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发布会开,真相出显-《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

  陈宇默站在后台,手指捏着U盘边缘。金属外壳有点凉,他来回搓了两下,没松手。

  前面传来脚步声,主持人正和摄像师确认机位。灯光已经打亮,照得台前一片白。他听见有人调试麦克风,发出几声短促的“喂喂”回响。

  团队在角落的小桌旁坐着,没人说话。一个成员抬头看了他一眼,轻轻点头。陈宇默回了个眼神,转身朝台上走。

  主持人报了他的名字。掌声响起,不热烈,但持续。他走上台,站定,面对台下十几台相机和举着手机直播的记者。闪光灯开始闪,节奏不齐,像雨点落在铁皮屋顶。

  他没笑,也没打招呼。直接把U盘插进讲台边的笔记本,打开投影。

  屏幕亮起,一张图表铺满全场。线条交错,颜色分明,几个账号名称被红框圈出,连接着外部转账记录。

  “过去十天,我什么都没说。”他开口,声音不大,但够清楚,“是因为我在等这一天。”

  台下安静下来。有个记者停了敲键盘的手。

  “这些账号,从五天前开始集中发布关于我的负面内容。话题相似,发布时间集中在早晚高峰,转发路径高度重合。”他点鼠标,切换下一页,“它们的背后,有同一个指挥者。”

  有人举手提问。他摆摆手,“先看完。”

  第二页是银行流水截图。日期、金额、收款方都打了马赛克,但备注栏写着“推广执行费”,后面跟着一串数字编号。他又切到第三页——那串编号出现在某个社交账号的运营合同编号里。

  “钱是从这里出去的,目标明确。”他说,“不是网友自发讨论,是有人花钱让人骂我。”

  台下有低声议论。一个戴眼镜的女记者低头翻本子,写了两句。

  他继续放材料。聊天记录截图一张张过,内容从“明天发什么话题”到“热搜买两个位置”,再到“别用真名,换小号带节奏”。每条都有时间戳,账号头像和昵称也能对上之前发布的黑帖。

  “这些记录,来自不同平台的后台导出数据。”他说,“我们做了哈希校验,确保没改动。”

  最后一段是录音。他按下播放键,现场瞬间安静。

  一个女人的声音传出来:“……这次必须让他知道厉害,不然以后谁都敢踩一脚。”

  有人皱眉。这声音不算陌生。

  录音只有三十七秒,结束后,全场没人动。

  他关掉音频窗口,打开最后一页PPT。标题是:**所有证据均可验证**。

  “我们保留了全部原始日志。”他说,“包括服务器响应时间、文件生成序列、操作IP地址。欢迎任何机构来查。如果你们觉得这是假的,那就来验。”

  台下沉默了几秒。

  后排一个男记者站起来:“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些所谓的‘证据’,也可能是你团队自己做的?现在技术这么发达,合成一段录音并不难。”

  陈宇默看着他,点头。“你说得对。光听我说,确实可能不信。”

  他拿起U盘,当着所有人的面拔出来,走到那位记者面前,递过去。

  “这里面有全部原始文件包,带数字签名。你可以拿回去自己检测。要是发现一处篡改,我当场道歉。”

  那人愣住,没接。

  “你不接也没关系。”陈宇默把U盘放回口袋,“明天我们会公开下载链接,密码是‘真相可查’。谁都能下载,谁都能验。”

  他走回讲台,语气没变:“如果我们是在演戏,那我和我的团队,连续十天不睡觉,就为了编一个会被立刻拆穿的谎言?”

  没人回答。

  前排一个老记者忽然开口:“你说的资金流向,能确定是谁付的钱吗?”

  “付款账户实名认证信息已提交警方备案。”他说,“目前不能公开具体名字,但可以确认,和娱乐圈有关。”

  “是不是徐欢?”有人直接问。

  陈宇默没否认,也没承认。“录音里的声音,你们自己判断。最终结论,交给法律。”

  现场又静了几秒。

  接着,掌声从角落响起。不多,三四个人,但很用力。其他人陆续加入。闪光灯重新亮起,这次节奏统一,像是某种仪式。

  他没动,等掌声停下。

  “我不是来求同情的。”他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有些事不是看起来那样。你们看到的‘舆论’,有时候只是被人设计好的结果。”

  他合上电脑,拿起话筒。

  “接下来,我会回答问题。但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别打断。”

  坐在第一排的女记者举手。他点头。

  “你为什么现在才发声?之前为什么不澄清?”

  “因为一开始我以为只是普通网暴。”他说,“后来发现不对劲。内容太整齐,节奏太准,攻击点太精准。普通人不会这样做事。所以我决定查清楚再说话。”

  “那你查了十天?”

  “对。每天睡不到五小时。团队帮我整理数据,追踪账号,还原链条。我们不想放半点模糊的东西出来。”

  另一人举手:“有没有可能,你是输了人气,所以想用这种方式反转?”

  陈宇默摇头。“如果是那样,我应该哭诉,卖惨,拉票。但我没有。我只放事实。你们可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