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紫金山上,朱元璋的行宫灯火彻夜未熄。他坐在铺着虎皮的太师椅上,面前摊开的舆图被红笔圈得密密麻麻——北美被英国旗覆盖,非洲腹地插满法国三色旗,南洋的岛屿上荷兰风车标志刺眼,连澳洲西北海岸都飘起了葡萄牙的十字旗。廖永忠刚从马尼拉回来,甲胄上的硝烟味还没散,他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海战的疲惫:“陛下,荷兰人在吕宋岛架起了重炮,朱棡将军说,再守半月,怕是弹药就要见底了。”
朱元璋没抬头,手指在“马尼拉”三个字上重重敲了敲:“弹药见底?朕的库房里还有三百门弗朗机炮,让俞通源押着去,告诉他,朕要的不是守半月,是守住一辈子。”
“可欧盟那边……”廖永忠抬头,眼里带着忧色,“英国人在北美增兵了,法国人的骑兵已经过了苏伊士运河,荷兰舰队更是封锁了马六甲海峡,他们像是商量好了要把咱们困死。”
“商量好?”朱元璋冷笑一声,从案上拿起一枚玉印,印上刻着“大明殖民都护府”七个篆字,“他们当年在欧洲打了百年宗教战争,现在为了抢朕的地,倒能凑成一伙?一群喂不熟的狼崽子,迟早会内讧。”
话音刚落,顾时掀帘而入,手里举着一封火漆密信,信纸边缘被海风蚀得发毛:“陛下,这是朱棣殿下从澳洲发来的急报,葡萄牙人联合当地土着,夜袭了咱们的铁矿营地,死伤了两百多弟兄!”
朱元璋接过密信,信纸在他手里几乎要被捏碎。“土着?”他看向站在角落的王志,“之前让你查欧盟的间谍,查到了吗?澳洲的土着怎么会突然懂战术?”
王志连忙上前,手里捧着一叠供词:“陛下,抓到三个伪装成商人的法国间谍,他们招了——是他们给土着送了火铳和地图,还教他们怎么绕后偷袭。领头的叫皮埃尔,说受法国总督指使,要‘把明朝人赶出澳洲’。”
“赶出澳洲?”朱元璋把密信拍在案上,案角的茶杯震得跳起,“告诉朱棣,让他把那些土着的首领抓来,朕要问问他们,吃着大明的米,住着大明的地,敢拿刀对着朕的兵?”
这时,吴良匆匆进来,手里攥着一份塘报:“陛下,朱亮祖在台湾想要和欧盟合作!他说‘南洋非朱家莫属’,还派陆聚带船队袭扰咱们的运粮船,马尼拉的粮草现在只能靠渔船偷偷运送,损失了三成!”
“合作?”朱元璋的目光骤然变冷,他从墙上摘下佩剑,剑鞘撞在墙上发出闷响,“陆聚不是跟着朱亮祖反的吗?给他送份‘贺礼’——让费聚带五百锦衣卫,乔装成渔民混进台湾,告诉陆聚,只要他斩了朱亮祖的头来献,朕就封他为台湾侯。”
“陛下,这招能行吗?”吴良有些犹豫,“陆聚跟朱亮祖是过命的交情。”
“过命?”朱元璋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台湾到菲律宾的航线,“在权力面前,交情值几两银子?你忘了陈友谅怎么被他亲弟弟出卖的?”
窗外的风卷着雨丝打在窗纸上,顾时忽然想起什么,低声道:“陛下,欧盟的舰队昨天在马尼拉外海搞了场‘联合军演’,英国的铁甲舰、法国的巡洋舰、荷兰的炮艇挤在一起,像是在示威。”
“示威?”朱元璋拿起一支朱笔,在欧盟各国的旗帜旁画了个大大的圈,“那朕就给他们加点‘节目’。廖永忠,你带二十艘快船,夜里去袭扰英国舰队,不用打赢,放几炮就跑,把他们引去荷兰人的防区——让他们狗咬狗。”
廖永忠眼睛一亮:“陛下是说,让英国人误以为是荷兰人偷袭?”
