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鸳鸯阵改良-《回到明末做皇帝》

  第一节:戚家传承

  宁远城的春日来得迟,但训练场上的热火朝天早已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王磊站在点将台上,注视着天雄营士兵操练新式鸳鸯阵。经过数月苦练,这套经过现代军事理念改良的古阵已初见成效。

  "参将大人。"一个沉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王磊回头,见是一位年约四旬的军官,面容刚毅,目光如电,身着洗得发白的鸳鸯战袄,腰佩长刀,步伐间透着百战老兵的沉稳。

  "末将戚良,原戚家军百户,奉命前来报到。"军官抱拳行礼,动作干净利落。

  王磊心中一震。戚家军!明朝中期最精锐的部队,以鸳鸯阵威震倭寇。虽然戚继光已逝多年,但戚家军的精神和战术仍在传承。

  "戚百户请起。"王磊连忙扶起,"久仰戚家军威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戚良直起身,目光扫过训练场,微微皱眉:"大人这是在操练...鸳鸯阵?"

  王磊点头:"正是。不过做了一些改良。"

  戚良仔细观察片刻,眼中渐露惊异之色:"这...这与传统鸳鸯阵大不相同。队形更松散,但似乎更灵活?"

  王磊解释道:"末将以为,传统鸳鸯阵重在防御,但如今敌情有变,需攻防兼备。故将十二人一队改为九人一队,增加机动性。"

  他详细说明改良思路:将长枪手与刀盾手比例调整,增加火铳手;强化侧翼掩护;加入现代战术中的交替掩护理念...

  戚良越听越是震惊:"大人这些改动...看似简单,实则深合兵法要义!不知师从何人?"

  王磊谦逊道:"多是实战中琢磨所得。正好戚百户到来,还请不吝指教。"

  戚良抱拳:"指教不敢当。末将愿与大人共同研讨,重振戚家军威!"

  从此,戚良加入天雄营,专门负责阵法训练。他带来的不仅是戚家军的传统技艺,还有许多珍贵的实战经验。

  "鸳鸯阵重在配合。"戚良示范道,"长枪拒马,刀盾护翼,火铳狙杀。如鸳鸯交颈,攻守相济。"

  王磊则将现代小分队战术融入其中:强调战场通讯、信号指挥、应急应变...

  两人相辅相成,很快将天雄营的训练提升到新的高度。士兵们发现,新式鸳鸯阵不仅保持传统阵法的防御力,更增加了进攻的灵活性。

  一日操练间隙,戚良忽然道:"大人,末将观察多日,发现一重大隐患。"

  王磊正色:"请讲。"

  "我军火铳虽利,但近战乏力。"戚良一针见血,"若遇建奴重甲兵突阵,火铳难以穿透,需靠白刃战。而我军士兵...刀法生疏。"

  王磊深以为然。他来自热兵器时代,确实忽视了冷兵器训练。

  "戚百户可有良策?"

  戚良眼中闪过精光:"末将有一套戚家刀法,专破重甲。若大人允许,可传授将士。"

  王磊大喜:"太好了!请戚百户即刻开始!"

  于是,天雄营的训练中加入刀法课程。戚良亲自示范,动作简洁致命,每一招都针对重甲兵的弱点。

  "建奴重甲,关节处防护最弱。"戚良讲解,"刀尖挑腋下,刀锋抹咽喉,刀柄击面门..."

  王磊也加入学习。他发现戚家刀法与现代军用格斗术有许多相通之处:都讲究效率,追求一击致命。

  "参将学得很快。"戚良惊讶道,"似是...有底子?"

  王磊含糊应对:"略通一二。"

  在戚良的帮助下,天雄营的战力飞速提升。但王磊并不满足,他想要更多戚家军的人才。

  "戚百户,可知还有其他戚家军旧部?"王磊问。

  戚良叹道:"戚家军解散后,弟兄们流落四方。有的解甲归田,有的投奔他军...末将知道一些下落,但不知他们是否还愿从军。"

  王磊坚定道:"请戚百户尽力联络。戚家军精神不该埋没。"

  戚良被王磊的诚意打动:"好!末将这就修书联络!"

  消息很快传出。令人惊喜的是,许多戚家军旧部闻讯而来。他们有的已是白发老卒,有的正当壮年,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身怀绝技。

  最让王磊惊喜的是,戚继光的孙子戚宏亮也率三百浙兵来投。这些浙兵个个身手不凡,精通戚家军各种战法。

  "末将戚宏亮,愿率戚家军旧部,重振祖辈荣光!"年轻的戚宏亮英气勃勃。

  王磊大喜过望:"得戚将军相助,如虎添翼!"

