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西南三千里,不过尔尔!-《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

  1654年孟夏的建昌道第七驿云巅驿,宛如悬于天地间的鹰巢

  宋应星手中的鎏金罗盘忽明忽暗

  精钢指针在金沙江蒸腾的水汽中震颤不已

  脚下千丈深渊处

  三十六根碗口粗的铁链正被对岸的彝人工匠用牦牛筋绞索机缓缓收紧

  号子声与江涛声交织成撼人心魄的交响。

  禀侍郎!最后一段合龙钉已淬火完毕!

  工头捧着通红的钢钉奔来,钉身上清晰镌刻着大明工部监造·绍武九年春

  宋应星颔首之际,忽见江心升起七彩虹霓——竟是彝人祭司将鸡血混入辰砂抛洒

  虹光中第一队马帮踏上颤动的铁索桥

  季梦良急忙以西洋铅笔在《六道舆图》上标注:

  此桥较霁虹桥跨度增三丈六尺,然费银反减八千两,全赖侍郎创制的分段悬筑法。

  骤闻铜铃清越,但见青丝道尽头转出三十匹云南矮脚马领

  队骑士高举缠红绸的普洱茶砖朗声道:奉监国钧旨!此桥通滇第一驮直送拉萨哲蚌寺

  愿汉藏永结金兰!

  马帮行经处,蛰伏岩间的报春苣苔竟应声绽放——

  这种只在茶马古道生长的紫色小花,如今随着道路贯通已蔓延至金沙江东岸。

  驿丞喘吁奔来时,江风恰好卷来西洋帆船的汽笛声

  广州市舶司银船!

  他指着山下蚁群般聚集的码头

  暹罗王室米船正与咱们的飞蜈蚣漕舰竞速呢!

  众人俯见红河上双体快船傲然掠过番舶

  桅杆顶端的测风铜鸢在阳光下灿若流星

  ——那是宋应星按《天工开物·舟车篇》改进的新舰,船底暗藏的龙骨水车使航速倍增。

  同年夏,安南靖南府城科举张榜处人声鼎沸

  在安南总督邓居诏的请奏下,安南靖南府举行乡试

  而站在榜前的黎琮摩挲着腰间的驿道通行铜牌——

  这块镌刻云纹的小牌让他从昆明一路免费食宿抵京

  当看到自己名字高悬乙榜第七时,他突然冲向满载典籍的牛车

  竟不顾礼仪地抱住《农政全书》哽咽:

  家父种槟榔十年败九次,有此书必能......

  话音未落,忽听得钟乐齐鸣

  一队明军护卫着十辆罩青纱的牛车驶入广场。

  流动书院

  人群骚动中,但见车帘掀处露出精铁打造的折叠书架

  满贮《洪武正韵》《四书章句》等典籍

  为首的靖南知府许兆进振袖高吟:

  昔年徐霞客游历至此,曾谓安南文脉不绝如缕

  今监国赐书万卷,当使儒雨润南疆!

  暗巷中阮福渥的刀锋却在书声中断成两截——师爷死死按住他执刀的手:

  头人看城外!

  但见红河书院广场上,明军火枪队演练的新式三段击,枪口齐指暹罗湾方向

  更远处靖南港炮台,三门缴获的弗朗机炮已然调转炮口。

  1654年10月,当九十辆银车碾过乾坤殿汉白玉阶时

  群臣的笏板惊落声如骤雨

  朱亨嘉特意命人揭开银鞘——内里竟是南洋鹰洋、日本丁银、吕宋比索等各式银币熔铸的宝锭。

  此乃靖海道去岁所收关税,

  他踢开脚边刻着荷兰东印度公司徽标的银块,

  番夷之银炼我大明剑,正当其时!

  忽见户部郎中呈上密册:

  云南会泽铜矿官商合办首年,即出红铜百万斤,按约二成归官,折银...

