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和朱棣的军队成功会合后,士气大振。营帐内,烛火摇曳,将领们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凝重。朱允炆的将领康茂才率先打破沉默:“此次虽成功突围,但沐晟实力不容小觑,接连受挫后,想必他定会加强防范,我们需从长计议。”
朱棣的部将俞靖点头赞同,目光炯炯地看着地图说:“不错,沐晟在西南经营已久,地形熟悉,且有不少拥护者。之前我们分兵行动,虽各有战果,但也险象环生。依我看,不如合兵一处,形成强大攻势。”
廖永忠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后道:“合兵固然好,但沐晟定会有所防备,我们需出奇制胜。”
朱允炆微微皱眉,看向朱棣,说道:“燕王,如今局势,你意下如何?”
朱棣站起身,双手背后,在营帐内踱步,沉稳地说:“沐晟占据地利,我们若正面强攻,恐伤亡惨重。我认为,可形成合围之势,逐步压缩其军队活动空间,待其粮草殆尽、军心大乱之时,再发起总攻。”
朱允炆听闻,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此计可行,遂点头道:“燕王所言极是,就依此计。只是合围需周密部署,各军之间务必紧密配合。”
这时,周德兴站出来,抱拳说道:“王爷,朱公子,末将愿率水师封锁沿海,切断沐晟可能的海上补给线。”
朱棣看着周德兴,点头赞许:“周将军勇毅果敢,有你负责沿海封锁,本王放心。”
朱允炆也道:“如此甚好,沿海封锁至关重要,可断沐晟一条臂膀。”
丁德兴紧接着说道:“末将愿领一支陆军,从东路进发,与其他军队形成呼应,共同推进合围。”
朱允炆看着丁德兴,说道:“丁将军勇猛过人,东路就交给你了,务必小心谨慎,不可冒进。”
朱棣又看向胡大海,说:“胡将军,你率一部从西路迂回,配合各路行动,扰乱沐晟的防御部署。”
胡大海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大声道:“王爷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搅他个天翻地覆!”
商议已定,各将领纷纷领命,迅速回营准备。朱允炆和朱棣的军队开始按照计划,向沐晟主力所在区域集结。
在东路,丁德兴骑着一匹枣红马,身披重甲,走在队伍前列。他看着士气高昂的士兵,大声喊道:“弟兄们,此次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将沐晟困在合围圈内!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山谷。
丁德兴的军队一路行军,所到之处,村民们听闻是去攻打沐晟,纷纷主动提供帮助,有的送来食物,有的充当向导。丁德兴心中感慨,对副将说:“沐晟不得民心,这便是我们的优势。”
西路的胡大海则带着士兵们抄小路前进。小路崎岖难行,但胡大海毫不在意,他笑着对士兵们说:“咱们走这小路,就是要出其不意,给沐晟来个措手不及!”
士兵们在胡大海的感染下,虽然疲惫,但依然精神抖擞。胡大海一边行军,一边派出探子四处侦察,以防沐军埋伏。
周德兴率领水师,战船如同一排排黑色的巨兽,在海上破浪前行。周德兴站在船头,望着茫茫大海,心中思索着如何布置封锁线。他对水师将领们说:“我们要在各个港口和要道设下重重关卡,绝不能让一艘给沐晟送补给的船通过。”
水师在沿海各关键位置布下防线,对过往船只严加盘查。一时间,沿海海域被周德兴的水师掌控,沐晟的海上补给线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朱允炆和朱棣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在稳步推进。一路上,不断有小股沐军前来骚扰,但都被联军轻松击退。
沐晟在主营中得知联军的合围计划,心中暗暗吃惊。他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面色凝重地说:“朱允炆和朱棣此次联手,来势汹汹,竟想出合围之计。各位将军,有何破敌良策?”
