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共同御敌,再度携手-《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在明朝边境,战火虽已暂时停歇,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朱允炆与朱棣的军队在之前的冲突后各自整军,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却被突如其来的欧盟威胁打破。

  应天城内,朱允炆坐在御书房中,面色凝重地盯着眼前的地图,地图上标记着欧盟军队的大致动向,那如潮水般向明朝边境推进的标记,仿佛沉重的石块压在他心头。

  “陛下,燕王使者已在殿外等候。”太监轻声禀报道。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说道:“宣他进来。”

  燕王使者踏入书房,恭敬行礼后说道:“陛下,燕王深知欧盟来势汹汹,其意在染指我大明江山。值此危难之际,燕王愿与陛下摒弃前嫌,再度携手合作,共御外敌。”

  朱允炆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朱棣野心勃勃,此前双方的矛盾已近乎白热化,但欧盟的威胁迫在眉睫,若不携手,大明恐将面临内外交困的绝境。

  “燕王诚意如何?”朱允炆缓缓问道。

  使者赶忙说道:“燕王已严令部下停止与陛下军队的一切摩擦,且正积极筹备应对欧盟之策,足见其诚意。”

  朱允炆沉默片刻后说道:“朕知晓了,你先回去复命。朕会派使者前往燕王驻地,详谈合作事宜。”

  使者退下后,朱允炆立刻召集朝中重臣商议。

  “陛下,燕王狼子野心,不可轻信。此次合作,怕是他的阴谋。”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话虽如此,但欧盟势大,若我朝内部纷争不止,如何抵御外敌?与燕王合作,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朱允炆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康茂才,问道:“康将军,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康茂才向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欧盟之威胁乃我朝当下大敌。虽与燕王合作存风险,但此时携手,可集中力量御敌。不过,合作期间,陛下务必多加防范,不可对燕王掉以轻心。”

  朱允炆微微点头,觉得康茂才所言在理。思索片刻后,他决定派康茂才为使者,前往朱棣处商讨合作战略。

  数日后,康茂才抵达朱棣的营帐。朱棣亲自出帐迎接,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康将军,一路辛苦了。此次欧盟来犯,实乃我大明共同之敌,唯有你我携手,方能保我山河。”

  康茂才拱手还礼,说道:“燕王殿下深明大义,陛下亦有此意。只是合作之事重大,需从长计议。”

  二人走进营帐,分宾主落座。朱棣的将领廖永忠、朱文正、周德兴等人也在座。

  “康将军,依我之见,首先要明确双方兵力部署。”朱棣率先开口,“我军水师精锐,可负责沿海防御,防范欧盟从海上突袭。陛下的陆军则在陆地布防,与我军相互呼应。”

  康茂才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所言有理。但除了兵力部署,情报共享亦至关重要。唯有及时掌握欧盟军队的动向,方能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这时,廖永忠说道:“康将军,情报共享自是应当,但也要谨防欧盟奸细混入,泄露我方情报。”

  康茂才点头赞同:“廖将军所言极是。此外,作战时双方军队需紧密配合,协同行动,切不可擅自作主。”

  朱文正也插话道:“不错,此次合作,还需拟定详尽的作战计划。欧盟火器先进,战术独特,我们必须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战术。”

  众人围绕合作事宜,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深入讨论。从兵力部署到情报传递,从作战计划到后勤补给,每个细节都被反复斟酌。

  然而,在商讨过程中,也出现了分歧。比如在粮草调配方面,朱棣认为沿海防御任务艰巨,其军队应多分配粮草;而康茂才则坚持粮草分配需兼顾双方军队,确保公平合理。

  “燕王殿下,粮草分配关乎军心士气,还望殿下以大局为重。”康茂才说道。

  朱棣皱了皱眉,说道:“康将军,沿海防御所需火器、船只众多,维护耗费巨大,粮草需求自然更多。”

  双方为此争论不下,气氛一时有些紧张。

  这时,朱文正出来打圆场:“两位将军莫急。依我看,可根据实际战事需求,灵活调配粮草。若某一处战事紧急,即刻从其他地方调粮支援,如此既能满足各处所需,又可避免分配不均之矛盾。”

  朱棣和康茂才听后,都觉得此方法可行,气氛这才缓和下来。

  经过几日商讨,双方终于制定出一份共同抵御欧盟的战略计划。在兵力部署上,朱棣派周德兴率领水师,在沿海重要港口布防,设置了望哨,密切监视欧盟舰队动向;朱允炆则令康茂才带领陆军主力,在边境要地构筑防线,深挖壕沟,设置拒马,加强防御。

  在情报共享方面,双方约定各自派出探子,深入敌境收集情报,并每日定时互通消息。同时,设立专门的情报分析机构,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整理、分析,为作战决策提供依据。

  作战计划则根据欧盟军队特点制定。欧盟火器先进,射程远,威力大,明军便采取灵活战术,避免与欧盟军队正面硬拼。利用地形优势,设置埋伏,诱敌深入,待其进入有利地形后,再发动突袭。同时,加强火器研发与改进,提升明军火器威力。

  后勤补给方面,设立联合粮草转运站,统筹调配粮草。根据前线战事需求,及时将粮草运往所需之地。此外,还安排专人负责武器装备的维修与补充,确保军队作战能力。

  战略计划商定后,朱棣看着康茂才,郑重说道:“康将军,此次合作,关乎大明存亡。我与陛下虽有分歧,但面对外敌,定当齐心协力。望你我共同努力,击退欧盟。”

  康茂才点头说道:“燕王殿下放心,陛下亦有此决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

  随后,康茂才带着合作战略计划赶回应天,向朱允炆复命。朱允炆仔细审阅后,对计划表示认可,并下令各军按照计划迅速行动。

  与此同时,朱棣也在营帐中召集将领,传达合作战略计划,要求各军做好战斗准备。

  在明朝边境,双方军队开始按照新的部署行动起来。周德兴率领水师,在沿海巡逻,加强戒备;康茂才则指挥陆军,日夜加固防御工事。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深知,一场艰苦的战斗即将来临,而此次合作,将决定大明的命运。

  随着双方军队的紧锣密鼓筹备,明朝与欧盟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在这紧张的局势下,朱允炆与朱棣的再次携手,能否成功抵御欧盟的进攻,成为了所有人心中悬而未决的问题。而在合作的背后,双方心中的警惕并未消除,各自都在暗中提防着对方。但此刻,面对共同的敌人,他们不得不暂时放下分歧,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