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目筹备的暗中观察-《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

  陈宇默把手机从兜里掏出来看了眼,微信对话框还停留在和“李导-青春滋味”的那条记录上。他发过去的消息是:“您好,我是陈宇默,想提前了解下录制场地情况,方便实地看看吗?”对方回得很快,但内容很空:“具体安排后续通知。”

  就这么一句。

  没有时间,没有地点,连个表情都没有。像是在应付一个不熟的远房亲戚。

  他站在校门口的小卖部门口,手里捏着刚买的矿泉水,瓶身冰凉。风吹过耳根,有点刺。他没急着回宿舍,也没再发第二条消息。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反而让他心里更清楚了一件事——有些事,不能等别人告诉你真相。

  周荣怀表哥在电视台实习的事,前两天吃饭时随口提过。他立刻拨了个电话过去,说是帮学院拍个纪录片,需要进市郊那个综艺基地取点外景素材。对方犹豫了一下,说正好明天有场《青春滋味》的彩排,可以带他走外围通道登记进一次。

  “别乱跑啊,后台管得严。”周荣怀表哥叮嘱完就挂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透,陈宇默穿了件深灰运动外套,背着个旧双肩包进了录制园区。门口保安扫了工牌,问了几句拍摄组别,他照着编好的话说了一遍,顺利放行。

  基地比想象中大。主棚在中间,两侧是化妆间、道具库和临时休息区。他跟着表哥绕到侧后方,说是去拍布景搭建过程。人一走开,他就借着搬箱子的借口留在了原地。

  表哥不知道他真实目的,只当他真为作业发愁。

  等周围人散得差不多,他往舞台背面的角落挪了几步,蹲进一堆摞高的木箱之间。其中一个写着“备用布景”,边角掉了漆,看起来常被搬运。他缩在里面,视线刚好能扫到后台进出的通道。

  没人注意到他。

  过了二十来分钟,两个穿黑马甲的人走了过来,胸前挂着工牌,一边走一边说话。

  “……那个陈什么默,看着挺老实,网上风评太强,万一控不住场?”声音压低了,但离得近,听得真切,“导演说得让他先吃点亏,立规矩。”

  另一人哼了一声:“老办法,开场就给他个‘特殊食材’,看他怎么圆。做不出来就是能力不行,做出来了也得挨骂——火候不对,浪费材料。”

  “关键是得让他自己选。”第一个声音补充,“自愿挑的,出了问题怪不了谁。”

  陈宇默屏住呼吸,手慢慢伸进外套口袋,摸出手机,指尖滑动几下,打开了录音功能。他不敢抬头,只能靠耳朵记细节。

  脚步声来回几次,两人没停留太久。等他们走远,他才悄悄松了口气,把刚才录的那段反复听了三遍。

  每一句都清清楚楚。

  他正准备关掉录音,突然听到其中一句:“顾深王均那边已经打点好了,只等他来撞枪口。”

  手指猛地一顿。

  这两个名字,他太熟了。

  不是巧合。

  上次校庆的事刚翻篇没多久,顾深和王均表面上和他坐一桌吃烧烤,话不多,但至少不再冷脸相对。他还以为那事儿真的过去了。可现在听来,这些人根本没停手。

  而且这次,换了个战场。

  他盯着手机屏幕,心跳不快,反倒冷静下来。以前他总觉得只要自己做事坦荡,就不怕被人算计。但现在看来,光是坦荡没用。有些人,就是要你当众出丑,才觉得痛快。

  他没急着走。

  既然来了,就不能只听一段话就跑。他把手机塞回口袋,重新调整姿势,继续等。

  又过了半小时,陆续有工作人员推着餐车进出,车上盖着不锈钢盘,底下标着编号。他留意到,每道食材旁边都贴了小标签,写着“嘉宾选择区”和“备用替换项”。

  有个女工作人员抱着文件夹路过,跟同事聊天:“今天这轮测试食材,是不是又换了?”

  “换了三个,导演说要增加难度。尤其是那个新来的,资料上看太顺了,得压一压。”

  “可别整太过,上次有个嘉宾当场摔锅,闹得收视率都没起来。”

  “放心,这次不动明面规则,只调暗档。他自己选,自己扛。”

  她们笑着走远了。

  陈宇默靠在箱壁上,手指轻轻敲了两下膝盖。原来不是节目难做,而是有人专门让某些人更难做。表面公平,背后动手脚。选什么食材、用什么工具、甚至镜头怎么切,全都有门道。

  他想起校庆那天,自己站在灶台前,油锅滋啦作响,身后全是人看着。那时候他只想做出一道好菜,别的什么都不在乎。可现在,同样的灶台,可能等着他的不是掌声,而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失败。

  但他也明白一点:现在他已经知道了。

  知道和不知道,是两回事。

  他慢慢站起身,活动了下僵住的腿,从箱子后头走出来。走廊尽头有扇小铁门,半开着,里面传来机器运转的声音。他贴着墙走过去看了一眼,是个小型监控室,墙上挂着十几个屏幕,画面分别对着不同区域。

  主舞台、厨房操作台、嘉宾入口、甚至连化妆间的外廊都有摄像头。

  唯独道具堆放区的几个角落,画面是黑的。

  他记下了位置。

  回到通道拐角,他掏出手机,把录音里的关键词截了几张图,加上时间戳,存进一个新建的文件夹,命名为“备份01”。然后删掉了原始录音,只保留片段。

  做完这些,他才沿着原路往出口方向走。

  路上碰到几个工作人员,他低头装作看笔记,顺利混了出去。

  园区大门外,阳光正好。路边停着一辆送餐电动车,骑手正在打电话,声音很大:“我十分钟到!你们先别开录!”

  陈宇默脚步顿了一下。

  他回头望了眼那栋灰色建筑,主棚的门紧闭着,门口站着两个安保,手里拿着名单在核对。

  他没再靠近。

  而是转身走进旁边的小便利店,买了瓶水,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打开手机,重新点开微信,找到“李导-青春滋味”的对话框。

  他打了几个字,又删掉。

  最后只发了一句:“您之前说的具体安排,大概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对方秒回:“这两天会有正式通知,请保持通讯畅通。”

  他笑了笑,退出界面,把手机倒扣在膝盖上。

  他知道,所谓的“正式通知”,大概率还是会像上次一样,轻飘飘一句话打发人。他们以为他只是个普通学生,接到邀约就会激动得马上答应,然后乖乖按他们的节奏走。

  但他们不知道,他已经看过后台了。

  也知道,这场所谓的“机会”,从一开始,就有人等着他踩坑。

  他仰头喝了口水,瓶底发出轻微的咕咚声。

  远处,一辆大巴缓缓驶入园区,车身上印着节目的LOGO,鲜红亮眼。

  车门打开,有人拎着行李往下走。

  他盯着看了几秒,忽然站起身,朝园区侧面的一条窄巷走去。

  巷子通向一栋附楼,门口挂着“嘉宾准备区”的牌子。

  他站在十米外的树荫下,没再往前。

  但眼睛一直没移开。

  直到看见一个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推开侧门,手里拿着一叠表格走出来,低头念叨着:“陈宇默……第一轮测试食材定的是河豚,确认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