一位将领站出来说:“王爷,我们可集中兵力,先击破其中一路,打乱他们的合围部署。”
沐晟摇头道:“不可,联军如今士气正盛,且相互呼应,我们若贸然出击,很可能陷入重围。”
另一位将领建议道:“那我们加固防线,坚守不出,等待联军粮草耗尽,自行退兵。”
沐晟沉思片刻,说:“此计虽稳,但我们的粮草储备也有限,长期坚守并非上策。”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时,一名探子来报:“王爷,发现联军中有部分士兵行军散漫,似乎是疲惫之态。”
沐晟眼睛一亮,说道:“这或许是个机会。我们挑选精锐,趁夜突袭那支看似疲惫的军队,挫其锐气,打乱他们的合围节奏。”
于是,沐晟挑选了三千精锐骑兵,由他最信任的将领王猛率领,准备趁夜出击。
夜幕降临,月色朦胧。王猛率领骑兵,如鬼魅般潜行。他们避开联军的岗哨,悄悄接近丁德兴的营地。丁德兴的营地此时看似平静,只有几个哨兵在巡逻。
王猛心中暗喜,觉得此次突袭定能成功。他一挥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营地。然而,当他们冲进营地时,却发现营地内空无一人。
王猛心中暗叫不好,大喊:“中计了!快撤!”但为时已晚,四周突然喊杀声四起,丁德兴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杀出。原来,丁德兴早料到沐军会趁夜突袭,故意设下空城计。
丁德兴骑着马,手持长刀,大声喊道:“沐贼,你们今日插翅难逃!”士兵们奋勇杀敌,沐军骑兵顿时陷入混乱。王猛奋力抵抗,但在丁德兴军队的围攻下,渐渐力不从心。
经过一番激战,沐军骑兵伤亡惨重,王猛也身负重伤,率残部狼狈逃窜。丁德兴望着逃走的沐军,冷笑道:“沐晟,你这点伎俩,还不够看!”
沐晟得知夜袭失败,心中大怒,但也更加谨慎。他深知,联军此次合围决心已定,自己必须想出更好的应对之策。
而此时,朱允炆和朱棣的军队已经逐渐完成合围之势。沐晟的军队被压缩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四周都是联军的营帐,如同一座无形的牢笼。
朱允炆和朱棣站在高处,看着被合围的沐晟军队,朱棣说道:“沐晟如今已成瓮中之鳖,只要我们按计划行事,步步紧逼,他插翅难逃。”
朱允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不错,但也不可大意。沐晟定会垂死挣扎,我们要时刻警惕。”
联军开始在合围圈内修筑工事,进一步巩固包围圈。同时,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对沐晟的军队进行骚扰,使其不得安宁。
沐晟看着被困的军队,心中焦急万分。他一方面加强防御,防止联军进攻;另一方面,再次派人向周边土司求援。
然而,周边土司大多畏惧联军实力,虽有部分与沐晟关系密切的土司出兵相助,但数量有限,远远无法改变战局。
沐晟的军队在合围圈内,粮草逐渐减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一些士兵开始私下议论,对战局感到悲观。
沐晟察觉到军心不稳,亲自到军营中鼓舞士气。他站在高台上,大声对士兵们说:“弟兄们,我们虽暂时被困,但绝不能气馁!朱允炆和朱棣联军看似强大,但他们远道而来,也有诸多困难。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破敌!”
士兵们听了沐晟的话,虽士气稍有提振,但心中依然担忧。沐晟知道,光靠言语激励还不够,必须想办法打破合围。
于是,沐晟召集将领们,再次商议突围之策。一位将领说:“王爷,我们可集中所有兵力,从联军防守薄弱之处强行突围。”
沐晟摇头道:“联军合围严密,很难找到真正的薄弱之处。若贸然突围,只会白白牺牲士兵。”
这时,另一位将领建议道:“我们可派人混入联军,制造混乱,然后趁机突围。”
沐晟思索片刻,觉得此计有一定可行性。他挑选了一批身手敏捷、熟悉联军情况的士兵,乔装打扮后,混入联军营地。
这些士兵进入联军营地后,四处纵火、制造混乱。联军营地顿时一片大乱,警报声四起。朱允炆和朱棣得知营地内出现骚乱,迅速组织军队进行镇压。
在混乱中,沐晟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向联军的一处防线发起猛攻。沐军如疯了一般,不顾生死地向前冲。联军面对突然的攻击,一时有些慌乱。
但朱允炆和朱棣的将领们迅速反应过来,指挥军队稳住防线。康茂才手持长枪,在阵前大声喊道:“弟兄们,不要慌!沐晟这是垂死挣扎,我们守住防线,就是胜利!”
廖永忠也率领一队骑兵,从侧翼迂回,攻击沐军。沐军在联军的内外夹击下,渐渐抵挡不住。沐晟见突围无望,只好率部退回营地。
此次突围失败,让沐晟的军队士气更加低落,粮草也愈发短缺。而朱允炆和朱棣的联军则进一步加强了合围,准备发起最后的总攻。
在联军的营帐内,朱允炆和朱棣再次商议总攻计划。朱棣说:“沐晟如今已是强弩之末,我们可挑选良辰,发起总攻,一举歼灭他。”
朱允炆点头道:“燕王所言极是。只是总攻之时,各军务必协调一致,不能给沐晟任何喘息机会。”
于是,联军将领们开始精心策划总攻方案,确定了进攻时间、各路军队的进攻方向和任务。一场决定胜负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而沐晟在绝境之中,又是否能想出破敌之法,还是只能坐以待毙,一切都充满了悬念。
朱棣的部将俞靖点头赞同,目光炯炯地看着地图说:“不错,沐晟在西南经营已久,地形熟悉,且有不少拥护者。之前我们分兵行动,虽各有战果,但也险象环生。依我看,不如合兵一处,形成强大攻势。”
廖永忠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后道:“合兵固然好,但沐晟定会有所防备,我们需出奇制胜。”
朱允炆微微皱眉,看向朱棣,说道:“燕王,如今局势,你意下如何?”
