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应天城,大驸马府
经过华盖殿一番彻彻底底的哭泣,总算把悲伤发泄出来,王观音显然好受了很多。
不过朱镜宁还是不放心,中秋家宴结束后,和李奉西一起送朱樉和王观音回秦王府,才安心的回到自己家。
先检查一遍出行凤阳要带的东西,没错,明日,也就是八月十六,朱镜宁和李奉西就要和朱元璋马皇后一起回中都祭祖了。
能拖到这个时候去已经很不错了,要不是李奉西苦口婆心,朱元璋连中秋节都不想陪朱标一起过。
甚至于这几天朱雄英都是常氏带着的,太孙虽然还小,可脑子已经很机灵了。
皇帝生怕太孙嚷嚷着要跟他一起去凤阳,众所周知,出去玩要是带小孩子,那旅行就是一种折磨了。
尤其是朱雄英这个岁数,一天别的不说,尿布首先得换十几次。
身边也不能离人,真交给宫人带也不放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在路上还感冒发烧了,哎呦,那真够人头疼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有什么能打扰皇帝玩乐的心情!
任何想阻止他的人事物都会被留在宫里,毕竟为了出去玩,朱元璋也确实是费了老大劲。
这不?临出宫前洪武大帝还不忘叮嘱,明天辰时出发,今晚早点睡觉,那事就别整了,保存精力,东西都带好,别到时候又拖拖拉拉的,耽误时间!
于是乎,就连朱镜宁都看出来她老父亲的脏心眼子了。
您这哪里是想带我回老家看看?分明是自己想去玩嘛。
不过鉴于能和李奉西一起旅游,朱镜宁也就不跟她爹一般见识了。
检查完行李之后,公主就唤来李可紫月,嘱咐二人她和驸马走后,照看好大驸马府。
尤其是姚广孝,这个要着重交代一下,和尚这段时间越来越疯了。
或者说,身法练得越来越溜了。
如今都不用看地上的圈,凭记忆就能丝滑的蛇形走位。
但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来大驸马府已有一月,和尚跟驸马,竟然还没有说过一句话!
每次在府中不经意间的目光相接,遇到对方,都是友好的点了点头,然后你绕你的圈,我做我的事。
两人都想让对方先开口,也都能沉得住气,所以这才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吕氏要和姚广孝一比,那真是拉完了。
然今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李奉西不敢置信的看着李可:
“你说什么?”
李可毫不犹豫道:
“奴婢绝无半点虚言,大师真的是这样跟奴婢讲的。”
“等殿下您从宫中回来,让奴婢转告您,请您去后院偏堂一叙。”
朱镜宁美眸一亮,如果说姚广孝是一只鹰,那么这就是被熬倒了呀!
“太好了小西,大师能为你所用了。”
李奉西皱紧眉头,他可没有那么天真。
以姚广孝的心性,一个月而已,这就沉不住气啦?
可姚广孝既然有请,李奉西自是不会拒绝。
为了表示尊重,在华盖殿上饮了几杯,身上有酒气,李奉西特意换了一身衣服,洗了把脸,冷静一下头脑,才感觉从容的去往后院。
等来到偏堂,姚广孝也一样,为了表示对驸马的尊重,焚香沐浴,还穿了一身特殊的僧袍。
之所以说这身僧袍特殊,是因为这是朱元璋赐给他的。
洪武八年,朱元璋曾下诏命,让精通儒学经书的僧侣入考礼部。
道衍来了之后,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考试失败,没有被授官,所以被朱元璋赐袈裟送还。
但从这件事,可以大胆的想象,姚广孝为什么要入考礼部?
原因,和姚广孝为什么要亲自登临大驸马府一样。
不错,如今的和尚,已经生了祸乱天下之心。
然而良才易得,明主难求!
姚广孝必须要借助入考礼部和登临大驸马府这两个机会,近距离的看一看大明诸王。
诸王中,到底有没有一个人,能雄踞天下,问鼎江山?
他的那顶白帽子,都知道是王上加白,可究竟是哪个王呢?