  他立即将戚家军旧部编入天雄营,组成专门的特战部队,由戚良和戚宏亮共同训练。

  戚家军的加入,不仅带来战术提升,更带来一种精神——那种百折不挠、精忠报国的精神。天雄营的士气达到新的高度。

  然而,麻烦也随之而来。

  监军太监王德化很快注意到天雄营的变化。他看到戚家军旧部聚集,立即向朝廷打小报告,诬陷王磊"私募旧部,图谋不轨"。

  更糟糕的是,王德化还发现王磊与周婉宁的合作,更是大做文章,弹劾王磊"勾结商贾,挪用军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洪承畴虽然信任王磊,但朝中压力越来越大。一日,他秘密召见王磊。

  "王参将,情况不妙。"洪承畴面色凝重,"朝中有人要拿你做文章。王德化连上三道奏折,弹劾你多项罪名。"

  王磊心中一沉:"督师明鉴,末将所作所为,皆为强军备战。"

  洪承畴叹道:"本督自然明白。但朝中党争激烈,有些人...不在乎边关安危,只在乎争权夺利。"

  他压低声音:"你要早做打算。必要时...可暂避风头。"

  王磊却坚定道:"末将不能走。天雄营初成,戚家军刚聚,若此时离开,前功尽弃。"

  洪承畴赞赏地点头:"好!有担当!既如此,本督与你共同应对。"

  就在王磊准备应对朝中压力时,一个更大的威胁悄然逼近。

  第二节:血战验证

  月黑风高夜,几个黑影如鬼魅般潜入宁远城。他们身着夜行衣,行动无声,显然都是高手。领头的是个独眼汉子,脸上一道刀疤从额角划到下颌,更添几分凶悍。

  "目标:参将王磊。"独眼汉子低声道,"大汗有令:生擒最好,死的也要。"

  这几个是皇太极派出的顶尖刺客,专门来取王磊性命。他们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摸向王磊的住所。

  而此时,王磊正在与戚良、戚宏亮商讨训练事宜,浑然不知危险临近。

  "...所以我认为,应该增加夜间训练。"王磊指着地图,"建奴常趁夜偷袭,我军必须适应夜战。"

  戚良赞同:"大人说的是。末将记得当年戚家军专门训练夜战,效果显着。"

  突然,王磊的直觉警铃大作——这是多年特种兵生涯养成的危险感知。

  "不对!"他猛地起身,"有杀气!"

  几乎同时,窗外传来一声惨叫——是哨兵!

  "敌袭!"王磊大喝,"准备战斗!"

  门被猛地撞开,几个黑影冲入室内。刀光闪动,直取王磊。

  戚良和戚宏亮反应极快,立即拔刀迎战。戚家刀法果然了得,虽是以少敌多,却丝毫不落下风。

  王磊也拔出腰刀加入战团。他现代格斗技巧与戚家刀法相辅相成,威力倍增。

  但刺客都是高手,配合默契,攻势凌厉。独眼汉子更是凶猛,刀刀致命。

  "保护参将!"戚良大喝,与戚宏亮并肩作战,死死护住王磊。

  打斗声惊动了外面的卫兵。很快,更多士兵赶来,将刺客团团围住。

  独眼汉子见事不可为,大喝一声:"撤!"

  刺客们且战且退,想要突围。但天雄营士兵训练有素,立即结阵阻拦。

  "鸳鸯阵!"戚良大喝。

  士兵们迅速结阵,长枪如林,刀盾如墙,将刺客困在阵中。改良后的鸳鸯阵展现出强大威力,任刺客如何冲杀,都难以突破。

  独眼汉子眼中闪过狠厉,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个黑球:"尝尝这个!"

  黑球冒着黑烟,显然是个爆炸物。

  "小心!"王磊大喝,"散开!"

  但已经来不及。轰的一声巨响,黑球爆炸,烟雾弥漫。几个士兵被炸伤,阵型出现缺口。

  刺客趁机突围。独眼汉子直扑王磊,刀光如电。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突然从旁闪出,挡在王磊身前。

  是戚良!

  "噗"的一声,刀锋入肉。戚良闷哼一声,却死死抓住独眼汉子的手腕。

  "大人...快走..."戚良艰难地说。

  王磊目眦欲裂:"戚百户!"

  他猛地扑上前,一刀斩断独眼汉子的手臂。戚宏亮也及时赶到,一剑刺穿独眼汉子心口。

  其他刺客见状,纷纷拼命,但很快被士兵们制服。

  "戚百户!坚持住!"王磊扶住戚良,只见他胸前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汩汩涌出。

  军医很快赶到,但查看后摇头:"伤得太重...怕是..."

  王磊怒吼:"救他!无论如何救他!"

  他忽然想起现代战地医疗知识:"快!用沸水煮过的布条压迫伤口!找针线来!要煮沸消毒!"

  军医不解:"参将,这..."

  "照做!"王磊不容置疑。

  他亲自为戚良清洗伤口,用消毒过的针线缝合。虽然条件简陋,但比起这个时代的医疗方法,已经是巨大进步。

  奇迹般地,血终于止住了。戚良虽然昏迷,但呼吸平稳下来。

  "参将...这是..."军医目瞪口呆。

  王磊长舒一口气:"这叫战地急救。以后都要这样处理伤口,能救很多人。"

  他现代的战地医疗知识再次发挥关键作用。从此,天雄营推广新式战地医疗,伤员存活率大大提高。

  刺客事件震惊宁远。洪承畴大怒,彻查城防漏洞。王德化则趁机大做文章,弹劾王磊"招致刺客,危及宁远"。

  但这次,洪承畴强硬回击:"王参将屡立战功,遭建奴忌恨,正说明其威胁之大!若因惧刺客而自毁长城,岂不正中建奴下怀?"