“不然呢?”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荷兰人占着马六甲,英国人早就眼馋了。借他们的手搅乱局势,咱们好腾出手来收拾朱亮祖。”
雨越下越大,打在殿顶的瓦片上噼啪作响。王志捧着供词,忽然道:“陛下,那几个法国间谍还说,欧盟打算下个月在开罗开‘分赃大会’,商量怎么划分大明的殖民地。”
“分赃大会?”朱元璋把朱笔重重一掷,墨汁在舆图上晕开一个黑团,“朕给他们搭个戏台!传旨下去,让南洋的朱棡、澳洲的朱棣、非洲的残部,各带精锐,在开罗城外‘演’一场攻城战——就打法军的营地,打得越热闹越好,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地,不是谁都能分的!”
“那朱亮祖那边……”吴良追问。
“朱亮祖?”朱元璋看向雨幕深处,“他不是想当皇帝吗?朕就让他当几天——等欧盟和他斗得两败俱伤,朕再派兵过去,一锅端了。”
殿内的烛火在风雨中摇晃,映着众人各异的神色。廖永忠摩拳擦掌,已经在盘算如何袭扰英国舰队;顾时低头整理着塘报,把朱元璋的命令逐条记下;王志则盯着那些法国间谍的供词,琢磨着怎么从他们嘴里撬出更多欧盟的计划。
雨停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朱元璋走到殿外,望着紫金山下的城郭,露水打湿了他的龙袍。“当年朕在鄱阳湖,身边只有十条船,不照样赢了陈友谅?”他轻声自语,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那些战死的藩王说,“现在朕有千艘船、万杆枪,还怕了这群洋鬼子不成?”
远处传来水师操练的号角声,廖永忠的船队已经拔锚起航,船帆在晨光中展开,像一群展翅的鹰。朱元璋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穗上的玉佩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撞击,发出清脆的响声——那是朱标小时候送他的,如今成了他唯一的念想。
“标儿,你看着,”他对着空气低语,“爹会把那些占了咱们地的豺狼,一个个赶下海。”
朱元璋没抬头,手指在“马尼拉”三个字上重重敲了敲:“弹药见底?朕的库房里还有三百门弗朗机炮,让俞通源押着去,告诉他,朕要的不是守半月,是守住一辈子。”
“可欧盟那边……”廖永忠抬头,眼里带着忧色,“英国人在北美增兵了,法国人的骑兵已经过了苏伊士运河,荷兰舰队更是封锁了马六甲海峡,他们像是商量好了要把咱们困死。”
“商量好?”朱元璋冷笑一声,从案上拿起一枚玉印,印上刻着“大明殖民都护府”七个篆字,“他们当年在欧洲打了百年宗教战争,现在为了抢朕的地,倒能凑成一伙?一群喂不熟的狼崽子,迟早会内讧。”
话音刚落,顾时掀帘而入,手里举着一封火漆密信,信纸边缘被海风蚀得发毛:“陛下,这是朱棣殿下从澳洲发来的急报,葡萄牙人联合当地土着,夜袭了咱们的铁矿营地,死伤了两百多弟兄!”
朱元璋接过密信,信纸在他手里几乎要被捏碎。“土着?”他看向站在角落的王志,“之前让你查欧盟的间谍,查到了吗?澳洲的土着怎么会突然懂战术?”
王志连忙上前,手里捧着一叠供词:“陛下,抓到三个伪装成商人的法国间谍,他们招了——是他们给土着送了火铳和地图,还教他们怎么绕后偷袭。领头的叫皮埃尔,说受法国总督指使,要‘把明朝人赶出澳洲’。”
“赶出澳洲?”朱元璋把密信拍在案上,案角的茶杯震得跳起,“告诉朱棣,让他把那些土着的首领抓来,朕要问问他们,吃着大明的米,住着大明的地,敢拿刀对着朕的兵?”