像朱樉那样的肯定不可能,秦王是性情中人,但性情中人是绝对没办法当皇帝的。
而李奉西的出现,又让姚广孝看到了他有抄近道的机会。
试问,如果能得到驸马的支持,有和尚和驸马的帮助,就算历史会重演,朱棣想要谋夺天下,也绝非我们知道的那般艰难了。
这就是姚广孝和李奉西的博弈点,该支持谁,该选择谁,不是和尚能说的算的,理应由驸马来决定。
可姚广孝觉得应该由他来决定,你说李奉西不熬他行吗?
“贫僧参见殿下!”
“好了,你知我,我知你,就不要来那一套了。”
“殿下知我?”
“当然!我若不知,怎会让李可去寻先生?”
姚广孝双眼微眯,认真的打量着李奉西,然后摇头一笑:
“呵~您不知。”
李奉西并不在意,现在还没到他放大招的时候:
“随便您怎么想了。”
“先生今夜请我来此一叙,难道就是为了说这些车轱辘话的吗?”
姚广孝眸光一闪,摇了摇头,开口入正题:
“贫僧没有那么无聊,之所以请殿下来此,是觉得一事不对劲。”
“当然,也可能是贫僧杞人忧天,总之,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您。”
李奉西规规矩矩的拱手上前:
“还望先生教我。”
姚广孝一愣,这又是一种博弈。
李奉西何许人也?竟然会对他这般规矩?
难道他真的知我?
“哦,殿下礼重了。”
姚广孝双手合十,郑重还礼道:
“贫僧只是一出家人,当不得您一个教字。”
李奉西毫不犹豫:
“不不不,您当得起。”
“您的才能,不在韩国公诚意伯之下,若是再算上心性,您比这两位都犹有过之,如此大才,我李奉西焉能不敬?”
姚广孝连连摆手,一副怎么可能的样子?
但心中是真的紧张了,不好,他真的知我!
当然,姚广孝没有那么自恋,李奉西这话也不是夸奖他。
李善长和刘伯温是有才,可李善长和刘伯温都帮助一个人取得了天下。
姚广孝的才能不在二人之下,自是说他也要帮助一个人取得天下。
这让姚广孝的心性再坚韧也绷不住啊!
你怎么知道我的梦想?我从没跟人说起过,也从未在人前表露过。
我的佛祖啊,难道此人真如传说中的那般,能开天眼?
经过华盖殿一番彻彻底底的哭泣,总算把悲伤发泄出来,王观音显然好受了很多。
不过朱镜宁还是不放心,中秋家宴结束后,和李奉西一起送朱樉和王观音回秦王府,才安心的回到自己家。
先检查一遍出行凤阳要带的东西,没错,明日,也就是八月十六,朱镜宁和李奉西就要和朱元璋马皇后一起回中都祭祖了。
能拖到这个时候去已经很不错了,要不是李奉西苦口婆心,朱元璋连中秋节都不想陪朱标一起过。
甚至于这几天朱雄英都是常氏带着的,太孙虽然还小,可脑子已经很机灵了。
皇帝生怕太孙嚷嚷着要跟他一起去凤阳,众所周知,出去玩要是带小孩子,那旅行就是一种折磨了。
尤其是朱雄英这个岁数,一天别的不说,尿布首先得换十几次。
身边也不能离人,真交给宫人带也不放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在路上还感冒发烧了,哎呦,那真够人头疼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有什么能打扰皇帝玩乐的心情!
任何想阻止他的人事物都会被留在宫里,毕竟为了出去玩,朱元璋也确实是费了老大劲。
这不?临出宫前洪武大帝还不忘叮嘱,明天辰时出发,今晚早点睡觉,那事就别整了,保存精力,东西都带好,别到时候又拖拖拉拉的,耽误时间!
于是乎,就连朱镜宁都看出来她老父亲的脏心眼子了。
您这哪里是想带我回老家看看?分明是自己想去玩嘛。
不过鉴于能和李奉西一起旅游,朱镜宁也就不跟她爹一般见识了。
检查完行李之后,公主就唤来李可紫月,嘱咐二人她和驸马走后,照看好大驸马府。
尤其是姚广孝,这个要着重交代一下,和尚这段时间越来越疯了。
或者说,身法练得越来越溜了。
如今都不用看地上的圈,凭记忆就能丝滑的蛇形走位。
但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来大驸马府已有一月,和尚跟驸马,竟然还没有说过一句话!