  朝中争论激烈。幸好,王磊之前的表现赢得许多朝臣支持,加上洪承畴力保,终于渡过危机。

  戚良在精心救治下,逐渐康复。他对王磊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若非参将妙手,末将早已命丧黄泉。"

  王磊郑重道:"戚百户为我挡刀,该我谢你才是。从今往后,你我就是生死弟兄!"

  经此一役,天雄营更加团结。戚家军旧部彻底归心,将士们对王磊更加拥戴。

  王磊趁机强化训练,特别是针对刺客事件的教训,加强夜战和反渗透训练。

  "建奴既然派刺客,说明他们怕了。"王磊对将士们说,"我们要更强,让他们更怕!"

  训练场上,新式鸳鸯阵日臻完善。戚良将戚家军的所有秘传倾囊相授,王磊则融入现代战术理念,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法。

  一日,洪承畴前来观操,看到天雄营的新阵式,惊叹不已:"这...这已非鸳鸯阵,而是全新的战法!"

  王磊解释:"末将称之为'三才铳剑阵'。融戚家军之长,补传统之短,可应对各种敌情。"

  洪承畴大喜:"好!本督要上书朝廷,推广此阵!"

  然而,还没等奏折发出,紧急军情传来:后金大军南下,直扑宁远!

  "来得正好!"王磊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就让建奴尝尝新阵法的厉害!"

  宁远城外,旌旗招展,刀枪如林。皇太极亲率八旗精锐,誓要一雪前耻。

  城头上,王磊冷静布防。天雄营作为主力,守在最关键的正面防线。

  "戚百户,你伤势未愈,不必上前线。"王磊劝道。

  戚良却坚定道:"末将愿与将士共存亡!"

  戚宏亮也道:"戚家军从不畏战!"

  王磊心中感动:"好!那就让建奴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精锐!"

  战鼓擂响,后金军开始攻城。如潮水般的士兵涌向城墙,云梯架起,楯车推进。

  "准备!"王磊令旗高举。

  天雄营士兵严阵以待。新式鸳鸯阵在城头上展开,长枪如林,刀盾如墙,火铳如星。

  "放!"

  箭矢如雨,火铳齐鸣。改良火药威力巨大,铅弹穿透楯车,后金军倒下一片。

  但后金军悍不畏死,继续猛攻。很快有敌军攀上城头。

  "长枪兵上前!"王磊大喝。

  改良鸳鸯阵发挥威力。长枪兵结阵突刺,刀盾兵左右掩护,火铳兵远程狙杀。后金军虽勇猛,却难以突破阵型。

  王磊亲自持刀督战。他看到一处防线吃紧,立即率亲兵支援。

  那里,戚良正带伤奋战。虽然动作不如平时敏捷,但戚家刀法依然凌厉,连斩数名敌兵。

  "戚百户小心!"王磊突然看到一名后金军官直扑戚良。

  那军官使一柄巨斧,势大力沉。戚良因伤行动不便,眼看就要中斧。

  王磊猛地扑上前,腰刀格开巨斧。两人瞬间交手数合。

  "参将小心!"戚良惊呼,"他是鳌拜!"

  王磊心中一凛:鳌拜是后金有名猛将,以勇悍着称。

  鳌拜狞笑:"明狗!纳命来!"

  巨斧带着风声劈下。王磊灵活闪避,同时寻找反击机会。

  他发现鳌拜虽然力大,但招式大开大合,缺乏变化。看准一个破绽,王磊猛地突进,刀尖直刺鳌拜腋下——那里是重甲防护最弱之处。

  "噗"的一声,刀锋入肉。鳌拜惨叫一声,巨斧落地。

  王磊趁势猛攻,刀刀致命。鳌拜重伤之下,只能勉力招架。

  "保护大人!"后金士兵蜂拥而上,护着鳌拜后撤。

  王磊也不深追,立即回防。

  经此一役,后金军攻势受挫。皇太极见伤亡惨重,只好下令退兵。

  宁远城再次守住。天雄营的新式战法经实战检验,证明其巨大价值。

  洪承畴大喜过望,立即上书朝廷,为王磊和天雄营请功。朝中再无人敢质疑王磊的能力。

  战后,王磊特意为戚良请功:"若非戚百户舍身相护,末将早已遇害。戚家军将士更是功不可没。"

  戚良却道:"参将言重了。若非参将改良战法,救治伤员,此战胜负难料。"

  两人相视而笑,英雄相惜。

  夜幕降临,王磊独自登上城头。远望后金军营的点点灯火,他心中充满豪情。

  经过一次次考验,他不仅站稳了脚跟,更开始改变这个时代。新式战术、改良火器、战地医疗...一点点的改变,正在汇聚成改变历史的力量。

  而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前路还有更多挑战,但他已经做好准备。

  星空下,王磊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未来如何,他都要走下去,为了这个时代,为了华夏的未来。

  征程,正在进入更加精彩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