂才接过水袋,只抿了一小口就递给了旁边的伤兵。他望着石窟外连绵的沙漠,突然想起朱樉常说的话:“非洲的沙子看着软,底下全是石头。就像咱们大明的兵,看着快垮了,骨子里硬着呢。”
“去把所有人都叫过来,”康茂才突然说,“不管是伤兵还是移民,能拿动刀的都算上。咱们不能在这儿等死!”
他在石窟里找到了王志临死前藏的地图,上面用朱笔圈着十几个绿洲和废弃的堡垒。“法军占了开罗城,肯定得意忘形,”康茂才指着地图对众人说,“咱们就绕到他们后面,抢他们的粮草,烧他们的营房。只要咱们还在,非洲就不算丢!”
一个白发移民颤巍巍地站起来:“将军,咱们能行吗?法军有火枪有骑兵……”
“怎么不行?”康茂才拍了拍朱樉留下的佩剑,“二殿下能在亚历山大港守到最后一刻,咱们就能在沙漠里熬到陛下的援兵来!别忘了,咱们是大明的人,背后有整个王朝撑着!”
朱元璋收到开罗失守的奏报时,正在给朱樉的牌位擦灰。奏报是康茂才派死士穿越沙漠送回来的,上面的字迹被血水晕得模糊,却字字泣血——“韩政率锦衣卫巷战至死,王志殉国,开罗陷落,残部退守内陆石窟”。
“韩政……”朱元璋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突然抓起案上的砚台就砸了出去。砚台在朱樉的牌位旁摔得粉碎,墨汁溅在“武烈”的谥号上,像给二儿子又添了道血痕。
胡惟庸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他听见皇帝的呼吸越来越粗重,像头受伤的猛兽在喘息。殿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哗哗响,竟让人觉得比战报还要刺耳。
“华云龙呢?”朱元璋突然问,声音冷得像冰,“朕让他带铁骑驰援非洲,他走到哪了?”
蒋瓛连忙回话:“回陛下,华将军的大军刚过波斯湾,遇到沙尘暴,耽误了行程。他派快马奏报,说最多半月就能抵达非洲内陆。”
“半月?”朱元璋猛地站起来,龙袍的下摆扫倒了案上的香炉,“等他到了,康茂才的残部早就饿死在石窟里了!”他指着殿外,“传旨!让华云龙扔掉所有辎重,轻装急进!就算累死在沙漠里,也得给朕把非洲的残兵接出来!”
胡惟庸刚要应声,就被朱元璋拦住了。皇帝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戳在非洲的位置:“再给康茂才传密旨,让他别硬拼。能守则守,不能守就往明盟的藩属国退。告诉所有残兵,朕记着他们的功劳,等收复非洲,每人赏百亩良田,子孙免税!”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让陆聚多准备些耐旱的种子和药材,等华云龙把人接回来,朕要在非洲内陆屯田——法国人占得了城池,占不了民心;抢得了土地,种不出粮食!”
法军统帅蒙哥马利在开罗城的市政厅举行庆功宴时,桌上摆着的酒杯是从朱樉的官署里搜出来的。他举着酒杯,对着满座将领大笑:“看看这些明人,号称占领了非洲,结果呢?亚历山大港是咱们的,开罗城也是咱们的!下一步,就该把他们赶到沙漠里喂骆驼!”
将领们纷纷附和,只有副官忧心忡忡地站在一旁:“将军,咱们的粮草快不够了。从法国本土运粮的船被明盟的舰队截了好几次,内陆的巡逻队还总被明人的残兵骚扰……”
“骚扰?”蒙哥马利不屑地撇嘴,“一群丧家之犬罢了。明天派五千骑兵去清剿沙漠里的石窟,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躲到什么时候!”
宴饮正酣时,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闯进来:“将军!城外的粮仓着火了!守卫说看见一群明人骑着骆驼,放完火就往沙漠里跑了!”
蒙哥马利手里的酒杯“啪”地摔在地上:“废物!连个粮仓都看不住!”他指着副官,“带骑兵追!就算追到天边,也要把那些明人给我抓回来!”
骑兵追进沙漠时,才发现自己掉进了康茂才设的陷阱。明人的残兵把沙子堆成沙丘的样子,下面却埋着削尖的木桩。法军的战马纷纷栽倒,骆驼兵趁机从沙丘后冲出来,用弯刀和火铳收割着惊慌失措的法军。
“这是给二殿下的利息!”康茂才砍倒一个法军骑兵,对着开罗城的方向高喊,“剩下的,咱们慢慢算!”
康茂才带着人回到石窟时,缴获的粮草足够支撑一个月了。移民们在石窟里点起篝火,火光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疲惫,却也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
“将军,您看!”一个士兵举着张从法军身上搜来的布告跑过来,上面用汉语写着“凡明人降者,免死”。
康茂才接过布告,当着所有人的面用火折子点燃:“告诉弟兄们,这不是赦免,是羞辱!咱们是大明的子民,就算饿死冻死,也不能受这份辱!”
他让识字的士兵把朱元璋的密旨抄了几十份,贴在石窟的岩壁上。每当有人动摇时,就指着密旨说:“陛下记着咱们的功劳,二殿下在天上看着咱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让非洲的太阳只照着法国人!”
夜里,康茂才坐在篝火旁,摩挲着朱樉的佩剑。剑刃上的血迹已经擦干净了,却总觉得还沾着二殿下的血。他对着剑鞘轻声说:“殿下,您放心,只要咱们这些人还在,非洲就不算丢。等陛下的援兵到了,咱们一定杀回开罗,给您报仇。”
远处的沙漠里,传来法军骑兵搜索的马蹄声。康茂才握紧佩剑,对着身边的士兵使了个眼色。所有人瞬间熄灭篝火,握紧武器——他们像沙漠里的蝎子,平时蛰伏不动,一旦被触碰,就会亮出最毒的刺。
蒙哥马利的清剿队在沙漠里转悠了半个月,连明人残部的影子都没找到,反而被偷袭了三次,损失了几百人。当他气急败坏地回到开罗城时,却收到了法国本土的急报——明盟的藩属国正在地中海集结舰队,似乎要进攻法国的海外领地。
“这些明人,真是阴魂不散!”蒙哥马利把急报摔在桌上,突然觉得占领开罗城或许不是胜利,而是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应天府的朱元璋也收到了明盟的奏报。他看着地图上非洲内陆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康茂才标记的残兵活动区域,突然对胡惟庸说:“让华云龙别直接去救残兵,先去袭扰法军的补给线。告诉康茂才,朕不要他死守,要他活着,要他给法军添堵,添到他们坐不住为止!”
秋意渐深,尼罗河畔的战火暂时平息,却酝酿着更猛烈的风暴。法军占据着城池,却要面对沙漠里无处不在的骚扰;明人的残兵躲在石窟,却握着复仇的刀。而远在东方的皇帝,正磨利爪牙,准备给非洲的殖民者,送上一份迟到的“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