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觉寺方丈的“圆寂”,如同一道沉重的闸门,轰然落下,将刚刚显露一线光明的调查之路彻底堵死。粘杆处副统领带回的消息,让长春仙馆的书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挫败感。空气凝滞,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显得格外刺耳。
苏荔坐在书案后,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一页摊开的账册,纸张边缘已被捏得微微发皱。她的脸色在灯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沉静,甚至带着一种冰冷的锐利,仿佛极地寒冰下的暗流。
“也就是说,唯一可能知情的关键人物,都没了。”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
“是……奴才无能!”副统领单膝跪地,头垂得更低,“对方下手太快、太绝了。是奴才疏忽,请娘娘责罚!”
苏荔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罢了,对方在暗处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灭口干净利落,是预料中事。责罚你们有何用?起来回话。”
副统领这才敢抬头,额上已是一层细汗。
“现场可留下任何痕迹?方丈‘圆寂’前,可有何异状?寺中僧众,有何反应?”苏荔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条理清晰。
“回娘娘,现场收拾得极其干净,看起来就是高僧坐化,毫无外伤中毒迹象。寺中僧众虽感突然,但方丈年事已高,素有旧疾,倒也无人怀疑。只是……”副统领迟疑了一下,“只是奴才们暗中查访,有个负责打扫藏经阁后院的老沙弥嘟囔了一句,说方丈‘圆寂’前两日,似乎有些心神不宁,曾独自一人在残经阁(存放破损经卷的旧阁楼)待了整整一下午,还不许人打扰。”
残经阁?苏荔眼中精光一闪。一个即将“圆寂”的人,独自去存放废经的旧阁楼做什么?
“残经阁,查过了吗?”
“粗略查过,里面堆满了破损的经卷、旧佛像、法器等杂物,积灰甚厚,看不出什么特别。”
“看不出,不代表没有。”苏荔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对方能灭口,却未必来得及抹去所有痕迹。尤其是方丈临终前特意去过的地方……那里,或许有他来不及销毁,或者……本想藏匿的东西。”
她转过身,目光如炬:“加派人手,秘密控制皇觉寺,尤其是残经阁,不许任何人靠近。你亲自带几个绝对可靠、心思缜密的人,给本宫把残经阁一寸一寸地翻过来!不要只看表面,注意经卷夹页、佛像底座、地砖松动处……任何可能藏物的地方,都不能放过!”
“嗻!奴才这就去办!”副统领精神一振,领命而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苏荔知道,这是在赌。赌方丈临终前是否留下了后手,赌对方是否百密一疏。但这是目前唯一的突破口。皇后的势力盘根错节,若不能抓住实质把柄,仅凭推测,根本无法撼动其分毫。
接下来的两日,苏荔表面一切如常。她依旧每日处理宫务,批阅奏请,甚至抽空去御花园散了次步,神态轻松,仿佛并未被调查受阻所困扰。唯有云珠等贴身伺候的人,才能从她偶尔凝滞的目光和深夜书房不熄的灯火中,窥见一丝沉重。
后宫似乎也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皇后依旧“静养”,各宫妃嫔安分守己,连最爱串门的裕妃也消停了不少。年贵妃倒台的余威尚在,无人敢在这个时候兴风作浪。但这种平静,却像暴风雨前的海面,压抑得令人窒息。
苏荔心知肚明,皇后这是在以静制动。她掐断了线索,稳坐钓鱼台,看自己如何应对。若自己就此偃旗息鼓,她便高枕无忧。若自己继续追查却一无所获,反而会落个“无事生非、构陷中宫”的罪名。
她在等,等粘杆处在残经阁的消息。
终于,在第二日深夜,副统领再次潜入长春仙馆。这一次,他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双手捧着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的、巴掌大小的方形物件。
“娘娘!找到了!在残经阁一尊破损的韦陀佛像底座下,有个暗格,里面藏着这个!”
苏荔的心猛地一跳,接过那油布包。入手沉甸甸的,带着陈年灰尘的气息。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油布。
里面是一个紫檀木小匣,做工精致,却布满划痕,显得古旧。匣子没有上锁。她轻轻掀开盒盖。
里面没有预想中的书信或账本,只有两样东西:一枚触手冰凉、色泽深沉的玄铁令牌,令牌正面刻着一个诡异的、似龙非龙的图腾,背面光滑如镜;还有一小卷色泽发黄、边缘破损的羊皮纸。
苏荔先拿起那卷羊皮纸,极其小心地展开。纸上是用一种特殊的、不易褪色的颜料绘制的简易地图,线条粗糙,但几个关键点标注清晰:皇觉寺、一条蜿蜒的路线指向西山深处的一个无名山谷,山谷中画了一个醒目的“x”标记。地图右下角,用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文字,写着一串符号。
她的目光凝固在那串符号上。虽然不认识,但那结构与笔画,与她之前在调查年贵妃时,偶然在内务府旧档中见过的、一种关联前明余孽的密文,有几分相似!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皇觉寺……前明余孽……西山无名谷……这地图标记的是什么?宝藏?据点?还是……更危险的东西?