  话音未落,琉球使臣的哀求声被突如其来的寂静吞噬

  朱亨嘉拈起的永乐通宝突然坠地,清脆声响中忽有老臣痛哭

  ——那铜钱竟摔成两半,露出内里镌刻的小字:

  北伐饷银·第壹号

  监国俯身拾起残币轻笑:

  当年修六道时,工部每锭银子都凿此暗记。

  他振袖指向北方,

  今六道已成,该让九边将士用这些银子吃顿羊肉了!

  次年开春,青丝道最西端的忠甸县破天荒迎来朝廷钦差

  藏族少女卓玛捧着刚领到的《茶马互市新章》汉藏合译本

  逐字读给祖父听:

  ...许以金沙江支流换茶引,一里水道兑十引...

  老牧民望着江心穿梭的明军炮舰喃喃道:

  汉人的路修到哪儿,皇帝的眼睛就看到哪儿啊!

  长江水师码头此刻正上演奇观:

  五百艘改装完毕的漕船升起巨帆,船身两侧新开的炮窗如同蜂巢

  忽有快马送来八百里加急——

  却是季梦良绘制的《漠北水草勘舆图》

  图中用朱笔标注着数十处可设驿站的水源点。

  10月,朱亨嘉率领内阁重臣在漫天春雪中登上重庆城楼,远方传来六道相通的号炮声

  监国忽然解下佩剑掷给侍从:

  将此剑送交宋应星——告诉他,五年修路,赐尚方宝剑,以示恩典!

  佩剑落地时震开积雪,露出底下新铺的青石板路,石面上深刻的车辙印一路向北蜿蜒,直指幽燕故地。

  在云南会泽铜矿深处,工部新设的水力煅烧窑正喷吐着赤焰

  宋士颖指着联动水轮对彝人工匠解说:

  藉助澜沧江支流落差,每时辰可煅烧矿砂三千斤!

  忽然窑顶铜铃大作——

  竟是利用绳索传讯的千里鸣金系统传来急报:

  普洱府至大理段发现优质石灰岩,可减水泥成本三成!

  与此同时,季梦良在枢密院图画司掀开巨幅《六道驿站点阵图》

  象牙签牌标记着各驿人员物资流动

  其中横山道-都匀驿的签牌突然倾斜——表示该驿存茶不足三日用量

  工部侍郎宋应星当即挥毫批道:

  调靖海道暹罗米船转运雅安茶砖,沿西融水道逆流补缺!

  大理崇圣寺钟声回荡在新修的儒释道会通碑前

  白族学子用汉彝双语诵读《孟子》时

  茶马商人正将藏传佛教唐卡与道教符箓共同贴入货箱保平安

  忽然一骑快马驰来:监国特许丽江木氏土司创办汉番学堂,赐《永乐大典》抄本百卷!

  安南红河书院内

  黎琮正在《改种槟榔为水稻议》策论中引用《农政全书》,忽见同窗惊呼:

  看!明人匠师在书院屋顶安装西洋自鸣钟!

  钟面竟同时刻有汉字时辰与越南星座

  撞钟铜锤上铭文:声教四海。

  长江水师码头上,改装漕船破浪号的炮长正在擦拭新式瞄准镜

  镜筒突然映出对岸女子身影——

  那是他未过门的妻子,正跟着教化团学习护理术

  女子忽然举起绣着二字的药囊,炮长急忙用信号旗回应:此去必破虏庭!

  当最后一块界碑立在关外时,宋应星收到监国特赐的天工剑

  剑身云纹竟是六道地图的变形

  剑镡处嵌着摔成两半的永乐通宝

  宋应星突然老泪纵横:昔年着《天工开物》时,何曾想见今日...

  在礼炮的轰鸣声中,大队的铁骑从重庆府出发,通过新修的道路,前往广州

  马蹄扬起的水泥粉尘与雪沫交织,路旁新栽的茶树竟在严寒中吐露新芽

  季梦良在《舆图》末页奋笔疾书:

  绍武九年秋,六道尽通,三修功成

  自此西南万里,不过帝疆尺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