这时,吴良匆匆进来,手里攥着一份塘报:“陛下,朱亮祖在台湾想要和欧盟合作!他说‘南洋非朱家莫属’,还派陆聚带船队袭扰咱们的运粮船,马尼拉的粮草现在只能靠渔船偷偷运送,损失了三成!”
“合作?”朱元璋的目光骤然变冷,他从墙上摘下佩剑,剑鞘撞在墙上发出闷响,“陆聚不是跟着朱亮祖反的吗?给他送份‘贺礼’——让费聚带五百锦衣卫,乔装成渔民混进台湾,告诉陆聚,只要他斩了朱亮祖的头来献,朕就封他为台湾侯。”
“陛下,这招能行吗?”吴良有些犹豫,“陆聚跟朱亮祖是过命的交情。”
“过命?”朱元璋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台湾到菲律宾的航线,“在权力面前,交情值几两银子?你忘了陈友谅怎么被他亲弟弟出卖的?”
窗外的风卷着雨丝打在窗纸上,顾时忽然想起什么,低声道:“陛下,欧盟的舰队昨天在马尼拉外海搞了场‘联合军演’,英国的铁甲舰、法国的巡洋舰、荷兰的炮艇挤在一起,像是在示威。”
“示威?”朱元璋拿起一支朱笔,在欧盟各国的旗帜旁画了个大大的圈,“那朕就给他们加点‘节目’。廖永忠,你带二十艘快船,夜里去袭扰英国舰队,不用打赢,放几炮就跑,把他们引去荷兰人的防区——让他们狗咬狗。”
廖永忠眼睛一亮:“陛下是说,让英国人误以为是荷兰人偷袭?”
“不然呢?”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荷兰人占着马六甲,英国人早就眼馋了。借他们的手搅乱局势,咱们好腾出手来收拾朱亮祖。”
雨越下越大,打在殿顶的瓦片上噼啪作响。王志捧着供词,忽然道:“陛下,那几个法国间谍还说,欧盟打算下个月在开罗开‘分赃大会’,商量怎么划分大明的殖民地。”
“分赃大会?”朱元璋把朱笔重重一掷,墨汁在舆图上晕开一个黑团,“朕给他们搭个戏台!传旨下去,让南洋的朱棡、澳洲的朱棣、非洲的残部,各带精锐,在开罗城外‘演’一场攻城战——就打法军的营地,打得越热闹越好,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地,不是谁都能分的!”
“那朱亮祖那边……”吴良追问。
“朱亮祖?”朱元璋看向雨幕深处,“他不是想当皇帝吗?朕就让他当几天——等欧盟和他斗得两败俱伤,朕再派兵过去,一锅端了。”
殿内的烛火在风雨中摇晃,映着众人各异的神色。廖永忠摩拳擦掌,已经在盘算如何袭扰英国舰队;顾时低头整理着塘报,把朱元璋的命令逐条记下;王志则盯着那些法国间谍的供词,琢磨着怎么从他们嘴里撬出更多欧盟的计划。
雨停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朱元璋走到殿外,望着紫金山下的城郭,露水打湿了他的龙袍。“当年朕在鄱阳湖,身边只有十条船,不照样赢了陈友谅?”他轻声自语,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那些战死的藩王说,“现在朕有千艘船、万杆枪,还怕了这群洋鬼子不成?”
远处传来水师操练的号角声,廖永忠的船队已经拔锚起航,船帆在晨光中展开,像一群展翅的鹰。朱元璋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穗上的玉佩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撞击,发出清脆的响声——那是朱标小时候送他的,如今成了他唯一的念想。
“标儿,你看着,”他对着空气低语,“爹会把那些占了咱们地的豺狼,一个个赶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