她强压心惊,放下羊皮纸,拿起那枚玄铁令牌。令牌入手极沉,冰冷刺骨,那诡异的图腾在灯光下泛着幽光,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这绝非宫中之物,也非寻常江湖门派信物。
令牌、密文地图、皇觉寺、巨额银钱流向……这些线索碎片,在她脑中疯狂组合,指向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皇后乌拉那拉氏,可能不仅仅是在贪墨揽权,她甚至可能……与前朝残余势力有勾结!那尊玛瑙罗汉,或许就是某种信物或契约的象征!
这个猜测太大胆,太骇人听闻!若真如此,那就不再是简单的宫斗,而是涉及江山社稷的谋逆大罪!
苏荔的手微微颤抖,将令牌和地图重新放入匣中,紧紧合上。她需要时间消化这个惊人的发现,更需要确凿的证据来支撑这个可怕的猜想。目前这些,还远远不够。
“此事,还有谁知晓?”她声音沙哑地问。
“除了奴才和发现此物的两名心腹,再无他人。奴才已令他们发誓守口如瓶。”副统领低声道。
“做得很好。”苏荔赞许地点点头,神色无比凝重,“将此匣严密收藏,没有本宫手令,任何人不得触碰。今日之事,若泄露半字,提头来见!”
“嗻!奴才以性命担保!”
副统领退下后,苏荔独坐灯下,久久凝视着那个紫檀木匣,仿佛那里面关着一头能吞噬一切的恶魔。皇后的真面目,远比她想象的更加狰狞。她面对的,是一个隐藏在母仪天下面具下的、极度危险的阴谋家。
接下来的路,将更加凶险。但她已没有退路。
窗外,夜色正浓。长春仙馆的寂静之下,是即将掀翻整个紫禁城的惊涛骇浪。
苏荔坐在书案后,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一页摊开的账册,纸张边缘已被捏得微微发皱。她的脸色在灯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沉静,甚至带着一种冰冷的锐利,仿佛极地寒冰下的暗流。
“也就是说,唯一可能知情的关键人物,都没了。”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
“是……奴才无能!”副统领单膝跪地,头垂得更低,“对方下手太快、太绝了。是奴才疏忽,请娘娘责罚!”
苏荔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罢了,对方在暗处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灭口干净利落,是预料中事。责罚你们有何用?起来回话。”
副统领这才敢抬头,额上已是一层细汗。
“现场可留下任何痕迹?方丈‘圆寂’前,可有何异状?寺中僧众,有何反应?”苏荔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条理清晰。
“回娘娘,现场收拾得极其干净,看起来就是高僧坐化,毫无外伤中毒迹象。寺中僧众虽感突然,但方丈年事已高,素有旧疾,倒也无人怀疑。只是……”副统领迟疑了一下,“只是奴才们暗中查访,有个负责打扫藏经阁后院的老沙弥嘟囔了一句,说方丈‘圆寂’前两日,似乎有些心神不宁,曾独自一人在残经阁(存放破损经卷的旧阁楼)待了整整一下午,还不许人打扰。”
残经阁?苏荔眼中精光一闪。一个即将“圆寂”的人,独自去存放废经的旧阁楼做什么?
“残经阁,查过了吗?”
“粗略查过,里面堆满了破损的经卷、旧佛像、法器等杂物,积灰甚厚,看不出什么特别。”
“看不出,不代表没有。”苏荔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对方能灭口,却未必来得及抹去所有痕迹。尤其是方丈临终前特意去过的地方……那里,或许有他来不及销毁,或者……本想藏匿的东西。”
她转过身,目光如炬:“加派人手,秘密控制皇觉寺,尤其是残经阁,不许任何人靠近。你亲自带几个绝对可靠、心思缜密的人,给本宫把残经阁一寸一寸地翻过来!不要只看表面,注意经卷夹页、佛像底座、地砖松动处……任何可能藏物的地方,都不能放过!”