朱棣站起身,双手背后,在营帐内踱步,沉稳地说:“沐晟占据地利,我们若正面强攻,恐伤亡惨重。我认为,可形成合围之势,逐步压缩其军队活动空间,待其粮草殆尽、军心大乱之时,再发起总攻。”
朱允炆听闻,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此计可行,遂点头道:“燕王所言极是,就依此计。只是合围需周密部署,各军之间务必紧密配合。”
这时,周德兴站出来,抱拳说道:“王爷,朱公子,末将愿率水师封锁沿海,切断沐晟可能的海上补给线。”
朱棣看着周德兴,点头赞许:“周将军勇毅果敢,有你负责沿海封锁,本王放心。”
朱允炆也道:“如此甚好,沿海封锁至关重要,可断沐晟一条臂膀。”
丁德兴紧接着说道:“末将愿领一支陆军,从东路进发,与其他军队形成呼应,共同推进合围。”
朱允炆看着丁德兴,说道:“丁将军勇猛过人,东路就交给你了,务必小心谨慎,不可冒进。”
朱棣又看向胡大海,说:“胡将军,你率一部从西路迂回,配合各路行动,扰乱沐晟的防御部署。”
胡大海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大声道:“王爷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搅他个天翻地覆!”
商议已定,各将领纷纷领命,迅速回营准备。朱允炆和朱棣的军队开始按照计划,向沐晟主力所在区域集结。
在东路,丁德兴骑着一匹枣红马,身披重甲,走在队伍前列。他看着士气高昂的士兵,大声喊道:“弟兄们,此次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将沐晟困在合围圈内!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山谷。
丁德兴的军队一路行军,所到之处,村民们听闻是去攻打沐晟,纷纷主动提供帮助,有的送来食物,有的充当向导。丁德兴心中感慨,对副将说:“沐晟不得民心,这便是我们的优势。”
西路的胡大海则带着士兵们抄小路前进。小路崎岖难行,但胡大海毫不在意,他笑着对士兵们说:“咱们走这小路,就是要出其不意,给沐晟来个措手不及!”
士兵们在胡大海的感染下,虽然疲惫,但依然精神抖擞。胡大海一边行军,一边派出探子四处侦察,以防沐军埋伏。
周德兴率领水师,战船如同一排排黑色的巨兽,在海上破浪前行。周德兴站在船头,望着茫茫大海,心中思索着如何布置封锁线。他对水师将领们说:“我们要在各个港口和要道设下重重关卡,绝不能让一艘给沐晟送补给的船通过。”
水师在沿海各关键位置布下防线,对过往船只严加盘查。一时间,沿海海域被周德兴的水师掌控,沐晟的海上补给线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朱允炆和朱棣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在稳步推进。一路上,不断有小股沐军前来骚扰,但都被联军轻松击退。
沐晟在主营中得知联军的合围计划,心中暗暗吃惊。他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面色凝重地说:“朱允炆和朱棣此次联手,来势汹汹,竟想出合围之计。各位将军,有何破敌良策?”
一位将领站出来说:“王爷,我们可集中兵力,先击破其中一路,打乱他们的合围部署。”
沐晟摇头道:“不可,联军如今士气正盛,且相互呼应,我们若贸然出击,很可能陷入重围。”
另一位将领建议道:“那我们加固防线,坚守不出,等待联军粮草耗尽,自行退兵。”
沐晟沉思片刻,说:“此计虽稳,但我们的粮草储备也有限,长期坚守并非上策。”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时,一名探子来报:“王爷,发现联军中有部分士兵行军散漫,似乎是疲惫之态。”
沐晟眼睛一亮,说道:“这或许是个机会。我们挑选精锐,趁夜突袭那支看似疲惫的军队,挫其锐气,打乱他们的合围节奏。”
于是,沐晟挑选了三千精锐骑兵,由他最信任的将领王猛率领,准备趁夜出击。
夜幕降临,月色朦胧。王猛率领骑兵,如鬼魅般潜行。他们避开联军的岗哨,悄悄接近丁德兴的营地。丁德兴的营地此时看似平静,只有几个哨兵在巡逻。
王猛心中暗喜,觉得此次突袭定能成功。他一挥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营地。然而,当他们冲进营地时,却发现营地内空无一人。
王猛心中暗叫不好,大喊:“中计了!快撤!”但为时已晚,四周突然喊杀声四起,丁德兴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杀出。原来,丁德兴早料到沐军会趁夜突袭,故意设下空城计。
丁德兴骑着马,手持长刀,大声喊道:“沐贼,你们今日插翅难逃!”士兵们奋勇杀敌,沐军骑兵顿时陷入混乱。王猛奋力抵抗,但在丁德兴军队的围攻下,渐渐力不从心。
经过一番激战,沐军骑兵伤亡惨重,王猛也身负重伤,率残部狼狈逃窜。丁德兴望着逃走的沐军,冷笑道:“沐晟,你这点伎俩,还不够看!”