每次在府中不经意间的目光相接,遇到对方,都是友好的点了点头,然后你绕你的圈,我做我的事。
两人都想让对方先开口,也都能沉得住气,所以这才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吕氏要和姚广孝一比,那真是拉完了。
然今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李奉西不敢置信的看着李可:
“你说什么?”
李可毫不犹豫道:
“奴婢绝无半点虚言,大师真的是这样跟奴婢讲的。”
“等殿下您从宫中回来,让奴婢转告您,请您去后院偏堂一叙。”
朱镜宁美眸一亮,如果说姚广孝是一只鹰,那么这就是被熬倒了呀!
“太好了小西,大师能为你所用了。”
李奉西皱紧眉头,他可没有那么天真。
以姚广孝的心性,一个月而已,这就沉不住气啦?
可姚广孝既然有请,李奉西自是不会拒绝。
为了表示尊重,在华盖殿上饮了几杯,身上有酒气,李奉西特意换了一身衣服,洗了把脸,冷静一下头脑,才感觉从容的去往后院。
等来到偏堂,姚广孝也一样,为了表示对驸马的尊重,焚香沐浴,还穿了一身特殊的僧袍。
之所以说这身僧袍特殊,是因为这是朱元璋赐给他的。
洪武八年,朱元璋曾下诏命,让精通儒学经书的僧侣入考礼部。
道衍来了之后,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考试失败,没有被授官,所以被朱元璋赐袈裟送还。
但从这件事,可以大胆的想象,姚广孝为什么要入考礼部?
原因,和姚广孝为什么要亲自登临大驸马府一样。
不错,如今的和尚,已经生了祸乱天下之心。
然而良才易得,明主难求!
姚广孝必须要借助入考礼部和登临大驸马府这两个机会,近距离的看一看大明诸王。
诸王中,到底有没有一个人,能雄踞天下,问鼎江山?
他的那顶白帽子,都知道是王上加白,可究竟是哪个王呢?
像朱樉那样的肯定不可能,秦王是性情中人,但性情中人是绝对没办法当皇帝的。
而李奉西的出现,又让姚广孝看到了他有抄近道的机会。
试问,如果能得到驸马的支持,有和尚和驸马的帮助,就算历史会重演,朱棣想要谋夺天下,也绝非我们知道的那般艰难了。
这就是姚广孝和李奉西的博弈点,该支持谁,该选择谁,不是和尚能说的算的,理应由驸马来决定。
可姚广孝觉得应该由他来决定,你说李奉西不熬他行吗?
“贫僧参见殿下!”
“好了,你知我,我知你,就不要来那一套了。”
“殿下知我?”
“当然!我若不知,怎会让李可去寻先生?”
姚广孝双眼微眯,认真的打量着李奉西,然后摇头一笑:
“呵~您不知。”
李奉西并不在意,现在还没到他放大招的时候:
“随便您怎么想了。”
“先生今夜请我来此一叙,难道就是为了说这些车轱辘话的吗?”
姚广孝眸光一闪,摇了摇头,开口入正题:
“贫僧没有那么无聊,之所以请殿下来此,是觉得一事不对劲。”
“当然,也可能是贫僧杞人忧天,总之,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您。”
李奉西规规矩矩的拱手上前:
“还望先生教我。”
姚广孝一愣,这又是一种博弈。
李奉西何许人也?竟然会对他这般规矩?
难道他真的知我?
“哦,殿下礼重了。”
姚广孝双手合十,郑重还礼道:
“贫僧只是一出家人,当不得您一个教字。”
李奉西毫不犹豫:
“不不不,您当得起。”
“您的才能,不在韩国公诚意伯之下,若是再算上心性,您比这两位都犹有过之,如此大才,我李奉西焉能不敬?”
姚广孝连连摆手,一副怎么可能的样子?
但心中是真的紧张了,不好,他真的知我!
当然,姚广孝没有那么自恋,李奉西这话也不是夸奖他。
李善长和刘伯温是有才,可李善长和刘伯温都帮助一个人取得了天下。
姚广孝的才能不在二人之下,自是说他也要帮助一个人取得天下。
这让姚广孝的心性再坚韧也绷不住啊!
你怎么知道我的梦想?我从没跟人说起过,也从未在人前表露过。
我的佛祖啊,难道此人真如传说中的那般,能开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