“嗻!奴才这就去办!”副统领精神一振,领命而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苏荔知道,这是在赌。赌方丈临终前是否留下了后手,赌对方是否百密一疏。但这是目前唯一的突破口。皇后的势力盘根错节,若不能抓住实质把柄,仅凭推测,根本无法撼动其分毫。
接下来的两日,苏荔表面一切如常。她依旧每日处理宫务,批阅奏请,甚至抽空去御花园散了次步,神态轻松,仿佛并未被调查受阻所困扰。唯有云珠等贴身伺候的人,才能从她偶尔凝滞的目光和深夜书房不熄的灯火中,窥见一丝沉重。
后宫似乎也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皇后依旧“静养”,各宫妃嫔安分守己,连最爱串门的裕妃也消停了不少。年贵妃倒台的余威尚在,无人敢在这个时候兴风作浪。但这种平静,却像暴风雨前的海面,压抑得令人窒息。
苏荔心知肚明,皇后这是在以静制动。她掐断了线索,稳坐钓鱼台,看自己如何应对。若自己就此偃旗息鼓,她便高枕无忧。若自己继续追查却一无所获,反而会落个“无事生非、构陷中宫”的罪名。
她在等,等粘杆处在残经阁的消息。
终于,在第二日深夜,副统领再次潜入长春仙馆。这一次,他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双手捧着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的、巴掌大小的方形物件。
“娘娘!找到了!在残经阁一尊破损的韦陀佛像底座下,有个暗格,里面藏着这个!”
苏荔的心猛地一跳,接过那油布包。入手沉甸甸的,带着陈年灰尘的气息。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油布。
里面是一个紫檀木小匣,做工精致,却布满划痕,显得古旧。匣子没有上锁。她轻轻掀开盒盖。
里面没有预想中的书信或账本,只有两样东西:一枚触手冰凉、色泽深沉的玄铁令牌,令牌正面刻着一个诡异的、似龙非龙的图腾,背面光滑如镜;还有一小卷色泽发黄、边缘破损的羊皮纸。
苏荔先拿起那卷羊皮纸,极其小心地展开。纸上是用一种特殊的、不易褪色的颜料绘制的简易地图,线条粗糙,但几个关键点标注清晰:皇觉寺、一条蜿蜒的路线指向西山深处的一个无名山谷,山谷中画了一个醒目的“x”标记。地图右下角,用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文字,写着一串符号。
她的目光凝固在那串符号上。虽然不认识,但那结构与笔画,与她之前在调查年贵妃时,偶然在内务府旧档中见过的、一种关联前明余孽的密文,有几分相似!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皇觉寺……前明余孽……西山无名谷……这地图标记的是什么?宝藏?据点?还是……更危险的东西?
她强压心惊,放下羊皮纸,拿起那枚玄铁令牌。令牌入手极沉,冰冷刺骨,那诡异的图腾在灯光下泛着幽光,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这绝非宫中之物,也非寻常江湖门派信物。
令牌、密文地图、皇觉寺、巨额银钱流向……这些线索碎片,在她脑中疯狂组合,指向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皇后乌拉那拉氏,可能不仅仅是在贪墨揽权,她甚至可能……与前朝残余势力有勾结!那尊玛瑙罗汉,或许就是某种信物或契约的象征!
这个猜测太大胆,太骇人听闻!若真如此,那就不再是简单的宫斗,而是涉及江山社稷的谋逆大罪!
苏荔的手微微颤抖,将令牌和地图重新放入匣中,紧紧合上。她需要时间消化这个惊人的发现,更需要确凿的证据来支撑这个可怕的猜想。目前这些,还远远不够。
“此事,还有谁知晓?”她声音沙哑地问。
“除了奴才和发现此物的两名心腹,再无他人。奴才已令他们发誓守口如瓶。”副统领低声道。
“做得很好。”苏荔赞许地点点头,神色无比凝重,“将此匣严密收藏,没有本宫手令,任何人不得触碰。今日之事,若泄露半字,提头来见!”
“嗻!奴才以性命担保!”
副统领退下后,苏荔独坐灯下,久久凝视着那个紫檀木匣,仿佛那里面关着一头能吞噬一切的恶魔。皇后的真面目,远比她想象的更加狰狞。她面对的,是一个隐藏在母仪天下面具下的、极度危险的阴谋家。
接下来的路,将更加凶险。但她已没有退路。
窗外,夜色正浓。长春仙馆的寂静之下,是即将掀翻整个紫禁城的惊涛骇浪。