沐晟得知夜袭失败,心中大怒,但也更加谨慎。他深知,联军此次合围决心已定,自己必须想出更好的应对之策。
而此时,朱允炆和朱棣的军队已经逐渐完成合围之势。沐晟的军队被压缩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四周都是联军的营帐,如同一座无形的牢笼。
朱允炆和朱棣站在高处,看着被合围的沐晟军队,朱棣说道:“沐晟如今已成瓮中之鳖,只要我们按计划行事,步步紧逼,他插翅难逃。”
朱允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不错,但也不可大意。沐晟定会垂死挣扎,我们要时刻警惕。”
联军开始在合围圈内修筑工事,进一步巩固包围圈。同时,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对沐晟的军队进行骚扰,使其不得安宁。
沐晟看着被困的军队,心中焦急万分。他一方面加强防御,防止联军进攻;另一方面,再次派人向周边土司求援。
然而,周边土司大多畏惧联军实力,虽有部分与沐晟关系密切的土司出兵相助,但数量有限,远远无法改变战局。
沐晟的军队在合围圈内,粮草逐渐减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一些士兵开始私下议论,对战局感到悲观。
沐晟察觉到军心不稳,亲自到军营中鼓舞士气。他站在高台上,大声对士兵们说:“弟兄们,我们虽暂时被困,但绝不能气馁!朱允炆和朱棣联军看似强大,但他们远道而来,也有诸多困难。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破敌!”
士兵们听了沐晟的话,虽士气稍有提振,但心中依然担忧。沐晟知道,光靠言语激励还不够,必须想办法打破合围。
于是,沐晟召集将领们,再次商议突围之策。一位将领说:“王爷,我们可集中所有兵力,从联军防守薄弱之处强行突围。”
沐晟摇头道:“联军合围严密,很难找到真正的薄弱之处。若贸然突围,只会白白牺牲士兵。”
这时,另一位将领建议道:“我们可派人混入联军,制造混乱,然后趁机突围。”
沐晟思索片刻,觉得此计有一定可行性。他挑选了一批身手敏捷、熟悉联军情况的士兵,乔装打扮后,混入联军营地。
这些士兵进入联军营地后,四处纵火、制造混乱。联军营地顿时一片大乱,警报声四起。朱允炆和朱棣得知营地内出现骚乱,迅速组织军队进行镇压。
在混乱中,沐晟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向联军的一处防线发起猛攻。沐军如疯了一般,不顾生死地向前冲。联军面对突然的攻击,一时有些慌乱。
但朱允炆和朱棣的将领们迅速反应过来,指挥军队稳住防线。康茂才手持长枪,在阵前大声喊道:“弟兄们,不要慌!沐晟这是垂死挣扎,我们守住防线,就是胜利!”
廖永忠也率领一队骑兵,从侧翼迂回,攻击沐军。沐军在联军的内外夹击下,渐渐抵挡不住。沐晟见突围无望,只好率部退回营地。
此次突围失败,让沐晟的军队士气更加低落,粮草也愈发短缺。而朱允炆和朱棣的联军则进一步加强了合围,准备发起最后的总攻。
在联军的营帐内,朱允炆和朱棣再次商议总攻计划。朱棣说:“沐晟如今已是强弩之末,我们可挑选良辰,发起总攻,一举歼灭他。”
朱允炆点头道:“燕王所言极是。只是总攻之时,各军务必协调一致,不能给沐晟任何喘息机会。”
于是,联军将领们开始精心策划总攻方案,确定了进攻时间、各路军队的进攻方向和任务。一场决定胜负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而沐晟在绝境之中,又是否能想出破敌之法,还是只能坐以待毙,一切都充满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